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34部分

兴宋-第34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本书上了首页会员点击榜!【本文由“读读窝小说网”书友更新上传我们的网址是“。duduwo。”如章节错误/举报谢谢】

正文 第53章 古代做米虫的捷径

    在书店老板看来,时穿随意编的这套书,不仅女人可以看,男人看了也长本事――以前家务活儿怎么干,大家都是经验主义,那叫“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有了这本书,世界就不一样了。这本书可以教你采用什么方法什么流程干最好,不仅省时间省力气而且快捷方便。

    男人嘛,出门挣钱养家糊口,那是男人的责任,但怎么挣钱,大多数人都一头雾水,现在不用愁了,看了这本书,你不再茫然不知所措,至少知道怎么经营家庭财务……也至少在妻子儿子面前有个显摆的机会。

    唯一遗憾的是:大宋朝是读书人的时代。这个时代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全地球唯有大宋才有版权法,全地球唯有大宋没有盗版。所以老板虽然能看到了商机,并特地给书起了一个畅销的名字,但他对书籍的印刷,一点做不了主。

    如今,揣着小心思的老板,被黄娥一语揭穿其中的暴利,拿时穿当傻子的老板有种骗局败露的恐慌,这个时大郎,可不是好惹的人啊……心慌的老板只想躲起来,在黄娥眨也不眨的目光下,他为难地嚅嗫:“君子耻言利啊……大郎,你要的的工期紧,咱赶着赶着给你刻版印出来,如今不打算问你要刻版的钱,只求发售多印的书籍……”

    黄娥微微一笑:“主管,你不是君子,休说什么耻于言利――这天底下唯有你辛苦吗?这套书,我哥哥忙活了几个月,每日晚上与我背诵、抄录,我等几个姐妹没黑没夜誊录书写校订……可这还是表面上的忙碌,为了酝酿这本书,我哥哥之前又费了多少灯油,花了多少心,翻阅了……”

    老板苦命地望向了时穿,时穿却没听到这里的争论,他盘点着老板送来的刻版,嘴里欣喜若狂的喃喃:“这可是宋版的,宋版啊!经历蒙古人焚书之后,即使在明代,一套宋版书籍也得卖出百两,这两千多册,加上原始的宋代刻版,能卖多少钱哟?”

    黄娥见到时穿不管不顾,陡然间怒火上涌:“按惯例,我等给你印书钱,至于书籍印多少,卖多少、定什么价格,都与主管无关。如今主管既然要包销这些书籍,那就按发价从我等这里购入,再扣去印书的钱,剩下卖了多少都是主管的。可如今主管太欺负人了……你可是听说我哥哥傻了,浑不知人情世故,所以特地来欺我等?还敢索要印书钱,有你这么欺负人的吗?”

    印书坊老板再度看了看时穿,时穿还在抱着印版,眼看雕版背后的官府印鉴,这版权世界,官府真是认真啊,每张雕版都变了甲乙丙丁的号码,号码上盖了鲜红的朱印。印章的颜色不知采用什么材料,居然手搽不掉,且鲜红如血――你说要把这玩意保存到现代,那该是什么价格?

    这可是全球独一份啊?给多少钱,让你看一眼?

    时穿咧开嘴,笑的忘乎所以,老板趁机表态:“印书钱多少没关系,若时先生手头不方便,那就先欠着印书款,什么时候有空,记起来了,再给我送过去也行。”

    老板说完,急急忙忙跳到门外,吩咐伙计往门里搬送印好的两千余册书籍,自己则躲在门外,黄娥怒的追出去喊:“主管,别走,这笔钱,打死也不会给你的――不带这么欺负人的,今日你不倒找给我们钱,我去官府告你违反皇宋《版权法》。”

    争吵开始时,时穿的三个徒弟已经出门,走到了甜水巷街上,站在门外看到平日很淑女的小师妹突然发飙,师父却在一旁傻了,一点没招呼他们上前帮忙的意思,三位徒弟想了想……这读书人的事嘛……既然感觉师妹的形象有点不忍目睹,他们赶紧在门外鞠躬,向师傅告辞。

    等三位徒弟走后,黄娥回过身向时穿福一礼,解释:“哥哥对他们太宽厚了,刚才鲁大郎交上来的订钱,你居然只收三成,三成呀!?”

