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秦始皇大传 >

第101部分

秦始皇大传-第101部分

小说: 秦始皇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将他们集中到咸阳的办法可行,那就要各地郡守借推荐博学贤良之名,将地方危险分子都呈报上来;另外,必须要李斯再立新法,限制一下民间的言论,将妖言惑众,无事生非的人加以治罪!”始皇终于得到结论。
  正在他想这些事的时候,整个车队忽然停止下来。
  虎贲军都尉来报:
  “启奏陛下,前面已到博浪沙,因地势险恶,直道必须由山谷通过,臣正派人上山两面搜索,清道后再走!”
  “天下平定已久,还要这样大费周章吗?这一停要停多久?”御车的赵高在代始皇答话。
  始皇听到说话,伸头车外对赵高说:
  “就暂时休息一会,都尉所虑甚对。”
  都尉飞马前去部署,始皇要赵高掀汽车前窗帘“他举眼望去,只见前锋三千名金盔银甲的虎贲军分作两边上山,漫山遍野地搜索过去,然后在谷道两头及各要点派上警戒,都尉做了前进记号,车队又再缓缓移动。
  可惜的是,虎贲军搜索虽然仔细彻底,但他们找的是大队人马的大目标,张良和东海力士却是穿着与背景相同的衣服,而且是躲在事先挖好再加上伪装的坑洞里。
  尽管成千的虎贲军牵着马从他们头顶的山路走过去,沙石纷纷下落掉在他们脸上和颈子里,但就是没发现到他们。搜索完毕,派出警戒后,始皇车队又缓缓启动,一批批通过峡道。
  “同式的车有六部,我要投掷哪一部?”东海力士一手提着铁锥,另一只手提着铁尾的铁链问。
  张良放眼看去,心里暗暗叫苦,责怪自己年纪轻,筹划不够周全。
  只见三千前卫虎贲军已过峡首,四周严密警戒,六百名执戟佩剑的郎中,前后左右拥卫着六部款式一样的輼輬车,后面再跟着三十部车,分乘李斯等从巡大臣。
  “等下车过的时候,你注意插有黑色旗帜,上绣龙凤标志的就是。”张良只有如此告诉他。
  “好!”东海力士专心注意缓缓接近的车队。
  前导郎中过去,六部輼輬车经过他们脚下,只见六部輼輬车都插有龙凤标志气。
  “插标志气的车有六部,张君,我该投掷哪一部?”
  一投不中,前功尽弃,但车子在移动,时机就要过去,没有时间让他多做考虑。
  “皇帝总应该乘第一部,投掷第一部!”张良急促下决定,第一部车也刚好接近他们的峭壁脚下。
  “好!”东海力士运起全身力气,虽然穿着劲装,也看得出他浑身的肌肉隆起。
  他挥动铁锥,在空中划了几个圆圈,在日正当中的阳光下划动了几道光圈,他对准第一部车松手投掷,铁锥在半空中发出呼呼声响,显示铁锥去势之疾和他力道之大。
  铁锥不岂不倚砸中輼輬车,整个车厢砸得四分五裂,驾车的六七黑色骏马受到惊吓,人立长嘶。
  郎中令及众郎中高呼:
  “有刺客!”
