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452部分

兴唐-第452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纳野辞明月,都是偷偷摸摸地塞到东宫。现在有许多大臣知道了,这也是太后与陛下的默契,还是太后下诏将她带到东宫的。所以一个个在装糊涂,然而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册封。
野辞明月进入东宫,有多少有利的条件,长相上,是有区别,可党项人与汉人区别不是很大,都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而且党项这一次立下了多大的功劳?这个欧洲公主除了那个大鼻子刺人眼睛外,长相倒是很美丽的。可那个绿眼睛,金黄的头发,超大的胸部与臀部,这个放东宫一放……
于是又说道:“陛下,万万不能啊。”
李威摸着下巴一缕胡子,说道:“不纳,那个就有些难了……”
……
刘仁轨回到府中,还在忙碌。
门房禀报道:“阿郎,倭国使者求见。”
心中有数,道:“让他进来。”
白江口一战,打得倭国心寒了,河边兽生小心翼翼地参见,然后将来意说出来。刘仁轨问道:“你们那个什么皇,当初为什么要出兵新罗?”
当时倭国天皇打的旗号是援助百济,这个说法根本不能成立,百济在高丽半岛之西,新罗在东,有什么理由援助百济,而与新罗为敌?李威与刘仁轨还为此交谈过,刘仁轨很爽快地回答,是这个倭国夜郎自大,不知天高地厚,援助是假,想在半岛上捞取好处是真。
一语中的。
自从与中原来往,学了中国的制度文化后,倭国开始进化,这一战如当头棒喝,但过了许多年后,伤疤好了,又继续不停地进攻半岛。也就是说,在唐朝他们就有了强烈的野心。
河边兽生当然不敢说出来,嚅嚅道:“当时是我国有奸臣蛊惑,在白江口,我们国家已经见识了贵国的强大,以后再也不敢了。”
“那么你们为什么还在继续称天皇。”
这个天皇那么好容易称呼的?李治为了称天皇,又是封禅,又是祥瑞,弄了七八五十六个弯子,最后才加授天皇。
河边兽生不能答。
“你坐,”对倭人,是手下败将,刘仁轨倒没有那么反感,尽管他同意李威的说法,这是一群很有野心,很不要脸的民族。
河边兽生坐下。
刘仁轨还让仆役端上来一壶茶,替他沏上,又说道:“你刚从东宫出来,应当知道想要帮助你,我们陛下有很多困难。”
“是陛下让我找你的。”
“嗯,早在陛下没有登基之前,就与臣谈过你们倭国的事。”
“陛下是怎么说的?”
“他意下也是同意相助你们倭国。”
“谢过陛下,还有刘相公。”
“你不用那么急着谢,可在朝堂中阻力大,所以不好直接相助。但我倒想出一个办法。白江口战役,你们倭人也见识了我们唐朝的船舶的强大。”
“是,贵国的船舶不但楼船是我国的数倍之巨,还有蒙冲舰、斗舰、走轲舰与游艇、海鸥艇,有的速度快,有的灵活机动,非是我们国家船舶所能相比。”
刘仁轨眼中忽然闪过一丝杀机。
若没有李威再三提醒,没有一个能想到。但经过了李威提醒,一个不要脸,又肯学习的民族,意味着什么?
一流即收,河边兽生没有看到,道:“那是,我国文明有几千年之久,你们倭国才有几百年的文明。”
“是啊,是啊,”河边兽生点头哈腰地答道。不是我们不强大,是我们时间短,产生的差距。
“所以我看到诸多大臣反对陛下的意见,于是想到了一个主意。你也知道的,泉州民间在大肆制造船舶,这种船舶比某原来率兵与你们倭人战斗时的船舶更大,抗风浪性更强。不但是船舶,还有各种武器,可以暗中托人以民间制作为名义,交付给你们倭人。”
“谢过刘相公。”
“我还没有将话说完呢。”
“刘相公请说。”
“一旦你们出兵,我们唐朝也会相应地出兵,两相夹击。不过朝中大臣阻力大,不仅是不能出动军队,就是财政,陛下也不好调动。”
“那怎么办?”河边兽生着急地问道。不能调动财政,又怎么支援船只与武器?