    时穿张了张嘴,还没说什么。黄娥知道时穿不通世故,继续福一礼,解释说:“咱大宋朝律法规定,徒弟拜师之后,如果未出师的徒弟揽上活,需要把收入的三成到七成交给师父……如果徒弟出了师,那么至少要交收入的三成。

    这是律法上明明白白规定的,师父跟他们行过拜师礼,师徒关系都是上了衙门的红契,他们现在只学了一个月的工夫,就开始向外揽活儿。哼,如今哪家徒弟不是给师傅白干三五年才准出师?哥哥还只许他们交上三成收入,收入也按最低标准走。现在待他们便如此宽厚,今后他们出师了,哥哥还怎么管束徒弟们,真是坏了规矩。”

    时穿闻言,咧开了嘴傻傻地笑了:“原来还有这规定,那岂不是……,岂不是我多收几个徒弟,这辈子啥事不用干,只管数钱就行了――原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来历在这,他们这一辈子必须把我当父亲孝敬……美得很啊。”

    黄娥再福一礼:“当然了,天下钱财皆有定数。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徒弟学了师父的手艺,自然要与师父抢生意。咱皇宋当初确立这条律法,是鼓励师傅尽心教授徒弟技艺――都要求徒弟上交部分收益了,师父就不愁会被徒弟抢生意,因为徒弟的生意当中,本来就有师傅一分收益。

    如此一来,师傅技艺高,当然会桃李满天下,年老体衰之后,完全依靠徒弟供养,也能衣食无忧安度晚年――我皇宋鼓励行孝道,这也是‘孝’的一种啊。所以……罢了,哥哥既然已经答应鲁大了,那就先按三成走,只是今后,哥哥遇事不要乱开口,且等我解释完再说,行不?”

    时穿拍拍手中的印版,回答:“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依你……你还想说这印书版的问题,是吧。这问题也好说,今后对外要钱的活儿,全归你管。我嘛,只管想办法创收。”

    黄娥只顾争论,顾二嫂立在旁边侧耳倾听。听到黄娥反复惋惜这些书,她心痒难耐,悄悄上前抓起几册,只翻动了几页,立刻喜笑颜开,扬着书说:“大郎,我家女儿在这边,可是尽心教导大家茶艺的,从不敢藏私。总归也是你的女弟子,这几册书也须有我家女儿的份,可不能分个里外。”

    ps:特别感谢凹版长笛、追寻随风的往事、一只懒羊羊、hdk林间清风、墨香余、狼武士等童鞋们!感谢朋友们对本书上传以来的所有支持!继续给力支持!我给力更新!【本文由“读读窝小说网”书友更新上传我们的网址是“。duduwo。”如章节错误/举报谢谢】

正文 第54章 叮叮作响

    这会儿工夫,印书坊伙计正鱼贯向院里搬动木制雕版,雕版一堆堆送入……柴房,时穿抄手站在装书的车前观看,他懒得跟顾二嫂纠缠,随手招呼说:“主管,每本书两百文,就这个价,两千余册,咱我五百贯钱,咱彼此两清。读读窝小说网,WWw.DuDuwo.Com,用手机也能看。(无弹窗广告)请各书友相互转告。我印书钱也不给了。你觉得能行,就把剩余的书籍搬回店,否则,你一本不落地给我搬进来,我打算自己摆摊卖书,嗯嗯,今后市面上出现这册书的内容,我只找你麻烦――咱大宋朝是有版权法的,是吧?

