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戴笠死亡之谜 >

第39部分

戴笠死亡之谜-第39部分

小说: 戴笠死亡之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戴笠为军统化整为零的事苦思苦想时,蒋介石要到北平视察了。戴笠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次表现军统能力的机会。他提前一个多月赶到北平,对蒋介石的安全警卫工作做了周密的布置。首先,戴笠急调自己的亲信祝维屏和倪超凡来北平,分别担任北平市警察局的副局长和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处长。而后,戴笠让祝维屏特别组建了一个“贴身”警卫大队,全部队员共为二百人,均为在重庆警训班受过美方特务的严格训练的年青学员。当这些学员用飞机远到北平后,戴笠亲自考核他们的思想和特种警卫技术。考核结果使戴笠非常满意,他边上人说:“我不相信明朝的锦衣卫,能超过我组成的警卫大队。”蒋介石到北平后准备下榻在交道口的圆恩寺内,戴笠带人对这个地方多次进行清理,累得他再度咯血。按照以前的惯例,蒋介石外出警卫工作都指定戴笠负责,而这次北平之行,蒋介石却要俞济时和戴笠两人负责他的安全警卫。因俞济时对警卫方面不专业,他到北平后就把蒋介石活动日程表全交给了戴笠。
  蒋介石到北平的头三天没有出过圆恩寺的门,第四、五天才去怀仁堂出席了茶话会。最使戴笠神经紧张的,是蒋介石离开北平的前一天。这天,蒋介石要在故宫太和殿前召见北平的大中学生和检阅美国海军驻北平的陆战队。为了安全起见,戴笠布置了四道警卫圈。可是当蒋介石检阅完美海军陆战队后,北平的市民夹杂在大中学生中一齐涌进了太和殿前的广场。蒋介石见此场面后非常高兴,当即操着浙江口音讲了一通要在“三民主义”旗帜下精诚团结的大道理。就在蒋介石演讲结束时,市民和学生不由自主地涌向蒋介石,把戴笠和围在周围的二百名贴身警卫全冲散了。戴笠见状急了,拼命地喊:“不要挤!不要挤!”可此时,他的声音在人群中显得苍白无力,而且他也被人群挤出了故宫。好在蒋介石没有出事,很快返回了圆恩寺……
  当蒋介石乘机离开北平后,戴笠突然觉得自己很累。
  一九四六年春节过后,军统局化整为零的工作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为此,戴笠把宋子文一送走,就在北平什锦花园吴佩孚公馆,召集龚仙舫、文强、马汉三等人就军统化整为零的计划进行座谈。在这之前,军统局化整为零之事,只有戴笠和局本部的毛人凤和龚仙舫等极少数几个核心人员知道。所以,当戴笠劈头问龚仙舫化整为零合法化的事办得怎么样了时,龚仙舫顿时紧张得不敢说话。戴笠马上说:“在座的都是本局的老同志了,不会泄露。你说你的,没有关系。”于是,龚仙舫汇报了如何在国防部二厅、全国警察总署、交痛警察总局三大公开机关中合法化安置军统人员的问题,还汇报了全国各特警班毕业的十五万学员一律以中央警校毕业生学籍待遇。龚仙舫汇报完后,由于文强和马汉三等人不明了化整为零的做法,便向戴笠提问。戴笠解释说:“第一改组后的国防部二厅谍参系统和对外使馆的武官系统,要合法化地全部控制起来,这个任务要郑介民先生去完成。第二是将内政部警政司扩大为全国性的警察总署,是合法化安置人员最多的一条出路,然后才能全部控制警察方面的行政、人事、教育。第三是已与交通部说定,要求在交通部成立一个交通警察总署来统驭全国铁路和公路的警务机构系统,并将本局的所有武装部队改编为交通警察部队。