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阀 >

第462部分

宋阀-第462部分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夜,本该宁静的杭州城突然躁动起来殿前司的官兵,明火执仗,挨家挨户搜查不论是你贩夫走卒,还是达官显贵,无一例外偌大一个杭州城,顿时鸡飞狗跳
    而与此同时,在距离杭州城十几里外的驿道上,一条火红的巨龙正蜿蜒盘旋
    一身紫色官袍的徐绍,骑着高头大马,身旁战将簇拥他的身后,是无数攒动的人头在火光映照下,将士们身上的铠甲,手中的兵器,都反射出炫目的光芒
    离徐绍最近一将,极其威猛穿一身铁札甲,执一条混铁枪,头顶掩日盔,身跨黄膘马,浓眉大眼,满面虬髯,乃东京留守司右军同统制,王贵
    “相公,此去杭州,还有多远?”王贵问道。当不久前,徐绍出现在他面前,示出太上皇诏命,要他出兵赴行在时,他几乎没有多想就答应了。其一,徐绍是他的老长官,在任东京留守时,徐绍大力整顿军队,增强战力,在军队中威望甚高;其二,耿南仲无视将士,有功不赏,有过不罚,绞尽脑汁安插亲信到江南的各军之中。这让将领们极其愤怒又尤其是折彦质引去,军队没有了领袖,都惶惶不安。
    “十余里地。”徐绍随口答道。此时,他心急如焚官家和耿南仲想必已经察觉到事情有异,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来阻止太上皇和众多同僚都在城中,万一被对方抢了先,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在自己率领军队赶到之前,耿南仲抢先下手的话,万事皆休
    一念至此,不禁下令道:“快迟则生变”
    城中,深夜的杭州早已翻了天殿前司的内卫部队挨家挨户搜查,很快就从四面八方向城中央汇聚几十名大臣,目标非常明显,根本不怎么费力。
    此时,在那处与蔡京别院相隔只两条街的深宅中,太上皇赵佶已经与群臣议毕,正式决定,拥立太子赵谌登基更替朝政这种事,赵佶自然不能亲自出面,众臣遂以副相,尚书左丞朱胜非为首,只等徐绍兵马一到,便闯行宫,拥立新君
    这是漫长的一夜在事情议毕之后,他们要作的,就是等待,在煎熬中等待这是捅天的大事,稍有不慎,祸及满门在场的人,绝大多数本来非为私利,他们赞同皇帝禅位于太子,乃是从大局出发。但事情演变到现在,这一个太上皇加三十四名大臣,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这都是拜官家和耿南仲所赐因此,这场事迹的成败,不但关系到大宋的国运,更攸关众臣前程性命
    “怎么还不来?徐绍是不是出了事?”有心急的人已经开始胡思乱想。
    “别急徐绍素来持重,他曾任东京留守,那驻余杭的王贵是他旧部,又兼太上皇明诏,应该不至于。”有人劝道。
    正说话时,门开处,一人匆匆而入,大声报道:“不好官兵满城搜查想是事泄马上就到此地”
    一石惊起千层浪那堂上当时就炸开了锅众臣议论纷纷,都显得格外激动高高在上的道君赵佶脸色一变他知道,这是儿子要抢先下手了
    朱胜非此时奏道:“太上皇事泄势危如之奈何”
    群臣纷纷奏问,赵佶一时也没了主意正犹豫不决时,外头敲门声,呼喊声大作堂内顿时乱作一团,众臣都请太上道君赶紧作出决断
    “事已至此,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你们即刻去行宫拥立太子更替朝政”赵佶切齿道。“朱胜非”
    “臣在”
    “接诏”赵佶从面前的案上拿起亲笔草拟的诏书。
    朱胜非大步上前,俯首接过太上皇明诏,将心一横,谓一众同僚道:“诸位随本相去行宫”
    “走去行宫”众臣一片呼喝。
    门外,早已被殿前司官兵围得水泄不通。数十根火把将街道映照得通明,几名军官正在前头叫门,但门都快被砸烂了,却不见有人来开。这让领头的将领十分怀疑将佩刀一拔,厉声道:“撞”
    话音落在,大门突然洞开
    那战将定睛一看只见一人,着官袍,顶幞头,一手撩衣摆,一手举着物件,领着一大帮身着公服的人涌出门来果然在这战将正要下令,忽听那官员喝道:“太上皇明诏在此拥立太子谌登基即位”
    这一句非同小可把那围门的将士们骇得呆若木鸡还有谁敢向前一步?堵着门口的士兵们不由自主地退了回来,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领头的战将,看他如何示下
    战将也是不知所措,他得到的命令,是搜查朝中意图犯上作乱的逆臣可现在,人家声称有太上皇明诏,要拥立新君这个局面,不是他一个武臣所能判断的正骑虎难下时,只听人群中有一个声音道:“前面敢是殿前司都虞侯张仲雄?”
