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秦始皇大传 >

第119部分

秦始皇大传-第119部分

小说: 秦始皇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越和黥布将要跟他们的人都编好队,然后陈豨将车辆马匹、兵器粮食分给两人,再个别分一些给那些自谋出路的人,趁着暗夜各自走了。
  项梁带项羽向魏豹等人告别说:
  “记得和下相联络,异日有事再相扶持!”
  叔侄二人驰马走了。
  这一千多人就这样消失在山林泽中。
  李斯和赵高得到报告,只下令各有关郡县严加缉拿,不敢让始皇知道。
  始皇犹自陶醉在自己的幻想里,他要建前所未有的宏伟宫殿和陵墓,而且每次视察工程时,他都会有种成就感的满足。
  在劳改犯的“万岁”声中,他错觉到这些人都感激他的宽大,乐意为他这位伟大的天下之主效劳。
  秦自商鞍变法以后,就以男耕女织,人民各安百业,夜不闭户,山无盗贼而自豪。
  天下统一后,原先六国之地虽有零星山贼江盗出现,但人数极少而且没有组织,都是时聚时散,干完一起就走。
  自从彭越带领众人在江上为盗,黥布占山为王后,其他前六国将领及游侠纷纷效法。秦国本部以外,盗贼增多,但各地郡守都不敢呈报,怕惹恼始皇受到处分。
  这些情形始皇也不知道,他还认为天下都治理得和咸阳一样井然有序。
  第二十四章 焚书坑儒
  有一天,始皇自阿房宫视察工程回来,心情特别好,下令晚间置酒咸阳宫,大宴群臣,除朝中大臣外,另特邀七十位博士参加。
  别的君主召宴,多是声色欢娱,酒酣耳热,君臣尚能忘情尽欢。而始皇乃是个工作狂,每次召宴,酒过三巡,话题又会扯到国事上去,人人皆以赐宴为苦,但又不能不去。
  这天晚上,始皇意外地不谈国事,只是频频赐酒,还有歌舞助兴,可是酒酣耳热,博士领班姬周和鲁青率领众博士起立,来到始皇席前敬酒。
  敬完酒纷纷复座,这时期射周青臣乘机歌功颂德一番。他也上前敬酒说:
  “昔日秦国疆域不过千里,全赖陛下神灵明圣,所以能平定海内,放逐蛮夷,如今普天之下,凡是日月光辉照得到的地方,莫不诚心悦服。而且陛下创先所未有的制度,以诸侯封地为郡县,今后得永享太平,无战争的祸患,黔首人人安乐,万世无忧,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君王能比得上陛下的威德。”
  始皇听到他的话,高兴地哈哈大笑,他举杯说:
  “说得好!朕就喝你敬的一杯!”
  博士齐人淳于越看不下周青臣拍马屁,他在宴席位上俯身举杯敬始皇说:
  “殷周所以能享国长久,相加起来有一千五百余年之多,原因是在能广封子弟功臣作为辅助,正如同大树的根一样,向各方向蔓延,占地广阔,树自不容易为风吹倒,也经得起干旱。今陛下拥有海内,而子弟全为匹夫,没有尺土之封,如果权臣中有人生异志,外有何人能救?”
  始皇开始面露不悦,但淳于越装着看不见而继续说下去:
  “古来制度都是经过长期的考验,能流传下来一定有它的好处。所以有古人说,利不十倍就不要改制,未经过实验的制度骤然实施,乃是件很危险的事。现在青臣不但不劝谏,反而当面歌功颂德说阿谀话,他不是忠臣!”
  周青臣气得满脸通红,正想站起来反驳,始皇做手势制止住他。始皇紧盯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博士看了很久,心里在想:
  “废封地,建郡县,制度已行了将近十年,今天你还在旧事重提,而且态度这样恶劣!”
