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日落紫禁城 >

第78部分

日落紫禁城-第78部分

小说: 日落紫禁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呐?”慈禧出奇不意地问道。
  “奴才听老佛爷的。”李莲英先是一愣,机敏地应付着。
  “我知道你心思。皇上一天在位,心里一天不踏实。其实这也难怪你。”慈禧叹了口气,对这位最贴心的大总管说,“你想想,各省总督巡抚都没说话,外国公使也不点头儿,能换吗?快发到奏事处,明天就贴告示!”
  李莲英舒心地喘了口气。慈禧可不是随便跟他交这个底,这里头的意思远不止这些,说明她不但原谅了自己,而且仍将他当作最心腹的奴才。想到这,他那长长的马脸上透出一丝欣慰。
  “老佛爷!懿旨是不是现在就发到奏事处,让他们连夜送到瑞王府。”
  “明儿早上发。”慈禧说完站在那儿,皱着眉头想了一阵子心事,突然提出要更衣。
  李莲英不明所以地望着慈禧。按平常这会儿该上床了,老太后突然要换衣服。换衣服就意味着要出门,这么晚了,她到底要干什么。幸好李莲英对她突然作出意外的事已经习惯了,连忙叫进几名宫女,伺候她更衣打扮。宫女们七手八脚替换了绣花长袍便服,头上戴上黑色“寸子”,穿上花盆底鞋。
  慈禧坐上无顶软轿,由两名太监抬着,一路出了储秀宫,说要去北三所。李莲英紧跟在轿后,不知慈禧耍的什么把戏,这么晚了,去珍主子所在的冷宫究竟想干什么。
  光绪和珍妃在窗口说着那永远也说不完的话。茶水章劝了几次,说这儿不能呆得时间太长,万一有人报上去,让老佛爷和敬事房的人知道了不好办。光绪不理他,硬是不肯走。
  听见宫中传来更鼓声,茶水章估计差不多快二更天,再要不走就来不及了。他再次走到光绪身边劝他赶紧走,珍妃也帮着一起劝,说外头大凉,您快点回去吧。
  “皇上!”珍妃见茶水章催得紧,知道他安排皇上来这儿一趟不容易,尽管心里舍不得光绪,嘴上却不得不劝他,“这回不出事儿,才有下一回,往后日子还长着呢。”
  “珍儿!什么时候才能等到下回啊!”
  光绪磨磨蹭蹭不肯走,抓着珍妃手不放。正在这时,守在大院门边的小太监突然慌慌张张跑来,说老佛爷由储秀宫出来,正向这边来了。光绪一听慈禧要上这儿来,顿时吓得张口结舌,不知该怎么办。茶水章本想趁慈禧没来赶紧离开这儿赶回瀛台,但已经来不及了,院门边已经传来动静。老佛爷说来就来了,一大帮人抬着慈禧,提着宫灯进了院门。
  茶水章慌忙与小太监一前一后,将光绪从小平房边拖走,沿着草丛跑到远处一堆砖瓦边猫下腰,一动不动地躲在那儿,珍妃和吟儿也急忙躺回各自的铺上,装作一副熟睡的样子,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光绪等人刚走,慈禧便坐着软轿来到了珍妃和吟儿住的平房。
  李莲英举着手中的纱灯由窗口向里照着。慈禧在太监的搀扶下,走到窗边向里张望,影影绰绰见到珍妃与吟儿一个躺在炕上,一个睡在地下,似乎没什么可疑处。
  “奴才叫醒她们?”李莲英低声问慈禧。
  “不用。”慈禧摇摇头,站在那儿心里有些纳闷。
  今儿白天她听崔玉贵的耳线说,章德顺前些天晚上回宫中取药,在宫里呆了好长时间才出宫门,而且有人看到他在北三所一带走动,怀疑他会不会为光绪来这儿打探珍妃的情况。今晚几天上有云,天黑得出奇。她坐在那儿苦苦思索着光绪的皇位问题,突然有种莫名其妙的冲动,想上北三所来看看这个绝食三天的坏女人,也许在这儿能碰上她意想不到的事儿。
