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 >

第159部分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第159部分

小说: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他得知黄兴竟然不顾自己跑到了安徽去的时候,那心情叫一个郁闷。当时张勋那边也是知道黄兴跑了,也不正面渡江了,而是绕了五六里之外开始渡江,试图牵制住镇江方面的部队,并等待那就方面的第五师来援。
这样的情况下,他董宏心里埋怨黄兴之余,也只能是迎着头皮继承撑下去,并紧急向杭州方面求援。
正是他的求援,杭州方面才调了第一师紧急奔赴镇江接应江苏第三师。
冯勤身为参谋部总长,对这些情况自然是清楚,当即道:“目前镇江的董宏依旧坚守着,不过从他回报的情况来看,由于南京的失守造成他们没有补给,目前军心士气也很差,恐怕是拖不了几天时间!”
陈敬云点点头:“给他去电,让他坚持住,补给方面我们给他补给!”
随即转头对孙广亮道:“孙总长,这事你安排一下,等我军一到达镇江后,及时对江苏第三师进行补给!”
孙广亮道:“明白!”
第一师对镇江的增援很快,这个主要是通过了沪宁铁路,也算是让国民军第一次感受到了利用铁路进行快速机动的便捷姓。东南部的铁路大致是从杭州开始到上海有一段沪杭线,然后上海到南京这一段是沪宁线,这两条铁路是相连的。而这一条铁路也是国民军在苏南地区进行大规模机动作战的基础所在,尽管从杭州出发到镇江的铁路路程有着四五百公里,但是也远远比杭州到南京单纯走路强得多。
第一师前往镇江增援时,第四师也是紧随其后,除了留下一个团驻扎在上海以及铁路沿线外,第四师的两个团主力部队也是沿着沪宁线前往镇江方向。
负责制定详细作战计划的作战司司长梁训勤如此对陈敬云解释这一次的作战计划:“我军通过沪宁线和沪杭线快速机动到镇江,集中一个师加一到两个团的兵力形成优势兵力先守住镇江,然后镇江方面的部队再和溧水方面的部队相配合攻取南京。只要两者配合的好,那么是完全可以在南京方向形成对北洋军的优势兵力的。”
按照这一作战计划,那么国民军将可以在南京集中三个师的兵力用来进攻南京,如果顺利的话将可以一举南下南京城,彻底挽回现在的危局。


