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434部分

后汉书-第434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六二一页八行*'尉一人'*典兵禁备盗贼王先谦谓“典”上疑当有“尉一人”三字而夺之。今据何焯校本补“尉一人”三字。
  三六二一页一一行安帝以羌犯法三辅有陵园之守按:“法”字疑衍,“三辅”二字疑当属上读,本书西羌传可证。
  三六二二页三行每有剧*(职)**'贼'*据汲本改。按:校补谓都尉本以备盗贼,作“职”非也。观顺帝纪置太山﹑琅邪都尉,即是因有剧贼置。
  三六二二页五行乃里糇粮按“糇”原作“礟”,径改正。
  三六二二页五行干戈载*(锡)**'扬'*据汲本﹑殿本改。按:“载”当作“戚”。
  三六二二页一0行故置右扶风按:孙星衍谓此下当脱文。
  三六二二页一二行河南*(府)**'尹'*掾出考案据汲本﹑殿本改。
  三六二二页一三行四部督邮*(史)**'吏'*部掾据汲本﹑殿本改。
  三六二二页一四行*(循)**'修'*行二百三十人集解引惠栋说,谓据北海相景君碑阴及王充论衡,“循行”当作“修行”无疑。今据改。下同。
  三六二三页三行以*(江)**'汝'*南阳安为女公主邑集解引惠栋说,谓“江”当作“汝”,阳安,汝南县也。今据改。
  三六二三页九行公主所食汤沐曰*(国)**'邑'*据集解引钱大昕说改。按:前表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后公主所食曰邑。
  三六二三页一三行销兵刃按:“销”原斗“铸”,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三六二四页一行乡有秩狱史五十六人按:汲本“史”作“吏”。
  三六二四页一0行大率十里一乡按:校补谓此当是“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注有脱误。
  三六二四页一三行*(过)**'边'*郡太守据殿本考证改。按:孙校本汉官旧仪亦作“边”。
  三六二五页一二行六吏与人亡情七吏作盗贼使人为耳目按:校补谓以上二“人”字亦当是“民”字。唐时功令,习后汉书者兼习八志,“民”字并经避改,此亦回改未尽者。
  三六二五页一二行吏贱买卖贵于民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卖贵”当作“贵卖”。
  三六二六页八行设官府掾*(吏)**'史'*据汲本﹑殿本改。
  三六二六页一一行客赐质子岁时胡巿焉汲本﹑殿本“焉”作“马”。按:本书乌桓传云“于是始复置乌桓校尉于上谷宁城,开营府,并领鲜卑,赏赐质子,岁时互巿焉”,则“客”当作“赏”,“胡”当作“互”,“焉”字不斗。
  三六二七页七行至*(汉)*成帝省内史治民按:“成帝”上不当有“汉”字,今删。
  三六二七页一四行全国之难诚固财物之富按:“全国之难”以下文有脱误。“固”疑“因”字之斗。
  三六二八页一五行*(或)**'威'*力强济据汲本改。
  三六二八页一六行*(赍)**'齑'*粉同气据汲本改。
  三六二八页一六行横罗其凶按:汲本、殿本作“罹”。“罗”“罹”字通。
  三六二八页一七行赵伦以*(惷)**'憃'*愚排天据集解本改。
  三六二九页六行本*(注)*曰太仆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注”字衍。此言王国之仆其初亦称太仆,武帝时始去“太”字耳。今据删。
  三六二九页八行本注曰掌冠长冠本员十六人后减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此句疑有脱误。汉朝谒者掌宾赞受事及上章报问,则王国之谒者所掌亦宜如之。或云掌官长别是一官,如礼乐长﹑恚砍ぶ啵蛟辈坏萌羰侵嘁病P2咕萦叻尽拔ǔす谥钔豕苏咭晕7保健罢啤钡弊鳌俺!薄=癜矗悍病氨咀⒃弧痹圃疲运得髌渲罢疲摹罢啤蔽俺!保诶缓希2怪狄辔蹿幸病
