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三国战神 >

第47部分

三国战神-第47部分

小说: 三国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地等着伏完想清其中利害,把妻女拱手献上。
  这一天,忽然听到外面有喊杀之声。田仪在府中郁闷了半天,终于壮着胆子出门去看,刚好看到封沙挑着董卓的尸体在门前飞驰而过,不由惊得半死,浑浑噩噩地走回伏府,拔出刀想去替恩相报仇,却又自知及不上那持戟人的武力,再加上门外还有无数的乱兵,更是不敢出门,只得倚在门上暗自垂泪。
  伏完听家人说了这个好消息,仰天大笑,喜不自胜。那田仪正在痛苦之时,见此人竟将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怒不可遏,挥刀便杀了他。
  杀人之后,田仪满心疲惫,知道外面都是西凉士兵守卫,又不敢出去,再想想太师既死,自己同是一党,只怕也难逃活命,天下之大,未必便有自己容身之处,一时难以决断该何去何从,便站在院中发怔。
  伏完家人见伏完遇害,凶手持刀站在一旁,旁边还有如狼似虎的董军士兵,都不敢出来,只有他的女儿伤心父亲无辜被杀,跑出来伏尸大哭。
  无良智脑听了个明白,心中暗笑道:“原来这女孩儿就是日后做了献帝皇后、又被曹操所杀、灭其三族的伏皇后,不过伏完现在死了,自然不会再叛乱被曹操灭族,献帝也已被我降为陈留王,多半也没有公卿愿把女儿嫁给这个失势小王了。本来今年董卓西迁长安之后,她就该被召入宫中成为那十岁小皇帝的贵人,现在什么都不一样了,这女孩未来的命运,还真得让我替她好好打算打算啊!”
  他低头看着那女孩的花容月貌,暗自喝采道:“真是漂亮的姑娘!刚才在皇宫中看到一个美女,相貌与她很是相似,正用铁链拴着,赤条条地站在秘室里,就是胸部很挺很大的那个,好象还在屋里对老大进行了什么性骚扰,大概就是她的母亲阳安公主吧?有趣,有趣!果然是一对母女花,艳冠天下!”
  封沙看了田仪一眼,淡然道:“把田仪拿下大狱,日后斩首示众!不其侯伏完被逆贼所害,当以诸侯之礼,予以厚葬。”
  他转身欲走,忽听身后一个娇怯的女孩声音道:“请问……你是谁?”
  封沙脚步稍稍一缓,却不肯停留,继续向院门走去。
  黄尚摇扇笑道:“这位英雄便是当朝建威大将军刘沙,因救了天子、太后出洛阳,被授为大将军之职,总领朝政,统天下兵马征讨董卓。今日大将军已率大军收复洛阳,他冲锋在前,第一个杀进洛阳城中,又在皇宫门前独力以霸箭破了董卓的龙箭,亲手斩了董卓的狗头,威扬天下!朝政一清,天下太平,指日可待!此等大英雄、大豪杰,你竟然不认识么?”
  封沙眉头微微一皱,也不理他,迈过门槛,便向府门外走去。
  那跪在父亲尸体旁边的清丽女孩痴痴地道:“大将军……”
  话音未落,她身子一歪,晕倒在父亲身边。
  封沙听得惊呼声在身后响起,转头看了一眼,见黄尚手足无措地指着那女孩,叫道:“老大,你看,该怎么办才好?”
  封沙暗叹一声,走过去把她抱在怀中,向内堂走去。
  穿过一扇门,那女孩已悠悠醒转,见自己被一男子抱在怀里,又羞又急,奋力挣扎。
  封沙抱紧她温软的娇躯,柔声道:“不要动,回去休息一下就好了。”
  女孩这才看清抱着自己的是那英俊无双的大将军,又羞又怯,不敢乱动,只觉一股男性气息扑面而来,芳心怦怦乱跳,忙闭上眼睛,满面红潮,不敢多看。
  封沙走进内堂,早有胡赤儿逼着一个侍女带路,领着他走进了小姐的闺房。封沙小心地将她放在床上,替她盖上被子,看着她脸上的泪痕,怜她自幼失父,轻轻拍了拍棉被中少女的香肩,转身悄悄走出了房间。
  出了不其侯府,封沙见无良智脑虽是表面上言笑自若,却知他一定又在打什么鬼主意,也懒得理他,跨上骏马,绝尘而去。

