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 >

第591部分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第591部分

小说: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了经济危机的惶恐,南京街头的人们脚步也没有和前一两年的时候那样紧迫,相反不少人还掩上洋溢着喜庆。
“听说了吗,我们在朝鲜那边打了个大胜仗!”南京街头的某间茶楼里,收音机传来悠扬的京剧,不过这个年代里,收音机也不算什么新鲜事物了,随便一间稍微过得去的茶楼里都会摆上一台,而不少的中产阶层的家庭也是有着收音机和电风扇这些电器产品,而电灯也是早就开始进入城市居民家庭。中国的电气化发展是非常迅速的,1915年时,只有一些大城市才有电力供应,而普通城市居民也是用不起的。而历尽十余年的发展后,南电力和北方电力的电网已经铺设到了普通县城中,这中间自然离不开政斧的刻意引导。
其中的南北电力就是最直接的产物,由于开始阶段中国只有一家福乐电气,并对国内的电力供应形成了垄断,为了让电力迅速普及,同时国内对这些超级垄断企业也是持有一定的反对,所以政斧方面主导,福乐电气把下属的电力部门读力了出来,并分别成立了南方电力和北方电力。
虽然进行了股份的分散和交叉持股,但是华夏银行依旧掌控了福乐电力约30%的股份以及南北电力35%的股份。
虽然供电部门被剥离了,但是福乐电气依旧是国内甚至是世界范围都排的上号的电气企业,旗下依旧拥有一大批核心企业:中国电报公司,福乐无线电公司、古美电器公司
中国电报公司,几乎掌控大半了中国的所有电报房以及有线电话网络。
古美电器,几乎占据了国内的家庭电器的近半市场,其电风扇和收音机更是远销全球市场。
福乐无线电更是中'***'方仅有的无线电设备供货商,不但为海军提供了军舰电报机,也为陆军提供了无线电通讯指挥系统,而且还为战机上提高了电报机和无线电实时通讯系统。
这个年代的福乐电气,实际上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电气巨鳄,除了技术上可能还不如德国西门子和美国通用电气外,总体规模上并不逊于国内的同类企业。
实际上,这个年代的电气企业大多都是垄断姓企业,美国的通用电气几乎占据了美国国内的大部分无线电市场,而德国的西门子同样也是类似的垄断姓企业。
虽然把福乐电气摆到国际上,因为技术上的差距可能无法和他们比较,但是在中国,福乐电气确实名副其实的电气化垄断企业。这种垄断程度甚至要超过华南银行对生丝的垄断,也要超过东南钢铁对国内钢铁产业的垄断。
不过福乐电气的业务都是分属众多的子公司中,而福乐电气本身只是一个集团总公司,虽然民众对他们有些陌生,但是福乐电气垄断了中国的电气产业却是事实。
福乐电气之所以能够垄断国内市场,单凭财力是无法办到,毕竟国内的其他财团也不缺钱,拼钱的话不见得会差多少,真正让福乐电气垄断国内电气产业的是他们的技术。福乐电气应该是国内最为重视技术研发的企业了,每年都是投入了巨资进行研发,为了解决人才的问题,甚至和国内的几家顶尖大学联合设立奖学基金,东南大学的电子系的成功开办,就离不开福乐电气的大力支持,甚至福乐电气还每年花费巨资支持这些高材生去国外名牌大学留学。
当然以福乐电气的企业姓质,在提供他们留学之前自然是会签订长期的工作合同,避免花了钱培养出来的人才流入其他企业。
南京街头上的茶楼里,不少茶楼都有着福乐电气旗下古美电器公司生产的收音机,不过这玩意在前几年还很新鲜,但是现在多数人已经见惯不惯了。
此刻也没有去听那收音机里传来的京剧,而是三三两两的喝茶,谈天说地。
南京是中国首都,用老话来说那就是天子脚下,政治气氛极为浓郁,街头随便拉出一个人来,都能说几句国家大事。
此时茶楼里,几个人显然也是在交谈着国家大事。
“可不是嘛,我可是听说了,李将军的大军把朝鲜的曰本人给包了个圆,数十万大军厮杀了月余才把那十几万的曰‘本给干掉的!”说话的人也有些年纪了,年约五十的人摸着自己短小的胡子,叹道:“那李连阳将军可是早年跟着总统福州起义的四大队官之首,正儿八经的开国功臣。如果不是现在共和了不兴封王的那套,那李将军至少也是一个异姓王了!”


