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阀 >

第574部分

宋阀-第574部分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卫执板一礼:“倒叫陛下失望了。”
    “不不不,甚好!甚好!朕只是没想到,贤卿如此……卿今年有几?”赵谌兴致勃勃,好像对徐卫的一切都很感兴趣。
    “臣今年三十有四。”徐卫答道。
    “好!正当壮年!”赵谌一击御案道。徐卫真晕了,不是,你到底在高兴什么?
    “贤卿总西师之雄,在关中连挫金军锐气。此番更是一举光复全陕,以至于金人与我朝议和之前,必先提出督促西军勒兵。女真畏卿如虎,此言非虚也!”赵谌毫不吝惜溢美之辞。
    徐卫谦虚地表示道:“金人所畏者,非臣,乃畏陛下之锐气,朝廷之朝气。”
    赵谌眼睛一亮,追问道:“卿此言从何说起?”
    “金人崛起,不过数十年光阴,然其残暴愚昧之本性今已暴露无遗。内弊丛生,争斗不息,数十载之国家,已现迟暮之气。而陛下锐意进取,便国家朝廷面目一新,朝气蓬勃。金人以迟暮之气,安得不畏陛下之锐气?不畏我朝之朝气?”有时候,武臣拍起马屁来,比文臣更管用。因为在人们的刻板印象里,武臣都是些耿直实在的人。
    这话听在赵谌耳里,如久旱而逢甘露,全身上下的毛孔,没一个不打开,没一个不舒坦。不过赵谌并没有得意忘形,他克制住自己的喜悦,认真道:“朕作得远远不够,若有朝一日,能恢复旧疆,驱逐北夷,方值一喜。”
    徐卫抬起头来,看着赵谌那张有些削瘦,但却英气勃勃的面庞,正色道:“臣坚信那一天已经不远。”
    “徐卿认为朕能成就中兴之业?”赵谌问道。
    “臣愿以军旅事陛下,为达中兴光复之目的,拼此一生。”徐卫面对这位雄心勃勃,又还有点稚嫩的皇帝,投其所好。
    赵谌直视着这位西军统帅,叹道:“诚若如此,济朕莫大之业者,非卿而谁?”
    客套话说完,赵谌转入正题,他在垂询了折彦质何灌之后,很想听听徐卫对于大宋今后对金战略有什么想法,毕竟徐卫是跟女真人交手最多的统帅,他一定有独到的见解。
    不说这边君臣二人商议军国大政,同在禁中,张九月正以二品命妇的身份朝拜皇后。赵谌被拥立登基之时,还没有娶亲,在他即位几年后,大臣们商议,请皇帝娶了已故张叔夜的孙女,张仲雄的女儿,是为张皇后。
    宋代君王经常娶武臣之女为妻,这几乎成了一个传统。因张皇后之故,她的伯父,丢失襄阳的张伯奋得以恢复原有待遇,她的父亲张仲雄因为战创而致残,如今也是广赐田宅,安逸富足。
    张九月出身在行伍之家,没读过多少书,也不是名门闺秀,但自从嫁了徐卫以后,便成为命妇,规矩体统什么的,多少知道一些。再加上此次入朝之前,她就已经用心学习了礼仪。所以,朝见张皇后时,并未有什么不周不到的地方,这男人的话题绕不开家国天下,后妃命妇虽然场面上也要讲几句,但那终究不是女人关心的事情,很快就转到家庭上面来。
    “太尉帅西军,逐北夷,天下闻名。本宫听人说,你也是巾帼英雌,将家之女?”在暖阁里,仪态雍容的张皇后向张九月问道。
    九月知道皇后也出身于将家,遂答道:“称不得将家,妾之先父阵亡于征方腊途中,只是一统兵官。”
    张皇后听罢,朝旁边陪同的命妇中看了一眼,又问道:“荆湖宣抚何太保,是你的姨父?”
    “正是。”张九月坚守不问不答,规规矩矩。
    张皇后突然一笑:“这么说起来,她该是你的表妹?”
