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医不死 >

第69部分

中医不死-第69部分

小说: 中医不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音未落,那拖拉机已至近前,待智远长老与程少伯同时意识到这很可能是蓄意伤害时,已再躲闪不及,脚下一慌,被田中草药双双绊倒在地。智远长老再回头看时,满满一车圆木,哗啦一声,轰然崩溃。他赶紧朝程少伯喊了一声:“快抱住脑袋!”同时,奋力一跃,用自己的身躯把程少伯压在下面……



程少伯觉得自己是在雁栖河里游泳,身体一会儿浮,一会儿沉,逐波起落。忽然间,空中一声霹雳,顷刻暴雨如注,天上水里便都开遍白色浪花,随着那白色浪花开得越来越密,越来越多,天上的便纷纷扬扬往下落,河里的则竞相簇拥往上飞,空中便有了不断撞击,并有许多浪花因而粉身碎骨。不知什么时候,自己也变成一朵浪花,从河里往空中飞。忽然迎面撞上一个张牙舞爪的怪物,头和脸很像是川岛,后来不知怎么就变成了方志武,再后来又变成肖天勇……他蓦然明白这可能是智远长老说的那内藏凶险的“卦”,便立即使足浑身力气逃离开去。然而,那不断变换头脸的“卦”却紧追不舍。程少伯往哪里躲,那“卦”就往哪里追,躲来躲去,就是躲不开。后来,不知怎么一失足,他便从空中一个跟头栽了下来,与下面正往上飞的浪花撞在一起,还没来得及惊叫一声,便粉身碎骨!……

随着程少伯的大声惊叫,韩玉茑与何若菡、程杏英一起围拢上来。

“卦!卦!那个卦!”程少伯惊魂甫定,出了满头大汗,但依然逗留在梦境里昏睡不醒。他实在伤得太重了。锁骨、左小臂及三根肋骨共五处骨折,稍微一动就会疼痛钻心。所幸下肢是完好的,只是头部尚需观察。现在看,面部与颅部外表均无严重创伤,只要没有脑震荡,就无大碍。程杏英说,这需要观察他醒后的神志状态和说话、发音的正常与否。刚才这几个“卦”字发音比较清晰、响亮,但语句太短,不能证明没有语言障碍,所以,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为了护理方便,程杏英没让二妈和父亲再回山上,而是留在了镇里,以便自己和母亲一起照顾父亲。

程杏英很清楚,父亲之重伤未死,完全是智远长老掩护的结果。就目击的二妈介绍,事故发生时,智远长老刚扑到父亲的头上,崩溃的圆木便连续撞击在他身上、头上,使他来不及再哼一声,便七窍冒血而亡……

所以,是长老舍命救了父亲。

对于这次恶性事件,昨晚安葬智远长老时,镇党委书记肖天勇声称:经公安特派员查实,乃是“一次意外事故”,原因是“方向盘操纵杆故障”及“捆圆木的绳子突然崩断”(虽然有人说那绳子是被利刀砍断的)。但因为造成严重后果,故吊销该驾驶员肖旺财(肖天勇长子)的拖拉机驾驶执照三个月。同时,给押车的公社党委秘书肖旺祖(肖天勇堂侄)予以记大过一次处分。并责成他二人负责智远长老的安葬费与程少伯先生的医疗费。但与此同时,肖天勇也委婉地批评了男女老少齐上阵的大忙情况下,还有空闲时间进城闲逛的人。并说如果都在工地上干活,拖拉机就是出意外,在没有人的野地里只能伤及田里的草药,也不可能死人。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事故受害者自身也有责任。

如果二妈韩玉茑不介绍肖天勇在闾阳山上说的那番话,何若菡与程杏英母女也许真的会相信肖天勇所做的结论,知道了他事前说的那些话后,便都明白了事情的性质。但由于程少伯亟待抢救,顾不上与肖天勇去计较,加上程少仲潜逃在外,确让肖天勇能做很多文章。为避免惹他来找麻烦,影响程少伯养伤,她母女与韩玉茑商议,暂时不露任何声色,装傻。等待把程少伯抢救过来,再养好锁骨、肋骨,就全家一齐护理他去北京养伤,到北京后再向毛主席告御状,彻底揭露他肖天勇企图杀人灭口的罪恶行径。到时候,不怕他再施展这种黑社会伎俩。