“你们倭国人不能买吗?这是民间交易,就是再多的大臣反对,也不能阻拦。”然后刘仁轨又低声说道:“听说贵国产白银,可用它来作货币交易。不但是如此,虽有损失,一旦打败新罗……”
那个,你懂的。
这君臣二人再三地蛊惑,使这个倭国使者不知东西南北,又再次明白了,眼睛越来越明亮。


第491章 春归如过翼(中)
太阳没有出来多久,一股热浪扑天盖地而来。
走在东宫的长廊上,李威向细封雷问道:“东都的天气,能不能适应?”
“属下感到很闷很热,没有青海凉爽,”细封雷老实地回答道。
“东都还好,南方才是真正的湿闷。”
“属下还有些不适应。”
“是啊,所以战争中,水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曹操与符坚下江南失败,有多种原因,水土不服,对天气的不适应,也是重要的一条。”
“但陛下放心,属下一定努力尽好自己职责。”
“不用那么紧张,此一时,彼一时,事情成了定局,危机时期已过,这样的话,以后不能再说了。”
“是。”
李威看着这个并不高大,但作战时十分凶悍的青年,眼中很是欣赏。作战勇敢,忠诚度又高,脑袋瓜子反应也快。这一点比他身边的辛承嗣好。见李威看他,辛承嗣不知道李威心中想法,拱手道:“属下有一事相求。”
“说。”
“既然京城没有事,陛下能不能让属下到前线去。”
“想上前线?”
“是。”
“难道东都不好吗?”
“属下听陛下说过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东都是好,朝廷又赐赏了属下许多钱帛,属下心中很欢喜。可呆在东都,属下就没有立功的机会。”说完,有些心虚地看着李威。
李威笑了笑,又看了看细封雷,同样细封雷眼中有些渴望。
“不用做出这副怪模样,你们有这个心思,我很赞成。就怕没有,是人总要有进取心的。让我好好想一想。”自己带了五百将士,进入洛阳。这五百名将士,没有一个不是以一能当十的。而且忠诚度也能保障。
将他们留在羽林军中,自己会十分安全。但全部留下来,诚为可惜,这些人都是将才,练一练,未必能成为郭元振那样的大将,但是很好的校尉、裨将之才。京城中大约是相安无事了,以后是心机,不是武斗。即便是武斗,自己在羽林军中也有很高的威望。单在羽林军,论影响力,自己能收拢一半的将士,听从自己的指挥。
于是说道:“是不大好,京城平稳过渡,你们依然还在皇宫中巡值,不但是一种浪费,也会给人一些口舌。”
细封雷抢上前来,单腿下跪说道:“可是陛下,不能让我们全部离开,最少留下一大半人,青海的……放心。”
“有你这句话,我才是真正放心,”李威在他望膀上拍了一下,对远处的太监说道:“来人哪,传裴行俭与程务挺谨见。”
“喏。”太监下去。
一会儿裴行俭与程务挺被带到东宫。
李威打量着程务挺,原来一直在羽林军中,不过李威始终没有注意。直到这次授命,李威才想起此人,十分耳熟。耳熟的,总是有名的大将,于是派人打听了一下。
但还是第一次见面,也许以前见过面,只是李威没有注意。
黝黑的脸膛,下面留着五缕长髯,生着一双豹眼,比自己高了半个头,穿着一身光明铠,就象一个巨灵神一样。点了一下头,说道:“程将军,我听说你是羽林军中第一条好汉,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臣不敢当,”程务挺施了一个军礼,拱手说道。
“陛下,那也未必,有些人看上去好看,内里只是一个花拳绣腿,”辛承嗣不服气地说。他还没有离开羽林军呢,为什么此人是羽林军中第一好汉?
