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秦始皇大传 >

第88部分

秦始皇大传-第88部分

小说: 秦始皇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王嘉接到李信来书,和群臣商量以后,派使者去见王翦,要求解除燕代联盟后,秦军保证不再攻代。得到王翦的承诺后,他又写了封信给燕王喜:
  秦所以犹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
  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得以血食。
  燕王喜得信与群臣商议以后,为了顾全大局,也先派使者得到王翦不再攻辽东的保证,然后忍痛牺牲,派人送信给太子丹说:
  “尔派荆轲刺秦,事先寡人不知,现秦王政急欲得儿首级,愿我儿善以自处!”
  看完父王的信,太子丹内心惭愧,泪流满面地问使者:
  “父王政躬康泰否?”
  “主上身体尚佳,只是李信追击急迫,而秦军政占蓟城后,现已挥军东来,有进攻辽东模样,大王每天睡不安枕,食不知味!”
  “丹罪孽深重,祸及父王社罢,衷心惭愧!”太子丹长叹一口气说。
  “太子还有什么话要交代臣转呈大王的?”使者语带催逼。
  “没什么了,心情不佳,难以提笔书信,你就转呈大王,秦王政狼子野心,不可轻信!”
  说完话,太子丹整整衣冠,危坐于席案前,拔出佩剑自刎而死。
  使者及各近侍掩面哭泣,但不得不割下他的首级交使者带回。
  王翦得到李信带回的太子丹首级,果然退兵蓟城,不再进逼,然后派专使将首级送回咸阳,报告秦王任务达成,并说这次功劳李信该属第一。
  秦王政得到太子的头虽然高兴,但对王翦独断专行,向燕王和代王提出不再进攻的承诺,总是有点耿耿于怀。他自己交代王翦的任务是取太子丹的头,他已完成了任务,当然他无话可说。
  于是他下令召回王翦和李信,蓟城方面由辛胜负责。
  王翦当然感觉得出秦王政对他的不满,但他不敢有所表示,樊于期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秦王政在南书房接见王翦和李信,并由王后亲自招待,这是武将中从未有过的殊荣。
  在谈论了一些燕代作战的细节后,秦王政忽然对王翦说:
  “恭喜将军在燕地建功,而更值得庆贺的是令郎王贲将军攻楚,也建立了奇功,连拔十城,如今都收作了秦地,真是将门虎子,雏凤声清不输老凤!”
  王翦连忙避席顿首谢恩。
  “寡人这次召两位将军回来,乃是有事于楚,想根本解决掉楚地的问题。二位看看灭楚需要多少兵力?”
  两人沉默,在心中盘算很久。
  秦王先问王翦:
  “王将军估计要多少?”
  “楚国地大物博,民性强悍,再加上楚怀王入秦,客死秦地不得归国,楚人都很恨秦国,所以有所谓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歌谣流传。因此要攻取并作善后,非六十万军队不可。”
  秦王政听了他的估算只笑了笑,没有表示意见。他又转问李信说:
  “李将军估算要多少?”
  “二十万就足够了!”李信意气风发地说。
  “二十万?”王翦惊呼。
  “不错,二十万,而且是分两路进军,一路取鄢郢,一路攻平舆,然后会师于城父,大江以北将不再有楚军踪迹。整顿一些时日后,再东攻寿春,捉拿楚王,亡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王将军看怎么样?”秦王政转问王翦。
  王翦含笑不语。
  “李将军果然勇壮,寡人就按你的构想,派你和蒙恬各领军十万,分两路攻楚,看谁先捉到楚王!”
  “王将军有什么看法?”秦王政转向王翦笑着问。
  “英雄出少年,臣无话可讲。”王翦如此回答。
  秦王政看到王翦鬓边点点白发,心中暗叹年华易逝,转眼十多年过去,王翦又呈老态,老爹的话不错,他必须加速培植将才。
  同时,王翦不乘胜灭掉燕代的疙瘩也在他心中出现,他长叹一口气说道:
  “王将军真是老了!已经失去往日旺盛的企图心。”
  王翦也看得出秦王政心中的不满仍在,他决定乘机下台,免得日后还会和他发生冲突。他避席顿首请求:
  “请大王准许臣回平阳故居养老!”