  三六三三页六行中二千石奉钱九千按:殿本“奉”作“举”。校补谓此注下文皆以月计,似“奉”“举”皆“月”之斗,否则“奉”下脱“月”字。
  三六三三页一0行赋*(舆)*'与'令各自收其租税据汲本﹑殿本改。 后一页
  后汉书志第二十九 舆服上 玉辂乘舆金根安车立车耕车戎车猎车軿车青盖车
    绿车
  皁盖车夫人安车大驾法驾小驾轻车大使车小使车载车导从车车马饰书曰:“明试以功,'一'车服以庸。”'二'言昔者圣人兴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躬亲其事,身履其勤,忧之劳之,不避寒暑,使天下之民物,各得安其性命,无夭□暴陵之灾。是以天下之民,敬而爱之,若亲父母;则而养之,若仰日月。夫爱之者欲其长久,不惮力役,相与起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雍覆之,欲其长久也;敬之者欲其尊严,不惮劳烦,相与起作舆轮旌旗章表,以尊严之。
  斯爱之至,敬之极也。苟心爱敬,虽报之至,情由未尽。或杀身以为之,尽其情也;弈世以祀之,明其功也。是以流光与天地比长。后世圣人,知恤民之忧思深大者,必飨其乐;勤仁毓物使不夭折者,必受其福。故为之制礼以节之,使夫上仁继天统物,不伐其功,民物安逸,若道自然,莫知所谢。老子曰:“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之谓也。
  注'一'孔安国曰:“效试其居国为政,以差其功。”
  注'二'孔安国曰:“赐以车服,以旌其德,用所任也。”又一通:“诸侯四朝,各使陈进治化之言,明试其言,以要其功。功成则锡车服,以表显其能用。”
  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踰,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顺则上下有序,德薄者退,德盛者缛。故圣人处乎天子之位,服玉藻邃延,日月升龙,山车金根饰,黄屋左纛,所以副其德,章其功也。贤仁佐圣,封国*(爱)**'受'*民,黼黻文绣,降龙路车,所以显其仁,光其能也。及其季末,圣人不得其位,贤者隐伏,是以天子微弱,诸侯胁矣。于此相贵以等,相讟以货,相赂以利,天下之礼乱矣。至周夷王下堂而迎诸侯,此天子失礼,微弱之始也。自是诸侯宫县乐食,祭以白牡,击玉剑,朱干设钖,冕而樭大武。'一'大夫台门旅树反坫,绣黼丹朱中衣,镂簋朱纮,此大夫之僭诸侯礼也。'二'诗刺“彼己之子,不称其服”,伤其败化。
  易讥“负且乘,致寇至”,言小人乘君子器,盗思夺之矣。自是礼制大乱,兵革并作;上下无法,诸侯陪臣,山楶藻梲。降及战国,奢僭益炽,削灭礼籍,盖恶有害己之语。竞修奇丽之服,饰以舆马,文罽玉缨,象镳金赜,以相夸上。争锥刀之利,杀人若刈草然,其宗祀亦旋夷灭。荣利在己,虽死不悔。及秦并天下,揽其舆服,上选以供御,其次以锡百官。汉兴,文学既缺,时亦草创,承秦之制,后稍改定,参稽六经,近于雅正。孔子曰:“其或继周者,行夏之正,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故撰舆服着之于篇,以观古今损益之义云。
  注'一'郑玄注礼记曰:“此皆天子之礼也。宫县,四面县也。干,盾也。钖,傅其背如龟也。武,万舞也。白牡,大路,殷天子之礼也。白牡,殷牲。”
  注'二'郑玄曰:“此皆诸侯之礼也。旅,道也。屏谓之树,树所以蔽行道。管氏树塞门,塞犹蔽也。礼,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反坫,反爵之坫也,盖在樽南。两君相见,主君既献,于'此'反爵焉。绣黼丹朱以为中衣领缘也。绣读为绡。绡,缯名也。诗云:‘素衣朱绡。’又曰:‘素衣朱襮。’襮,黼领也。镂簋谓刻而饰之也。大夫刻之为龟耳,诸侯饰以象,天子饰以玉。
  朱纮,天子冕之纮也。诸侯青组,大夫士当缁组,纮纁边。”