      正文 第五十三章 太傅与大将军(上)
    

  在洛阳城外以东十余里处,五万董军正在急匆匆地赶路,
  中郎将段煨擦了一把额上的汗水,望着远处洛阳的方向,心中忧虑不已。
  他本是故大将军何进的部下,因大将军被十常侍谋害,无主可依,不得不率部下归顺了董卓。董卓待他很好,提拔他做了中郎将,因此他时常感怀于心。
  只是董卓虽然待部下亲厚,却脾气暴躁,一言不合,便要灭人满门,常让他有伴虎之忧。董卓又残杀百姓冒充军功,前些日子更是废了皇帝刘辩,以他的弟弟刘协代位为君,段煨虽然不以为然,却绝不敢向董卓说半个不字,只是暗自忧心。
  这一次,关东诸侯会盟讨伐董卓,他便已觉得事情不妙。西凉韩遂又起,打出废帝刘辩的旗号,攻占了长安,断了董军西退之路。段煨见朝廷腹背受敌,心中大恐,却又不能一走了之,只得跟着董卓带兵拒敌,生死也只好由他去了。
  长安反贼狡诈多智,竟使暗渡陈仓之计,率铁骑飞速来袭,打了太师一个措手不及,看来敌军中自有聪明绝顶之人,须得小心提防。
  段煨正想着,忽听一阵战鼓声震天响起,一彪军马自远方驰来,拦在面前,约有上万骑兵,打出了“刘”字旗号。
  段煨大惊,拍马上前,定睛看去,见前面有一青年将军立马军前,面容冷峻,看着他冷冷喝道:“你就是段煨?”
  段煨擎起长刀,凝神戒备,高声道:“我便是中郎将段煨,你是何人?”
  那将不答,从马上摘下一张长弓,搭上利箭,缓缓拉开。
  段煨怒目而视,忽觉一股奇怪的感觉涌了上来,仿佛被雄狮盯上一般,那将领身上所挟威势,竟似是超过了董卓。
  强弓拉如满月,箭尖直指段煨的咽喉,段煨只觉一股寒意霎时涌上心头,那杀气隔着百步,仍能震慑得他不敢乱动,心中大惊,知道是遇到了一个箭法堪与太师相比的猛将。
  他虽然长刀在手,却心知自己的命有一半便握在对方手中,只要那箭脱手射出,自己不死即伤。他自忖躲不过董卓的龙箭,这一箭的威势不在龙箭之下,自己更是躲不过了。
  见对方蓄势待发,段煨慌忙扬声道:“且慢动手!你是什么人,归何军管辖,说清楚了再打!”
  一阵激越的战鼓声漫天响起,西南方突然出现一支军马,向这边围过来。那支军马足有数万人,比自己这支部队人数只多不少,而且其中竟有一半是羌兵!
  段煨心念电转,暗暗叫苦:“羌兵来自西凉,看来这便是打出刘辩旗号的西凉军了!那些羌兵是绕过洛阳而来,倒也罢了,面前这支铁骑却是拦在洛阳城门前,难道说洛阳城已经被西凉军攻破了?”
  鼓声轰响,北边也有一支骑兵飞驰而来,将本军右翼堵住。段煨正在心惊,后队传令兵慌忙跑来,跪在马前禀道:“禀将军,后面来了一支骑兵,绕到我军后方,把我军后路截住了!”
  段煨心中叫苦道:“洛阳城外怎么会有这么多敌军出现?”
  正想着,忽见前方一匹马穿越军阵飞奔而至,马上有人高喊道:“大将军且慢!让老臣劝劝段将军!”
  段煨定睛一看,见那人须发皆白,正是太尉黄琬,心中稍安。
  黄琬飞马驰到封沙面前,躬身为礼,道:“老臣黄琬,见过大将军!天子已诏命老臣来劝说段煨,让他舍弃逆贼,重归朝廷。”
  封沙收起弓箭回礼,淡然道:“太尉辛苦了。”
  黄琬连称不敢,拨马向段煨高声道:“段中郎将!董卓残暴不仁,纂权谋逆,今已伏诛!天子诏命,只诛董卓一人,其余人等尽可恕罪。段中郎将本是国之股肱,又何必为那逆贼坏了名节?”
  段煨大惊,失声道:“太师死了?”