    你你你,你们几个组长过来领书,把书本给组员分发下去,从明天开始整理宿舍,把个人物品收拾好,寒食节结束后,我们重新分配住处……顾二嫂,你女儿也有一套,过来领取。”

    顾二嫂领上几本书,左右张望了一下,看到黄娥嘟着嘴,院内并不见豆腐西施的身影,她赶紧卷起书带女儿告辞,边向外走,便低声吩咐女儿:“走快点,休撞上了豆腐西施。大郎傻,好说话,让豆腐西施见了,又要唠叨你在这里学书,该付什么茶水钱了……快走,回家再细细看。”

    印书坊老板终于得到准话,他跳进门来,刚开口想讲讲价,见到黄娥瞪大眼盯着,马上爽快的应承:“托福托福,大郎,这笔生意你照顾我,今后还有什么印的,你只管开口。”

    一贯铜钱有多重?宋代大多数时候,因为富足,铸造的铜钱都很够分量,一枚铜钱重五铢。每铢重1。3021克,五铢重6。51克,一贯铜钱重6510克,就是大约6。51公斤。那么,一百贯铜钱,大约超过半吨重,印书坊老板又不是把内裤穿在外面的小超人,不可能随身携带五百贯铜钱。时穿又不要交钞,他就是喜欢叮叮作响的铜板。

    所以印书坊老板只能写下欠条,他边写边肉痛,嘴角直抽抽:“二百文呐,一册书雕版百二十张,每雕一版只能印一页纸,雕一版一贯二,一百二十页的书籍,我该卖多少钱才能回本……”

    时穿插嘴:“主管,账不是这么算的,雕一个版只印一册书,成本确实高了,但你如果把雕版钱平均到一千本书里,那每册书的成本也就是几百蚊,即使加上我这二百文,也是毛毛雨了。再说,我又不在意你卖多少钱,这书,珍贵着呐,穿了几百年的,罕见。你只管卖高点,我不在意名气,不指望迅速扩散,你细水长流慢慢卖,是吧。”

    老板低声反驳:“大郎当然不在意了,反正你钱已经到手,我可指望迅速回本呐。”

    多年以后,老板回忆起时穿当时的叮咛,直懊悔的想把地球撞穿――这套书,时穿从未要求再版。但因为书中的内容太实用了,大宋朝版权又管理的格外严格,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手抄转录,结果,当初的原版书价格节节上涨,许多人欲求一本而不可得,得到的人则当做传家宝秘密珍藏,用于教育子孙。那时候,每册书已经是天价了。想起自己当初卖的多么廉价,那老板就想跳海……

    傍晚时分,书本已分发到每个人手上,多余的书则被黄娥收入房中……来自现代的时穿并不知道古人写作一本书的难处,这本书不过是他使用黏贴**东拼西凑来的,加上用松木板雕版,印刷并不精美,所以那些多余的书已经被他遗忘,他唯一在意的只有宋代雕版。而黄娥……这套书可是她对付父亲的法宝,有这套书存在,父亲便不能把时穿当作毫无根底之人。

    黄娥忙着分门别类收藏书籍,时穿出门上街,买了几只木箱,先将雕版细细珍藏,剩下的木箱送入黄娥屋中,让她使用。稍后,闻讯赶来的豆腐西施冲进时穿屋内,见面就嚷:“大郎,我听顾二嫂说你给小娘子们发书了,这书,也该有我一套吧。”

    姑娘们只有十九位,印书坊老板给时穿送来三百套书籍,多余的,堆那儿都是麻烦。这套书时穿也没掏一个铜板的印书钱,所以干脆装大方:“李三娘喜欢,只管去娥娘屋中领。”

    豆腐西施嘴里稍稍客气几句,手脚一点不慢,抱上七册书,她回过头来,没话找话的与时穿寒暄:“大郎,我这屋子被你一整治,简直换了新模样,你这样的租客我喜欢,如果你租的长了,我情愿你将院里的房子全推到了,按你喜欢的模样全改造了。”

    时穿啊了一声:“你这院子似乎是客栈的布局,难道你以前打算拿这院子开客栈?”

    豆腐西施拍手:“就说时大郎眼毒,什么事情一看,就能看出缘由来……这间屋子原本是我以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