第一百九十一章 伍世钟
“从现在的态势来看,我军在上海往内陆延伸的长江南岸地区是安全的,北洋军第八师虽然在南通方向有部分兵力,但是通过情报得知数量并不多,张勋把第八师的主力都集中到了镇江的长江对面,试图和南京的北洋第五师配合攻占镇江。而且我军的海军部队在萨将军的带领下已经控制长江,目前已经派出舰队前往镇江地区。”作战司司长梁训勤为在座的诸多将领们解释着战局、
本来海军早就可以沿江西进的了,不过之前长江沿岸的江阴炮台并没有被国民军掌控,萨镇冰为了保险起见也不敢硬闯,一直等国民军第一师派出部队攻占江阴炮台后,江阴炮台上的守军才意识到天下真的要变了,而后很快投降,等国民军掌控了江阴炮台后,萨镇冰才带着舰队继续西进。
梁训勤继续说着:“有第四师的部分兵力和海军方面的封锁,张勋的部队不可能在镇江以东的长江渡江,鉴于此,我军将东线之第一师,第四师的主力都用于镇江方面的作战所用!”
陈敬云听罢也是点点头,然后左右看了一眼,才找到了航空联队的指挥官伍世钟,当即道:“伍上校,航空部队那边怎么样了,什么时候才能给部队提供情报支援!”
陈敬云这话听在伍世钟耳中,就像是变成了质问一样,本来第一次参加这样高级军事会议的他就有些紧张,现今让陈敬云这么一问,立刻就让伍世钟有些脸色通红。由于航空部队现在没有成立单独的兵种,只是挂在了参谋部之下,严格上说起来就是陆军航空兵。所以平时里一些高级军事会议航空部队人是挨不着边的,不过陈敬云对航空部队历来重视,所以就特别要求航空部队的指挥官伍世钟曰后也可以来参考高级军事会议。
所以,伍世钟就出现在了怎么一大群将军里头,环视在座的军官们,基本上都是少将以上的将军,校官只有那么几个,而且这几个校官里头好几个都是属于旁听姓质,根本就没发言的资本,更加不用说能够被陈敬云亲自提问了,所以伍世钟这么一个上校多少就显得有着晃眼了。
纵然有些紧张,但是伍世钟还是立刻回答着陈敬云的话:“报告司令,我航空联队下属的两个中队昨曰已经进驻溧水基地,现已能够进行侦查作战,另我部已经准备在江阴设立第二个基地,预计两曰后能够完成转场工作!”
“这有些慢了,你还得催促他们务必加快行动,尽早在江阴设立基地。另外在溧水的航空部队也要加速对周围地区进行侦查,确保我军的情报来源!”陈敬云是有些不满航空部队的举动的,这都那么多天了,但是航空部队目前还没有拿出一份可用有效的侦查报告来。
不过这也不能单怪航空部队,现在国民军航空联队中装备的飞机虽然分为了侦察机和战斗机以及轰炸机,不过他们的原型机都是同一架,大致的飞行系数也差不多。速度大概在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然后续航时间为三个小时,也就是差不多三四百公里的航程。而这点航程当初航空基地设置在杭州的时候根本就覆盖不了广大的苏南地区。因为四百公里的航程换成作战半径的话只有两百公里,而且不管是侦查还是战斗或者轰炸之类的,总不能笔直的飞过去然后飞回来就可以了,总的到目的地上空停留一段时间来完成各种任务。所以说当初在杭州方面的基地距离镇江和南京就太远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航空部队迅速在溧水开辟了一个航空基地,反正这年头飞机的起降要求很简单,只要有一块平整的空地就行了,麻烦的就是补给之类的。所以不用两天功夫,历史那边的基地就完成了,然后一个侦查中队和一个混合中队就转场了过去,至于江阴那边还要等一等,毕竟国民军占据江阴不久,开辟航空基地的时间在短也要一两天时间。
“司令放心,我航空部队一定能够完成各种任务!”伍世钟打着包票。
对于伍世钟的打包票陈敬云也没说什么,只是微笑着示意他重新坐下,然而众人又是分析了一边镇江和南京那边的战况,总体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变数,国民军和北洋军目前也没有开始什么大规模的作战。
镇江那边国民军第一师的11团先头部队已经在二十四号下午赶到,第一师的后续主力部队也陆续赶到,国民军的到达总算是让江苏第三师的董宏放下了心。
这人倒也干脆,等国民军第一师到达之后,他就借口部队伤亡太大,缺乏补给从部分前线撤回了部分部队,陈卫华虽然很反感他这样的行为,但是也没办法所以直接是让部队接替了防线,并且安抚董宏说:国民军的相应补给很快就会到了,而且国民军的第四师也在路上很快就会到达,这才让董宏放下了担心。
第一师到达镇江后,对面的张勋似乎也察觉到了很快就把部队给缩了回去,于是乎镇江就重新变得平静下来。
而南京方面,冯国璋也在二十四号晚上到达南京,跟着他一起来的还有曹锟的第三师。如此,北洋军的两个师都到了南京,这加起来近三万的兵力。
北洋第五师在二十三号占据了南京城后,冯国璋就命令靳云鹏继续南下,为此第五师就派出了先头部队南下到了溧水附近,第五师的主力紧随其后。二十四号,第三师也到达了南京,并且开始整合部队后,向镇江方向派出了部队。
不过从目前来说,国民军还没有和北洋军发生大规模的交火,也就是溧水那边双方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交火,远不到影响局势的地步。
双方的行动都没有着急,相反都是稳扎稳打的那种,北洋军方面还需要从津浦线调来大批的补给,在补给没有到位之前进行大规模作战可是很不理智的行为,而国民军方面是因为第二师还在等第七师的增援,他们现在进行的就是防守,而镇江那边第一师也才刚到达,第四师还在路上。
所以这一时半会还打不起来。
尽管还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交火,但是国内的舆论此时已经是闹翻了天。当战事越来越近的时候,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等人都是没心思关注什么舆论动向,而陈敬云那边也是忙着制定各种作战计划等等,也没什么心思来搭理什么舆论。
当国民军和北洋军准备着进行一场大战的时候,国内的各种报纸上乱七八糟的消息满天飞,一会说陈敬云要败,一会说袁世凯要下台,还有更离谱的说孙文对双方大战很不满意,意图恢复南方临时政斧。
本来各种消息就乱,加上国民军军事调查局宣传处里特地散播的各种假消息之类的,就让江苏战事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毕竟国民军和北洋军的相关调动对于双方的高级将领来说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对于外人来说就很难知道真实情况了。甚至黄兴都跑了两天了,外面都还没什么人知道这一情况,很多人还在以为黄兴和陈敬云正并肩作战呢。
这些情况普通人不知道,不过多余各国外交人员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东交民巷里,朱尔典正在和一群外交家们举行酒会。
说是喝喝酒跳跳舞,但是外交家们举行酒会基本都不是那么简单,尤其是在中国局势进一步恶化的现在,朱尔典刚摆脱了一个金发女郎的纠缠,然后端着酒杯走到了美国驻华公使嘉乐恒和曰‘本驻华公使伊集院彦吉跟前。
“两位正说什么呢?”朱尔典说着的时候喝了一口红酒。
嘉乐恒道:“哦,我们刚才正在讨论江苏南边的战事可能带来的影响!”
伊集院彦吉道:“江苏那边爆发的战事让很多人都在担心!”
朱尔典道:“不知道两位对江苏那边的战事怎么看?”
伊集院彦吉开口道:“我对福建不太熟悉,不过也看过一些陈敬云和国民军的资料,个人认为国民军在江苏可能会给北洋军带来很大的麻烦!”
“哦?”朱尔典道:“难道你认为国民军有能力击败北洋军?”
伊集院彦吉笑了笑道:“我可没这么说,现在大家普遍的观点都是北洋军最强,可是在战争分出胜负之前,谁能断定结果呢!”
面对伊集院彦吉的话,朱尔典也只是笑了笑然后转向美国公使嘉乐恒那边:“卡尔霍恩先生,你也认为国民军能够击败北洋军嘛?”
嘉乐恒面带微笑道:“这个嘛,很难说,一个是老牌劲旅一个是新起之秀,至于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朱尔典道:“胜负以后再说,不过现在这双方在江苏一带的交战已经给各国在华利益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不知道两位对此如何看?”
伊集院彦吉道:“我国对他国的内部事务一直保持中立态度,尽管中国之变化有可能影响到曰‘本之利益,不过我国历来尊重他国尤其是中国的主权,所以对于中国之内部冲突,我曰本帝国将持谨慎的观察态度。”
嘉乐恒则道:“美国历来奉行中立外交,这一次也不例外!”
听到这两个人的标准外表式回答,朱尔典并没有生气或者郁闷啊什么的,而是笑了笑后吧话题一带,就是说起了巴黎的传来的一些八卦趣闻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镇江之战(一)
十月二十二号夜,黄兴带领苏军两个师加一团大约两万五千人的部队离开南京前往安徽,次曰北洋军第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