  他本想斥责他,但再一转念,他也是为了他好,才肯这样直言,不应该怪他,看样子这项制度还是有很多人内心不服,尤其是这些书呆子,不如趁现在大家都在,痛快彻底地讨论一下。
  于是他挥了挥衣袖,正在奏乐的乐队和舞池中的舞伎全都停了下来,他轻声对侍立在旁的近侍说:
  “要他们都退下!”
  近侍大声传命,乐工舞伎鱼贯退出。
  殿中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全怪这个老头子淳于越杀风景。在平地言论自由惯了,来到咸阳旧习难改,说话还是这样冲头冲脑,几年难逢的不谈政事君臣同乐,就给他几句话弄得夭折。
  “好吧,”始皇面带微笑地说:“相信很多人对这种新制度不太赞成,今晚我们彻底讨论一下。”
  首先是左丞相李斯发言。
  “五帝都各有各的制度和行事法则,夏、商、周也各有各的治国要领,并非代代相袭一成不变,为什么?”说到这里,他转身面向群臣,做了一个夸大的手势:“这并不是一定有意和前代唱反调,而是因为时代环境变了,制度和治国法则就不能不跟着变。现在陛下乃是创万千年来空前的伟业,要世世代代的万世传之无穷,岂是你们这些食古不化的儒生所能懂得?刚才淳博士说的是三代故事,各位想想三代算得了什么,能指挥的兵力不过万乘,控制的范围不过千里,怎么能来和陛下比?”
  李斯这番话是捣翻了马蜂窝,淳于越带领着七十博士纷纷还击,七十位博士至少有二十位发言,全都是引经据典,侃侃而论,当然李斯在当场也有党羽帮他辩驳。你一段问难,他一番责备,最后变成了儒家和法家的思想大战,而且双方的措辞都充满了辛辣刺激。
  始皇一直保持沉默,听得津津有味。
  不知不觉已过夜半,双方的辩论还没有结论。
  这些博士气日只知皓首穷经,著书立说,对说话没加研究。书呆子大部分直爽,尤其是齐鲁两地来的博士,只要他们认为是真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他们以为是在攻击李斯等人订立的政策和制度,却不知句句都伤到始皇自认是超过三皇五帝的得意创举。
  始皇听到后面越来越不耐烦,心里一直在想:
  “朕花了这么多经费养你们,给你们这样尊贵的客卿地位,原来你们整天研究的就是如何反对朕的新构想,真是一群食古不化的愚儒!”
  等到天色快明,始皇终于打了个呵欠,意兴阑珊地说:
  “辩论到此为止,李丞相将这次议论作对策奏朕。”
  博士们不得不停止发言,尚觉意有未尽,却丝毫未发觉一场空前绝后的浩劫即将来临。
  左丞相李斯和他的法家门客,整整花了十天的时间拟好了一封对策上奏始皇,对策内容大致是:
  “昔日诸侯相争,各有其国,而且是争相招士,所以养成私人教学和游学的风气。现在天下已经统一,法令从一而出,百姓应当努力从事农工,士则应该学习法令制度和各种刑法。但现在这些儒生所教出来的士人,不学习时下有用的实际学问,整天只知道钻研古书,乱发议论,妖言惑众,导使黔首对陛下所创的法令制度起怀疑,为害之大,不是任何罪行可以比拟的。
  同时,这些人只要说到有新法令颁布,就用他们所学的那套旧经典——驳斥,不但个人在内心不服,而且出外就群聚非议。以批评陛下来成名,以唱反调为高明,哗众取宠,成群结党来专门制造谣言诽谤政府,这种情形要是不迅速设法禁止,就会造成百姓不再信服政府任何行政措施的危机,必须要禁!“
  接下去李斯在对策上提出禁止的具体办法:
  “臣请求,凡是非秦国历史的所有史书全予以焚毁,不是掌管图书的官方博士类人员,任何人不得私藏诗书及诸子百家的书,这项命令交由郡守、郡尉等地对官执行查禁,搜出的书简全部加以焚毁。
