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秦始皇大传 >

第71部分

秦始皇大传-第71部分

小说: 秦始皇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爹,嬴政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秦王政惶恐地说。
  “这是秦国缺乏优秀将领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缺乏对将才的培养,用得顺手就一直用,用到不能用为止,如白起,如蒙骜,如现在的桓齮莫不如此。不知将之相克如五行,金可以克木,遇火则销,火可以克金,遇水即灭,人都有性格上的弱点,也有用兵上的习惯。桓齮善于快攻而疏于防守,遇上扈辄可以斩首十万,但碰着敢于深入的李牧就要损兵折将了。”老人微笑着说。
  “嬴政懂了,秦不但平时就要发掘和培养将才,而且要多培养一些,才能因时、因地和因人而运用。”秦王政豁然贯通地说。
  “闻一知三,孺子可教也,去吧,你会有办法对付李牧的!”老人掀须而笑。
  秦王政召集丞相王绾、国尉尉缭、廷尉李斯在议事殿召开秘密会议,议决重要事项——
  限国尉在一月内召集十万军队,由秦王政亲自率领,御驾亲征,目的是激励士气。
  命桓齮就地防守整补,必要时可征韩地人从事军中杂役。
  由李斯发动一批赵国秦间大臣在赵王前造谣,密奏李牧在这次胜利中将虏获品收归私有。但又有部分事实是他占领平阳地区后,仍按照守边旧习惯,自得设卡收税,税收不缴国库,破坏税收体制。
  另发动邯郸及其阳地区百姓请愿,言李牧功大,应予行封,以及另一批朝中秦间大臣在内相和。
  散会前,秦王政笑着对三位大臣说:
  “说好说坏,赵王迁又愚蠢无知,李牧这根眼中钉应该会很快拔去。”
  在会后坐车回南书房时,他考虑到是否要找蒙武回来,这次出征,蒙武可以帮他不少忙,有他在,他会安心不少。但想到他新婚不久,再加上武将夫妻本就是聚少离多,在一起的时间,一辈子算起来都不多,何况今后统一战争即将开始,蒙武夫妻所能相聚的日子很难预料。
  “算了,让他度完假再来吧,”他想:“应该听老爹的话,今后对将领要宽厚些。游说之士靠一张利口,就能立取功名富贵,为将者却是冒了多少矢石,一刀一抢拚出来的。遇到战争,胜则这些大臣自居有功,败则群起指责,错仍在这些武将身上。今后我要将这种不公平现象颠倒过来!”
  谁知他刚回到南书房,却见蒙武夫妇正坐在里面和王后谈话。听到近侍宣呼:
  “大王驾到!”
  他们连忙随同王后在门前迎接。王后只行家常礼,他们夫妇却跪在地上。
  “起来,起来,”秦王连忙伸手扶起蒙武:“说过到南书房就是寡人和王后的贵宾,以后不用行此大礼。”
  “臣怎么敢僭越失礼。”蒙武说着,夫妇起立,分别就座。
  “渭水之游还愉快吗?”秦王政见到蒙武回来如获至宝,但不表露出来。
  “臣得到平阳战败消息就急着赶回来,如今情况如何,大王有何打算?”
  秦王政大致将眼前情况和对付李牧的策略说了,然后体贴地说道:
  “武将夫妻聚少离多,你还是先将婚假休完再说,假满不必前往王翦部队报到,而是来寡人军中,寡人倚仗你的地方很多。”
  这段话说得齐虹也不禁动容,蒙武更是由衷感激,避席顿首,两眼含泪地说:
  “大王好意,臣不胜感怀,只是强敌当前,大王都要亲冒矢石,臣哪还有心情休假!”
  秦王政看了看齐虹,笑着说:
  “婚后燕尔佳期,不是你一个人作得了主的,再说寡人亲口说出给假三月,这样一来,岂不是要寡人出尔反尔?”
