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河套人家 >

第42部分

河套人家-第42部分

小说: 河套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改兴听不明白洋话,但他从人家的神情上知道,那决不是一句入耳的言辞。

人群散开了,刘改兴的气也消了,他只为那个姑娘惋惜,多么喜人的女子,就不能宽容点吗?

尤其那句:“农二哥”云云,更叫他哭笑不得。没有农大哥农二哥,你能叫白面大米养活得那么水灵灵,像只水蜜桃桃似的吗?

你总念过“粒粒皆辛苦”那首诗吧,咋就忘了民以食为天的教训了。

小姐脾气。

刘改兴这样批判了“方辰”一通之后,就继续向旗委走。

路过新华书店,他怦然心动,将来的文化科技站,不能一穷二白,连几本书也没有哇。他停下来,把车拴在电杆上,就昂首阔步地走进去。书成排地展示着。就是太贵,他那点枸杞款,买不了多少。

“能不能便宜点? ”他脸上堆满笑,想来个议价。

“便宜? ”售书人把他从头到脚审视完说,“有,到造纸厂去吧,那儿论斤卖。”

这本来是一句极富嘲讽意味的挖苦,但刘改兴却高兴地感谢人家:“谢谢了! ”

售书人看着他走出去的背影儿说:“神经。”

刘改兴有了主意,他决定先去旗委。

旗委大院传达室的老汉早已得到关照,一听他叫刘改兴,马上拿起电话,给里面一个什么地方通知了一声。

“金书记叫你去! ”老汉很客气地说,并且指给他,金书记在哪个办公室。

刘改兴麻烦他看住毛驴车,老汉说:“没事儿,你放心去吧。”

刘改兴只听说原来的“四清”工作队长当了旗委书记,多少年来一直未再见面。

他找到办公室,门口已经站着一个五十四五岁的人,从眉眼上看,正是当年的工作队长。

“金书记? ”他猜测着叫了一声。

“改兴,进办公室谈! ”

出乎他意料,金书记似乎对他的近况很了解,没有一点陌生感。

他跟金如民进了办公室,有秘书给他沏上茶,金如民递给他一支前门香烟。

刘改兴坐在沙发中,金如民坐到写字台后面的椅子里。

“咋地,村长同志,干得还顺手吧? ”金如民笑着说。

这一笑一说,把他的拘谨完全去掉了。

“金书记,你叫我来,不是考察我的吧? ”

他抽着烟说:“我们庄户人,时间可值贵呀! ”金如民笑了。

他吸了两口烟才说:“改兴,你有个大伯叫刘玉谋,对不对? ”

刘改兴万万没有想到,书记同志的话茬牵扯到这上头。他仿佛看到一个死去已久的人又活了一样,首先感到惊骇。

这个名字,刘家人过去很少提及,刘改兴只偶尔听父亲念叨过。

他早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被层层的岁月掩埋了起来。父亲讲过,出去讨吃,一去杳无音讯。

只是到了最近,父亲才提叙得多了起来,可能,老人感到在世的日子不太多了,有些怀念手足之情。

刘改兴的记忆中,这个名字,几乎是个概念,而非实体。

听父亲说,玉谋大伯是村子里惟一个念过国立中学的“知识分子”。要不是遭了年馑,出去乞讨,说不定还会有大出息呢!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刘玉谋一直是父亲的一块心病,据父亲讲,改兴爷爷临终之际,还在挂念大儿子,深感愧对儿子,不该放他出去要饭呀!

今天,金如民怎么突然又说到这个幽灵了呢?

刘改兴没有立即作出回答,实际上,这是个不用回答的问题。

金如民只不过问问他而已。

他明白,在同他进行谈话之前,金如民心里什么都明白。

金如民见他不做声,就向他笑了笑,又递给他一支烟。

刘改兴思索着说:“有过那么个人。听我父亲提叙过,早就不知下落了。”

“你父亲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吗? ”

刘改兴直摇头:“不可能知道,连我爷爷都闹不清。”

金如民笑了,表示很理解。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说:“这是他才从台湾那边寄来的,你拿回去叫你父亲看。”

刘改兴并不去动那个信,用异样的目光注视这个飘洋过海而来的玩艺儿。

“他还活着呀? ”他诧异地说。

金如民说:“有些事也不全由人自己做主。他这些年活得也不容易。”

刘改兴用同样异样的眼光看着书记同志。

金如民点上一根烟,接着说:“你根本想不到,你大爹跟谁在一块儿! ”

“跟谁? ”

“据他信中说,到了台湾以后,他碰上了一个军官,和你爷爷是同学……”

“……”这个往事,刘改兴毫不知情。

“你爷爷当初到河套来,还是他引荐的呢! ”

刘改兴讶然无语,金如民说的这些,使他理解起来十分吃力,刘玉谋仍然在人间,已经够他接受的了,这会儿又冒出个国民党的军官,而且两个人还活在一块儿?

