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298部分

后汉书-第298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三'卒,终也。
  览入太学。时诸生同郡符融有高名,与览比宇,宾客盈室。览常自守,不与融言。融观其容止,心独奇之,乃谓曰:“与先生同郡壤,蝰房牖。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何固?”览乃正色曰:“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谈其中!”高揖而去,不复与言。后融以告郭林宗,林宗因与融赍刺就房谒之,遂请留宿。林宗嗟叹,下黙为拜。
  览学毕归乡里,州郡并请,皆以疾辞。虽在宴居,'一'必以礼自整。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妻子庭谢,候览冠,乃敢升堂。家人莫见喜怒声色之异。后征方正,遇疾而卒。
  注'一'宴,安也。论语曰:“子之宴居。”
  三子皆有文史才,少子玄,最知名。
  童恢字汉宗,'一'琅邪姑幕人也。'二'父仲玉,遭世凶荒,倾家赈恤,九族乡里赖全者以百数。仲玉早卒。
  注'一'谢承书“童”作“僮”,“恢”作“种”也。
  注'二'姑幕故城在今密州莒县东北也。
  恢少仕州郡为吏,司徒杨赐闻其执法廉平,乃辟之。及赐被劾当免,掾属悉投刺去,恢独诣阙争之。及得理,掾属悉归府,恢杖策而逝。由是论者归美。
  复辟公府,除不其令。吏人有犯违禁法,辄随方晓示。若吏称其职,人行善事者,皆赐以酒肴之礼,以劝励之。耕织种收,皆有条章。一境清静,牢狱连年无囚。比县流人归化,徙居二万余户。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
  恢闻而出,□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虎狼当食六畜,'一'而残暴于人。
  王法杀人者死,伤人则论法。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实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青州举尤异,迁丹阳太守,暴疾而卒。
  注'一'杜预注左传云:“六畜,马牛羊豕犬鸡也。”
  弟翊字汉文,名高于恢,宰府先辟之。翊阳喑不肯仕,'一'及恢被命,乃就孝廉,除须昌长。化有异政,吏人生为立碑。闻举将丧,□官归。后举茂才,不就。卒于家。
  注'一'喑,疾不能言也。
  赞曰:政畏张急,'一'理善亨鲜。'二'推忠以及,觽瘼自蠲。'三'一夫得情,千室鸣弦。'四'怀我风爱,永载遗贤。'五'
  注'一'韩诗外传曰:“水浊则鱼喁,令苛则人乱。理国者譬若张琴然,大弦急则小弦绝矣。故急辔衔者,非千里之御也。”
  注'二'老子曰“理大国者若亨小鲜”也。
  注'三'推忠恕以及于人,则觽病自蠲除。
  注'四'一夫谓守长也。千室谓黎庶。言上得化下之情,则其下鸣弦而安乐也。
  注'五'沈约宋书载晔与其侄及甥书,论撰书之意曰:“吾观史书,恒觉其不可解。
  既造后汉,转得统绪。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得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博赡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至于循吏已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埶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尝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又欲因事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意复未果。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此书行,故应有赏音者。
  纪传例为举其大略耳。诸细意甚多,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俗人不能尽之,多贵古贱今,所以称情狂言耳。”
  校勘记
  二四五八页五行保伍人没入为官奴婢按:汲本“伍”作“五”。
  二四五八页一0行又引杖撞郎朝廷竦栗按:“撞”原斗“橦”,“栗”原斗“慓”,径改正。
  二四五九页九行又耒阳县*(山)**'出'*铁石据汲本、殿本改。
  二四六二页一五行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按:两“私”字通鉴皆作“和”。考异谓案高峻小史作“忠臣不和,和臣不忠”,意思为长,又与上语相应,今从之。
  又按:御览四二七引,两“私”字并作“和”。
  二四六三页九行又造立校官按:汲本“造”作“遣”。
  二四六三页九行自掾*(吏)**'史'*子孙据刊误改。按:何焯校本“吏”改“史”。
  二四六四页四行郡决曹史杨邑等按:“杨”原斗“扬”,径改正。
  二四六五页三行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按:集解引惠栋说,谓“王吴”水经注作“王昊”。
  二四六六页四行杜陵杜笃奏上论都*'赋'*据刊误补,与杜笃传合。按:汲本、殿本“论”下衍“迁”字。
  二四六七页一行秦彭字伯平按:集解引惠栋说,谓“伯平”东观记作“国平”。
  二四六七页五行*'开阳'*城南面东头第一门也据刊误补。
  二四六九页二行百姓巿道莫不咨嗟殿本“巿”作“澘”。按:校补谓澘道犹言绕道,义亦可通。
  二四六九页一一行本自益州广汉蜀人宋书乐志作“本自益州广汉民”。按:沉家本谓章怀避“民”作“人”,衍“蜀”字。又谓此注所载歌辞不全,全篇宋书乐志载之。
  二四六九页一一行少行*(官)**'宦'*学集解引惠栋说,谓“官”当作“宦”。按:
