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秦始皇大传 >

第134部分

秦始皇大传-第134部分

小说: 秦始皇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耳边还听到敖广得意的大笑,说话的声音像发自空谷,满耳周围都是回音:
  “嬴政!你胸部中我一剑,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死……你就会死……哈哈……哈哈……我会随时跟着你,看你死时痛苦的样子!哈哈……哈哈……”
  始皇从梦中惊醒,全身都流着冷汗,摸摸胸口,真的在隐隐作痛。
  值夜近侍听到他在梦中的叫声,也连忙赶进舱来。
  “陛下又做恶梦了?”近侍关怀地问。
  “嗯,没事了,你出去吧!”始皇有点腼腆而不耐烦,就像惯于说谎的孩子又被别人视破一样。
  恶梦!恶梦!他这一辈子都为恶梦所困扰!
  始皇的船队继续在海上航行,到达离琅琊不远的地方,风浪突然转大。
  始皇想起梦中敖广所说的,他要随时跟着他,看着他痛苦地死,因此,他绝不能示弱。虽然几天来他都感到胸部隐隐作痛,有时还会轻微发烧,他仍装得若无其事,照旧在甲板上晒太阳,和蒙毅、张良聊天。
  有天他实在忍不住,将那晚的恶梦告诉张良,要他为他解梦。
  张良恭敬地回答说:
  “梦其实有很多种,有能解释的,也有不能解释的。有的梦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想得太多,这个人或这件事,就会出现在梦中。”
  “照你这样说,朕是白天想这件事想得太多,所以才会有此恶梦,”始皇双手放在胸前,却不愿说出胸口疼痛的事:
  “还有哪些梦是无法解释的呢?”
  “大部分的梦都不需要解释,很多人在睡觉时,受到外界的刺激,也会以梦的方式表达出你的反应。譬如说,有水偶尔滴在脸上,人就会梦到下大雨;蚊虫在耳边叫,有时会反应在梦中出现打雷的现象等等。”
  “前几天晚上可没有蚊子在耳旁,可是朕却梦到闪电打雷的声音。”始皇不服地说。
  “臣只是举例而言,不一定某种刺激就会产生某种固定的反应,梦中的反应乃是千变万化的。”
  “这样说来,圆梦者所说的梦能预兆,乃是无稽之谈了?”始皇怀疑地问。
  “不然,”张良摇头说:“梦有时是某种事情要发生的先兆,这种梦是可以作解释的,不过这种梦要具备三个条件。”
  “哦?要具备哪三个条件?”始皇的兴趣被提起来了。
  “第一,梦必须完整。第二,梦必须清晰。第三,醒来时必须是在半夜。”
  “朕这个梦都合乎这三个条件,应该属于可解释类了!”始皇半信半疑地说。
  “正是。”张良说。
  “那敖广说是要随时找朕报仇,我们应该预作防备。”始皇有点担忧地说。
  他没告诉张良敖广说要等着看他死的话,他讳言死,根本不愿提到“死”这个字。
  “陛下放心,这可由臣来安排。”张良安慰他说。
  “你要如何安排,可否先告诉朕得知?”
  “海神只有在梦中才能以人形出现,他要是随时都窥视在陛下左右,那一定是化作海龟或大鱼,所以陛下可以在船上安排强弩和巨网,发现有巨大的海族,就加以捕捉或射杀。”
  “这个安排甚好,只要敖广敢纠缠不清,出现在朕眼前,朕就要亲手加以捕捉或射杀!”
  始皇开心地笑了。
  海上风浪加大,近侍又来催始皇下舱休息,始皇也感到身体倦怠,想小睡一下,于是交代了蒙毅准备捕杀海神事宜,他就下到卧舱去了。
  在恭送始皇下去船舱以后,蒙毅半埋怨半开玩笑地对张良说:
  “你对主上所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
  张良长长叹口气说:
  “说一次谎话,为了要圆谎就得继续说无数谎话,说到后来,连自己也弄不清到底是说真话还是说假话了,可见装神弄鬼的事是做不得的,哪怕目的是完全正确的。”
  蒙毅面有愧色的沉默,避开张良的目光,看到海上远方去。
  张良接着正色地说:
  “我刚才对主上所说有关解梦的事,的确是真话,有的梦确实可以预兆未来的事!”