  一骑白马带着烟尘滚滚而来,黄尚纵马出现在军前,手中鹅毛扇向前一指,厉声大喝道:“首恶已诛,众军还不下马投降,更待何时!”
  段煨所带五万士兵本已被董卓的死讯惊得方寸大乱,忽被这一声断喝震醒,定睛看向他,无数人登时惊呼出声。
  在那白马的颈前,挂着一个硕大的头颅,头发散乱,满面络腮胡须上沾着鲜血,正是太师董卓的首级!
  见董卓真的死了,段煨面无人色,呆呆地发怔。
  黄琬连声高呼,唤醒段煨,又向他痛陈利害,称只要他肯降顺,以前一切既往不咎,日后若有功劳,还要加官晋爵。
  段煨恍然明白,立即下马跪倒,求大将军恕罪。他深知西凉军马既已占了洛阳,政事自然以那大将军为首,因此向封沙求情。
  封沙淡然道:“免罪!”
  黄尚纵声高呼道:“大将军心怀仁慈,免众军之罪!众军可速速归降,以免刀斧加身!”
  他身边胡赤儿见状忙率部下大声高喊,一时间,董军四面都响起了“免罪”的呼声。
  五万士兵已被团团围困,心中正在惊慌,一听可以免罪,都弃械跪地,无人再敢反抗。
  见大事已定,黄尚捻须而笑,心中沾沾自喜道:“还是我有办法啊,只把老太尉弄来说两名话,兵不血刃,五万精兵就都成我的部下了!”
  ※※※
  在皇宫的大殿里,文武百官鱼贯而入,向上拜倒,口称“万岁”,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又惊又喜。
  少帝端坐在皇位之上,面色平淡,恬然自安。
  在他的身后侧方,挂着一张珠帘,帘后隐隐现出一位丽人,满头珠翠,身着华服,正是太后何氏。
  看着百官恭敬惊喜的面容,何后百感交集,自己上一次出现在这里时,正是董卓专权废帝之日,现在想起来,真是恍若隔世。
  那些天,自己当真是以泪洗面,为孩儿的性命忧心不已。若不是那个男子及时出现,自己母子的性命,都要断送在逆臣手中了。
  她的目光向珠帘外扫视,却看不到那令她魂牵梦萦的英伟男子,芳心顿感失落。
  不多时,百官大都已到齐,在朝堂之上,分文武排列,拜倒在地,山呼万岁。
  礼毕,百官各归其位。
  司徒杨彪手持笏板,出列奏道:“董卓纂逆,妄谋废帝。今天子已归国都,当诏令天下,令陈留王自归其位,并治董卓部将助逆之罪!”
  少帝淡然道:“杨司徒所言甚是,朕弟陈留王被董卓所挟,逼为皇帝,所有诏命尽出董贼之手,日日坐在朝堂之上,如芒刺在背,受尽董贼欺凌,朕心甚怜之。今日朕既已回宫,弟可仍封为陈留王,在宫外赐府第与其居住。但乱朝政者仅董贼一人,其余人等尽可免罪,只要肯降顺朝廷,便是董卓旧将亦可不治其罪。”
  众官听闻,虽然有些诧异,却也都出了一口长气。董卓专权之时,每个人都多少要向董卓投顺,不然难保性命,现在听到皇帝如此宽厚,自己的附逆之罪自然也就不算了,不由暗暗欢喜。
  太仆王允却出班奏道:“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助恶为虐,董卓跋扈,都是出自四人之力!陛下赦免他人尚可,此四人绝不可赦!”
  一个朗朗声音在门外传来:“太仆此言差矣!这四人中三人已归顺朝廷,郭汜虽未归顺,却仍手握兵权,太仆不赦郭汜,是逼他造反进攻洛阳么?”

      正文 第五十三章 太傅与大将军(下)
    

  众官大惊,回头看去,见一个年轻人迈步走入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