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168部分

后汉书-第168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立二十五年,永兴元年薨,无子,国除。
  东平宪王苍,建武十五年封东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
  苍少好经书,雅有智思,为人美须□,要带八围,显宗甚爱重之。及即位,拜为骠骑将军,置长史掾史员四十人,位在三公上。'一'
  注'一'四府掾史皆无四十人,今特置以优之也。
  永平元年,封苍子二人为县侯。二年,以东郡之寿张、须昌,山阳之南平阳、*(焒)**'橐'*、湖陵五县益东平国。'一'是时中兴三十余年,四方无虞,苍以天下化平,宜修礼乐,乃与公卿共议定南北郊冠冕车服制度,及光武庙登歌八佾舞数,语在礼乐、舆服志。'二'帝每巡狩,苍常留镇,侍恚Щ侍蟆
  注'一'南平阳,县,故城今兖州邹县也。*(焒)**'橐'*,县,一名高平,故城在邹县西南。湖陵故城在今兖州防与县东南。
  注'二'其志今亡。
  四年春,车驾近出,观览城第,'一'寻闻当遂校猎河内,苍即上书谏曰:“臣闻时令,盛春农事,不聚觽兴功。'二'传曰:‘田猎不宿,食饮不享,出入不节,则木不曲直。’此失春令者也。'三'臣知车驾今出,事从约省,所过吏人讽诵甘棠之德。虽然,动不以礼,非所以示四方也。惟陛下因行田野,循视稼穑,消摇仿佯,弭节而旋。'四'至秋冬,乃振威灵,整法驾,备周恚В栌痨浮#澹
  诗云:‘抑抑威仪,惟德之隅。’'六'臣不胜愤懑,伏自手书,乞诣行在所,极陈至诚。”帝览奏,即还宫。
  注'一'第,宅也。有甲乙之次,故曰第。
  注'二'礼记月令曰“孟春之月,无聚大觽,无置城郭。仲春之月,无作大事,以防农事”也。
  注'三'尚书五行传曰:“田猎不宿,饮食不享,出入不节,夺人农时,及有奸谋,则木不曲直。”郑玄注云:“木性或曲或直,人所用为器者也。无故生不畅茂,多有折槁,是为不曲直也。”前书音义曰:“不宿,不预戒日也。”
  注'四'皆游散之意。诗曰:“于焉消摇。”左氏传曰:“横流而仿佯。”前书音义曰:“弭节犹按节也,言不尽意驰驱也。”
  注'五'旄谓注旄于竿首。
  注'六'诗大雅之文也。抑抑,密也。隅,廉也。言人审密于威仪抑抑然者,其德必严正,如宫室之制,内绳直则外有廉隅。
  苍在朝数载,多所隆益,而自以至亲辅政,声望日重,意不自安,上疏归职曰:
  “臣苍疲驽,特为陛下慈恩覆护,在家备教导之仁,升朝蒙爵命之首,制书曪美,班之四海,举负薪之才,升君子之器。'一'凡匹夫一介,尚不忘箪食之惠,'二'况臣居宰相之位,同气之亲哉!宜当暴骸膏野,为百僚先,而愚顽之质,加以固病,诚羞负乘,辱污辅将之位,将被诗人‘三百赤绂’之刺。'三'今方域晏然,要荒无儆,'四'将遵上德无为之时也,文官犹可并省,武职尤不宜建。
  昔象封有鼻,不任以政,'五'诚由爱深,不忍扬其过恶。前事之不忘,来事之师也。自汉兴以来,宗室子弟无得在公卿位者。惟陛下审览虞帝优养母弟,遵承旧典,终卒厚恩。乞上骠骑将军印绶,退就蕃国,愿蒙哀怜。”帝优诏不听。
  其后数陈乞,辞甚恳切。五年,乃许还国,而不听上将军印绶。以骠骑长史为东平太傅,掾为中大夫,令史为王家郎。'六'加赐钱五千万,布十万匹。
  注'一'负薪,喻小人也。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乘也者君子之器,以小人而乘君子之器,则盗思夺之矣。