  宋志作“宦”,今据改。
  二四七三页九行贫者饿死于道按:“饿死”,原作“死饿”,各本同,御览二百六十引作“饿死”,今乙正。
  二四七三页一三行人所病苦及利益之*(甚)**'事'*也据汲本、殿本改。
  二四七六页五行叔父光顺帝时为司徒按:“司徒”乃“太尉”之斗。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案顺帝纪,永建二年七月,太常刘光为太尉,四年八月免,未尝为司徒也。
  二四七六页五行以*(叔)*父*'叔'*辽未得仕进集解引钱大昕说,谓当云“父叔辽”,传写傎倒耳,见风俗通十反篇。李慈铭说同。今据改。
  二四七六页八行以礼让化之刊误谓“之”当作“人”。今按:化本治字,避唐讳改,谓以礼让治之也,刘说未谛。
  二四七六页一三行时冀妻兄孙祉按:殿本“祉”作“社”。集解引惠栋说,谓“祉”风俗通作“礼”。
  二四七七页五行无以尔万方按:“尔”原斗“令”,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二四七七页一一行父丕按:集解引惠栋说,谓“丕”一作“本”。
  二四七八页五行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按:袁宏纪作“山谷鄙老生未尝到郡县”。
  集解引王补说,谓通鉴从范书,无“老”字。按如范书,则“生”字句绝,袁纪则“生”字当属下句读。
  二四七八页九行言至巿*(当)*有所鬻卖刊误谓多一“当”字。按:诗陈风疏与御览卷一九一、八二七引,皆无“当”字,今据删。
  二四七九页二行而*(准)**'清'*约省素据汲本改。
  二四七九页三行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也)**'止'*校补引钱大昭说,谓“也”当从吴志注作“止”。今据改。按:吴志裴注引续汉书作“整顿传舍,以待刘公,不可得止”。
  二四七九页六行若*(使)*明*'使'*君用公山于前集解引陈景云说,谓“使明君”当作“明使君”,汉代人称州将如此。今据改。按:吴志正作“明使君”。
  二四七九页一三行选为蒲亭长按:殿本考证谓谢承书作“阳遂亭长”。
  二四八0页二行人有陈元者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汝南先贤行状作“孙元”。
  二四八0页九行人羊元凶恶不孝按:殿本“羊”作“陈”。
  二四八0页一三行河内王涣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涣”当作“奂”,河内武德人,非广汉之王涣。
  二四八一页一三行童恢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案不其令蕫君阙,蕫字从□从童,蕫与董通,恢盖姓董也。又引汪文台说,谓御览九百二十二、事类赋注十九引谢承书作“董仲”,类聚九十九作“董种”。
  二四八二页二行谢承书童作僮按:汲本“僮”作“憧”。
  二四八三页八行博赡不可及之按:“不可”原作“可不”,径据宋书、南史乙正。 后一页
  后汉书卷七十七 酷吏列传 第六十七
  汉承战国余烈,多豪猾之民。其并兼者则陵横邦邑,桀健者则雄张闾里。'一'
  且宰守旷远,户口殷大。'二'故临民之职,专事威断,族灭奸轨,先行后闻。'三'
  肆情刚烈,成其不桡之威。'四'违觽用己,表其难测之智。'五'至于重文横入,为穷怒之所迁及者,亦何可胜言。'六'故乃积骸满藊,漂血十里。'七'致温舒有虎冠之吏,'八'延年受屠伯之名,岂虚也哉!'九'若其揣挫强埶,摧勒公卿,碎裂头脑而不顾,亦为壮也。'一0'
  注'一'横音胡孟反。张音知亮反。
  注'二'前书曰,成帝户一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
  注'三'先行刑而后闻奏也。
  注'四'桡,屈也。前书宁成为济南都尉,而郅都为守。始前数都尉,步入府,因吏谒守如县令,其畏都如此。及成往,直陵都出其上。都素闻其声,善遇之,与结驩。
  注'五'前书严延年为河南太守,觽人所谓当死者一朝出之,所谓当生者诡杀之,吏人莫能测其用意深浅也。
  注'六'重犹深也。横犹枉也。穷,极也。言迁怒于无罪之人。
  注'七'藊,坑也。前书尹赏守长安令,得一切以便宜从事。赏至,修理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名为虎穴。乃部户曹掾史,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巿藉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者,得数百人,尽以次内穴中,覆以大石,皆相枕藉死。又王温舒为河内太守,捕郡中豪猾论报,流血十余里也。
  注'八'王温舒为中尉,穷案奸猾,尽糜烂狱中。其爪牙吏,虎而冠者也。音义云“言其残虐之甚”也。
  注'九'前书严延年为河南太守,所诛杀血流数里。河南号曰“屠伯”,言若屠人之杀六畜也。
  注'一0'前书济南鼿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郅都为济南守,至则诛鼿氏首恶,郡中路不拾遗,都后竟坐斩。又赵广汉为京兆尹,侵犯贵戚大臣,将吏卒入丞相魏相府,召其夫人*(疏)**'跪'*庭下受辞,责以杀婢事。
  司直萧望之劾奏广汉摧辱大臣,伤化不道,坐□斩。破碎头脑言不避诛戮也。
  自中兴以后,科网稍密,吏人之严害者,方于前世省矣。而阉人亲娅,侵虐天下。'一'至使阳球磔王甫之尸,张俭剖曹节之墓。若此之类,虽厌快觽愤,亦云酷矣!俭知名,故附党人篇。'二'
  注'一'尔雅曰:“两貋相谓曰娅。”
  注'二'刘淑、李膺等传也。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一'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二'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