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阀 >

第174部分

宋阀-第174部分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卒们紧握着兵器,尽力奔跑,各就各位。长枪手排在最前面,一就像就蹲在地上。将枪尾拉地,枪尖朝前虎捷军通常以一百五十名枪兵为一小阵。横列三十人,纵五人,密集排列在一起。因为是采取蹲坐姿势,就算前面的同袍被骑兵冲倒,也不会撞上身后的枪尖。这样,敌骑若冲阵,每前进一步,都有一排锋利的铁枪等着他。今天,徐卫在最前端布出了二十阵枪兵,远远望见,只见长枪林立,一道钢铁森林令人见而胆寒。
    紧接枪兵之后。执黄桦弓黑漆弓的弓兵已经就像,他们都半跪在地上。将一把一把箭矢插在面前的土中,方涧书晒细凹曰甩姗)不一样的体蛤”、说阅读好去外世随时取用。在他们后面。是数以千计的弩兵。蓝些弩兵惯毛几朋张弩,这种弩以手持或坐姿都可射,弩臂长四尺,弩弓长两尺有余,以单兵手持可算是庞然大物了。之所以叫“踏张弩”是因为这种大弩仅仅依靠臂力,除非是岳飞这样神力惊人的铁汉,否则绝难拉开。所以,在弩臂下方系有绳索。开弓的时候,用左脚踩住绳索,然后双臂用力将弓弦扣上弩机。
    踏张弩虽然骇人,但跟后面那些比起来,简直就跟玩具一样。没错,排在整个大阵最后的,就是宋军百十年来所依仗的大杀器,神臂弓!即使徐卫很受皇帝喜爱。即使他的部队有两万多人,但配给虎捷的神臂弓,也不到百具而已。一是因为神臂弓可算是宋军“战略武器”国之利器不可轻易示人,若是配备太多,那在战场上遗失的机率就越大。万一被敌人缴获了去,加以研究仿制,再拿回来射宋军就不妙了。二是因为神臂弓体积较大,携带不便,数量太多也不方便运送。第三,一张神臂弓要三个士兵配合操作,如果在弓弩兵中比例太大,那么就会占用太多的兵力。还有一个,原因就在于徐卫,他始终认为,武器军械这些东西。简单实用才是最重要的。士兵用普通弓照样能杀人,三个用黑漆弓的士兵杀敌人数一定比神窄弓多。因为神臂弓操作起来较困难,所以“临敌不过三箭”
    整个大阵渐渐成型。士兵们都紧张地作着最后准备,检查器械,互相鼓励。
    因为一旦阵成,便会有三声鼓响起,那时所有人士兵都需保持安静,聒噪者以军法论处。
    “兄弟,莫慌,女真人跟我们一样,两个肩膀扛一颗脑袋”老兵照例用这句话鼓励生瓜蛋子们。
    可是,前两年还瞪着一双迷茫而惊恐的眼睛,仰视着军中前辈的新兵经过战火的淬炼,已经今非昔比,不等老兵说完,便用力将手中硬弓扯得浑圆,突然一松手。弓弦出清脆的响声:“真希望金狗现在就扑过来,我喜欢看他们中箭后连人带马栽倒的样子。更喜欢战后清扫,遇上还能喘气的,拿已经卷口的刀割他们喉咙。乡下杀猪就是这么杀的。”
    老兵一时愕然,大概他没有察觉到,短短一两年这些从大名府治那小县出来的土包子们已经变成杀手了。晃了晃手中黄桦弓,冷笑道:“你小子还嫩了点,等哥射个带金环的金将给你看。”
    战前的嘈杂与躁动。随着三声战鼓而沉静下来。不少士兵深深吸上一口气,又重重呼了出来。心里默念着,三贯钱,三贯钱,对面全是三贯钱,