  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轮行可载,因物知生,复为之舆。舆轮相乘,流运罔极,任重致远,天下获其利。后世圣人观于天,视斗周旋,魁方杓曲,'一'
  以携龙、角为帝车,于是乃曲其辀,乘牛驾马,登险赴难,周览八极。故易震乘干,谓之大壮,言器莫能有上之者也。'二'自是以来,世加其饰。至奚仲为夏车正,建其斿旐,尊卑上下,各有等级。'三'周室大备,官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四'一器而髃工致巧者,车最多,是故具物以时,六材皆良。'五'舆方法地,盖圆象天;三十辐以象日月;'六'盖弓二十八以象列星;龙旗九斿,七仞齐轸,'七'以象大火;'八'鸟旟七斿,五仞齐较,'九'以象鹑火;'一0'熊旗六斿,五仞齐肩,以象参、伐;'一一'龟旐四斿,四仞齐首,以象营室;'一二'弧旌枉矢,以象弧也:'一三'此诸侯以下之所建者也。'一四'
  注'一'春秋纬曰:“瑶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合为斗。”
  注'二'孝经援神契曰:“斗曲杓桡,象成车。房为龙马,华盖覆钩。天理入魁,神不独居,故骖驾陪乘,以道踟朩。”宋均注曰:“房星既体苍龙,又象驾驷马,故兼言之也。覆钩,既覆且钩曲似盖也。天理入魁,又似御陪乘。”
  注'三'世本云:“奚仲始作车。”古史考曰:“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其后少昊时驾牛,禹时奚仲驾马。”臣昭案:服牛乘马,以利天下,其所起远矣,岂奚仲为始?世本之误,史考所说是也。
  注'四'周礼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
  注'五'郑玄曰:“取干以冬,取角以秋,丝漆以夏,筋胶未闻。”自此至弧旌枉矢,皆出周礼,“郑玄曰”即是周礼注。
  注'六'郑玄曰:“轮象日月者,以其运行也。日月三十日而合宿。”
  注'七'郑玄曰:“轸谓车后横木。”
  注'八'郑玄曰:“交龙为旗,诸侯之所建也。大火,苍龙宿之心,其属有尾,尾九星。”
  注'九'郑玄曰:“较者,车高槛木也。”
  注'一0'郑玄曰:“鸟隼为旟,州里之所建。鹑火,朱鸟宿之柳,其属有七星。”
  注'一一'郑玄曰:“熊虎为旗,师都之所建。伐属白虎宿,与参连体而六星。”
  注'一二'郑玄曰:“龟蛇为旐,县鄙之所建。营室,玄武宿,与东壁连体而四星。”
  注'一三'郑玄曰:“觐礼曰‘侯氏载龙旗弧韣’,则旌旗之属皆有弧也。弧以张縿之幅,有衣谓之韣,又为设矢,象弧星有矢也。妖星有枉矢者,蛇行有尾,因此云枉矢,盖画之。”玄注礼含文嘉曰:“盖旗有九名:日月为常,交龙为旗,通帛为旃,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奎)**'全'*羽为旞,析羽为旌”卢植注礼记曰:“有铃曰旗。”干宝注周礼曰:“枉矢象妖星,非其义也。枉盖应为枉直,谓枉矢于弧。”
  注'一四'白虎通曰:“居车中,不内顾也。仰即观天,俯即察地,前闻和鸾之声,旁见四方之运,此车教之道。论语曰:‘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所以有和鸾以正威仪,节行舒疾也。鸾者在衡,和者在轼,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其声鸣曰和敬。舒则不鸣,疾则失音,明得其和也。故诗云‘和鸾雍雍,万福攸同’。鲁训曰:‘和,设轼者也。鸾,设衡者也。’”许慎曰“诗云八鸾鎗鎗”,则一马二鸾也。又曰“輶车鸾镳”,知非衡也。毛诗传曰:“在轼曰和,在镳曰鸾。”杜预注左传亦云“鸾在镳,和在衡”。傅玄乘舆马赋注曰:“鸾在马勒镳。”宝周礼注曰:“和鸾皆以金为铃。”史记曰:“前有错衡,所以养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