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裂日 >

第144部分

裂日-第144部分

小说: 裂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我们之间的协议不是这样的。”霍华德有点急了,如果大汉帝国倒向德国,那么后果是可怕的。
  “是的。但是我从来没有声明过我会对苏联放弃武力,而且进攻苏联和站在盟国这边是两件事情。我想就是美国也不会忍受一个国家陈兵几百万在自己的边界旁边耀武扬威吧。”方云口气冷淡地说道。
  霍华德的大脑一下子就失去了思考能力。 
 
 
 
  
 ~第五章~
 
  日本东京的皇宫显得特别的冷清,深秋的风把枯黄的树叶吹得满天飞舞,一副凄凉衰败的景象。在皇宫御苑内的尚书房,裕仁天皇站在窗口前,呆呆的看着窗外的秋景,感觉自己的处境就像御苑内的景物一样,渐渐衰败,渐渐苍老起来。
  “天皇陛下,内阁总理大臣西村秀行求见。”一个穿着漂亮和服的内侍走进来向裕仁行礼禀报。
  “宣。”裕仁转过身来,缓步走到书桌后面的塌塌米上,坐了下来。他的气色有点不好,可能是这两天晚上没有睡好的缘故。这时,内侍已经把西村秀行引了进来。
  “拜见天皇陛下。”西村秀行规规矩矩底行了一个礼。
  “免礼。请坐吧。看茶。”裕仁天皇看着眼前这位容光焕发的中年人,心里没来由地泛起了一点嫉妒。可是,随着对大汉帝国的赔款逐渐清还,对这位首相他心里又多有倚重。在短短的几年间,西村硬是把日本从战争的废墟上拉了起来。虽然还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日本经济已经开始缓慢地恢复,社会已经慢慢趋于稳定,所有这些成果,西村是功不可没的。
  “谢陛下厚爱。”西村坐了下来。君臣两人隔着檀木书桌对坐着,一言不发,静静等着上茶。不一会儿,随着内侍端了两碗碧绿的茶水上来,一股茶叶的清香飘满了书房。
  君臣两人端起精致的茶碗喝了起来。
  “好茶。”西村从心底里赞扬了一句。
  “西村君,这次来还是为了出兵的事情吗?”裕仁叹了口气,放下了茶碗,问道。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他两天两夜了,他还是没有想好答案,只是觉得一阵阵地屈辱。原来,大汉帝国要求日本在大汉帝国未来进行的战争中,派出军队协助。这让裕仁天皇等一批老臣们一时半刻接受不了,但又不敢反抗大汉帝国的要求,只好拖住,答应三天后给出明确地答复。
  今天已经是第三天,所以西村秀行的来意,裕仁是清楚的。
  “是的。天皇陛下,您考虑清楚了吗?”西村秀行心里对眼前的这个日本人涌起一阵阵地厌恶,但是日本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日本必须要有一个天皇,不然的话,他早就派人暗中把日本皇族全部杀掉了。眼下,为了大汉帝国的利益,他还是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对付裕仁。随着他当首相的日子越来越久,他就越能够深深体会到日本皇族的势力是多么地强大,这股势力,目前还不是他能够对付的。
  “西村君,你的看法如何?”裕仁有点头痛地问。
  “陛下,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有同意出兵了。”西村坦然地说,“我们日本已经没有能力和大汉帝国对抗了。如果拒绝大汉帝国的要求,恐怕大汉帝国在东京的驻军就会对陛下不利。不是下臣妄自菲薄,陛下的新军可不是大汉帝国驻军的对手。所以,当前唯一的选择就是出兵。”
  “就是没有选择了。”裕仁的脸色因为屈辱而涨红起来,大汉帝国提要求的态度,简直就是主人命令奴仆一样。
  “是的,没有选择,陛下。为了大和民族的未来,恳请陛下忍一时之屈辱,下臣这里拜托了。”西村离开座位,拜服在地上,语音哽咽起来。
  裕仁天皇双目慢慢地变红了,他双手扶起西村,伤感地道:“好吧,朕这就写诏书。”
  就在日本天皇写诏书的时候,大汉帝国的另一个重要藩属国朝鲜也收到了大汉帝国请求出兵援助的要求。朝鲜王国的回复很快,马上就同意出兵相助。
  对于方云的这些举动,总参谋长孙仲伦元帅有点不理解,他认为对付苏联,光靠大汉帝国自己的军队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用别的国家的部队,特别是日本人的军队。
  方云没有给他答复。孙仲伦元帅虽然心里有疙瘩,但是还是非常有条不紊地执行了方云的作战命令。倒是后来刘柏上将给他解释了原因:就是把这些国家拖上大汉帝国的战车,一来可以增加这些国家的青壮年人口消耗,减少大汉帝国军队的损失;二来不让这些国家躲在一边休养生息,避免其坐大生乱。
  孙仲伦元帅恍然大悟,心里的疙瘩没有了。
  与军事准备相对应的,就是大汉帝国在美国的资金和产业,也开始秘密地转移了起来,不少资金开始转移到瑞士银行,也有不少产业辗转地变卖出去,资金流回了大汉帝国。众所周知,大汉帝国的经济和美国经济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为了防备美国在经济的打击,大汉帝国做出了一定的防范措施。用来防备状况出现的时候,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
  天气是越来越冷,北部军区的部队全部换上了冬装。大汉帝国对寒带地区的冬装设计很有特点,除开正常的大衣、棉衣军装和皮靴外,每个战士手里还发有用羊毛线织成的薄薄的半截手套,露出五个手指头,戴在手上,外面再加一双厚实的皮手套,即保暖又灵活,适合在寒带区作战。帽子做有两个棉制的护耳,连后面的脖子都一并护住。护耳很长,放下来直接可以包到下颌骨上,用细带系住。不用的时候,可以反系到头顶。这样,在外面再套上钢盔,就非常保暖和保险了。
  而位于基辅前线的德军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由于补给线漫长,冬装并没有及时补给上来。同样地,苏军匆忙调集来的军队不但缺少冬装,还缺少武器弹药,重装备武器根本不能和对面的德军相比。在德军的坦克和飞机的掩护下,德军对基辅大包围圈的苏军发起了总攻,到9月下旬,基辅失陷,约50万苏军被俘虏,多名高级将领战死。