    这话听得张九月一时不明就里,只听一个声音道:“回皇后,夫人确系臣妾表姐。”
    说话的妇人,约有三十来岁,花钗冠遮掩下,半露倾城之容。在场的,除了皇后以外,都是王妃命妇,而此妇一开口,大有艳压群芳之势。其面容之姣好,让左右命妇尽皆失色。朱唇微启之时,双目流波转动,虽已不是豆蔻年华,但其风韵足以令人倾倒。
    张九月本来规矩坐着,目不斜视,皇后问一句她答一句。但此时听到这话,忍不住抬起头来寻声看去。
    这一看,直看得她心头一跳,面露慌色,赶紧低下头去。她看到的不是旁人,正是她多年不见的表妹,何灌之女,何书莹!
    想当年,九月在何府,受姨母***。当时她觉得表妹是个美丽,善良,知书达礼的闺秀。可后来跟徐卫成婚后才发现,原来何书莹的心机远非她母亲可比。只是,时过境迁,张九月随夫入陕,跟何家没什么联系,也就把这个表妹淡忘了

第五百九十七章 九月心结
    在这里作陪的,大概都是嫔妃命fù一类,何书莹算起来年纪也不xi了,嫁人没什么稀奇;以何灌的身份地位,她嫁给官员作了命fù也不奇怪;但让张九月没想到的是,何书莹竟然在此时出现在此地!
    张皇后问起了她们两姐妹的渊源,张九月拘谨不能答,何书莹遂提起了张父战殁,张母病逝,将表姐张九月寄养于何家,一直到出嫁为止。
    皇后听罢,叹道:“何太保夫fù将你抚养*人,又择徐太尉这等佳婿,可谓视如己出。”
    九月也只能答道:“皇后之言极是,臣妾不忘姨父姨母养育之恩。”说话间,又稍稍抬头去看表妹,只见何书莹也正在看她,两姐妹目光ji错,随即闪开。
    皇后赐见完毕后,为了表示对张九月的殊遇,特地在宫中设宴款待。又赐给衣料、首饰、金银等物,九月***出宫,回到馆驿。
    另一头,徐卫也在禁中陪皇帝吃了饭出来。在君前奏对时,紫金虎引起了赵谌极大兴趣,他前脚刚离开皇宫,赵谌后脚就对沈择说,助朕大业者,必斯人也!赵谌如此看重,并非没有原因。
    首先徐卫是坐镇一方的统帅,他拱卫着西部半壁江山,不管谁当皇帝都不能xi视他。
    其次,徐卫在几大军事统帅里,年纪最轻,前途不可限量。何灌赵鼎,都已经是年过花甲乃至古稀的老人。赵谌要树立自己在军队中的威信,必假折彦质和徐卫之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赵谌认为,徐卫的才能不仅仅体现在军事上。在紫金虎向他当面汇报了川陕宣抚处置司积极开展对夏对辽的外ji后,赵谌这个被养在深宫之中的天子才知道,原来我们还有外援可以争取。
    但同时,赵谌也非常清楚,徐卫是太上皇一手栽培提拔的武臣。自己即位以后,皇父并没有放弃对朝政的干预和控制,徐绍去世之前,再三提醒自己xi心防备。此次徐卫回朝,太上皇一定会想尽方法跟他碰面。所以,在召见徐卫时,赵谌几乎挑明了向徐卫表示,朝廷只有一个。
    徐卫此番回朝,本为打探消息。皇帝的话让他敏锐地察觉到,有人对皇位形成威胁,这个威胁就来自于太上皇。
    房间内,徐卫正要扒去那一身朝服,张九月坐在桌边,有些恍神。以至于徐卫连唤她几声也没能听见。
    “娘子?九月?过来搭把手。”徐卫加重音量唤道。
    九月这才如梦方醒,过来替丈夫宽衣,徐卫随口问道:“皇后召见如何?”
    “皇后端庄仁慈,几次称赞官人之功,又留为妻在宫中用饭,还赐了许多衣料金银。”张九月答道。
    徐卫摘了冠,去了袍,将那几块记满“会议纪要”的笏板放在桌上后,见妻子兴致不高,遂笑问道:“那你怎么还一副不乐意的模样?”