  “王将军对寡人刚才那句话生气了?”秦王政不悦地问。
  “臣怎么敢?”王翦依然俯身禀奏秦王政:“老臣长久在外,历经风霜,四肢关节患有风湿痛,发作品来痛苦难以忍受,恳请大王赐臣骸骨归乡!”
  “将军还未到告老回乡的年龄,”秦王政笑了笑说:“既然将军有病,回乡养病即可,病好了,寡人仰仗的地方还多!”
  正说话间,近侍来报,丞相及国尉得报,韩地新郑地区反叛,杀害了秦所派地方官员。当地驻军太少,镇压不住,而反叛的主要原因是受了魏王的挑拨,新郑和魏都大梁只隔了一条河水(黄河)。
  秦王政皱皱眉,要近侍传命丞相、国尉及有关大臣,晚间在议事殿开会讨论。接着他又转向王翦问:
  “对新郑反叛的事,王将军有什么意见?”
  “依老臣看法,魏王留在大梁,无论我们今后伐楚或是征齐,他会是心腹大患,不如乘镇压新郑反叛之际,一举将其消灭。”
  “将军所见与寡人不谋而合,将军有意为寡人效劳否?”秦王政拊掌大笑。
  “老臣已乞赐骸骨蒙准!”王翦恭敬地说。
  “但是……”秦王脸上现出不愉神色。
  “臣倒有一个建议。”李信在一旁启奏。
  “哦,你说说看。”秦王脸色立刻变得和悦。
  “大王既命臣与蒙恬领军伐楚,王贲军可以回师新郑,事毕后再攻大梁捉拿魏王。”
  “王将军看怎样?”秦王还是不想放过王翦。
  “李将军计策甚妙。”王翦诚恳地说。
  “就这样办了!”秦王政击案哈哈大笑。
  王贲由楚回军,很快就平定了新郑的叛乱,屯兵河沟西,准备开春围攻大梁。
  二十一年冬,魏国全地下大雪,雪深二尺五寸。
  二十二年开春,冰雪溶化,河不高涨,河道也就变得比往年宽阔得多。
  王翦告老归乡,在平阳老家休息了一段时间,总是放心不下年轻就独当一面的儿子,于是他轻车简从,乘着一部安车,带着一个家人来到王贲军中。
  王贲正准备发动春季攻势,见到战场经验丰富的名将父亲来了,当然是喜出望外。
  那天,他们父子和几个幕僚,带着数十七护卫,在一处高地视察地形,远远地看到大梁城内,高楼栉比鳞次,家家冒着炊烟,好一副繁华太平景象。
  王翦想到再过不了多久,这处物阜民丰的城市就会变成废墟,忍不住有点感慨。再看看高大、英挺、年轻的儿子豪气干云的样子,不正是自己年轻时的镜中影子?不过,他也看到儿子紧皱眉头和几位幕指手划脚,看着地图在争论,似乎有着难以解决的问题。
  “王贲,”他喊了一声:“攻取大梁有什么困难吗?”
  “父亲。”王贲答应了一声,他要幕僚继续讨论,自己走到父亲身边。
  “有什么困难吗?”王翦又问:“是不是攻城兵力不够?”
