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裂日 >

第152部分

裂日-第152部分

小说: 裂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月24日晚,已经是几天没有合眼的第二装甲集团军司令廖耀湘将军正躺在行军床上休息,突然被一阵密集的枪炮声、急促的脚步声和队伍的嘈杂声给惊醒了,他急忙披衣下床,快手快脚地穿好靴子。
  “出什么事情了?”廖耀湘大声叫了起来。
  “报告将军,七卡镇的苏军开始突围了!”他的副官跑进来说道。
  “不要慌乱!命令队伍,占据有利地形,用火力压制!”廖耀湘扣着军大衣上的扣子,心想:“苏联人是狗急跳墙了,老子就不信你还能突破我不下的铁桶阵!”
  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苏联人舍生忘死地一个劲地向大汉军队得阵地扑来,一批批地倒在火炮和机枪交织成的火网下。黑夜被照明弹亮成了白昼,可以看见一群群穿着黄绿色军服的苏联人端着步枪和刺刀,在为数不多的坦克和装甲车的配合下,冒着铺天盖地地炮火冲锋着……
  因为大汉军队的神速反击和不间断地进攻,让苏军被围部队已经无路可退。远在莫斯科的朱可夫也连续两次地向被围困在额尔古纳河东岸的部队通报了敌情,要求他们尽快组织突围,并在突围方向组织空军支援。
  时间在流逝,血水混在融化的细雪中,默默地流着。
  25日清晨,苏军空军集中了方面军所有的空军和所能动用的两个预备役集团军,由西向东打击第二装甲集团军的侧翼,以连通七卡镇,接应被围困在额尔古纳河东岸的苏军。但是,他们被王昌贵将军的第十集团军牢牢地挡在了外围,在近十个炮兵师火力的支援下,王昌贵将军大量杀伤了西进的接应苏军。
  而大汉帝国的空军轻而易举地消灭了苏联空军自杀性的攻击后,对贝加宁指挥的苏军的战斗队形进行了轰炸。经过一天的艰苦鏖战,在没有足够的兵力和武器的情况下,贝加宁的援军不得不后退。
  25日晚,孙仲伦元帅在七卡镇外围集中了16个炮兵师,对据守七卡镇一带的20万苏军进行饱和炮击,日夜不停。空军则是出动了1300多架轰炸机和强击机对被围困在额尔古纳河两岸的苏军进行猛烈地轰炸,只要天气允许,天上就会布满大汉帝国空军的战机。
  28日,大汉帝国军队发起了总攻,经过两天的激战,歼灭了入侵我国东北地区的苏军部队,约33万人被俘虏,30万人伤亡或失踪,42个师被歼。
  至此,大汉帝国在东北战争中大获全胜,歼灭了苏联南方和远东方面军的主力部队。 
 
 
 