  “战况紧急……”
  “不要说了,”秦王政笑着制止:“按秦律,更卒换卒,不论是否有战事,到时就需更替,何况寡人自己说的假期。”
  齐虹此时也避席跪奏:
  “臣妾不像一般女子,大王有事,臣妾同样可以分忧。”
  “寡人不是已准你脱离间籍了吗?”秦王惊问。
  “这次是臣妾自愿效劳,赵国为臣妾故居,人际关系甚多甚好,李牧的事进行起来更为顺利。”
  “不,不要逼寡人做个出尔反尔背信的人,两位请起回座!”秦王政坚决地说:“你假期还有一个多月,假满后赶往寡人军中,假若到时战争已告结束,你就去王翦军中报到。”
  夫妻两人还想争辩,王后此时在一旁说了话:
  “依法行事,有时会不合情理,但对大家都公平些,何况大王要维持他的威信。你们不必再争了。”
  两人不敢再说,回复就座。
  接着秦王政又谈到前几天和中隐老人的谈话,他注视着蒙武说:
  “卿家心中有哪些将才可以培养?”
  蒙武思考良久,然后启奏说:
  “王翦,杨端和,大王知之甚详,用不着臣再说了,均可独当一面。而王翦麾下两都尉韩腾和羌瘣,能得士卒死心,历经战场,表现特异,王翦曾向臣提起,希望臣能在大王前代奏。”
  “这就不对了,有好将才,为何王翦不介绍给寡人?”
  “王翦也许是避嫌,”蒙武犹豫了一会才说:“其实王将军公子王贲,才是真正的用兵奇才。”
  “唉,秦国对将才的确过苛,才造成人人避嫌!”秦王政长长叹了一口气:“今后自寡人品必改,国君与将之间必须推心置腹。”
  “这是诸将的福气,也是秦国和天下福气!”蒙武感动地说。
  “还有呢?发掘培养,越多越好,只是未来考验要严。”
  “桓齮军中有一年轻骑卒下尉李信,曾率数百骑攻击敌后,如入无人之境,扰乱敌人耳目,使岂不敢大胆追击,这次掩护撤退,他的功劳太大!”
  “为什么有这种猛将,桓齮都不报功?”秦王有点愤怒。
  “胜者全是,败者全非,桓将军待罪还来不及,还敢报功?”蒙武笑着解围。
  “不!”秦王政站起来在室中走动,走到蒙武夫妇席案前,转头对王后说:“王后记住提醒寡人,寡人要下令国尉立法,胜败乃兵家常事,胜亦有犯错该罚者,败亦有立功应赏者,今后每次战后完毕即行检讨,不论胜败,该赏者赏,该罚者罚!”
  “臣妾记住了。”王后随即用秦王政长案朱笔,记在绢上。
  “还有呢?”秦王回座又微笑地问。
  “待臣日后发觉,当再启奏,大王这次亲征,当会发现不少将才。”蒙武说。
  “卿言有未尽,还有点藏私呢!”秦王政表情诡异。
  蒙武连忙避席顿首,惶恐地说:
  “大王恕罪,臣怎么敢?”
  “蒙将军何罪之有?但你藏私却一点都不错!回座回座,”秦王政哈哈大笑:“你还有两位虎子,蒙恬和蒙毅!”
  “犬子年纪都太小。”蒙武不敢说避嫌,以免秦王政反感。
  “几岁了?”
  “蒙恬十九,蒙毅十七。”蒙武遵命回座。
  “李信几岁?”
  “十八岁。”
  “蒙恬比他大一岁,还不肯出来帮寡人做事?蒙将军可听说'内举不避亲'这句话?这样好了,蒙恬这次跟着我出征,蒙毅跟着廷尉李斯进修刑名之学,顺带在廷尉任职,卿家可有意见?”
  蒙武夫妇双双谢恩。
  “李信对付李牧,恐怕来不及了,但十多年统一天下的将是这班小将!”
