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40部分

兴宋-第40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书还在首页会员点击榜上!我们一起继续加油!【本文由“读读窝小说网”书友更新上传我们的网址是“。duduwo。”如章节错误/举报谢谢】

正文 第63章 占女人便宜

    黄娥收起饼子,正准备起身,环娘咬着饼子幸福的插嘴:“也不是啊,哥哥并不耐饿的,只是他一顿吃十个人的量,所以吃一顿管十顿。”

    “吃一顿管十顿,那太过分了”,旁边的墨芍姑娘插嘴:“也许哥哥看不上这肉饼,我悄悄看了,婆子给哥哥肉饼的时候,哥哥皱了一下眉头,而后才推辞的。瞧他,杀鸡杀鸭挺快的,也许哥哥想留着肚子吃鸡。”

    黄娥停下了动作,她慢慢从怀里掏出饼,举到面前看了又看,才轻轻咬了一口肉饼,随即感慨:“不知道‘三月不识肉味’是个什么感觉?我才两个月不吃肉,现在嗅到肉味,肚子先咕咕叫了。”

    环娘歪着头:“‘三月不识肉味’的典故我也知道,说的是夫子听韶乐――音乐,真有这么大的魅力,让人想不起吃肉?我觉得,什么音乐都不如肉好,它们可不能当饭的……”

    正说着,豆腐西施慌慌张张的跑来:“完了完了,我只顾随你们一同下山,忘了去寺里引火种,你们的火种……呀,这都吃上了。”

    环娘镇定自若的从怀里掏出一个肉饼递上去,说:“十文钱,你先。”

    豆腐西施跺脚:“这是珠玑巷马婆子的肉饼,一个才卖三文钱,你这个小黑心,竟敢卖给我十文钱。”

    环娘收回了肉饼:“原来它每个卖三文钱啊……”

    想了想,环娘又把肉饼递上去:“那么,承惠十二文钱。”

    黄娥跺脚:“你吃的,还是我那份饼子呀。”

    环娘回答:“所以才卖十二文钱啊,我分你一半,六文钱,这样你算有钱,去买回两只饼子了。瞧,我不吃闲饭……对了,我还替你白挣了一个饼子,你不是已经吃了一个饼子么――你给我一个饼子,现在我还你两个。”

    豆腐西施跺脚:“行,就冲你这机灵劲,我买你的了。你个小环娘,天天嚷着‘不吃闲饭’的小环娘,只敢挣我的钱,一只饼子换四只饼子的事都干得出来,等你长大,谁敢娶你哟?”

    旁边众女皆笑。环娘不服气了:“没人娶,正好,不是还有哥哥吗,天底下什么样的男人,有哥哥好啊,无亲无故的都这么照顾我,嗯,如果我嫁了,那还不把我捧在掌心,这样的男人不嫁,可不是傻子?”

    这话一说,所有的女孩都沉默了,豆腐西施也沉默了。

    另一边忙碌的时穿觉得,这话夸得他太不好意思了,他丢下洗好的鸡鸭,随手拣起一根铁钎向柴房走去,边走边说:“忘了引火种么――没关系,哥有一千种方法引火,一个火种算什么,咱不求人。”

    “哟,新鲜了,我今天非要看看你怎么拿根铁钎引火种?”豆腐西施紧跟着时穿向柴房走去。

    柴房里有一些制作煤饼剩下来的锯末,以及一些烂木材,时穿举起一段木材,将手中的铁钎插在木头上,旁边堆一堆锯末,而后拿一块石板压住铁钎的尾端,在柴房里寻了一根绳索,往铁钎上缠过无数道绳子,而后,顺手一抽绳子,随即,铁钎剧烈的旋转起来,一时之间,别说钎头周围的锯末,连钎尾那块石板,也被快速旋转的铁签弄的粉尘灰烟四起。

    火焰亮了起来,映红了柴房。

    看过时穿表演的钻木取火之后,李三娘两眼放光,感慨:“这样的男人怎么嫁不得……嗯嗯,奴家曾隐约听人说,当初在桃花观,时大郎一拳一个,连着打死了六七个拐子,我还觉得那是蒙都头说胡话,一拳一个死,那得多大的力量,可今天我亲眼所见,怎敢不信呐?”