化整为零的合法化就是如此。”戴笠把自己原先考虑好的计划复述了一遍后,惟恐在坐的人员因不明化整为零的内涵而泄气,接着又说:“世界上哪个国家没有特务机关,人家越喊要取消就越显得重要。不过,我们军统局这个名称可能让一些人感到不好受,组织也太庞大了一些,筹措经费就有了困难,所以要化整为零,以合法化来堵住别人的嘴。人言可畏呀,凡事要为领袖多想。我跟了他已有三十年了,是深知此道的。”戴笠没有把话说出头,但听得出他说这番话时心里透着凉意。特别是“我跟了他三十年,是深知此道的”这句话,在坐的谁都明白戴笠说的是蒋介石,但“深知此道”的道究竟是何种意思,也只有戴笠自己最清楚了。
  在这次座谈会上,戴笠为了适应化整为零的形势,提出了“裁弱留强,里外三百”的口号。按照戴笠的意图,就是把军统里弱的和不好的人员裁减掉,把好的和能干的人员留下来;把军统局的内勤人员调三百人到外勤工作,把外勤人员调三百人到内勤工作。这个口号的提出,表现了戴笠在特工工作上的思想转变,也是面对严峻形势不得已而为之。此时,戴笠的心里非常明白,通过国防、内政、交通三大部合法安置军统人员,最关键的就是由谁出任这三大公开机关的主官。从戴笠的内心来说,当然希望自己能一身兼三职。但国防部二厅的主官是非郑介民不可的,他戴笠就是要争也争不来的。不过,戴笠与郑介民以往的合作还算可以,由郑介民掌握国防部二厅要比换一个非军统出生的人要好得多。至于交通警察总局,戴笠估计由他亲自掌握或推荐心腹出任主官的可能性很大。问题是全国警察总署,这是个权力和油水都很大的机构,而且安置军统人员是最多的。对这个部门的主官,戴笠是最重视的。但是想竞争这个职位的对手会很多,最有可能的就是李士珍和唐纵。戴笠尽管非常想得到这个位置,但因蒋介石对他早就有戒备之心,况且这化整为零蒋介石就是为对付他戴笠而提出的,因而蒋介石不可能把警察总署的权力交给他。至于李士珍,他虽然在警察理论教育方面能拿出点东西来,但在特工工作方面是个门外汉。由李士珍负责警察总署,不符合蒋介石把全国警察总署办成警察和特工合二为一机构的设想。惟有有可能的就是唐纵,他多年来在蒋介石身边工作已充分得到蒋介石的信任,而且也正是蒋介石借重唐纵来抑制戴笠的时候了。因此,唐纵应是蒋介石考虑的首选人物。尽管戴笠对唐纵有着许多的看法,但他仍然觉得警察总署的权力给唐纵要比给李士珍要好,并且戴笠已从蒋介石的一些言论里感到他的推测没有错。
  为此,戴笠暗中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布置,以便在警察系统内形成忠于他的势力,并以此与唐纵抗衡。也就在这个时候,戴笠走了一步极其危险的棋,他暗示甚至是默许军统内部成立一个叫“警坛社”的秘密组织。该组织成立的目的表面上是为了争夺全国的警察大权,实际上戴笠是有自己的考虑的。“警坛社”的组织者是军统局训练处的邹风吟和《家风》杂志社的编辑罗肇棣,他们两人由于职务的关系在军统内部交际很广,活动能力也很强,“警坛社”成立不久,仅在重庆和武汉两地就发展了五百多人。戴笠乘机让军统局人事处的徐风,把“警坛社”的领导权接管了过来。不久,蒋介石便获悉了这个情况,他沉默了许久,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戴局长不是昏头了,就是另有所谋。”
  蒋介石的话分量很重,但没有人将此话传给戴笠。