  德军在基辅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远在德国柏林总理府的希特勒接到捷报后,大为兴奋,同时接受了参谋总长约德尔的建议,给前线部队运送大量的冬装,以保证步兵的战斗力。集中古德里安坦克装甲集群,在基辅以东约150公里休整待命。
  从6月份以来,三线出击的德军都是经过了高强度的连续作战,部队减员和疲劳程度非常高,适当的休息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德军向苏联境内推进了约有1000公里,部队伤亡约为47万人,有12万人战死。后方约有37万的军队开赴前线,补给损耗的德军部队,但是这些补充部队不是马上就可以赶到前线的,他们要通过漫长的补给线才能到达前线。因此,在前线推进的德军不少主力部队都是在缺少兵源的情况下作战的。
  鉴于这种情况,约德尔建议前线的进攻放缓脚步,等待兵源的补充和物资补给,尤其是部队的冬装。希特勒在得到方云的出兵承诺后,也为了能够和大汉帝国的军队配合,破天荒地同意了约德尔的建议,对前线参战部队进行补给,加强沿途交通线的控制和保障,以保证在未来的战争中继续保持强大的进攻势头。
  而在大汉帝国这边,随着对苏战争计划的启动,大汉帝国的空军侦察开始活跃起来。只要是天气状况良好,大汉帝国空军的侦察机就穿越汉苏边界,对苏联南部和远东地区进行空中侦察,这令苏军南部和远东方面军总司令甫洛波夫将军非常紧张,他向莫斯科汇报了这些情报。
  正在为基辅会战失败而焦头烂额的斯大林终于是感到了恐慌,如果这时候大汉帝国从远东发起进攻,苏军是不可能抵挡的了德国和大汉帝国的两面夹击的。于是,他紧急召见了大汉帝国驻莫斯科的大使,就大汉帝国在远东地区和北部军区的异常问题发出了疑问。
  大汉帝国驻莫斯科大使回答说,既然苏联在南部边疆布置了重兵,大汉帝国进行一些有效的防御措施是正常。两国应该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谈判,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同时,大使还委婉地告诉了苏联人,为了保证大汉帝国公民的人身安全,在苏联境内的大汉帝国公民,将在未来一周内,全部撤离苏联,以躲避战火。
  斯大林听完莫洛托夫的报告后,脸色有点惨白地说:“大汉帝国要对我们发起进攻,命令南部和远东方面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要时时刻刻提防大汉帝国的入侵。你马上去见美国大使,请他们出面,在我们和大汉帝国之间进行外交斡旋。”
  美国人此时的心情也非常糟糕。霍华德的报告对罗斯福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这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不止一次地咒骂方云的卑鄙无耻,也为苏联人陈兵大汉帝国边界的愚蠢行为愤怒不已。现在的情况,瞎子都看得出大汉帝国要对苏联下手了。而且,美国处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罗斯福不由懊恼起来,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扶持起一个强大的对手,如果当年美英两国不对大汉帝国进行经济输血,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窘境。更令他后悔的就是为什么在大汉帝国对东南亚动手的时候,只想着怎么瓜分英国和法国的利益,没有想到这些利益背后隐藏的危机。
  “霍华德先生,我们的军队全部武装起来需要多久?”罗斯福问道。
  “总统先生,最快也要半年。半年过后,我们将有第一批参战的部队,整个动员将在一年内完成。同时,我们的工厂、船厂都已经开始在生产海军舰艇了,预计今年年底,我们将同时有五艘航空母舰下水。”霍华德回答。
  “太晚了,等我们做好准备,估计苏联在大汉帝国和德国的夹击下,已经是灰飞烟灭了。”罗斯福摇摇头。
  “不一定,苏联人口众多,地域辽阔,而且现在又是进入了冬季。苏联的冬季您也是知道的,当年铁木真和拿破仑都倒在了严冬的寒流下。我们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阿拉斯加的白令海峡,尽可能地把军事物资运送给苏联。斯大林的情况很糟糕,他的很多军队都没有武器弹药,缺少飞机、坦克和大炮。在这方面,我们有着先天的优势。”
  罗斯福勉强打起精神,听完了霍华德的建议,然后说:“去告诉大汉人,如果他们坚持进攻苏联,那么我们美国将对他们进行经济制裁,冻结和没收他们在美国的一切资产和银行存款,中断和他们的一切贸易往来。我想,在这点上,英国人也将和我们的步调是一致的。”
  “总统先生,这样坐,会给美国经济造成很大的破坏的。而且威尔金森议员那里也不容易通过。毕竟我们两国的经济联系实在是太密切了。”霍华德忧心忡忡地说。
  “顾不上那么多了,现在就是要拖住大汉人的脚步,不让他们轻易地对苏联发起进攻。不管负多大的代价,都要拖住他们的脚步。如果威尔金森那里通不过,就找一个能够通过的人,明白吗?”罗斯福目光坚定地说。
  当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有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的时候,经济制裁就会变成一把双刃剑。罗斯福的提案在美国国会果然遭到了以威尔金森、洛克家族和犹太籍议员们的反对和抵制,他们都和大汉帝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庞大的经济利益,大汉帝国的药品和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