    张仲雄,乃故少保张叔夜之次子。当年,张叔夜任西京留守,赵桓决意南巡之后,他引二子,率西京留守司部队护送。及至行在,这支没有任何山头派系的部队,被赵桓视为近卫,与何蓟统率的常捷军,共同拱卫行在安全。
    前些日子,何蓟被调离后,他与其兄率军进驻杭州,成了天子亲军

第四百九十九章政变(中)
    第四百九十九章政变(中)
    张仲雄寻声望去,人太多,看不真切,因此回道:“正是”
    那说话之人站了出来,却是原枢密副使,现广东安抚使许翰之前,枢密使折彦质在镇江府领导抗金,枢府一应事务都由他处理,张仲雄哪能不认得?
    “官家无法理事,耿贼弄权祸国,今我等已取得太上皇明诏,拥立太子即位你,速引军相随,前往行宫”许翰人本来极方正,而且也没把自己当成是广东安抚使,还是一副西府首脑的口吻。
    张仲雄倒不糊涂,暗思如今枢密院无主,那签书枢密院事刘延庆也管不到我头上来,你已卸任,我为何还要听你的?你说有太上皇明诏,我怎么没看见?
    这些话,他不敢挑明了说,因此沉默以对,苦思对策。朱胜非一见此情形,高举手中诏书,声传四方:“诸军看真切,太上皇明诏在此谁敢阻拦”
    他的地位又不一样正经的宰执大臣张仲雄犹豫再三,下了马,因甲胄在身,不施全礼,只抱拳道:“诸位长官,卑职奉王殿帅之命前来勾当,作不得主并不敢为难长官,也不敢放各位前行还请见谅”
    众臣一听他这话,顿时色变朱胜非也不禁问道:“那你意欲何为?”
    “请诸位长官稍待,卑职这就遣人去请王殿帅”张仲雄朗声道。他实在担不起这个干系,所以只能请王宗濋来拿主意。
    朱胜非听罢,心头大急王宗濋是官家的亲舅舅,一直极受信任,他若来,万事皆休
    此时,人群中有一人高声叫道:“张二认得本官么”
    张仲雄定眼看出,俯首道:“昔日我父为济南知府,公为司录,如何认不得?”
    “那便好你高祖张太师,真宗朝为西府之首,天下谁不敬仰?你父张少保,剿贼山东,奋战中原,镇守西京,勇赴国难是何等的忠义满朝上下,谁不称赞?今耿南仲趁官家染疾,无法视事之际,玩弄权术,败坏朝纲,以致天怒人怨你是忠良之后,应当晓事如何敢阻拦?”这人既与张叔夜共过事,自然知道对方底细。张仲雄的高祖张耆,乃宋真宗时名臣,至于其父张叔夜,那就更不用说了。
    张仲雄被他一顿训斥,无言以对。暗思,这朝中生此大变,我一个武臣,还是不要搅和的好耿南仲的行径人所共知,我若帮他,与助纣无异。这些长官们,既讨得了太上皇明诏,要拥立新君,我若阻拦,岂不坏了先父忠义的名声?