  众人纵马执戟将第三部輼輬车团团围住。
  张良这才清楚始皇是坐在第三车,很遗憾他们没多带一具铁锥来。
  正在他懊恼间,虎贲军强弩手纷纷发箭,向突出部及后方树林草丛等凡是有可能藏人的地方实施威力搜索。
  成千上万的弩箭,像漫天遍野飞来的蝗虫,咻咻声不断,令人头启发麻。
  好在张良早防到这一着,他的藏身坑洞事先挖了一道交通壕,直通后山树林下的山谷,他们的座骑也藏在那处山谷里。
  就这样,东海力士和他都险些中箭。
  在几波弩箭的威力搜索后,虎贲军后卫部队大批人马上山。有的骑在马上,横冲直撞地来回巡查;有的下马,每隔五步一人,横排着拨草前进,真是连只兔子也会给他们找出来。
  但他们来得稍晚,张良和东海力士早就到达山腰藏马处,骑上快马,加鞭跑掉了。
  搜山没有任何发现,车队又再继续前进。第一部车只是备车,上面只有一名御者,被砸得脑浆迸出,面目全非。
  始皇铁青着脸坐在车上,半天不说一句话,赵高小心翼翼地驾车,不时偷窥车内始皇的脸色。
  始皇如今心中想的是:为什么他日夜辛劳工作,冒着寒暑在外奔忙,清除战争,为天下黔首兴办民利,还是有人这样恨他?荆轲的事,他想得开,高渐离的结,他就一直耿耿于怀,今天这个连影子都未见到的刺客,更让他的自信被那一锥砸得粉碎。
  为什么他们恨他而不感激他?古时多少君王躲在深宫享乐,不问民间疾苦,百姓还称颂他们是无为而治的圣王贤君。不兴办水利,天时不好,百姓就得吃草根树皮;河水变道或暴雨成灾,无数的农田家园只好被淹没。不开辟道路,粮食无法转运,河东丰收,河西却会饿死人;货物不能畅其流,日用物品就会昂贵;军队不能快速调动转用,就得养更多的边防部队……
  这些黔首为什么不体念他的苦心,只喊叫着徭役太重,反而怀念那些素食尸位、将国家弄得贫穷落后的庸君?
  最后他想起孔丘的名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许,他应该自行其是,不应该顾虑这些儒生和黔首怎么批评。
  他想:“我是天之骄子,上帝将兆民托付给我治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为了他们长久的利益,短时间内,他们必须牺牲一下,他们再苦再累,总没有我这样累,只要我问心无愧,不管他们怎么去想!”
  这样一来,他的内心舒服多了。
  张良和东海力士博浪沙铁锥一击的消息,不久就传遍天下,六国故旧尽皆兴奋。
  始皇下令大索十日,但刺客的身影都未见到,从何索起,郡县也只是虚应故事了事。
  始皇游兴皆失,因而更相信荀卿“人性本恶”的说法,光是怀柔没有用,君王仁慈就是无用的代名词!
  他到齐郡以后,再登之罘山刻石颂秦德。
  李斯等人预先警告始皇心情不好,齐郡郡守当然不敢找那些反对派的儒生来烦他。随着始皇游之罘山和琅琊山的儒生都是属于歌德派,他们日夜跟在始皇后面歌功颂德,一致的结论是,始皇功德都远超过三皇五帝,既然号称始皇帝,一切法令制度当然从他开始。
  始皇听了这些儒生的话,龙心大悦,下令郡守举荐方正贤良到朝中为官时,不要忘记他们。
  游罢琅琊山,见到山麓移来农户渔家,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总算冲淡了张良行刺事件的愤怒。
  始皇由鲁地取道上党回咸阳。
  回到咸阳以后,始皇按照原来的构想,命丞相王绾通令各郡以举荐方正贤良的名义,将那些不满时政、乱事批评的儒生全都送到咸阳来。
  但命令到达各郡守手上,全都打了折扣,因为这些郡守深怕保送上去的人真正得罪了始皇,他一迁怒,谁也承受不起,尤其是始皇喜怒无常,谁也摸不透他这项命令的真正用意。
  于是,三十六郡的郡守不谋而同送的都是歌德派儒生,其中还有不少的方家和术士。大小郡所送的人数不一,总共加起来有六百多人。
  始皇对这些人甚为优遇,特别赐宴咸阳宫,然后要丞相会同李斯将这些人分组,专事研究古代制度,将结论呈报用作施政参考。
  这些人当中有两个人最为出色,一个是来自燕地辽东郡的卢生,一个是来自韩地颖川郡的侯公。
  这两个人不但深通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对易经特别有研究,同时还兼研方术,上知天文星象,下通地理风水和医卜。据知道的人透露,卢生更精通招魂术,能将亡魂召来与亲人相见。
  时间一久,这两个人无形中就成了这批人的领袖。
  秦始皇帝三十一年。
  始皇回到咸阳宫中旧环境一久,又不免日夜思念皇后,几度思念成疾,整天精神恍惚不能理事。
  但不管他身体怎样不舒服,或者是政事再忙,他每天傍晚一定会微服简从,去到兰池皇后棺木厝地悼念一番。
  卢生日子一久,和赵高搭上了线。有鉴于徐巿上奏一道求“青春之泉”的书,就骗到了楼船百艘,童男童女各三千,金银珠玉无数,几年无消息,不知道如今在哪个岛上称王。
  他也想效法徐巿故技,富贵荣华一番,否则天天和这些老儒生皓首穷经,尽研究那些殷商钟鼎的稀奇古怪文字,以及其凑发掘出来的死人骨头和殉葬物,来摸索三皇五帝及殷周文物制度,他很快就会满头白发,说不定还会发疯!
