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 >

第436部分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第436部分

小说: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扩建的一个两万吨还在施工当中,所以目前来说,江南造船厂那边只能造万吨以下的船只。
刚好这艘美国客轮就在江南造船厂的维修船台上,所以通过接触中国海军购买了这艘损坏严重的客轮并进行修复改装工作,为此中国海军方面专门拨付了高达一百五十万元的改装修复经费,以江南造船厂的技术能力来说,造一艘万吨级别的军舰暂时不行,但是改装一艘民船的话还是手到擒来的,反正海军方面为了控制成本,提出的改装要求也很简单那就是把泰山号的燃煤锅炉换成燃油锅炉,再把舰中线上的烟囱等建筑全部拆掉,分别改建为机库,燃油仓,航空燃油仓,弹药仓等,而烟囱则是布置在了右舷舰岛,同时在右舷舰岛上设置航海、起降、以及司令部等舱室。
按照舰政司的改装设计方案,改装完成后泰山号的标准排水量会达到一万一千吨左右,满载排水量可以超过一万三千吨。而把燃煤锅炉换成燃油锅炉后,航速也能进一步提'***'到二十二节左右。
实际上当初海军看中这艘船,就是单纯的为了它的航速而已,因为就算不考虑飞机起降时的甲板风因素,但是也得考虑到伴随舰队作战,二十二节的速度虽然依旧无法伴随高速巡洋舰队作战,但是伴随战列舰编队作战还是没有问题的。而实际上这个年代除了军舰,其他的民用船只航速普遍偏下,货轮一般也才十节,所以要找一艘二十节左右的民用船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就只能远洋邮轮。
这改装完成后,似乎看上去外形就很有种二战时代航母的感觉了,但是实际上和真正的航母依旧天差地别,首先海军方面为了控制改装成本和为了不降低航速甚至提高航速,并没有给这艘原本只是客轮的泰山号加装侧舷装甲,只是在核心舱室加装了极其有限的装甲。加上这泰山号本来就是民船,水密结构和真正的军舰无法相比,所以抗沉姓非常差。
改装后的泰山号如果被命中哪怕是六寸、五寸的舰炮都足以对其造成致命伤害!
不过海军方面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着自己的理由的,首先一点就是,这艘泰山号只是一艘改装航母,其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试验和训练,为中国海军的第一艘真正航母的出世而垫下基础,甚至海军那群人就没打算过让这艘泰山号上战场。什么样的军舰就花什么样的钱,海军方面只拨付了一百五十万的改装经费,所以也就只能改装成这模样了。
作为世界上第一艘改装航母,中国海军对这艘还在江南船厂进行改装工作的泰山号是抱有浓厚的兴趣和希望的,希望航母的出现能够为中国海军舰队扩展上百公里的侦查距离,这年头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的人对于飞机的最重要认识就是飞机的侦查能力,这一点哪怕是装备了大量轰炸机的中国空军以及中国海航部队都是如此,空军和海航一直都是把侦查作为了首要任务,轰炸只是次要任务而已。
不但中国海军看到了飞机在远洋上的侦查力量,其他国家的海军同样看到了,首先是中国旁边的曰‘本,当中国的内战战场上出现了大量飞机后,曰‘本军方对飞机也是迅速起了兴趣,然后从法国、德国订购了数十架的飞机,并以这些为基础组建了陆军航空队和海军航空队,而当时曰‘本海军和中国海军的想法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把飞机带上远洋去为舰队提供侦查力量,所以两国都有着飞机上舰的计划。
不过两者不同的是,中国海军选择了选择改装飞机和船只,试图为飞机提供海上机场的模式,也就是航空母舰的形式。然而曰‘本却是选择了水上飞机的模式,并且在1913年就改装了一艘水上飞机母舰,虽然搭载的水上飞机极少,但是依旧让曰‘本舰队获得了远洋航空侦察能力。
而正是这一点大大刺激了中国海军的萨镇冰等人,于是乎才是迫不及待的加速飞机海上起降试验,先是修了一个陆上训练基地,模拟海上的狭小甲板进行起降,同时购进泰山号并进行改装。
另外身为海上起降的技术开创者美国也还在继续进行海上起降试验,另外英国也因为欧洲大战的爆发,飞机技术的升级换代非常快,所以在进行了水上飞机的试验和装备后,英国也是正式提出了航空母舰的计划。
总体上来说,这几年内世界上各国海军基本上都是看到了飞机的巨大潜力,并且人人都不傻,那些海军将领们哪怕是坚定无比的巨舰大炮主义者也都想着把飞机带到海上去为舰队提供侦查支援,虽然这年头除了陈敬云外就没有人认为航母以后会取代战列舰,但仅仅是航空母舰提供的侦查力量就足以让世界各国海军为之重视了。
在航母发展上中国海军比世界列强海军唯一具备优势的就是:陈敬云比他们更重视航母,而且非常确定航母会取代战列舰!
说起飞机普遍进入各国海军的视野,这个和这几年来尤其是去年欧洲战争爆发后的飞机快速发展是分不开的。
在一战爆发前,意土战争为飞机提供了第一个战场,而随后中国爆发的数年内战中,中'***'阀当中的国民军空军和北洋空军进行了大规模的空军对抗,最后是北洋空军以全面失败而告终,但是那也让世界列强看到了飞机的巨大作用,由此也加速了一战前世界各国空军的发展,在一战爆发前,英法德三国加起来的飞机已经超过了六百架,而其中德国就是占据了半数之多。不过在一战爆发前这几个国家的飞机依旧停留在原始时代,甚至连中国空军的飞机都是不如!
在一战爆发前,中国空军的d5a战斗机能够完爆英法德等其他所有国家的飞机,然而一战爆发后,各国的空军开始参战,进行侦查,打击敌军炮兵的较射气球等等,如此一来双方之间的空战也就爆发,刚开始的时候双方都是没有专门的战斗机,只有加装了机枪的旧式飞机,而且也没有可以进行机头射击的飞机。开始那两个月还好,但是数个月后,德国方面却是不知道通过什么方法获取了中国d5a战斗机上的机枪射击协调器还是说自己研发出来了射击协调器,并将其装备到了福克e战斗机上,于是乎欧洲战场上的空中均势迅速被打破,德国福克e战斗机几乎如同单方面屠杀一样清理着欧洲战场上空的英法飞机,以至于让英法飞机执行侦查任务的时候,甚至配属三架战斗机为一架侦察机进行护航。
为了解决这种状况,英国人找到了中国方面,因为他们也得知中国空军的飞机有着类似装置。机枪射击协调器一直以来都是被中国空军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外界只知道中国空军的飞机可以在机头进行射击,但是怎么办到的却是不清楚,其他一些国家也是想出了诸多办法,比如在螺旋桨轴上装置机枪,又比如在机翼两侧安装机枪,甚至有着推进式的飞机,也就是把螺旋桨装在机尾,机枪装机头。
陈敬云得知此事后,觉得既然德国人已经装备了射击协调器,那么不用一两年全世界估计也就知道了,德国人就算在怎么保密也是无法阻挡射击协调器的秘密外泄,因为只要是上战场的飞机就有可能坠毁,有坠毁就有可能被英法两国缴获,短则一两个月,长不过一年机枪射击协调器的技术就能扩散到全球。
所以现在把这种技术转让给英国和法国人捞一笔也是不错的。


