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阀 >

第130部分

宋阀-第130部分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惺惺相惜。折家乃西军将门之一。今后少不得要打交道。老九此举,实在不错。
    这会儿。徐绍直盯着侄儿,这真是徐家老九?这厮打小就是一混世魔王,脑袋里少根筋的主,几时变得如此精明?听说他是大病一场之后,性情大变。莫非这些上真有鬼神之事?
    又抿一口香茗。徐绍随口问道:“老九啊,以目前局势来看,东京已无虞。待此战之后,你有何打算?”
    徐卫闻言不语。这些日子以来,他得空就在琢磨种世道去世之前给他的那封信。越看越觉得这位前辈名将深谋远虑,见识非凡。他临死之前,大宋局势何等危急?可他却能看到十年之后的局面,断定自己必能在宋金之战中建功,更肯定宋金必陷长期拉锯。甚至提醒自己,
    “离朝避祸于西”他的说祸,是指什么?
    三叔此时提出这个问题,想必事前已有考虑,不如先听听他的意见。一念至此,徐卫遂道:“一切但凭三叔周全
    徐绍领而笑,却不言语”
    翌日,禁中,讲武殿。
    赵桓精神抖擞。脸红目明地高坐于殿头之上,自登基以来,他还是头一次如此意气风。想到稍后即将进来的三位统兵大将,就有两个是他掘任用的。大宋天子禁不住沾沾自喜。太上皇在位时,多用老臣,如蔡京童贯高俅等辈,皆风烛残年,尚把持军政大权。自己登基后,大举任用年轻一辈。有些人还说甚么,年少轻狂,恐不持重。看看,折仲古、姚希晏、徐子昂,都是后起之秀,却做得如此大事!一扫军中委靡腐朽之风!
    “官家。折彦质、张叔夜、徐卫已在殿外候旨。”内侍入殿禀报道。
    “宣!”赵桓底气十足,说话也变得掷地有声。看来感觉自己腰板硬了。谁也不怵了。
    不多时。三人前后而入,至殿中,推金山,到玉柱,高呼万岁。赵桓大喜,忙命平身赐座。看这三人,可比对着那班执宰惬意多了。
    三位臣子统兵在外,浴血奋战,作为君父,自然要先大力褒奖抚慰一番。赵桓清清嗓子,朗声道:“三位爱卿此番尽忠国事,勇赴国难,可称力挽狂澜!想那宗望两次兵出燕山,何等猖狂?如今却被卿等迎头痛击,丧粮于杞县,逃窜于滑州。又是何等狼狈?联每念及此处,直感胸中郁结之气一扫而光!此役,皆赖三卿之力,联心中有数。望三位爱卿切莫懈怠,战后,论功行赏,联绝不亏待!”
    三人同时起身谦辞,自然,场面话还要说的。诸如皆赖陛下鸿福,将士用命。臣等不敢居功云云。
    赵桓听罢。更是欢喜无限。想起一事,关绷世!“午昂。联听游危难!时,你身步十卒,要创十余处煦洲洲
    “臣谢陛下挂怀,都是皮肉创伤,并杰大碍。”徐卫躬身一礼,回答道。
    “那便好。国家多事之秋,正是联倚仗诸卿之时,万望珍重为宜。”赵桓说罢,一阵沉吟。底下三个都知道今天官家召见的目的,折徐两人并不着急。但张叔夜却是如蛟在喉;不吐不快。几次三番强忍,终究按压不住,取出奏本,起身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哦,张卿所奏何事?快快呈来联看。
    赵桓说道。内侍取了奏本,上呈官家,天子翻阅一看。原来张叔夜在奏本中称,金人两次犯国境,侵府州,杀百姓,践踏两河,威逼帝阙,此诚为不共戴天之仇!今斡离不计穷于滑州,朝廷当尽起大军往攻,誓灭金贼!以震慑北虏!使其不敢觊觎中原!