  九月,正好咸阳传出有茅蒙此人在华山白日升仙,有人看到他乘云驾龙,腾空而去。
  卢生于是花了点钱,买了些糕饼糖果给在街头巷尾游玩的小孩,教他们唱一首歌谣,歌词是——
  神仙得道茅初成,
  驾龙上升入泰清,
  时下玄州戏赤城,
  帝若学之腊嘉平。
  街头小儿吃卢生的糕饼糖果,唱得越来越有劲,虽然不懂歌词的意义,也是辗转相授,后来大人也跟着唱起来,最后传到始皇耳中。
  那天,他在南书房由赵高随侍。以前皇后在的时候,除了趁始皇及皇后不在,带着宫女打扫南书房外,赵高是进不了南书房的,因为皇后对他的猥琐诌媚丑相有说不出的厌恶,只要他在场,她总是眉头紧皱没有好脸色。
  皇后很少外出,偶尔和始皇同出,她也独自乘坐凤辇车,从不和始皇同乘,因为她看到赵高驾车的样子就想吐。
  但现在皇后已死,蒙武夫妇又告退归隐,远居渭水农村,他找不到一个可以讨论心事的人,于是赵高乘虚而入,变成始皇诉说心声的对象。
  那天,始皇听到宫中有人唱这首歌谣,笑着顺口问赵高说:
  “这首歌谣据说在咸阳传唱很久,里面有些词的意思朕还不能全懂,你能为朕解释一下吗?”
  “陛下圣明都不能解,奴岂不懂的地方更多!”赵高诚惶诚恐地说。
  “那是否能找到人解说呢?”
  赵高故作思索状,一会儿又装出好不容易想到的样子跪禀说:
  “奴婢听闻燕地来的卢生深通仙道,也许他会知道。”他继续又作考虑状,似乎有话不敢说的模样。
  “赵高,你吞吞吐吐地干什么?”始皇知道他这个毛病,他从不愿主动献议,总是要始皇逼问,他才肯说出。
  “奴婢大胆禀奏另一件事,陛下思念皇后过度,常常致病,卢生除了明白仙道以外,还深通招魂之术,陛下大可一试。”
  “真的?”始皇惊喜地问。
  “奴婢也只是听说而已,不敢肯定,据说卢生还会看前生。”赵高谨慎地回答。
  “何谓看前生?”
  “就是施用法术让一个人看到自己前生是什么。”
  “哦!”始皇不再说话,因为他对这没有兴趣,他今生功业地位不但超过他的祖先,而且跨越三皇五帝,要是推溯前生,他只是小国国君,甚至是个栉风沐雨仅能糊口的小民,那岂不是会打击他的自尊!
  “明晚召卢生至南书房。”始皇最后如此说。
  卢生四十多岁,长面隆鼻,淡淡的长眉,留着三绺长须,配上白色儒衫,显得飘逸出尘,真还带三分仙。
  他向始皇行礼就席位后,始皇首先发问说:
  “有关茅初成近日在华山得道、白日升仙的歌谣,先生是否有闻?”
  “臣早有所闻,难道说这首歌谣已传到陛下耳中?”卢生故作惊讶地说。
  “正是如此,而且朕对歌谣的末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