    火是冒起来了,虽然天气有点阴湿,但蜂窝煤的好处就是容易引着,煤饼引着之后,时穿看了一眼跟到厨房里的两位新雇的婆子,此时那两个婆子再没敢大嗓子喧哗,被时穿这一眼瞪过去之后,两个婆子规规矩矩的行了个礼:“老爷是金贵人,烧火这样的粗活哪能由你亲自动手,让我们来!等鸡鸭烫了毛之后,该怎么做,老爷尽管吩咐。”

    这处柴房放置了三个大号灶台,炉子一生起来,房子里显得热烘烘。两个婆子一发话,屋内的几位小娘子们彼此望了一眼,齐声向外驱赶时穿:“哥哥出去吧,厨房里的事,向来是女人的活儿,哥哥且在门外指点就行。”

    豆腐西施扭了扭身子,问:“大郎,我也跟你们凑一脚如何,嗯,同出同行的,我也不见外了,如今天色晚了,我自己做饭也顾不上,不如就在你这儿凑合吃了,然后我再带着你弄得火种回去。”

    时穿点头:“瞧你说的,一顿饭而已,我不在乎……但你为毛说的好像你吃我的饭,还给我占了多大便宜一样?”

    豆腐西施嫣然一笑:“大郎,女人家家的,怎能随便乱说――占女人便宜,这句话不兴乱说滴。”

    “得,我惹不起,躲得起,厨房归你,我去门外”,边向外走,时穿边嘟囔:“抄着手看人干活的事,我要不乐意,那不是真傻了吗?”

    不一会儿,鸡鸭收拾好了,时穿抄着手站在门外,指点着给鸡鸭身上抹好蛋清,并揉放好佐料,而后让人用长长的铁钩子,将鸡鸭串了起来挂好:“今天我给你们做挂炉烤鸭,――着,这铁炉子炉膛深,把下面那层放煤饼的格栅再向下降低一档,咱们直接搁炉膛里烤。”

    时穿显然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他自己都不放心,一支炉膛内塞了三支烤鸭后,煤饼小心的摞了起来,引燃火后,时穿控制着风门,让煤饼缓慢燃烧着……

    稍停,他还是决定:保险起见,这东西还是蒸一半煮一半的好。

    人品好,真是没办法,挂炉烤鸭初次面市,居然很成功。

    不一会儿,浓郁的香气透了出来,令人垂涎欲滴……当然,烤鸭能成功,很可能是由于两个婆子的精心照顾,这两个婆子在厨房里熬一辈子,是职业放火人员,控制火势是她们的专长,再加上十多名女孩子抱着学艺的态度,平均每六个人照顾一支炉子,想出岔子都难……

    ps:特别感谢小??、独孤求书有。。。、莫名200。。。、bagstu、unholi、狼武士、一只懒羊羊、凹版长笛、面朝东海等好朋友们!感谢所有支持本书的朋友们!【本文由“读读窝小说网”书友更新上传我们的网址是“。duduwo。”如章节错误/举报谢谢】

正文 第64章 屡战屡败

    这一夜,以一顿鸡鸭大宴结束的清明节春游,小娘子们吃得很开心,黄娥感觉到自己撑的站不起身来,她正琢磨着将她精心挑选出来的半只鸡送给时穿,却见环娘舞着一支烤鸭腿,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黄娥大奇,问:“咦,怎么还有一只鸭腿?”

    三只鸭子总共六条腿,三名组长每人分了一条腿,豆腐西施作为客人独享了一支腿,时穿必然分到了一只――剩下那支鸭腿,黄娥明明看见环娘上嘴,三口两口啃得只剩骨头,这时见到她又舞着一只鸭腿过来,黄娥沉下脸:“你把哥哥那只吃了?”