  一九四六年二月,蒋介石下令提升唐纵为内政部政务次长,这不但使唐纵的地位第一次高于戴笠,而且为唐纵出任全国警察总署长作了准备。在这同时,蒋介石指示唐纵主持召开特工月度会报,以便研讨撤消军统局的对策。戴笠知道在这种形势下,必定不会有好的对策,干脆以肃奸案件太多为借口,请假到外地巡视去了。由于戴笠不肯出席,再加上原来指定出席月度会报的人员有了大的变动,会议已很难再开下去。于是,蒋介石下令重新成立了一个新的小组,指定宣铁吾、陈焯、李士珍、黄珍吾、叶秀峰、戴笠、郑介民、唐纵等八人组成,并由此小组提出撤消军统局的方案。
  蒋介石拟定此份名单,是经过仔细琢磨的。
  这八人小组中除陈焯是出身北洋政府的老警察外,只有叶秀峰是代表中统局的,其余全是黄埔毕业的学生。这说明,蒋介石在考虑改组军统局和其他特工机构的过程中,主要还是想依靠黄埔系。此外在八人小组中,宣铁吾是上海市警察局长、陈焯是北平市警察局长、黄珍吾是首都警察厅长、李士珍是中央警官学校教育长,而叶秀峰、戴笠、郑介民、唐纵则代表中统和军统机构,从表面上看警察与特工在名额上四票对四票。这说明在蒋介石的头脑里,军统局化整为零后的主要方向是警察特工化,形成特工与警察的合流。此外,戴笠在这新的八人小组里地位和影响已大大降低,戴笠不但失去了过去的主宰地位,而且他以后如何走下去还要看这些人的眼色。应该说戴笠所面临对手的势力比过去还要强大得多,除了以前的宣铁吾和叶秀峰,又多了李士珍和黄珍吾。李士珍与戴笠你死我活地已斗了许多年了,是早已被戴笠拉下马的人。可使戴笠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被自己拉下马的人又被蒋介石扶上马了,而且还要参与讨论如何撤消军统局的事。这对戴笠来说,是怎么都难以忍受的。但这是蒋介石有意的安排,戴笠还能说什么?至于那个黄珍吾,他是郑介民的同乡,原来戴笠与他的关系不错。抗战开始后,戴笠曾想让黄珍吾担任别动队的代总队长,后因黄珍吾靠上了蒋经国,先后担任了福建省保安副司令和青年军第二零八师师长。日本人投降后,经宣铁吾和李士珍联手向蒋经国推荐,并在蒋经国的帮忙下,黄珍吾最终从韩文焕的手上夺得了首都警察厅长的职位。这使黄珍吾完全成了宣铁吾和李士珍一派的人。还有那个陈焯,他的资历之老可以在蒋介石面前摆老资格,戴笠这种小字辈,他根本就不会放在眼里。剩下的还有唐纵和郑介民,他们虽然都是老军统,但由于各自的处境不同,戴笠与他们其实已很难沟通。唐纵不用多说了,郑介民此时已出任北平军调处执行部首席代表,成了国内外瞩目的政治新星,也不可能再跟在戴笠的后面行事了。
  戴笠知道已面临险境,而为了摆设这险境他做着最后的努力。
  戴笠要军统局坚决贯彻他提出的“裁弱留强,里外三百”意图的同时,在内部体制上减少指挥层次,下令撤消所有区一级的组织,恢复在省范围内以省站为最高指挥机关。原来归属区一级指挥的特务人员,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全部转入地下,不再以公开机关和任何名义作掩护。在此基础上,戴笠迅速清理整顿军统内部的贪污受贿问题,以免被蒋介石和政敌抓住口实。在对日伪财产进行接收的过程中,军统系统的有些人员上下勾结大发接收之财,有的一人就接收了二十多处的房产。当时,上海公布的敌侨和汉奸的房产有八千五百多幢(实际数远大于此),被军队、宪警、特务和流氓等侵占的就有五千多幢,其中军统占用的最多。还有,如北平的马汉三及其亲信贪污的金佛像有数尊,每尊重达数十公斤……到了肃奸的后期,戴笠已知此事不妙,再这样下去不但要毁了军统,而且会殃及他自己。于是,戴笠放下繁忙的肃奸工作急着回到了重庆。他当着毛人凤和沈醉的面语气极严肃地问道:“各地接收财产的情况,你们知道不知道?我告诉你们下面报上来的数字大有问题,你们得赶快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