  “十万军队围城应该是绰绰有余了,但大梁城坚固天下闻名,再加上城内粮食一直囤积充裕,曾有过围城两年不能拔的记录,所以孩儿正为这在担心。”
  “十万军队攻大梁城是嫌少了点,不能在短期间攻下,楚国可能出兵攻我侧背。”王翦点点头说。
  “再加上李信和蒙恬已出兵楚地,听说进展顺利,我要是围城数月不下,就会遥落在他们后面,这个脸可丢不起!”王贲有点孩子平地说。
  王翦够着眉头远眺坚固的大梁城和白浪滔天的河水和济水,一时没有说话。
  “今年河水好大!”身后一名执戟的护卫赞叹地说。
  王翦心念一动,再看看大梁三面环水的地形,的确是处易守难攻的形势,何况后面还有高丘和山陵形成鼎足犄角,可以互相呼应支援。
  忽然他头一转,计上心来。
  “王贲,大梁要靠力取,的确很困难,暴师日久,再遭楚的夹击,连后退的路都没有!王翦加重语气说。
  “孩儿也是如此看法,所以拿不定主意。”
  “为父倒有一个主意……”
  “孩儿也想到一个主意……”
  “那我们先不要言明,各人在地上划字,看看我们父子是否心意相通。”王翦阻止王贲说下去。
  他们各自转身在地上写好字,然后再转身看对方写了什么。
  王贲写的是:“水攻!”
  王翦写的是:“决堤!”
  父子拊掌大笑,但随即又不禁凄然。
  “这要死多少人,毁灭多少房屋田地!”王贲叹口气说:
  “这也就是孩儿久久不能下决心的原因。”
  “一切为战胜,管不了这样多了!”王翦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王翦不忍见到河水淹没城市田园的惨状,提早赋归回秦国去。
  王贲下令六万兵卒,分别挖掘河沟堤防,不到几天工夫,河堤挖通,泛滥的河水像万马奔腾一样,三面涌向大梁城,数百里范围内的农村田园全都变成泽国,无数的生命和财产全埋葬水底。
  大梁城水深逾丈,民众都爬在屋顶上嗷嗷待哺,而且水势还不断上涨,几十万居民无以为炊,这时候贫富不分,没几天全断了粮。
  魏王假含着眼泪召开御前会议,唯一能维持平日美食的地方,大概也只有王宫了,地势高,楼台亭榭也高,但宫殿之间的连络都要靠舟艇了。
  有些吃饱了肚子的大臣和武将又再豪气大发。
  “臣不甘心,真的不甘心,城内还有十万精兵,囤有三年粮食,不发一箭,不折一兵,就这样投降!”有位文官如此喊。
  “十万精兵全站在屋顶上了,三年粮食也早喂了鱼虾,再过几天,大人恐怕像今天这样喊也喊不动了!”一位武将取笑他。
  众人议论纷纷,有人差点要打起来,衣服湿了没得换,想想开完会后无处休息,家人都在屋顶上饿肚子,大家再也不管什么朝仪不朝仪!
  最后还是魏王假哽咽着下结论:
  “寡人不德,罪及臣民,如今只有出城投降一条路了!”
  于是魏王假出降,魏国正式灭亡,秦尽收魏地。
  王贲功大,秦王让他在韩魏独当一面,无形中成了不封的君侯。
  但大梁地区家家都传诵着骂王翦父子的歌谣——
  淹我城池兮我无居,
  没我田园兮我无食,
  无食无居,
  何去何从?
  天道好还,
  疏而不漏。
  哀尔父子,
  永绝其后!
  秦王政二十二年,李信及蒙恬率军二十万南伐楚。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城,大破楚军。
  李信又攻郢城、鄂城,一路势如破竹,未免年轻气盛,有了骄意,他笑着对部众说:
  “王翦将军曾言楚军强悍,依我看并不怎么样,这几个月来杀得都不过瘾,蒙将军那里仿佛也没打过什么硬仗,等到我和他会师城父,直捣楚都寿春,才教楚人知道我李信的厉害。”
  “将军不可太过轻敌,”他的一名部将说:“项燕所统率的楚军主力尚未赶到,否则会有一场恶战。”
  “楚军早被我们杀得闻风丧胆,百里以内都没有敌踪了。”李信骑在马上哈哈大笑,转头回旁边的骑卒都尉:“你的搜索部队可发现到敌情没有?”
  “末将两翼搜索部队远至方圆百里,都未发现敌踪。”骑卒都尉恭敬地回答。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