  慈禧问李莲英刚才听见什么响动没有,李莲英摇摇头,说什么也没听见。她来这儿时,分明觉得里面有动静,而且几个守院门的太监吞吞吐吐,神情不大对头。她问李莲英,是不是叫人在大院里搜查一遍,看看有没有人搞鬼,尽管慈禧与李莲英说话声音很轻,而且离窗边有一截距离,躺在地铺上的吟儿在漆黑一片的夜色中,由窗口吹进的凉风中断断续续听见两人的说话,心里不由得紧紧揪在一处。皇上就躲在附近,只要他们派人四下搜查,茶水章和皇上肯定会被抓住,后果不堪设想……
  “鬼!鬼鬼!有鬼……”为了引开慈禧与李莲英的注意力,吟儿来不及细想,突然从地铺上爬起放声大叫。
  “吟儿!你……你干什么?”珍妃从炕上坐起,厉声喝道,心想这种时刻,你还嫌乱得不够。吟儿不理会珍妃,又跳又叫,一边叫有鬼,一边不停地从里屋跑到外屋,又从外屋跑到里屋,像鬼魂附了身,闹得小屋里一片乱响。
  慈禧听见吟儿大叫有鬼,心里说不出的疑惑,连忙叫李莲英派人开了门上的铁锁。李莲英带着几名太监,好不容易才将吟儿制服,将她带到慈禧面前问话。问来问去,吟儿根本认不出慈禧,疯疯癫癫,答非所问,瞪着一双大眼不停地叫着有鬼。慈禧火了,狠狠给她一个耳光,一边厉声喝道:“吟儿!你敢放肆!”
  吟儿挨了一巴掌,双膝一软,一头扑倒在地上。过了好一会,她才从地上撑起上身,作出一副被慈禧打醒了的样子,揉着眼睛四下张望,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当她发现老佛爷站在自己面前,顿时吓得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说奴才有罪。李莲英在一旁见了,连声夸着老佛爷是真佛下凡,一巴掌就将附在吟儿身上的鬼打走了。
  “吟儿,你怎么啦?”慈禧挺直了腰板问道,心里让李莲英说得乐滋滋的,似乎真的认为自己前身是佛。
  吟儿认真地告诉慈禧,说她不是做梦,北三所这儿真的有鬼。她一连几天看见窗外有黑影儿游荡,有时无声无息地飘进屋里,好求歹求才肯离开。刚才她看见原先在珍主子身边当差的张公公等几个太监,从窗口飘进屋里,她求他们走,他们不肯走。所以她才吓得大叫。
  一听吟儿见到张太监等人,慈禧当即心里一惊。因这些景仁宫的太监和宫女,都关进了空房,后来有几个被她下令乱棍打死,张太监就是其中一个。这消息外面人谁也不知道,就连敬事房里管事儿的太监也不知道。尸体都是夜里偷偷运出宫外,悄悄埋在官地里,对外说他们病死了。
  “吟儿,你别怕,邪不压正,只要你不怕,他们自然就不会来了。”慈禧一边说,一边吩咐李莲英明儿派人送几炷香给吟儿,让她早晚烧烧,吟儿跪在地上连连点头。慈禧说完,再也不敢在这儿久留,匆匆上了轿子,让人抬着离开了这片荒凉的大院。
  太监们等到吟儿进了平房,这才上了铁锁,也许受了吟儿影响,一个个慌慌张张地走了。慈禧等人走后,珍妃这才明白过来,吟儿刚才故意装疯卖傻,说有鬼,吓跑了慈禧。否则她派人一搜查,皇上和茶水章便完了,因为院子只有一道门,他们想跑也跑不了。
  她感激地看一眼地铺上的吟儿,本想夸奖她几句,想到这些天一直对她很冷淡,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
  “地上太凉了吧?”珍妃终于找出一句话问着对方。
  “不怕,有草垫着。”吟儿回答。
  “来,上炕上睡。”珍妃拍着炕沿。
  “不不,您是主子……”
  “叫你上来就上来!什么主子奴才的,躺在那儿都是个人。”
  珍妃急了,一定要吟儿到炕上睡。吟儿不肯,说怕挤了主子,珍妃说炕上足够三个人,两个人非常宽敞。两人争了半天,直到珍妃准备下炕帮吟儿搬铺盖卷,吟儿才慌忙从地上爬起,在珍主子脚头铺了铺盖卷。