    九月过去替他倒了杯茶递到手中,轻声道:“官人,今日皇后召见,许多妃嫔命fù作陪,你猜谁也在其中?”
    徐卫抿了口茶,既然老婆这么问,那肯定是自己知道的人。莫非是自己哪位同僚故旧的浑家?结果没等他回答,张九月已经抢先公布了答案:“表妹。”
    听到表妹两个字,徐卫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片刻之后,他才恍然道:“你是说书莹?”
    九月点了点头:“我进宫之后,谨守规矩,也不敢lun说lun看,先还没注意到她也在场。后来皇后提起时才发现。”
    徐卫忽地想起他前一次到镇江行在,有一天正替娘子和姐姐嫂子们买些衣料,撞上个xifù人非要跟自己抢。那xifù人发现自己以后,派人跟着,不久在自己于酒楼用饭之际,就引了何书莹。那次仓促见面,徐卫没太当回事,回陕西以后随口跟九月提了提,也没有在意。
    “你姨父如今是荆湖宣抚,官拜太保,书莹自然嫁得好人家,作为命fù陪同皇后,没什么稀奇。”徐卫道。
    看着丈夫满不在乎的模样,九月似乎也觉得自己多虑了。诚然,当年丈夫行走于何府时,表妹书莹好像对他倾心,否则也不会企图编造谎言,说自己已许人家。但自己如愿嫁给了徐卫,并且事情已经过去十多年,现在书莹也已经成了家,肯定也已经为人母,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想到这里,心中释然,笑道:“确实没什么稀奇的。”
    “哎,她嫁给谁了?你姨父当年待我不薄,此番入朝经过荆湖时也没去看他。不如你去和书莹聚聚?”徐卫建议道。
    张九月一时不语,因为当时皇后召见,那是何等隆重之事?她不可能去问,表妹你嫁给谁了?
    “当时场面,也不容去问,所以并不晓得。”九月答道。
    徐卫思索片刻,道:“那这样,既然我俩都回朝,不如去拜你姨母?”何灌虽然在荆湖作宣抚使,但他的家室还安置在杭州,折彦质亦然,徐卫还准备抽空去拜见西军前辈折可求。
    张九月不说话,徐卫见状,心中明了,劝道:“知道你姨母当初对你不好。不过娘子,如今你是二品命fù,作为边帅家属还朝,很多眼睛都盯着你我夫妻。大家都知道你是何太保府上长大*人的,如果回朝而不去拜望,人家要说闲话,言官也自有议论。权当走个过场,从带来的礼物中挑选一些,你我夫fù到何府去会一会,说几句就走。”
    九月挨着丈夫坐下来,柔声道:“她虽待我不好,但我始终寄她篱下多年,去看看也应该。不过,是不是该先去拜见三婶?”
    提起这个,徐卫脸上一沉。三叔去世,自己作为亲亲侄子,也没能见到他老人家最后一面。回到行朝这么几天,连婶娘也没去拜望,实是不该。
    “现在徐家的长辈,就只剩下一个三婶,原来在大名府还有个姑母的,听说也去了。这样,左右官家皇后也都召见了,你收拾收拾,一会儿就去看三婶吧。”徐卫叹道。
    “好,我这就准备。”张九月应道。随即吩咐仆人准备礼物,又去街上采买香烛祭品,准备上坟,这些是徐卫这个汉子绝对想不周到的。
    徐府是皇帝所赐,就在杭州城中心地带,距离皇宫和馆驿都不远。徐卫夫fù二人坐了车,携了礼物,带了仆从至徐府门前。徐九还下了车,又接了老婆,投府门而去。
    想当年,徐卫头一次到东京,去三叔徐绍府上拜望。还被门人奚落鄙视了一顿,而这一回,他刚下车,徐府的门人就注意到了他。
    等到他夫妻两个携手登阶而上时,门***呼:“九官人回来了!”
    徐茂、徐彰、徐绍三兄弟虽然分隔异地,却不曾分家,连子侄们的排行也是从长房排起。再加上徐绍对徐九又极为看重,因此这徐府的下人们也没谁当他是客。
    门人的呼喊,早惊动了府里的徐家人。仆人们争相而出,来拜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