  注'二'箪,竹器也。圆曰箪,方曰笥。左氏传曰:“晋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请遗之。’使尽之,而为箪食*'与肉以'*与之。既而*(与)**'辄'*为公介*'士'*,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曰:‘翳桑之饿人也。’”注'三'赤绂,大夫之服也。诗曹风曰:“彼己之子,三百赤绂。”刺其无德居位者多也。
  注'四'去王畿五百里曰甸服,又五百里曰侯服,又五百里曰绥服,又五百里要服,又五百里荒服。儆,备也,音警。
  注'五'有鼻,国名,其地在今永州营道县北。史记曰舜弟象封于有鼻也。
  注'六'汉官仪“将军掾属二十九人,中大夫无员,令史四十一人”也。
  六年冬,帝幸鲁,征苍从还京师。明年,皇太后崩。既葬,苍乃归国,特赐宫人奴婢五百人,布二十五万匹,及珍宝服御器物。
  十一年,苍与诸王朝京师。月余,还国。帝临送归宫,凄然怀思,乃遣使手诏国中傅曰:“辞别之后,独坐不乐,因就车归,伏轼而吟,瞻望永怀,实劳我心,诵及采菽,以增叹息。'一'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其言甚大,副是要腹矣。今送列侯印十九枚,诸王子年五岁已上能趋拜者,皆令带之。”
  注'一'采菽,诗小雅之章也。其诗曰:“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与之?”毛苌注云:“菽所以芼大牢而待君子也。”
  十五年春,行幸东平,赐苍钱千五百万,布四万匹。帝以所作光武本纪示苍,苍因上光武受命中兴颂。帝甚善之,以其文典雅,特令校书郎贾逵为之训诂。
  肃宗即位,尊重恩礼踰于前世,诸王莫与为比。建初元年,地震,苍上便宜,其事留中。'一'帝报书曰:“丙寅所上便宜三事,朕亲自览读,反复数周,心开目明,旷然发蒙。'二'闲吏人奏事,亦有此言,但明智浅短,或谓傥是,复虑为非。
  何者?灾异之降,缘政而见。今改元之后,年饥人流,此朕之不德感应所致。
  又冬春旱甚,所被尤广,虽内用克责,而不知所定。得王深策,快然意解。诗不云乎:‘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三'思惟嘉谋,以次奉行,冀蒙福应。彰报至德,特赐王钱五百万。”
  注'一'留禁中也。
  注'二'韦昭注国语曰:“有眸子而无见曰蒙。”
  注'三'诗国风也。忡忡犹冲冲。降,下也。
  后帝欲为原陵、显节陵起县邑,苍闻之,遽上疏谏曰:“伏闻当为二陵起立郭邑,臣前颇谓道路之言,疑不审实,近令从官古霸问□阳主疾,'一'使还,乃知诏书已下。窃见光武皇帝躬履俭约之行,深鷪始终之分,勤勤恳恳,以葬制为言,故营建陵地,具称古典,诏曰‘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孝明皇帝大孝无违,奉承贯行。'二'至于自所营创,尤为俭省,谦德之美,于斯为盛。'三'
  臣愚以园邑之兴,始自强秦。古者丘陇且不欲其着明,'四'岂况筑郭邑,建都郛哉!'五'上违先帝圣心,下造无益之功,虚费国用,动摇百姓,非所以致和气,祈丰年也。又以吉凶俗数言之,亦不欲无故缮修丘墓,有所兴起。考之古法则不合,稽之时宜则违人,求之吉凶复未见其福。陛下履有虞之至性,追祖祢之深思,然惧左右过议,以累圣心。臣苍诚伤二帝纯德之美,不畅于无穷也。惟蒙哀览。”
  帝从而止。自是朝廷每有疑政,辄驿使谘问。苍悉心以对,皆见纳用。
  注'一'风俗通曰:“古姓,周有古公亶父,其后氏焉。”□阳主,光武女,窦固之妻也。
  注'二'贯行谓一皆遵奉也。谷永曰“一以贯行,固执无违”也。
  注'三'易曰:“谦德之柄。”
  注'四'礼记曰:“古者墓而不坟。”故言不欲其着明。
  注'五'谷梁传曰:“人之所聚曰都。”杜预注左传曰:“郛,郭也。”