  秦王仰天哈哈大笑,蒙武夫妇陪笑。
  王后亦不禁莞尔。
  秦王政及王后回到寝宫。
  他们今晚选择住宿的地点是'赵室'。
  季节虽已进入仲春,但寒冷依旧,由西北沙漠来的寒流尚无要走的迹象。
  侍女早已在兽炉焚香,壁炉中的火堆也燃得正旺,室内是温暖而又芬芳。
  秦王政在晚餐时喝了点酒,再加焚香的香味一刺激,情欲像火一样燃烧起来。
  当王后道晚安要走往隔壁寝处时,秦王抱住了她,在她耳边轻吻着说:
  “玉姬,今晚留下来陪我?”
  王后任其他亲吻,只是不断地摇头。
  “再过几天我就要出征了,今生是否能再相见,很难预料,我希望你能为我生个儿子继承王位。”
  “不许说这种不吉利的话!”王后蒙住他的嘴:“你眼前就有了二十多个儿子,还嫌不够吗?”
  “二十几个儿子都不是我希望他们来的,我诚心祈求的是你生的儿子,只有他才能继承我的基业,万世永传的大业。”他恳切地说。
  “不要,即使是我帮你生儿子,我也不想他当秦王或是天下君主。”她仍然轻摇着头,缓缓地说。
  “为什么?”秦王政不能不惊诧:“每次夫人姬妾侍寝,唠唠叨叨,甚至是哭哭啼啼,全都是为了想我立他们生的儿子为太子,独独你不想?”
  “当国君为王有什么好?担心受怕,寝食不安,就像你自己一样,自登上王位后,你可活过一天真正愉快的好日子?”王后叹口气说:“我年纪大了,要生也最多帮你生一个,缺乏同母兄弟的互相照顾,容易遭到其他同母兄弟多的倾轧排挤。”
  “要生就接连着生,多生几个,”秦王政笑着说:“就是只有一个,他也是名正言顺的太子,继位以后,谁敢欺侮他?”
  “唉,你是小鸡还没有养,就在打听蛋的行情。我还没答应帮你生儿子,就是答应了,也不知道生不生得出!假若生的是公主呢?怎么办,像乡间愚夫愚妇一样,丢在粪坑里淹死?”王后打趣说。
  “你真会说笑,我生的女儿也有十几个了,淹死一个没有?她们是公主,金枝玉叶,跪在地上想求的人不知有多少,尤其是我嬴政的女儿!”他说的话并不错。
  “说真的,”王后正色地说,“这次出征,你不立太子监国?”立太子?怎么你现在自己说起来了?“
  “不要开玩笑,”王后脸色凝重地说:“这是谈正事,也是我份内该管的事!”
  “立太子?”他口里说话,手上并没停,依然在她胸前双峰间游走,三十多岁的女人,那里仍然富有弹性,肌肤滑腻有如凝脂:“我在等你生太子!”
  “现在是谈正经事,”她打掉他的手,从他怀里挣扎出来:你总得在后方立一个监国的人。“
  “监国?长子扶苏才几岁,他能监国?”秦王政遭到拒绝,有点老羞成怒,只有借狂笑来转移心中的怒气:“要他监国,他生母苏夫人就会摄政,要置你于何地?”
  “不要想到我,我对政事一点兴趣都没有。”
  “好,说正经的,”秦王政经这番折腾,欲念也消失了大半:“在你生子未绝望以前,我不会立太子。这次我攻赵,目的只是提高我军士气,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根本不需要什么监国。为了让你安心起见,我明天要在朝中宣布,在这段期间由你监国,假若我有什么不测,你可以就诸公子内的贤者选立。”
  “臣妾遵命!”王后端庄肃穆地跪下,正式行了承命大礼。
  秦王政从地上将她拉起来,抱着向卧榻走,他亲吻着她,却发现她脸上滚满热泪。
  “我怕,我怕,”她紧拥着他的脖子:“为什么人间要有战争?为什么你是国君?为什么你不像别的君王,前方打战,他们仍然能安心的在宫中享受?”
  “不要怕,在天下未统一以前,我是不会死的!”他舍不得将她放在床上,就抱着她在室内漫步,看来修长丰满的她,抱在手上却是轻软柔弱,仿佛没有重量一样。他一边轻吻着她,一边安慰说:“生为国君虽然不算福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