程少伯对所有这一切自然都没感觉,也就没有任何反应,他只是不停地做噩梦,不停地被那个不断变换头脸的“卦”追逐着,便总是不断发出恐怖的惊叫。有时,他在梦中也会和同样被“卦”追逐着的智远长老撞在一起,他心里便有些纳闷儿。这些“卦”本是长老摆出来的,为什么他自己不能降服它们?又为什么他事先没料到这些怪物对他自己的危害?便觉得这有些好笑,就问:“你没算出这些卦会危害你吗?”可不知为什么,智远长老听了这话转身就跑。程少伯就在后面紧追不舍,边追边喊:“师叔,你别跑!”便醒了。

守在床前的程杏英又惊又喜:“妈!二妈!我爸醒过来了!”



从杏林中第一片黄叶飘落时起,秋天就来到了药王庙镇。

最初的秋风是清爽的,把盛夏的燥热一下子稀释了,带给人很多的惬意与舒畅。后来,秋风便渐渐凉爽起来,用这样的办法通知大自然,督促所有的植物加快成熟的速度,以迎接不久之后严酷寒冬的到来。

对于早在夏季就成熟了果实的杏林来说,整个秋天里要做的事就是落叶。为了逐步减少树体里的含水量,以免让它们在冬季遭受冻害,杏林中的每片叶子都要有序地脱落,否则,它们在阳光下的蒸腾作用,会吸引树体里的水不断上升,寒潮到来时,树干就会冻透,使其纤维组织遭到破坏,从而无法再维持生命,来年也不会发芽、吐叶、开花、结果。程少伯很欣赏杏林的这一自我调节现象,把杏林的落叶称为杏树在自然界的寒潮面前采取的“战略撤退”。

现在面对杏林的“战略撤退”,他也要率领全家“战略撤退”了。

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他身上的骨折部位均已消肿。这次,他的主治医生是国歌,程杏英是护士长,韩玉茑、何若菡以及程若西都是护士。使他满意的是,半个月来,经常都能听到何若菡或者韩玉茑的古琴演奏,每逢这种时候,他就会对程杏英和程若西母女说:“中医是国粹,文化内涵很深厚。你们学西医的,不要光看到中医的缺点就瞧不起中医。这种音乐治疗,能化解患者的病痛,能抚慰患者的烦躁,能培育患者的爱心,也能坚强患者的意志,是有修养的杏林人医术的一部分,西医也应该学习中医的这一点。”

程若西便会与程少伯贫嘴:“外公,像肖天勇那样的人,听了这琴声也能培养出爱心吗?”

“我想会的。”程少伯就说,“川岛不是都放下屠刀了吗?只要有一点儿人味,就应该努力去唤醒他的人性,既治病,又治魂嘛。”

“外公,您真是天下第一大善人。要是我,当年绝不会给肖天勇他家秘方。”

“你不懂。”

“对,我是不懂。就拿这杏林来说,有那么多桃林、李林、枣林、梨林、苹果林、葡萄林,什么不比杏林高贵?中医为什么偏偏选中了杏林来代表自己的行业?”

“这么说,你瞧不起杏林?”

“外公,您可别误会啊,您奋斗了一生的神圣事业,我哪儿敢瞧不起呀。”

“若西,为什么叫杏林,外公也说不清楚,可我的老师为什么叫苦杏,我却能说清楚。”

“为什么?”

“就是明知杏仁苦,也甘做杏林人。”

“献身精神,让人钦佩。”

“不值得你们年轻人学习?”

“当然,敬业楷模,我辈典范,若西一定认真学习。”

“死丫头!”