  三年,帝飨恚坑谀瞎虼踊侍笾苄幸赐コ馗螅嗽囊跆缶墒逼鞣肴欢荩嗣粑迨币赂饕幌б唬Ъ俺K潞衔迨妫嘞し植贾钔踔骷白铀镌诰┦φ吒饔胁睢L卮筒约袄判巴蹙┦樵唬骸爸写蠓蚍钍梗孜哦玻沃我眩∷暝骆鸸搅杲叮滦钠噔耄绾稳绾危∠绪享'士于南宫,因阅视旧时衣物,闻于师曰:‘其物存,其人亡,不言哀而哀自至。’信矣。惟王孝友之德,亦岂不然!今送光烈皇后假紒帛巾各一,'二'及衣一箧,可时奉瞻,以慰凯风寒泉之思,'三'又欲令后生子孙得见先后衣服之制。今鲁国孔氏,尚有仲尼车舆冠履,明德盛者光灵远也。'四'其光武皇帝器服,中元二年已赋诸国,故不复送。
  并遗宛马一匹,血从前髆上小孔中出。常闻武帝歌天马,沾赤汗,今亲见其然也。'五'顷反虏尚屯,将帅在外,忧念遑遑,未有闲宁。'六'愿王宝精神,加供养。苦言至戒,望之如渴。”
  注'一'五时衣谓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也。衣单复具曰袭。
  注'二'周礼:“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郑玄云:“副,妇人首服,三辅谓之假紒。”续汉书“帛”字作“皁”。
  注'三'诗国风曰;“凯风,美孝子也。”“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寒泉在今濮州濮阳县。
  注'四'孔子庙在鲁曲阜城中。伍缉之从征记曰:“鲁人藏孔子所乘车于庙中,是颜路所请者也。献帝时,庙遇火,烧之。”冠履解见钟离意传。
  注'五'前书天马歌曰“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也。
  注'六'闲音闲。
  六年冬,苍上疏求朝。明年正月,帝许之。特赐装钱千五百万,其余诸王各千万。帝以苍冒涉寒露,遣谒者赐貂裘,'一'及太官食物珍果,使大鸿胪窦固持节郊迎。帝乃亲自循行邸第,豫设帷黙,其钱帛器物无不充备。下诏曰:“*'礼云'*伯父归宁乃国,'二'诗云叔父建尔元子,'三'敬之至也。昔萧相国加以不名,优忠贤也。'四'况兼亲尊者乎!其沛、济南、东平、中山四王,赞皆勿名。”
  '五'苍既至,升殿乃拜,天子亲荅之。其后诸王入宫,辄以辇迎,至省合乃下。苍以受恩过礼,情不自宁,上疏辞曰:“臣闻贵有常尊,贱有等威,'六'
  卑高列序,上下以理。陛下至德广施,慈爱骨肉,既赐奉朝请,咫尺天仪,而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燕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臣惶怖战栗,诚不自安,每会见,踧踖无所措置。'七'此非所以章示髃下,安臣子也。”
  帝省奏叹息,愈曪贵焉。旧典,诸王女皆封乡主,乃独封苍五女为县公主。
  注'一'说文曰:“貂,鼠属也,大而黄黑,出丁零国。”
  注'二'仪礼曰“觐礼,诸侯至于郊,王使皮弁用璧劳,侯氏亦皮弁迎于帷门之外,再拜。天子赐舍,曰:‘赐伯父舍。’同姓西面,北上;异姓东面,北上。
  侯氏裨冕,释币于祢,乘墨车,载龙旗、弧韣,乃朝以瑞玉,有缫。天子负斧扆,曰:‘伯父实来,余一人嘉之。’奉束帛匹马,卓上九马随之,奠币再拜。
  侯氏降,天子辞于侯氏曰:‘伯父无事,归宁乃邦。’侯氏再拜稽首而出”也。
  注'三'诗鲁颂之文也。叔父谓周公也。建元子谓封伯禽也。
  注'四'见前书王莽传。
  注'五'赞谓赞者不唱其名。
  注'六'左传随武子之辞也。等威,威仪有等差也。
  注'七'踧踖,谦让貌也。
  三月,大鸿胪奏遣诸王归国,帝特留苍,赐以秘书、列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