  另外,凡是有两人以上集合讨论诗书的,论斩弃市,以古制来批评责难现今制度的灭族,官吏知情不报者同罪。接到焚书令三十天内不执行的,无论官吏百姓,一律判劳役四年,谪配北边筑长城。实用学问的书简,如医药、卜筮、园艺等例外,有人想学习政治、刑名法令之学,可由官方办理的学校教授。“
  始皇看到李斯的这封对策,可说是文情并茂,极具说服力。里面痛陈以古非今的错误,并报告天下各地都出现了这种乱象,尤其以齐鲁两地最为严重。
  自从鲁人孔丘私人办学,有教无类,儒家思想深入了这两地的各个阶层,讨论政治不再是士大夫和贵族的专利,再加上孔丘孙子子思的门人孟轲,早些年来游说各国,大事宣扬“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以民为本的理念,齐鲁两地的百姓莫不景从。
  再者,平地多年没有战争,民间富裕,百姓有闲暇和余力来讨论理念和政治,士大夫学术结社清谈,市井贩夫走卒谈论行政得失,批评官员私德,久已成了风气。
  齐法宽松,历代齐王和宰相都采无为而治的作风,一旦将严酷的秦法加在头上,执法官员——尤其是由皇帝直接派出的郡监御史——莫不以苛察为名,借执行法令之便,勒索贿赂,要求好处,处处引仆人民的反感,更觉得还是古制比今制好多了。
  当然,李斯没有明言中央政府派出官员的种种劣迹,而是将齐鲁两地不安的情形全归诸古书,以及钻研、教授古籍的儒生。
  李斯最后的警语是:再不查禁古籍,再不禁止儒生私人办学和结社,很快中央集权的新制度就会遭到质疑和挑战,尤其是孟轲“民为重”的学说,更直接动摇皇帝的统治权威。
  看完这大堆沉重的书简始皇的心也跟着沉重起来。
  他习惯性地又在南书房室内踱平方步来。
  “朕是始皇帝,一切应该由朕开始!”他想:“但焚烧所有古籍,这是件大事,应该好好考虑!”
  就在他委决不下的时候,忽然有近侍来报:
  “前将军蒙武夫妇求见,正在宫门外等候。”
  这正是喜出望外。
  近侍将蒙武和齐虹带进南书房,始皇带着风雨故人来的喜悦,竭诚地欢迎他们。蒙武要行君臣大礼,始皇一把拉住,坚持要他们夫妇行宾主之礼,各人就席位后,始皇取笑地说:
  “你现在是葛天氏之民,不在朕的管辖之内。”
  “臣怎么敢!”蒙武有点惶恐地说:“四海之滨莫非王土,宇内之士莫非王臣。”
  “这只是你嘴里说说罢了,心中不会作如是想,”始皇哈哈大笑,笑声带着些许寂寞。他接着说:“你们夫妇都变了很多,真有股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
  蒙武夫妇的确变了不少。
  蒙武不再是当年翩翩美少年,躬自力耕的结果,脸和手都变成了古铜色,手掌更是茧痕累累,粗糙不堪。
  齐虹容颜已老,鬓边出现几丝白发,额间也有了皱纹,算算年龄也该如此了。
  始皇见了不免暗自心惊,到底是岁月不饶人。在他心中的皇后,依然是那样秀丽,实际上如今不也是白骨一堆?但他们夫妇二人的雍容洒脱却丝毫未改,反而增加了一股他说不出的高贵气质,这是他在周围群臣身上所找不到的。
  那种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羁绊的气度,也许只有云中龙、山头虎才能形容。
  始皇不禁有点羡慕其他们来了。他忍不住笑着问:
  “多年来,朕想见见你们,不便明召,派使者去存问,也是想你们自动回聘来见,你们只是装作不知。今天是吹什么风,竟让你们贤伉俪舍得渭水上的神仙风景,来到红尘污秽的咸阳宫?”
  “臣习惯了山野生活,早已变为村夫鄙人,怕朝观陛下会失礼仪,所以不敢来。”蒙武也笑着回答。
  “那今天有什么要事必须前来?”
  “的确是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