    千步之外,逐渐汇聚的李金联军似乎没太把虎捷军放在眼里。仗着有优势骑兵护卫,他们不紧不慢地列着阵,军官们甚至还不时眺望一下对面宋军阵形。此时。一队衣甲尚算整齐的士卒簇拥着几名战将脱离了军阵,向着对面奔出一箭之地,远远窥视。
    “颇有章法。”说这话的人,约有将近五十,个头并不高,虽然骑在马背上,但跟周边护卫他的士兵比起来,还矮上半头。四方脸,拖刀眉,眼眶深陷,嘴唇紧抿。颌下一把粗须,几如扫帚一般。身着铁甲,头上却只缠着方巾,手里提把掉刀。这只手看起来,竟像铁耙一样。此人便是李植,延安人,当过西军,与党项人打了十几年的仗,屡立战功。后来出镇河东。任威胜知军。
    他这话刚落地,旁边一少年人接口道:“孩儿听人说,徐九从前在大名府,靠纠集一些泼皮无赖组成乡兵剿贼,慢慢迹。这等人,实在不配与父亲为敌。”此人与徐卫年纪相仿,身材高大,颇显肥,壮,一般胖子容易给人憨态可掬的印象,可这个胖子却是满脸暴戾之气,便是不怒,一双眼睛也圆瞪。此时盯着徐卫军阵,一脸的不屑之色。便是李植次子,李猛,据说能手格熊虎,勇冠三军,人称小张。
    李植听得儿子如此一说。笑道:“但愿紫金虎是浪得集名。”
    正说着,忽见宋军阵中奔出三骑,风一般卷了过来。也跑了一箭之地方才勒停缰绳,那最前面的一骑,浑体通黑的战马甚至扬起前蹄,示威一般人立而起。相隔一百多步,虽看不清形容,但李植拿马鞭一指道:“这三骑中,必有一人是徐九,骑黑马者可像?”

第二百一十四章铁浮屠
    乎猛眯着眼睛看了半晌。忽然笑道!“父亲大人可相信必拟难飞驰过去,把那徐九活捉回来?”
    知子莫若父,李植心里明白这次子勇猛过人,平生志愿就是成为一名大将。而与其他武将不同的是,别人都把卫霍李靖等先贤当作偶像,但他曾说“为将者,要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这话出自三国曹操次子曹彰之口,甚至连李猛的表字,也唤作“任城”这正出自曹彰的爵位“任城王”
    “我儿勇则勇矣,然临阵对敌。切忌莽撞。你看,那骑黄膘马者一直扣着弓,不可轻动。”李植说罢,再望了一眼两百步外那跨黑马的武将,调转马头奔回阵中。
    徐卫仔细观察下,现李金联军骑兵虽然不少,与前两次南侵动辄万马奔腾的阵仗比起来明显要逊色许多。自己将阵摆在小西山下,背靠泽州城,右临丹水河,多少可以限制对方马军的冲击。但自己的兵力不过一万二,对方明显数倍于虎捷,还未开战,他心里已有接受较大伤亡的准备。
    “九哥,怪了,你看敌骑全部摆在阵后。
    马泰拿手中大斧朝前一指。徐杨二人顺势望去,果见对方将骑兵全部摆在大阵之后左右两边。而阵前,几乎是清一色全副铠甲手执长兵的重步。难道女真人要放弃他们一贯使用的骑兵冲击战术?
    杨彦暗思,从前和金军交手。对方往往欲先以骑兵冲乱我军阵形,步卒随后赶上。但这样一来。几乎没有防护的马军就完全暴露在我军弓弩之前。女真人这回是配合李逆作战,莫不是先让李军打头阵?一念至此,对徐卫说道:“九哥。要不让我的重步先上?”