    看罢奏本。赵桓置于案头,颇有些为难道:“不瞒三位爱卿,昨日,有金使自滑州来,言议和之事。提出撤离全部兵马,归还所占府州,要求我朝给予钱粮。联召集执宰商议,多力主战而歼之。”
    徐卫听了这话。心知皇帝必是被那完颜昌与王讷一唱一和,一软一硬忽悠了。
    “正当如此!陛下,目下金贼退守滑州,这是自掘坟茔!陛下何不成全于彼?”张叔夜大声奏道。
    赵桓吸了口气。作难道:“联所虑者,其一、那王讷倒是一改之前作派,谦卑至极。可完颜昌一再强调,说城内尚有虎狼之师三万,粮食足可敷用月余。若联挥师扣城。必遭痛击。三位爱卿呐,联如何看不出来金人已技穷?但此战之后,两河之地尚需重整防务,不但要钱要粮,更需兵将。眼下,两河王师多已溃散,让联好生烦恼。其二、据报,金西路粘罕扣河甚急,联已两遣援兵,仍是可危。说不得,还需遣卿等往援。若宗望坚守滑州,万一转罕过河,怎生是好?其三、若攻灭宗望于境内,金人震怒,尽起大军复仇。两河局面,卿等是知道的,到那时,如之奈何?”
    张叔夜一怔。似乎被问住了。从表面上看,皇帝说的这三点冉题,的确存在,而且不易解决。
    赵桓等了一阵。不见下面回音,目光落在徐卫身上,笑道:“子昂。你数与金人战,与谓知己知彼,可有良策?”
    徐卫起身奏道:“回陛下,臣倒是也主张歼敌于境内。但听完陛下所言,也深感忧虑,因此有些犹豫。”
    赵桓频频点头,招手道:“不错,确实棘手。你有伤在身,坐。”继而看向折彦质。又问“仲古,联行说你最后出城,却亲率数千骑飞援。正是你及时赶至,才解了虎捷乡军之危。挥氏一门,将材辈出。此言非虚也。更难得,爱卿文武双全,如何?可有对策?”
    折彦质等的就是这句话,先前听徐卫所言,明白正是在替他作铺垫。因此官家一问,他即起身道:“陛下,臣认为。可战!能战!必战!”
    “哦?却是为何?”赵桓目光闪动,赶紧问道。沉吟片刻,折仲古侃侃而谈。
    “先。滑州有金兵三万,估计不假。但其军粮。至多坚持十日。徐卫尽焚金军粮草物资,宗望所部携带之粮,三日为限。那滑州沦陷后,宗望虽留兵拒守,估计也就数千众。今以数千兵士之口粮,供三万之众共用,岂不捉襟见肘?因此,足见完颜昌之言乃诳语!”
    赵桓动了动身子,领道:“爱卿之言是也,那”
    “其次,粘罕虽挥军扣河,但太原至今坚守。若其留重兵围城。则自身兵力虚弱,陛下可遣上将,统精锐破之。若其挥大军前来,则太原压力甚轻。以种师中之才,必可突围,断其归路。因此,金军西路,实不足惧。”
    徐卫听了这话,也是暗自心惊。坦白说,这一点,就连他也没有想到。折彦质。确实当得起“文武双全”之誉,所幸,自己与他,是友
    敌。
    赵桓更是听的眉飞色舞,连声催促道:“爱卿直说!”
    “最后。若陛下攻灭金军于境内。我料女真必深为忌惮,短期之内,亦无力兴兵来犯。原因在于。女真两次南侵。以我朝疲弱,皆有战决之意。若此次宗望铩羽,则说明金国策略之误。战后,其要任务,不是兴师复仇,而是重新审视对宋战略。再者,女真起于山林,其户口本就不多,折此数万大军,对其而言。打击不可谓不重!契丹新亡,人心未服,若得知宗望兵败于宋,契丹残余必跃跃而起。到时,女真人自顾不及,又怎会立即兴兵?有此三点,臣才敢言,可战!能战!必战!”
    徐卫一言不,张叔夜却听得激动不已,等折仲古一说完,立即附议道:“陛下!签书相公所言切中要害,句句在理!臣乞陛下,下诏扣!”
    赵桓闻听之后,一时未作表态。坐于御案之后,目光游离,牙关紧咬。一时间。讲武殿上落针可闻。良久,皇帝突然拍案而起!