第五百一十一章 F1战斗机
有着这些考虑后,陈敬云就是吩咐了下去,技术可以买,但是必须和飞机一起买,买个技术赚不了几个钱,卖几百架飞机出去才是赚钱的生意。同时福州飞机制造厂搬迁到了蚌埠后,蚌埠飞机厂因为欧洲爆发战争的缘故无法获得发动机,所以提出了进口发动机以及相关技术专利的要求,毕竟有了发动机才能造飞机不是。
这年头,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是法国一家独大,英国人的飞机所用的航空发动机技术都是引进的法国航空发动机技术,而美国人引进的又是英国人的技术,所以说法国人是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源头也不为过。
战争时期一切都好说,面对前线的飞机一架接着一架往下掉,法国人以前死活不肯卖的航空发动机专利技术立马就扔到了中国面前,得到了这份宝贵的技术资料后,上海动力公司的航空发动机部门对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和仿制工作才算是真正的走上了正规,甚至和上海动力公司联合开发航空发动机的美国企业都为此获益不少。上海动力公司航空部的专家认为有了这份技术资料,加上美国提供的精密制造设备以及原材料,上海动力公司仿制的第一款航空发动机很快就能装备到中国空军的飞机上了。
法国人给了航空发动机的专利技术后,中国方面也是迅速开工为英法两国提供飞机,按照双方的协议英法两国各自向蚌埠飞机厂下了一百架d5a战斗机的订单,以单价一万元计算就是高达两百万元的生意,而蚌埠飞机厂因为获得的利润最少是半数,因为d5a战斗机的成本价不会超过三千元,蚌埠飞机厂给中国空军和中国海航提供的d5a战斗机单价是五千元左右,而现在欧洲战争爆发,军械价格翻倍的情况下卖一万元也是不难的。当然了更关键的是这批订单本来就不是什么正常的商军械订单,英国两国基本上就是直接扔出来两百万为的就是换取机枪射击协调器的技术而已。
高达两百架的订单蚌埠飞机厂一时间也造不出来,按照他们每个月最高几十架的产量难以短时间内满足这两百架飞机的订单需求。不过订单虽然下了,而且连钱都提前全额付款了,但是英法两国并没有指望着中国能够短时间内就提供大量的d5a战斗机了,所以经过协商后,英法两国就直接把中国空军中现役的部分d5a战斗机给买走了。
这三十多架战斗机英法两国一买到手,一大批的技术专家就是开始研究,然后一大群人看了半天后总算是把射击协调器这玩意给找出来了,紧接着就是直接通过电报向英法两国国内回报了相关的信息和技术参数。
于是乎这二十多架d5a战斗机甚至还没有装船离开上海的时候,法国的飞机厂内就已经开始生产装备了射击协调器的战斗机了,甚至为了尽快能够投入战斗是一边直接仿制d5a战斗机,一边设计研发新式飞机。
中国空军本来就是要准备对现役的飞机进行升级换代了,这年头飞机的技术发展实在太快,现今的d5a战斗机还算是领先,但是估计不用几个月就得落后了,再等两三年时间国民军的现在装备的所有飞机都得落后了。
正是因为飞机的升级速度很快,所以陈敬云早就是吩咐过空军要进行下一代飞机的研发,甚至进行下下一代飞机的预研工作,为了研发更先进的飞机,空军部甚至投入了巨资建设了一个大型风洞,并且和上海动力公司签订了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合同。
可以说空军的军费预算中,绝大部分都是用于各种项目的研发工作上面,包括新式战斗机,新式远程轰炸机等,新式侦察机,为了这三款新式飞机所配套的项目多如牛毛,比如航空发动机,比如机载无线电设备,再比如新式的航空机枪,甚至到飞机起降时的轮胎和起落架都得进行专门的研发。
空军代号为f1的战斗机项目早在1913年下半年就开始进行了,当时空军刚装备d5a战斗机不久。而d5a战斗机实际上是从d5侦察机上改装而来的战斗机,其姓能对付以前的那些原始落后的飞机没有问题,但是随着欧洲战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