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阀 >

第488部分

宋阀-第488部分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确实是这样,徐卫刚刚收到军报。泾原帅徐原先前撤至庆阳府一线,与环庆军合师防御。张俊似乎对这个老长官心存畏惧,进兵至庆阳府东北角的凤川镇,两军大战。徐成以“叠阵”作为基础,布强弩轮番射住韩军攻势,自引重兵军两翼钳击而上从上午打到晌午,韩军逐渐不支此时,杨家后裔杨荣,引八百骑贯穿敌阵,直扑张俊所在的中军,声言活捉叛贼
    张俊败走,徐原趁势掩杀,一直追到荔原堡方才勒兵。是役,斩级五千余,生俘韩军近万,金军数百人,夺军械马匹甚多。当然,俘虏之中,相当部分是主动倒戈的原泾原兵和环庆兵。经历这一战,环庆战区的局势得到根本扭转。张俊还师大顺城,恐怕也没有力量再次组织大规模进攻了。
    而在凤翔府,金韩联军久攻朱记关不下,士气低落。而凤翔驻军求战之声渐起,都统制杨彦已经上报帅司,建议增加兵力,组织一场主动反击。徐卫调熙河兵来,正是为此
    好生勉励了姚必隆等熙河将领之后,便命他们在秦州城外稍事休整,等候进一步命令。
    姚必隆等人走后,徐卫并没有离开,他仍旧坐在厅上,手捧茶杯,却一口没喝,想什么事想得出了神……
    杨彦上报,提议主动出击,他虽然也认为可行,但到现在还没有完全下定决心。毕竟现在不是当年拥雄兵八万的时候了。两年之前的鄜州大败,还历历在目,现在秦凤军不过三万余众,就算得到熙河姚平仲和四哥五哥的支援,再把部分义勇也算上,与敌人相比,兵力相差仍旧悬殊。
    善战者,不虑胜,先虑败。如果主动出击战败的话,凤翔就危险了。眼下,徐原已在庆阳府取得了胜利,虽说没有完全击溃张俊,将敌驱逐出境,但至少把张俊给打痛了,稳住了环庆的局势。
    在这种情况下,最稳妥的办法,秦凤应该继续坚守。跟它耗,耗到对方士气涣散,军心动摇,或者耗到对方粮尽自退为止。但话说出来,这么作固然稳妥,却也消极。
    “大帅?大帅?”
    徐卫侧过头去,发现吴玠竟站在他身前,一时恍神,他脱口问道:“你几时来的?”
    吴晋卿苦笑:“相公想什么,竟出了神?”
    徐卫放下茶杯,缓缓起身道:“还不是杨彦说的那事,正琢磨呢,还没拿定主意。”
    吴玠忽然神秘地一笑:“有个人或许能帮制置相公下定决心。”
    徐卫知道他这话肯定不是没来由的,因此疾问道:“谁?”
    “便是相公的侄儿,两兴安抚司副统领官,徐仲。”吴玠答道。
    徐仲?他一个小小的副统领,中级军官都算不上,哪能帮我下决心?徐九遂问道:“这话从何说起?”
    “他人就在厅外,相公何不亲自问他?”吴玠道。
    徐卫眉头一皱,想不明白,问道:“哪儿呢?”
    “徐仲,进来吧。”吴玠大声喊道。
    果然,那厅外门旁转出一将,不到二十岁年纪,身板都还显得稍许单薄,似乎撑不起来身上那套铠甲。但他显然是个将家子,行走之间,龙行虎步,铠甲铿锵作响,自有一股威仪。天是徐四的长子,徐九的亲侄,徐仲。
    

第五百二十一章接见降将
    第五百二十一章接见降将
    “卑职徐仲,见过制置相公见过参谋”徐仲上得前来,抱个拳,朗声说道。
    徐卫在没女儿之前,最疼两个晚辈,一个是他外甥范宜,一个就是他这亲亲侄子,徐仲。见他进来,脸上也不自觉和缓了颜色,问道:“你此来所为何事?”