……

明天,程少伯就要悄悄由韩玉茑陪同,乘火车先进北京。半个月来,肖天勇多次以探伤为名,来察看动静。看来,他一直在警惕程少伯进京告御状的事。程少伯故意给他错觉,让他产生至少一个月后才能下床的印象。所以,趁近几天肖天勇还不会派人盯梢的时候,早走为好。

刚才下地后,韩玉茑扶着他在后院里转了转,程少伯感到腿有些软,便信步走出院门来。院外杏林茂密,街道上来往的人看不到他。若有脚步声向里走来,他听到后转身回院也来得及。

秋风落叶,又要惜别,程少伯心里就涌起许多感叹。不知明日一别,何时才能再见这片杏林。

忽见眼前红光一闪,纯阳观那只火狐狸倏地窜至眼前,见了他和韩玉茑急忙收住脚步,围着他们低低地呻吟几声,然后用哀戚的目光望着程少伯。

苦杏道人圆寂时,火狐狸一连七天不吃、不喝,每日守在灵前流泪不止。苦杏道人法身安葬后,它又成日成夜守在坟旁不肯离去。小道士想方设法哄它,好不容易才又吃了东西。程少伯与韩玉茑搬进观里,与它很快成了好朋友。现在,多日不见,它想必是来探望他们来了。程少伯便蹲下身,用没受伤的右手抚摸那狐狸。蓦然间,又想起智远长老。

正想着的时候,忽听自行车铃声一路响近,程少伯刚要转身进院,却见国歌骑着自行车飞驰而来。

“外公,《人民日报》发表国务院的指示!”国歌一见程少伯,连忙翻身下车,边嚷着边取出份报纸,递到程少伯面前。

程少伯连忙接过报纸,打开一看,头版头条通栏标题:《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下面落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毛泽东主席果然重视了他的意见,责成国务院特地发出这一指示。看来,他的意见没有白反映。

“你喂喂狐狸,我回屋好好看看这张报!”程少伯朝韩玉茑交代一声,就转回院去。



国务院的指示中,充分强调了中草药对于六亿中国人民保健事业的重要作用。因而要求各地必须下大力气重视与领导好其种植、管理、采集、加工等生产活动。并指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略和冲击这些生产活动,尤其是以药材生产为主的药乡地区,必须充分动员各方面力量,把握生产时机,搞好中草药生产。决不容许让丰收的草药烂在田里,如有发生,严肃追究当地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

程少伯匆匆看完一遍,顿觉胸中热血沸腾。原来,对人大代表的作用及其同领袖的关系感触不深。现在看来,这人大代表的确是有反映问题权利的。而且,毛泽东主席和国家政府部门也的确是很重视群众来信的。比较当年在宫里随父供职做太医补,只能低头看病,不能多说一字,真是天壤之别!这样想着,情不自禁又把报纸重新拿起,从头到尾细细复读起来。

正读着,韩玉茑匆匆进来说:“镇上派人来要砍门前的杏树!”

“砍杏树?”程少伯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砍杏树干什么?”

“说是炼铁做烧柴。”

“谁来的?”

“党委秘书肖旺祖。国歌正在同他讲理。”

“我看看去!”程少伯边说边放下报纸要往外走。

“你不能去!让他们看出你已经能下地,更得麻烦。”

“那也不能眼睁睁就让他们砍了杏树哇。”程少伯不理睬韩玉茑的劝阻,匆匆奔出院来。

杏林前,刚刚赶来的肖天勇正对何若菡、程杏英、程若西和国歌表白自己:“大炼钢铁是党中央的号召,我这也是上支下派的呀。”

“党中央号召大炼钢铁,可没号召砍杏树。”国歌针锋相对说,“更没让你砍老程家的杏林。”

肖天勇一见国家人就想起杀父之仇与自己腿瘸的来历,又见国歌如此顶撞于他,不由大怒,立即沉下脸说:“程家杏林怎么啦?不就是仗着认识毛主席吗?我肖天勇今天就不听这个邪——来!”他朝身后手执大斧的人群猛一挥手:“给我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