  “那你对主上的梦,要如何解释呢?”蒙毅转过脸来,急切地注视着张良问。
  “主上的梦,可说是真假参半,部分是预兆的,部分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
  “你解释来听听。”
  “大战敖广,斩杀钱塘君,这些梦境的出现,乃是听我谈'山海经'听多了,而且他早存有杀钱塘君为民除害,以及击败海神,求取仙药之心,所以凑合起来在梦中出现!”张良笑着说。
  “那敖广刺他的那一剑呢?”蒙毅追问。
  “这是某种不良预兆!”张良忧形于色地说。
  “不良预兆?我听某个博士说过,根据《周公解梦》此书,被人刺,见鲜血,乃是上上大吉?”蒙毅立即反驳。
  “《周公解梦》乃是后世阴阳家,假借周公名义所杜撰,根本是些信口雌黄之谈!”张良轻蔑地说。
  “那依你要作何解释呢?”蒙毅反问。
  “廷尉要听真话,还是要听敷衍讨好之言?”张良认真地问。
  “那还用得着说,当然是听真话!”蒙毅也严肃地回答。
  “主上被敖广刺那一剑,表示主上原先的肝疾,鲜血直流,预兆病情会突然变得严重。张良沉吟地说。
  “真的?”蒙毅惊问。
  “廷尉,你应该看得出近日主上脸色焦黄,精神不振,和我们言笑都是勉强装出来的,这都是肝疾恶化的象征!”
  “那该如何是好?”蒙毅急得没有了主意:“在这路途当中!”
  “李斯和赵高都是小人,主上病情有变,廷尉就随时不可离开主上身边,提防他们动手脚。”张良张望四周无人,压低了声音说。
  “他们敢加害主上?”蒙毅也压低了声音,但语气充满愤怒和怀疑。
  “这他们绝对不敢,”张良抚慰他说:“张继是指立太子之事。”
  “张先生的意思是……”
  “始皇此刻假若有事,必然会立扶苏……”
  “我明白了。”蒙毅点头说。
  两人会意,但都陷入了沉思。
  为了讨始皇欢喜,张良建议在楼船船头、船尾及两舷,派人准备连发劲弩和巨网,凡发现有水物即予射杀或捕捉。但至琅琊的一路上,并没有什么重大发现,射杀的只是一些小鱼小龟,网到的也是一些小蟹小虾,没有疑似敖广的大东西。
  更可证明没抓到敖广的是,始皇几乎夜夜都做恶梦,敖广不是和他恶斗,就是哭喊着要他偿还儿子的命。
  到达琅琊港口,始皇上岸休息,船队也借这段时间补充粮食,加添淡水。
  果然琅琊太守向始皇禀奏了一件怪事,就在始皇梦斩钱塘君那一夜,浙江水突然低落减退,大潮时也到达不了平时的水线。会稽太守乘此大好机会发动黔首修堤,预计堤防修好后,水患从此根绝,而同时进行的渠道和水库建筑好以后,沿江荒地都将变成肥沃良田。
  始皇当然高兴听到这项好消息,因此更确信那天晚上的梦是真实的。
  连带更增强了他求取长生不老药的信心。
  在琅琊台上住了几天,眺望秀丽的山景和壮阔浩瀚的大海,始皇觉得精神好了不少,虽然御医和几位近臣都已知道他的肝病越来越严重。
  蒙毅好几次想提立太子的事,全都为始皇兴高采烈的态度所打消,他不忍心破坏他的好兴致。
  李斯和赵高同样想进言,可是他们不敢。
  始皇亲眼看到他自己的成果,二十八年初登琅琊,这里只是一处荒凉没有人烟的偏僻的海岸,自他下令迁移三万户来此,如今已蔚成大邑,不但渔耕发达,也建立了良好港口,商贸四通八达,几乎可直追即墨。
  在留连不舍的情况下,始皇又登船北行,这次主要目的是北部海域,他要探勘北方港口,也希望在海上找出敖广刺杀或捕捉。
  不过,他对琅琊的依恋不舍,自己有了不祥的惊觉,他自知有病,但并不认为有多严重,但对琅琊那种依依不舍之情,却表示他的意志力已逐渐衰退,是因为他老了?他才五十岁,祖父秦昭襄王在他这个年龄,正是积极向外发展,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的时候。
  还是他真病得严重,以致意志消沉,压制不住对旧昔事物的依恋?