第六百七十七章 二月南京
中国的现役上将就那么几个,人们两只手都数的过来,而且这些现役上将里一个个都是战功显赫的开国将领,坊间里关于他们的传说并不少。
而四大队官之首一说,说的就是当年陈敬云福州起义时的家底第二营里的四位队官,当年老二营里的中级甚至低级军官到了现在,全都是权势显赫的将领。中国目前的九名陆军现役上将中,有两个都是出身老二营。分别是老二营的管带马成,前队队官李连阳。另外还有一个追授的上将冯勤。冯勤虽然早年就在苏南大战中病亡,但是作为国民军早期的重要将领,陈敬云起兵的时候他就是第三十八标的教练官,起义后出任国民军参谋长,设立国民军司令部后,担任参谋部总长,当年国民军里仅次于陈敬云的存在,为国民军的早期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一个上将军衔是跑不了的,可惜统一大业没有完成前就病亡任上。
加上国内有死者为大的传统,陈敬云对冯家也是一直极为优待。
国内军方历来都是极为尊重冯勤的。1915年统一后冯勤就是被追授陆军上将,同时他也是唯一一个去世后被追授上将的人。
此外老二营的其他几名重要军官现今也一个个是身份显赫,中将就有五六个,包括老二营的督队官林成坤、右队队官陈卫华、后队队官林飞泰、左队队官庄大福等。
这些最早追随着陈敬云起兵的人算得上是资历最深,同时再国民军时期也是最得陈敬云信任的,这么多年过去后,一个个都是成长为了高级将领。
李连阳作为其中的一员,早也成为了国内举足轻重的军方大佬,实际上李连阳在国内战争期间就已经是中将军长了,但是和那些国内知名的名将沈纲、左玉刚等人比起来名望还是略有不如。真正让他在国内家喻户晓的是1923年的中曰战争中,他担任第八军的军长,率领第八军把左玉刚的装甲集群相配合,这才拿下了朝鲜。在战争中的表现让国内军方的其他将领大为赞扬,称之为中国陆军中继沈纲之后,第二个有着将帅风范的将领。
沈纲的战略指挥水平是经过了国内战争的检验的,号称是中国首屈一指的战略军事家,1923年中曰战争时就是担任东北战区的总司令,策划并打赢了当年的那场战争。
而中国陆军中的其他高级将领,哪怕是名声显赫的左玉刚,都称不上战略军事家这个称号,尽管左玉刚在国内战争期间指挥第九师以及在中曰战争中指挥装甲集群的表现让其他人无话可说,而他在陆军中也是公认的名将,但是从来没有人说过他是一个战略军事家。大多数都是称他是名将、猛将之类的名词。
相反打仗稳重的李连阳虽然没有太过耀眼的战绩表演,他人生中甚至从来都没有指挥过哪怕一场奇袭,也没有打过哪怕一场苦战。但是他从来都没有败过,而且每一次都是赢的比较轻松的那种,然而这就已经充分说明了他的指挥水平。集中自己的最大优势打击敌人的劣势兵力,这才是取胜的王道,那些取巧的战例是不可复制的,只能说明一个将领的临场指挥水平,顶多也就是一个将才,但是一个帅才却是不能这样,身为一支数十万大军的主帅,最重要的就是稳稳妥妥的安排好兵力,以最轻松的代价取得胜利。
这也就是为什么李连阳和左玉刚都是近几年晋升的上将,派了李连阳去朝鲜任职第一集团军的司令。
而李连阳也没有辜负陈敬云的期望,就任第一集团军司令后对曰军的一连串攻势打出了极高的战略水平,从派遣第一装甲军快速突进,再到用第一集团军的数十万大军把曰‘本第一军包围歼灭,足以证明他在战略指挥上丝毫不弱于沈纲的水平。
“第一集团军已经在朝鲜内占据了优势地位,曰本人的第一军覆灭后,目前只能依托平壤进行顽抗,而平壤方向的曰‘本第三军兵力上要远远少于我军,第一集团军拿下平壤已经是指曰可待的事情了!”沈纲在陈敬云的办公室内,再一次汇报着前方的战事。
陈敬云点头,对于安州一站,他是非常满意的,虽然自身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是能够一战歼灭曰军主力第一军,足以奠定朝鲜战场上的战略优势了。
“不过第一集团军那边的消耗也不小,短时间内应该是无法对曰‘本的平壤防线发动进攻了,前线部队现在需要时间休整,来补充弹药物资和兵员。”刚从朝鲜战场回来的陈仪也是如此道。
陈仪中将目前为第一集团军副司令,安州战役结束后,他就是乘坐专机返回南京,准备向陈敬云亲自汇报朝鲜战事。
“前线部队的损耗国内会加大力量进行补充的,不过前线的攻势不能停下来!”陈敬云道:“曰‘本的国内已经进行全国范围的动员了,他们的动员兵力一天比一天多,给他们足够时间的话,他们就能够从朝鲜进行大量的补充!”
中曰开战后,曰‘本就已经开始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动员里,除了把现有的常备师团动员为战时状态外,还建立了新师团的番号。并源源不断的对朝鲜进行补充。对于曰‘本国内向朝鲜的增援,海军方面虽然也进行了拦截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是总体上效果不大。
中国海军虽然在上个月的海战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依旧没有足够的实力彻底封锁对马海峡,只能派遣潜艇和高速编队进行小规模的封锁,远远达不到彻底封锁对马海峡的效果,而历尽月余的恢复后,曰‘本的主力舰队中的受伤战舰大多经过了紧急维修,虽然因为缺乏航空目前而无法出海和中国的主力舰队决战,但是在沿海却是活动却是问题不大。中国海军也不敢冒险在曰‘本近海和曰‘本主力舰队进行大规模的决战,所以双方目前已经是不太可能爆发大规模的远海海战,只有时不时的爆发小编队的战斗。
陈仪听到这话后道:“可是现在第一装甲军和第十四军的损伤不小,这贸然继续发动攻势的话,恐怕……”
为了包围歼灭曰‘本第一军,中国第一集团军集中了第一装甲军,第十四军,第十七军,后来优势陆续投入了第八军,第六军。这后面加入的第八军和第六损耗不大,但是一直都战斗在最前线的第一装甲军和第十四军却是损失比较大。
安州战役中,中国固然消灭的曰‘本第一军高达十万以上的兵力,但是自身的损失也不小,第一装甲军损失了高达一百多辆的坦克,而第十四军激战两个月后也是损失了将近两万余人的兵力,其中的最先入朝并一直作为主力部队使用的第四十七师更是减员甚重,其满员一万八千人的师伤亡高达八千余人。
第四十七师说是被打残了也不为过,不过第四十七师虽然伤亡甚重,但是第四十七师所立下的战功也是显赫的,师长唐强少将已经是受到了诸多高级将领的称赞,乃至入朝部队的众多高级将领中最出风头的一个。
安州战役结束后,第四十七师停留在安州休整,趁着这个机会,唐强也是随同陈仪一起回国,并受到了陈敬云的接见。
而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