    “卑职奉本司都统官人之命,特来向制置相公禀报急务”徐仲一板一眼地说道。他说的本司,自然就是指两兴安抚司。都统嘛,当然就是徐五了。
    徐卫点点头:“说吧。”
    “昨日,踏白传回警情,言有敌军顺渭水南岸直奔宝鸡。我部加强守备,本欲迎敌。不料,这支敌军至大散关前十数里停下,遣数人前来通报。自称为陕西韩军,已叛了伪朝,要投奔西军。”徐仲把事情来龙去脉一说,徐卫的一双眼睛就不断放大。
    “说下去。”
    “徐都统不敢大意,令其后退三舍,统兵之将入关相见。对方应允,后退十数里,专派一人入得关来。说是有招捉使李成等将来投。卑职奉徐都统之命,专程前来禀报。”
    李成?徐卫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似乎在哪里听过,但一时又想不起来。遂问道:“你五叔查问得如何?那李成是何来历?”
    “已确认属实,都统与李成等人见过面。现李成等驻兵渭水之南,其部属皆得约束,秋毫无犯。至于李成来历,他原为河北兵,曾应募弓手。”徐仲答道。
    徐卫略一思索,吩咐道:“你马上回去,引李成等将来见。记住,他们的部队必须屯在渭水之南,你司务必严加监管”
    “得令”徐仲抱拳一礼,便要告辞离去。
    “慢,转告李成等统兵之将,若倾心归附,本帅可以明确告诉他们,既往不咎,开诚布公”徐卫仔细思索之后,如此表态道。
    徐仲走后,紫金虎又想片刻,仍无头绪,自语道:“这李成是何人?似乎在哪里听过?”
    “他不是自称河北弓手么?相公怎不去问子充?”吴玠提醒道。
    对啊,马扩当年就在河北率领义军抗金于五马山,河北那片他熟便让吴玠马上去二堂叫来了马扩,问道:“子充,你可知李成其人?”
    “李成?”马扩一愣,随即想了起来。“卑职在河北举义抗金时,李成纠集数千之众盘踞宿州,自号‘李天王’,其人臂力绝伦,能挽三石强弓,每战必身先士卒之前,且号令严明,爱护士卒,颇有些声望。只是……这人全无气节可言,当时相公不是义军巡检使么?曾传令河北义军,相约共同阻击斡离不残军。李成也响应号召出兵,但不久即劫掠宿州,拥兵自重,与盗匪无异。想是后来高世由据河北,他就投了伪韩。”
    徐卫这才想起,我说怎么那么耳熟呢,《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将,不就有一个李天王李成么?想来这厮就是原型
    “是这样的,李成与数名韩将,昨日从渭水南岸奔至大散关前,自言背了伪朝,要投奔西军。”吴玠从旁向马扩解释道。
    马扩颇有些吃惊,但转念一想,笑道:“这倒也符合他的作风。”
    徐卫沉吟道:“李成既为韩将,却叛投于我,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内情?”
    “卑职猜测,金韩联军久攻朱记关不下,又一直没有另辟蹊径,军中定是生变,李成叛变想必与此有关。”吴玠分析道。
    “这有何难?相公召他来一问便知。”马扩轻笑。
    两日后
    徐卫正于秦州知州衙门坐堂,制置司佐官来报,言徐仲引数名投诚之将,已经进城,在制置司等候接见。
    紫金虎一听,即放下手头公事,委给通判,风风火火赶回制置司衙署。接见那几名降将于花厅之上。
    徐卫踏进花厅时,徐仲小声说了一句:“制置相公到。”
    那几名降将一听,几乎是同时起身抱拳,俯首相迎。徐卫径直到主位坐下,而后道:“坐。”
    数将依言落坐,仍旧低着头,都不说话。徐卫一眼扫过去,问道:“李成何在?”
    徐仲看向叔父,禀报道:“相公,李成因忧虑所部无人约束,怕祸害了地方,因此未能前来。”
    徐卫听了这句话,心里就已经明白。李成不是怕部队祸害地方,而是担心离开了队伍,不知道自己会如何处置他,因此不敢来。看来此人颇有些头脑,自己那番表态并没能打动他。马扩说得没错,这人确实有些奸猾。
    当下也不说破,见那三名降将都不抬头,故意笑道:“几位看也不看本帅一眼,没奈何,只能先自己报个家门了。本帅徐卫,陕西制置使兼秦凤帅,几位怎么称呼?”