    “折卿所言。一针见血!联心中所虑已解,更复何忧?”说到此处,略一停顿。继而大声道“联意已决!扣留金使!兵攻城!必生擒宗望!以振军威国威!”
    折彦质上前两步,伏拜于地,赵桓一见,诧异道:“爱卿这是为何?”
    “臣折氏一门。世受国恩!今国难当头,自当为君分忧!臣愿亲往滑州城下,统率王师,攻破城关!擒宗望献予陛下!”
    赵桓大喜过望!此时他心中也是热血沸腾!想到两年来,被女真人打得灰头土脸。甚至同意割让三镇,割让两河,还要尊金帝为伯父。这种种屈辱,眼下便是洗涮之机!

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军二十万
    召对户卫本该回到防区统领军务,不过赵桓。讲武殿议事完毕,他嘱咐折、张、徐三将,暂不离京,随时候命。这倒把折彦质和张叔夜急得够呛,现在滑州十万大军,谁是统帅?姚平仲!李纲被罢之前,曾经评价过深受官家信任的几位年轻将领。其中对姚希宴的评语是“志得气满,勇而寡谋”
    这厮本事也还有。当年在童贯麾下作战,累次居功第一。带数千马步军,敢对阵七万贼寇。如今他管束着十万王师。指不定会怎么得瑟。而且现在面对的也不是贼寇,而是金国二太子的精兵悍将。别跟救太原那样,立功心切,搞出什么祸事来才好。
    对于现在的徐卫来说,什么事情最奢侈?答曰:睡觉,睡个好觉!
    反正官家有命。暂不离京,虎捷乡军也正在休整。有吴阶权代“军都虞侯”一职,他还是放心的。这不,一觉睡到大天亮,出了房门一看。绵绵春雨也停了。空气清新而湿润,庭中老树再新芽,一切都昭示着,严冬终于过去,万物即将复苏。
    小官人,四娘子说了,不让叫醒你,厨子备着饭哩。”怪大妈保持一贯的来去无踪,你永远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出现在你背后。以前徐卫总觉得奇怪。按说一个仆妇,怎地对自己这般亲昵?后来才知道,人家是她奶娘。徐母多病,生下他之后没多久就撒手西去了。他是吃这怪大妈的奶长大的。
    “哦,好。”徐卫点头道。正想去用早饭,瞅着奶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嘴角挂着一抹笑。骇得他脚底板抹猪油。溜之大吉。
    小官人出息了。做得好大事!夫人,你在天有灵,也可安息了。”奶娘脸上笑容犹在,眼中却已滴下泪来。
    徐卫来到饭厅。父兄想是都去衙署公干,嫂子也不在。倒也乐得清闲,喝着稀粥,啃着面点,再就一口小菜,那滋味儿才叫一个美。自打“徐家庄保卫战”之后,他再也没有如此惬意过了。
    “这就是生活啊。”徐卫自言自语道。正吃得津津有味,忽然听到外头有仆人叫了一声夫官,继而又听到四哥的声音问自己起床没有。仆人答说正在用饭,话音未落,徐胜就已经踏入了饭厅。
    “这点回来吃午饭也忒早些了吧?”徐卫打趣道。
    徐胜一脸的兴奋之色难以掩饰,大步跨到桌边,一拳砸在桌面上。徐卫正低头喝稀粥,让他一捶,汤水都溅在脸上。苦笑道:“我说四哥,大清早的,谁招你了?”
    徐胜一屁股坐下去,激动道:“来了!总算是来了!”
    “谁来了?”徐卫知道兄长向来稳重,如此这般失态还是头一遭见到。这走出什么事了?等等,莫不是粘罕过河了?也不对,粘罕过河,四哥何至于这么兴奋?难道是,,
    “陕西王师!”徐胜眼中光芒正盛,“陕西五路宣抚使范致虚带二十万大军,已近黄河!”
    徐卫着实骇了一跳,满脸的汤水也顾不得,赶紧问道:“多少?”
    “陕西五路二十万大军!环庆帅王似、熙河帅王倚、泾原帅席贡、秦凤帅赵点、嘟延帅张深,这五路大帅齐集范致虚麾下。铺天盖地而来!眼下怕是已与扣河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