  
 ~第十章~
 
  随着苏军南方和远东方面军的主力损失殆尽,大汉帝国的军队在苏联境内一路势如破竹,士气高昂。恶劣的天气也始终在帮助苏联人,一个百年难遇的严冬就在各方复杂的心情中降临了。连绵的雨雪天气使得德军机械化部队的推进非常缓慢,部队的精神面貌萎靡不振,在进行夜战或在大片森林与沼泽地作战时,德军士兵会感到不安。
  在远东地区,庞德海军元帅的舰队配合海军陆战队和日本北上兵团,已经成功地占领了萨哈林岛,并在岛上建立了一个功能完善的野战机场,同时他的舰队扫荡了附近海域的所有苏联船只,包括一条小小的舢板都不放过。
  东北战区的战事结束后,除开少数追击部队继续保持进攻态势以外,参战各个部队都进行了人员补充和短暂的休整,以便更好的实行下一步计划。而薛毅、黄维的突击兵团则是在苏联的西伯利亚、中亚地区驰骋,攻城略地。龙家辉的西征军团已经突破了苏军的抵抗,占领了攻打斯大林格勒的南方门户。
  大汉帝国的空军一直打得很漂亮,可是,前线的秋雨泥沼地,让飞机缺少着陆的场地,可提供空中支援的飞机数量在下降。为此,负责实施“愤怒”计划的陆杰飞元帅特意下了一道命令,让前线部队用抓获的战俘和当地的居民抢修简易机场、铁路和公路,以保持前线拥有强大的空军支援和物资保障。
  11月初,薛毅的装甲部队攻占了新西伯利亚,占领了这个西伯利亚的军事重镇,而南方和远东方面军的残余部队已经被赶进中西伯利亚高原。11月8日,黄维将军的近卫坦克集团军攻克克穆勒奥尔达,拿下了这个锡尔河岸边的交通重镇,然后沿着铁路线北上,目标指向从苏联撤离出来的政府机构所在地——车里雅宾斯克。
  就这样,苏联在大汉帝国和德国的夹击下,已经是摇摇欲坠,覆灭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
  林杰感到有点烦躁。他带领的这支秘密部队原来的任务就是打通到地中海的陆上通道,伺机南下占领苏伊士运河,并预备好了英国人对自己部队的进行拦截,然后自己有理由和英国人再打一仗。
  可是,英国人的态度让他和狄大卫怎么也想不到的,对于他们的到来,英军不但不阻拦,而且还摆出欢迎的态度,他们所到之处,英军甚至帮他们准备好了驻地和营房,然后英军就把部队开赴北非前线,和德军作战。所以,林杰、狄大卫感觉自己有点像傻瓜,拉了一支十万人的队伍进行了一场武装大游行。
  这种情况不但让林杰他们有点无所适从,就是在帝都北京的方云也感到意外,一时半刻也不好和英国人再翻脸,那么在北非战区给隆美尔非洲军团的秘密援助也只有搁置在一边了。他给林杰下了命令,就是让他的部队就地休整了,维护好大汉帝国在地中海的出海口。
  林杰和狄大卫收到命令后,开始羡慕正在苏联冰天雪地里作战的兄弟部队起来。
  ※
  在帝都北京的美国大使馆里,今年刚满32岁的亨特海军少校身穿了一件便服,在一间秘密会议室里,正在脸色肃穆地听着美国驻北京大使汉森的指示。在这间秘密会议室里面说话,两人还是非常放心的,不用担心谈话内容会外泄。
  “这次的接头非常重要。它不但关系着美国的未来,也关系着世界的未来。千万不要出了差错。”
  “我明白,大使先生。”
  “亨特先生,你也小心,这次接头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出了问题,我们是不会承认的。”汉森拍拍他的肩头。
  “有什么好担心的,不就是出去喝喝咖啡、逛逛图书馆吗?不过,如果我出了什么问题,我在加州的母亲,还希望你帮我多多照顾一下。”亨特轻松地笑道。
  “这是应该。我们是朋友。”汉森点点头。
  “我走了。”亨特和他握了一下手。
  “小心。”
  ※
  中午11点30分,和平时一样,亨特紧了紧身上的大衣,从美国大使馆走出来,和工作人员打了招呼,坐上自己的福特牌轿车,离开了美国大使馆。
  街道上铺着薄薄的残雪,气温寒冷。