  黑暗中,主仆两人躺在一条炕上。也许刚才的事太惊险,两人顿时没了睡意,似乎都想说点什么,但谁也没说。在这一片静谧中,她们各自想着自己心思,同时又在揣想着对方的心思。她们虽然什么也没说,心却悄悄贴近了。
  慈禧回到储秀宫,越想越觉着纳闷。对吟儿所说北三所闹鬼的事既说不出地害怕,同时也有些疑惑,会不会茶水章闹的鬼?说实在的,这些年她对茶水章算是白疼了。当初光绪向她要茶水章,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本以为他到了皇上那边,对她心存感激,一定会暗中帮她的。哪怕他不帮她,至少也不会帮皇上,没想他暗中却偏向皇上,令她特别失望。
  奇怪的是李莲英一直替他说好话。要不是崔玉贵送来许多情况,她也一直以为茶水章心静如水,在她与光绪之间保持中立。看来不能让他在光绪身边呆下去,要尽快将他从光绪身边调开。想到这儿,她突然叫李莲英立即赶到瀛台,看看光绪那边有什么动静。
  一头雾水的李莲英连忙带人赶到瀛台,发现光绪早已就寝,没有任何可疑之处,守在岸边的太监都说岛上没人上来过。李莲英从瀛台赶回储秀宫向慈禧报告了瀛台那边的情况,慈禧这才安心上了床。
  李莲英将有关不许再议废皇上的懿旨送到瑞王手中,瑞王无奈地照办了,但心里说不出的纳闷,不明白慈禧究竟什么意思。这天下午,瑞王爷急匆匆由军机处赶到储秀宫来叫起儿。
  当李莲英向慈禧报告,说瑞亲王叫“起儿”时,慈禧知道他肯定是为了光绪皇位的事,他是坚决主张光绪退位的人。慈禧挥挥手叫他进来,一边笑着对李莲英说:“又来了个明白人。”瑞王进来,请了跪安。李莲英知道他与慈禧要说事儿,知趣地退出殿外。
  “回老佛爷话,奴才按着懿旨的意思,让统领衙门贴出了告示,现在外头没人敢提了。”瑞王这话儿是反着说的。这几乎成为宫中大臣主子说话的一种游戏规则。支持主子自然不用说了。如果有不同意见,就说臣以为如何如何;要是反对的活,干脆就说别人怎么怎么说。他说“外头”没人敢说了,其实是特指朝廷而言,也就是说朝廷上没人敢议论,学问就在这个“不敢”二字上。换句话说,是不敢,不是不想议论,更不等于同意,这无疑表明了他是不同意的,皇上为什么不能换。
  “外头不敢说了,各路的诸侯也装傻吗?”慈禧对他的话心领神会,别看他是个粗人,大事从不含糊,总是坚决站在她这边的,对她来说,这是一条既咬人又叫唤,同时又忠于主子的一条好狗。
  “老佛爷问的是各位总督的意思?”果然,主子一张口,瑞王便知道对方的心思。
  “荣禄不用问。两江的刘坤一,两湖的张之洞,他们有回话儿了吗?”
  “刘、张二位都是汉员,管的着咱们的家务吗?”
  “我啐你!”慈禧瞪瑞王一眼,又好气又好笑。每当这种时候,瑞王变得三岁小儿都不如,天真而简单。见瑞王不敢吭声,慈禧接着往下说,“你怎么总犯糊涂,不错,皇上大行归天,有儿子儿子接,没儿子就得在近支里头选,这是爱新觉罗氏的家务。人家汉员也从不开口,现在可不是!皇上欢蹦乱跳的,好模眼儿就换了‘听’,搁在谁也得掂量掂量。刘张两位,一个东南,一个中原,他们要是说出个‘不’字儿来,那就是半个中国摇了头!”
  瑞王听了不得不佩服老佛爷,六十好几的人,居然处处考虑得周全。他终于明白,老佛爷不是不想换皇上,是怕闹不好烫了自己手,沉吟了半天,瑞王终于低声对慈禧说:“奴才斗胆说一句,这两个封疆大吏,换了旗人不就安生了吗?”
  瞅着瑞王那张烧饼似的大圆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