    环娘点点头:“哥哥还在等姜丝,他说要用薄饼卷上葱丝姜丝,沾上酱,裹起来吃――这样子,仿佛贺三郎的签菜,不过是裹的东西不是蛋卷,换成薄饼而已。哥哥吃得精细,说的我嘴馋,一不留神,把口水滴上了这只鸭腿,哥哥马上就说:我这几日天天替他通传,活儿做得好,这只鸭腿奖给我。”

    薄饼,大家分到一份饼子,但女孩子们多数把薄饼泡到鸭子汤、鸡汤里,连汤带水的一块吃。

    环娘说的没错,时穿在吃食上面,似乎过度讲究了……

    豆腐西施也吃得歪歪扭扭,提了个灯笼走过来,边走边感慨:“原来鸡鸭也有这吃法,哈哈,见识了。过去听说蔡相公家里光厨房打下手的,就有百十号下人,还有专门切姜丝葱丝的丫鬟,干了七八年只会切姜丝葱丝。当初我听了,还当是笑话,以为大户人家也不过比平常百姓多几样菜……没想到同样是吃,还能翻出如此多的花样。”

    豆腐西施提着灯笼,歪歪斜斜的走进西后院,穿过那个水井,就到她的豆腐坊,而灯笼里的蜡就是她引的火种。

    第二天天亮,豆腐西施第一件事就是跑去李大郎的铁匠铺买一个铁匠炉,这玩意确实如是传说的,对于保留火种来说真方便。

    豆腐西施赶过去的时候,稍稍有点晚――她自己也是开店的,总得把自己的店铺打开,迎接完第一批老顾客,这才能脱开身。等她到的时候,那间不大的铁匠坊人潮涌涌,都是来询问铁炉事宜的,豆腐西施好不容易挤进去,就听见李大郎嚷嚷:“真拿自己当大爷了,我不去,没看见我忙的脚不点地吗……股份,我的股份掏了钱的,真金白银,只要我不差他的红利,便是官府上也说不过去。”

    不一会,李石狼狈的从店中挤了出来,见到豆腐西施,尴尬的一笑。豆腐西施挪揄:“怎么,吃排头了,你那师傅脑子虽然傻了,但公子哥的脾气一点都不变,仅凭一个方子,就对人呼来唤去的,搁谁谁都不乐意。”

    李石面红耳赤:“哪里是一个方子的问题,那设计图我师父给了大哥,但大哥的活不精细,一层层炉盘铸造出来,根本对不上岔口,还是我师傅亲自动手替我哥做了模具……

    豆腐西施不要乱说,你瞧这几天,炉子仿制的人也不少,可他们仿制十件物品出来,六七件都不合格,我师傅说这是由于炉膛铸造时,模具一层层的叠放起来,每种的,胚胎厚薄都不一样,冷却后收缩比也就有差异……对,这叫热胀冷缩。没有我师傅精细制作出来的模具,别人凑巧仿制出来了,那是运气,不是技术。

    你说,我师傅如此精心,这件活儿,仅仅是一个模具的问题吗?”

    正说着,路边一个袖手旁观的汉子,笑眯眯的插嘴:“原来如此,我就说嘛,怎么别人一样仿制出来的东西――哪怕拿现成的炉具翻模,制出来的模具,造出来的东西也通不合适,原来,这里头有奥妙。”

    李石听了这话,抬了抬眼皮,认得,说话那位是他大哥一提起,就咬牙切齿的竞争对手大姨夫的二侄子的妹夫。这种拐了七八道弯的亲戚,一般人不会在意,但李石的大哥从小――不,是李石的祖父从小就跟对方的祖父斗了一辈子,是屡战屡败的冤家。

    宋代,手艺匠人都有个尊称,称之为“待诏”,意思是手艺好的皇帝会随时召见,让他制作皇家贡品。自古以来,盐铁是专卖的,铁匠坊都在官府管制之下,为了争夺有限的营业许可证,李石的祖父跟对方的祖父斗了一辈子,儿子继续斗,孙子还在斗。百年来一直处于下风的李家铁匠铺生意越来越清淡,以至于李大郎养活不起兄弟姐妹,这才让李石提前分家,给他寻了个师傅,将他扫地出门。

    所谓寻师傅,是要送上一笔拜师礼的,李大郎本着长痛不如短痛的心思,咬咬牙送了刘牙人一笔钱,这才让李石破门出家。在宋代男人没有成婚,是不能分家的,兄长照顾未成婚的弟弟,这是人性八道德之一的“悌”,做不到这一点,古代中国就认为这样的人是非人类,纯属妖魔的伙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