  一切都和平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北京街头,到处都是欢乐的气氛。也是,前方军队连打胜仗,不但击败了苏联人对大汉帝国的进攻,还深入到了苏联境内作战。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大汉人都知道,历史上这个国家给大汉帝国造成了怎样的伤害。现在痛打老毛子,大汉人心里都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亨特显然也感到了这种欢乐轻松的气氛。他走进一家名为“卡萨布兰卡”的咖啡酒吧,这里的咖啡和酒在帝都都很有名气,在北京稍微有点身份和身家的外国人,都喜欢来这里喝酒、聚会。
  亨特显然是这里的常客。当他魁梧的身躯一进门,侍者就认出他,热情地走上前来,说:“亨特先生,还是老规矩?”
  亨特笑了一下,说:“嗯,老规矩。小林,你今天气色不错啊?”他说的是流利的汉语。
  “心情好啊。要不要握多帮您放一块糖?”小林一边在前面领路,一边说道。
  “不不,还是原样好了。另外给我来一份通心粉,我今天有点饿了。”亨特随着小林走到一个靠近壁炉的位置,抬头很随意地看了一下周围。
  “好的,您稍等,马上就来。”小林帮他拉开椅子,并帮他把大衣和帽子挂在座位旁边的衣帽钩上。
  “谢谢。”亨特坐下来,然后从西装口袋里拿出一份报纸,看了起来。
  几分钟过后,亨特要的东西都上来了,他把报纸折叠成一个长条形,报纸的刊头上的“中”字单独露了出来。他把报纸条放到了桌子上。安心地开始享用他的午餐。
  中午12点05分,“卡萨布兰卡”的门再次被推开了,走进来一个年约六十的犹太老人。他的汉语说得有点生硬,但还是让侍者明白了他的意思,要找一个靠近火炉的地方喝杯热咖啡。
  刚好是中午,客人比较多。在寒冷的冬季,靠近壁炉的位置总是令人向往的。侍者看了一下,然后和小林说了一声,后者点点头,向亨特的座位走来。
  “亨特先生,打扰您一下。”小林和气地说道。
  “没关系,请说。”亨特放下餐具,抬头说道。
  “您介不介意有人和您公用一下桌子。您看,周围的位置都座满人了,对方也是一个和蔼的老人。”
  亨特抬头看了一下站在柜台面前的那位犹太老人,点点头说:“没关系,您安排吧。”
  “非常感谢您的慷慨。”
  那位犹太老人在侍者的引导下,坐到了亨特对面。处于礼貌,亨特微笑地向他点点头,犹太老人也低头回礼。但很快他看见了叠放在桌子角的报纸。
  这时候,侍者把老人的咖啡送上来了。老人喝了一口咖啡,赞叹道:“味道不错。”接着,他低低说了一声:“犹大的故事。”
  正在吃东西的亨特心头狂跳起来,这句话是他和对方约好的接头暗号。当下他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头也不抬地低低说:“耶稣的宽恕。”
  犹太老人不再说话了,端起咖啡慢慢喝了起来。亨特也不再说话,专心吃他的食物。不一会儿,老人喝完咖啡,站起来往洗手间方向走去。过了几分钟,老人回到座位上,趁着低头坐进位子的时候,小声说道:“从左往右,第三个马桶水箱。”
  亨特也配合地把食物吃完,向小林招招手。
  “结帐。”亨特掏出钞票付帐,正要离开,忽然眉头皱了一下,把手里的帽子喝大衣递给小林,有点抱歉地说:“对不起,帮我拿一会儿。”说完,匆匆地走向洗手间。
  洗手间很大。
  亨特一进去,就看见了门口是紧闭着的第三个小卫生间。他心头一紧,走过去伸手敲敲门,没想道门是虚掩的。他推门进去,立即把门关上,反插上插销。然后,马上打开马桶水箱,果然有一个黑色的防水塑料袋。他顾不得天气寒冷,伸手进去把塑料袋捞出来,撕开它,就看到里面整整齐齐放着近十卷胶卷。他送了一口气,把胶卷收好,然后把已经被撕碎的防水塑料袋丢到马桶里,用水冲走了。
  从洗手间出来,亨特已经看不见那位犹太老人。他走到门口的柜台前,小林正拿着他的外衣和帽子在恭候他。
  “您慢走,亨特先生。感谢您的光临。”
  亨特接过小林手里的大衣和帽子,穿戴好后,随手拿出一张五元纸币,放到小林手中,说:“谢谢。”
  收到小费的小林殷勤地帮他打开了大门。
  ※
  方云这个时候的心情非常恶劣。他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妻子,面容憔悴,鬓角隐生华发,心里一阵阵地抽痛。
  窗外飘着鹅毛大雪,雪花飘到玻璃上,渐渐地融化了,形成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