  他这辈子都紧记恩师中隐老人在教他帝王学时,所告诫的那番话。老人说——
  一个称得上好的君主,必须意志力坚强,而要做到意志坚强又必须紧守“不依、不恋、不怨、不悔”四项原则。
  “不依”,帝王的生涯本来就是孤独寂寞的,他站在所有人之上,只有别人依靠他,他绝无法依赖别人,否则就会造成大权旁落。
  “不恋”,在事物方面,留恋旧的,就不能开创新的;在人的方面,惜恋旧人就不能大刀阔斧地提用新人,会造成腐化、老化。而在个人感情方面留恋往日事物,就没有精力和勇气向未来挑战。
  “不怨”,君主要有“有功分众人,过由一身当”的担待和宽大胸襟,这样才能受到底下九臣的敬重和心服。有功归己,有过怨人,一定会造成众叛亲离的结局。
  “不悔”,再大的失败,只要保持君主的权力,就有重新来过的本钱,时间和精力用在追悔过去,不如用在开创将来。
  始皇自信平生都能做到这四项原则,所以能统一天下,威慑群臣,没有任何臣子敢自夸他是朝中不可或缺的人,但现在,他凡事都想找蒙毅和赵高商量,对琅琊台竟怀着“美好时光不再”的缅怀心情。
  他是老了?
  还是真的病得很重?7
  一百余艘大楼船,以战斗队形分成数列、数行在大海上航行,乘风波浪颇为壮观。
  每艘船上准备好了连发劲弩和巨网,发现水物就予以射杀捕捉。
  始皇全身朝服端坐头排中间的楼船船头,李斯、蒙毅和张良侍坐,赵高和座船船长两旁侍立。
  他手执连发劲弩,箭已上弦,一面注意水面上动静,随时准备“敖广”的出现,一面还在看船队的操演。
  座船船长也就是整个船队的都尉,他以鼓声和旗号指挥整个船队变换各种攻击队形。
  始皇精神奕奕,似乎忘了身体的疼痛,他不时转过头去夸奖和勉励都尉几句。
  这只是七拼八凑由江上水师楼船组合而成,就有如此相当不错的场面,要是将来一千艘海上水师建立起来,那会是多伟大、多壮观!
  那天,船队通过之罘山海域进入渤海。
  忽然,左侧最边上的楼船发出了短促紧急鼓声,由远至近,一艘一艘的船接连相传过来。
  船队都尉命旗语手打旗问讯,接着向始皇跪禀:
  “启奏陛下,左首第三号船发现敌踪!”
  “敌踪?是海盗船?”始皇笑着说:“好大胆的海盗,连朕一百多艘大船队也敢打劫起来?”
  楼船都尉跪在甲板上不敢插嘴,等到始皇把话说完,他才又禀奏说:
  “不是海盗,乃是发现了一条小船般的大鱼。”
  “真的?”始皇高兴得站了起来:“何不早说!你下令将鱼赶到中央,由朕亲自射杀!”
  都尉命人打出旗号,传出鼓声,随着头排十多艘船,迅速改变了包围队形,最左侧的两艘船超前拦在前面。
  包围圈逐渐缩小,每艘船的劲弩手和投石机纷纷发箭投石,却不敢直接射投在大鱼身上,而是逐渐将鱼逼向中央始皇的座船前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