    杨彦的刀盾重步都在大阵左右护着两翼,将弓弩手夹在中间,不能轻易变动。徐九思索片刻,摇了摇头。李植这厮是个棘手货呀,暂时还闹不明白他想干什么。
    “回去!”徐卫以扯缰绳。带着二将奔回阵中。时虎捷的“叠阵”已经完全齐备,吴阶创立这个阵法的思维,就是防御,也就是等着对方来碰钉子。现在女真人把骑兵摆在后头,估计打起来得灵活变动才行。
    三人还未奔回,忽听背后战鼓声大作!这两年他们与金军血战,已经习惯了先听到女真人的号角声。随着那轰鸣的战鼓声,李军将士齐声高喊,虽然明知道对方很多都是乌合之众,可几万人同声高呼而出的巨大声响,还是让虎捷将士吃了一惊。
    “嚎丧!咱们也吆喝两嗓子!”杨彦大声道。
    “不!让他们喊。”徐卫回头朝北面看了一眼,冷笑道。语毕,自奔回中军主阵坐镇指挥。对面李金联军越喊越欢,声如奔雷,虎捷这边却是不声不响,一片宁静。一万多人动也不动地呆在各自的位置上,像泥塑一般。
    到鼓车前,亲兵跑过来牵住缰绳,接了兵器。登上鼓车上,凭高远眺,敌人还没有进攻的意思,只是一味的呼喊壮军威。那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就连这地面也像是在震动。徐卫没再去一看眼,而是四顾观察着自己的大阵,检查还有无疏漏之处。确认无误之后,坐了下来,亲兵给他到上一碗热汤,刚喝一口,对面的喊声就停了。
    说来也诡异,虎捷这边满以为对方祟够了总该进攻了吧,结果敌人还是没动。偌大的战场,好几万人马,竟突然之间没有声响。徐卫眉头一皱,跟我玩心理战?这种诡异的场面又持续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对方终于进攻了。
    和虎捷军穿着同样铠甲,提着同样盾牌的李军重步兵,脱离主阵,缓慢前行。宋军的步人甲好几十斤重,加上盾牌兵器,让士卒奔跑起来很困难。但优点就是防护力奇高,数千人结成密集阵形推进,那就像一堵墙,说是宋代人肉坦克也不为过。李军重步踏着整齐的步伐,士卒用兵器敲击着盾牌,出响亮的碰撞声。这声音虎捷士兵太熟悉不过了,因为这也是他们惯用的战术,重步结阵,如墙而进。
    徐卫将汤碗放下,重亲起身眺望,怎么个意思?用重步兵先来?
    “李植用步兵先上,倒成硬骨头一块。我军若用骑兵冲,女真马军也会动。若用弓弩射,又难以造成大的伤害。若放他过来肉搏吧。又会绞作一团,难”鼓车旁。虎捷副都指挥使王彦紧盯着前方沉声说道。
    “那依子才兄之见?该当如何?”徐卫侧问道。
    王彦又看一阵,见李军步兵仍旧稳步推进,兵器撞击盾牌所出的铿锵之声越来越近!扭头看着徐卫。只说了四个字:“静观其变。”
    不错,李植肯定没指望这几千重步兵就把虎捷乡军打垮。但他既,然派出来了,绝对不是让部下摆造型,他想干什么?放诱饵?他想诱导我怎么做?正思索时,杨彦急冲冲的从前军奔过来,还没到鼓车就大叫
    徐卫一时沉默,这时候让重步兵堵上去到也是个法子。问于王彦,结果他也摸不准,只说一切听凭招讨裁决。徐卫暗思,自己毕竟带兵不久,不可能像名将一样一眼就洞察先机。既然现在我摸不准李植玩什么把戏,而“叠阵”主耍就是用来防御,还是不动为好。只要我阵形不散,不乱,无论你怎么来打,我都有招架反击之力。
    “九哥,快进入弓弩射程了!对方步军少说有四千!一旦到阵前与我军近战,阵形势必会散!”杨彦急得大叫。
    “回去!没我的命令不许来中军!”徐卫一声厉喝!杨彦一怔,在马背上抱拳一礼,这才奔回前军去。
    徐卫眼见对方重步越来越近。甚至可以看清他们全身都笼罩在铠甲之中,连头上的兜餐都带有面罩。只露出两个眼窝,这简直已经把重步兵装备到极致了。
    “传令!敌进射程之内,诸军不许妄动!神臂先,踏弩后继,其他弓手亦不箭!”徐卫一声令下,传令兵立即飞马将命令传达给各军统制官。
    一接到命令,指挥弩兵的军官马上挥刀大呼:“开弓!”
    三人一组的神臂弓,两名士卒立即绞动转轮,将固定在车床上的三张巨弓用力拼开,吱嘎声在虎捷大阵之后响响成一片。负责射的士卒等弓弦一扣上弩机,立即放上箭头,而后稍微调整方向,开始寻找目标。
    突然!李军重步兵好像知道已经进入了神臂弓的射程范围之内,开始还是稳步推进,此时却毫无预兆地奔跑起来,喊杀之声,一时大作!而等待他们的,是静静躺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