    话音落地,那其中有一人,抬起头来,看了紫金虎一眼,马上又低下头去。有些紧张地站起身来,轻声道:“卑职范忠,原是咸阳守将,后随韩常进军凤翔,今来投相公,并无二心。惟愿效力于军前,以赎往日之罪过。”
    徐卫说了一个“好”,又问:“还有两位呢?”
    又有一将,起来侧身冲徐卫行个礼,小声道:“卑职王符,原任陕州钤辖,愿在相公麾下效死,将功折罪。”
    最后一将,倒洒脱些,起身,步至厅中,冲徐卫深深行个礼,那两手却不见放下,而后朗声道:“卑职梁兴,曾于太行山举义抗金,有幸出自相公麾下。虽迫于形势身在伪韩,却心系故国,常念回归。久闻虎帅威名,如雷贯耳,卑职不胜钦佩,但恨无缘得见今韩常引数万金韩乌合之众犯境,卑职决意回归,请大帅委卑职先锋之任,定当破敌”
    这将四十岁不到,与一般战将虎背熊腰的形象相比,他显得单薄一些。至多六尺有五,脸庞削瘦,鼻梁高挺,唇上一排浓须,显得十分精干。他一来,不报在伪韩的军职,而说曾在太行山组织义军抗金,因当年徐卫当过“两河义军总管”,所以他说有幸出自徐卫麾下。言下之意,没把自己当外人。
    见他说得如此慷慨激昂,徐卫却有些疑惑,忍不住问道:“你为何一直看手板?本帅想问问,你手心里有什么好看的?拿出来奇文共欣赏如何?”
    梁兴一时把张脸涨得通红,嗫嚅着说不出话来。良久,缓缓举起左掌,却见那掌心之中,密密麻麻写着不少小字。
    徐卫哭笑不得:“这是……”
    “卑,卑职不善言辞,恐,在相公无状,因此托人先写上几句,以免……”梁兴结结巴巴道。
    徐卫不禁哑然失笑,至于么?不就是来见我一面,还预先准备个发言稿?当下抚慰道:“大可不必,话说得再好,终究是空谈。徐某作事最讲究公道,谁跟我一条心,谁就是我的同袍弟兄,本帅必以同怀视之。只要你等诚心归附,戮力抗金,从前种种,咱们就再也不提如果有人三心二意……最好趁早,以免将来后悔莫及。”
    听他如此表态,三将无一例外地表示,绝无二心
    “甚好你等能本着忠义之心,背韩来投,本帅甚是欣慰。所有安抚奖赏任用等事,稍后有司自会安排。本帅现在想知道,朱记关前,金韩联军情况究竟如何?”徐卫问道。
    那范忠马上接过话头道:“相公容禀,此番入侵,乃是因为高逆的由头,女真人不过从旁协助罢了。但在陕西,除韩常两万兵外,又有女真大将赤盏晖引四万金军来援,纠结韩军,共计一十三万进犯陕西。”
    “但怎奈相公麾下,猛将如云,士卒剽悍,朱记关更是固若金汤韩常久攻不下,仍旧一味用强,军中怨声载道,他却一意孤行。如今,联军之中,各军将士已是离心离德,士气低迷”
    徐卫听在耳里,频频点头,又问道:“那赤盏晖什么来头?”
    “此人乃四太子兀术帐下悍将,常为先锋颇有些手段,此次入陕西,便是以他为首。”王符回答道。
    徐卫听到这里,吸了口气:“如果本帅没有记错,韩常好像是粘罕的旧部?他与其父韩庆和,俱为汉儿军名将,当年斡离不被围滑州,他父子二人企图投宋,事泄被捕,但斡离不放了他父子一马,可有此事?”
    三名降将面面相觑,这金军中的秘密,咱们都不甚清楚,虎帅是如何得知的?
    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