    正权衡时,朱胜非逮准时机,一声大喝:“量一武夫,敢阻我等宰执走”说罢,大步往前身后几十名大臣,紧紧相随
    当兵的最实在,不得上峰命令,决不放行因此将那一条条锐利的长枪平放,意图阻止张仲雄一见,慌忙吼道:“闪开”
    士兵们退到了一旁,让开了道路,朱胜非高举诏书,引三十二名大臣,向两条街之外的临时行宫进发
    两条街,说来不远,可在一众大臣看来,这短短的距离却走了大半天也没到黑漆漆的街道上,只听到一阵碎乱的脚步声,谁也没有说话。此去,是胜是败,不得而知。若胜,则清君之侧,肃正朝纲我等身家性命,亦得保全若败,我等不免远窜,终生不录,而这家国天下,也会一片狼藉
    不一阵,天子所居蔡京别院已然在望待看清情形时,众官不禁倒抽一口冷气那临时行宫,被铁甲武士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灯笼火把将四周映照得如同白昼
    “朱相,怎么办?”有人小声问道。
    “能怎么办”朱胜非切齿道,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开弓没有回头箭,硬着头皮也要上
    很快,那护卫行宫的将士一阵骚动,他们发现了逼过来的人群等走得近些,他们看清,这些人都穿着公服,竟全是当朝大臣
    人墙中走出一员军官,吃惊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他接到的命令,是城中有人作乱,要他领军护卫天子行宫。但眼前数十名大臣,其中不乏身居高位者,这深夜闯宫,意欲何为?那行在最前面的,不是尚书左丞朱胜非,御史中丞秦桧么?
    “奉太上皇明诏,清君之侧,拥立太子你等还不闪开”朱胜非大声吼道。
    那军官瞠目结舌,一时反应不过来将士们也是如闻惊雷,不知所措正当此时,从行宫内奔出一将,歇斯底里地吼道:“逆臣作乱,官家有旨,着即拿办弟兄们上”
    可他这一声嚎出来,并无一兵一卒敢往前那骇得呆若木鸡的军官上前禀道:“长官,朱相手中拿着太上皇明诏”
    “啪”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打得那军官晕头转向
    “甚么太上皇明诏都是这班逆臣妄托没听到我的命令么,拿下”那战将正是殿前司副都指挥使
    “孙正睁开你的狗眼看仔细了”朱胜非一声厉喝往前数步,展开手中诏书,高举过头顶,遍示众军
    凡是识得字的,都看到那诏书上写得分明,且盖着太上道君印玺。又拿在宰执大臣手里,如何假得了?
    孙正视而不见,只是一味喝令将士上前逮捕秦桧等大臣声色俱厉,又喝令他们反戈一击官兵们两头受堵,不知如何自处
    正相持不下时,只近蹄声大作,众人回头望去,身后的大街上,兵士们手执火把蜂拥而来那火光之下,一人身着紫袍,腰束金带,连幞头都跑飞了,不是殿帅王宗濋是谁?
    这一夜王殿帅忙得够呛,在杭州城里四处奔走,不为旁的,就为保住外甥的帝位一听“逆臣”们闯宫,他慌忙引了兵将前来。奔到近前,勒停缰绳,气喘吁吁道:“孙正逆臣都已现身,如何不抓”
    朱胜非将诏书一举,朗声道:“王殿帅太上皇明诏在此”
    王宗濋吃了一惊他是皇帝的亲舅舅,也是太上皇的小舅子,属皇亲国戚之列,昔日赵佶没少赐墨宝给他,他如何识不得那太上道君的瘦金字?这事可麻烦了姐夫下诏,要把外甥的帝位传给太子,这可如何是好?
    想了片刻,将心一横太上皇已然禅位,当初说得明明白白,除宗教外,他事不预如何还来管这朝上之事?天子是我外甥,有他在,才有我的地位若被这些人得逞,我还不得远窜穷山恶水
    “国赖长君今天子健在,你等发动事变,便是谋逆休要多言,束手就擒罢众将官,予本帅拿下”王宗濋厉声道。
    他可是殿帅殿前司都指挥使又有国舅之尊他说的话分量自然不同众将士听了军令,一时蠢蠢欲动恰好此时,闻听消息的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