李威又是一笑,良性竞争,他还是喜欢的,只要不象薛讷与张虔勖争得那样厉害。
“你可是那位辛将军。”
“正是,”辛承嗣骄傲地挺起胸脯说道。当时王孝杰大败,能逃出来的人没有几个,无论是张虔勖或者是自己,那是生生杀出来的。随后又跟随皇帝多次浴血奋战。这个程务挺算那一门子?
“辛将军,能不能将这个抱起来?”程务挺本来想与他掰一下手腕,教训他一下,可想到这是东宫,做十分失礼。于是眼睛看着旁边的一个石貔貅兽,也就是百姓嘴中的石狮子,实际不是,皇宫中的各种石狮子,有貔貅、狻猊、负屃、狴犴等,皆是上古瑞兽,而不是非洲的那个狮子。
这只石貔貅兽象不是很大,但毕竟是石头做的,最少上千斤,也就是后世的四百多斤,不知道项羽举的那个鼎有没有四百多斤,即使有,也不会比这个石像重。程务挺走了过去,大喝一声,轻松地将它抱了起来。因为不好发力,没有举,但也抱至肩平。然后轻松地将它再次放在地面。
看得一群太监与宫婢一个个眼睛珠子都差点瞪掉了。
“耶,难道我办不到吗?”辛承嗣走过去,也大喝一声,将它抱起来。
众人一阵喝彩,可是李威眼尖,能看出来,相比于程务挺,辛承嗣抱起石貔貅兽时,要略微吃力一点。也没有点破,说道:“两位皆是英雄豪杰,看到如此杰出的一幕,我很欢喜。来人哪,赐程将军与辛将军各三百匹绢。”
太监去拿丝绢,李威将他们请到内殿坐下。
让宫女端上茶,问道:“两位爱卿,什么时候准备动身?”
裴行俭答道:“早准备好了,只要抽捉士兵,就这几天会立即动身。”
“我在这里,以茶代酒,祝裴卿、程卿旗开得胜。”喝了一口茶,又说道:“今天喊你们前来,还有两件事,要说一声的。”
“请陛下吩咐。”
“第一件事,我从青海带来了一批将士,这些人裴卿也是知道的,放在皇宫拱卫,太过可惜,因此我打算从中抽出一半的将士,随你们一道前往西域。”
裴行俭眉头皱了皱,心中不大同意,无论是西突厥还是东突厥,并没有放在他心上。再说,也有大将可用,并不缺少这两百来人。虽然过于浪费了,但他们留在皇宫拱卫,对陛下却有帮助。
“过犹不及啊,”李威玩味地转着茶杯淡淡地说了一句。
虽然看似危机解除,自己在提防,父母同样在提防,依然住在上阳宫,不肯返回皇宫,这样僵持下去,也不大好。自己将皇帝大义掌握了,没有再留下这五百将士需要。或者说父母下诏,废自己这个皇帝。这也不大可能的,当时自己是皇太子时,父母都忌惮,况且自己是皇帝。若是那样,父母有没有做好鱼死网破的可能?
可是程务挺在此,不大好明说。此人前一段时间刚刚提拨为右领军将军,不知道是不是母亲的人。
“陛下此言极是。”裴行俭聪明似妖,立即会意,答道。
“第二件事就是我心中还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妥不妥当,还请裴卿参考一下。”
“陛下请说。”
“军中诸将行军能力,不似开国之初。”
裴行俭点了一下头。唐朝开国之初,名将如云,象自己在到贞观时,都不好意思能拿得出手,然而现在可以自傲地说一句,能超过自己领兵能力的大将,举朝也没有几个人。
“造成这个原因,是仗打得多。但不能为了增加一些将领,肆无忌惮的用兵。少用兵,将领就会缺少锻炼机会。长久下去,对我朝也不利。可我的经历,使我想到了另一条办法。若是没有裴卿指教,此次到了青海,我会输得很惨。因此,我想办一所学校,这个学校不教经义,不教礼书,专门从各地挑选一些可造之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