书记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台湾回到祖国,是迟早的事。那边人的根,跟咱们是一条,也挺想念这里的家乡亲人啊! 你爷爷的那个同学前几年病故了,你大爹想回来看看。”

刘改兴活了四十来岁,大部分岁月可以说被排出了政治生活之外,对深奥的风云变幻已没有更多的了解,最切身的感受,那就是,他活在了人下头。

“那边? ”不是比阶级敌人更阶级敌人吗! 但眼前这位金书记说起来,居然像说家常话一样。

在夏秋之交的今天,使刘改兴的“政治经济学”A B C 一下子充实了许多。

金如民说:“还有些事,等你父亲看过信,表了态,我们再同你大爹联系吧! 改兴,这封信也不是一帆风顺就能过来的。”

看看快晌午了,金如民留他吃饭,刘改兴谢绝了。

送他出来,金如民握住他的手说:“人一生中机遇可不多,改兴,好好干哇! 庄户人从来没有这么好的天时呀! ”

刘改兴点头说:“金书记,我有一斤的力气,用上他二斤二两。”

他觉得金书记似乎还有话想说,犹豫一下,又没讲出来。也许,他想打问一下刘改芸和其他人?

他从旗委大院出来,怀里揣上那封他还没看过的信。他总感到有点离奇,信皮上竖写着“刘玉计弟亲启”。一切都是真真的。

刘改兴把信收好,赶快吆喝上毛驴往造纸厂跑。

守大门的人问他干什么,他说来买书。人家以为他头脑是否有毛病,死活不让进门。后来,又是递烟又是赔笑脸,好容易才过了这一关。

“干脆去见阎王。”刘改兴改变了策略。他直杵杵地找到厂长,诚诚恳恳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人家。

“别人不用的书,说不定农村还能用,厂长您就高抬贵手支援一下农民兄弟哇!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何况厂长是个人,厂长一放绿灯,刘改兴赶快到小山似的废纸堆里挖掘,直到下班,他找出三四百本对文化科技站派上用场的书籍。

厂长好人做到底,象征性地收了他二十块钱。

“就算我们的赞助吧! ”人家慷慨地说。

刘改兴抓住对方的手,一摇再摇。

返回的路上,他心里一个劲称颂:“还是工人老大哥痛快呀! ”

至于给月果妈和其他人扯衣料的事,他早忘了,忘得死死的。

4

再过几天,阴历就进八月了。

村小学开学的日子快到了。秋天的忙碌也就拉开序幕。

这天后晌,刘改芸喂完鸡,向水成波家看了几眼,她知道,成波顾外顾不了内,家里的营生一个男人也干不成。

自从埋掉赵六子,她再没跟水成波见过面。天地就这么大,各忙各的,居然二三十天没说上话。

刘改芸回到家里,找出海海的几件旧衣裳,想给他改造一下。

刚拿起一件洗得失去本来面目的茄克衫,她的手就停留在上面,目光抚摸着它。

那还是前两三年,水成波送给海海的,对每年只有一百多元现钱的水成波,炕上还缠绵着一个“棺材瓤子”,那实在是一件“超级”

礼物了。

茄克衫刚穿上身,赵六子就张牙舞爪,吼天喊地。

“又是你那个放心不下的人送的哇? ”赵六子灰黄的脸上,烧着火。

刘改芸看也不看他一眼,海海向他射去惊诧的目光。

海海干营生时舍不得穿,尽管那样,庄户人费穿戴,它还是破旧了。原先的天蓝变成了灰白,拉锁早就失灵了。

刘改芸思绪万千,从它又想到成波。可以说,自从那个把她送入天堂同时也推入地狱的“四清”工作队员走了以后,水成波是她精神上的支柱。

他是芨芨滩上,自己可以无话不说的男人,连在哥哥面前她也做不到这一点。

虽然她跟了赵六子以后,就仿佛失去语言功能,但每逢碰上水成波,他们只要交换一个眼神,也就彼此心照了。

他知道她苦,她也知道他苦。

这就足够了。

从前,刘改芸守住这个名存实亡的家,无暇顾及其他。想给水成波出点力也是只能想想而已。

她深知一个男人守住一个不能自理的女人,有多么艰难。水成波又要教书,娃娃们的功课是一分一秒他也不愿耽误的。

改芸的心沉下去,把茄克衫放到箱子里头。应该先去水成波家去看一看。她只听说他娶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知青“老婆”,在嫁给成波前,就不完整了。

“唉,她也是个苦命人! ”刘改芸为那个女人叹息。

刘改芸临出门,向箱子上面的镜子里扫了一眼,这是她近来才有的动作,以前,她从来不到镜子跟前来。不用照,人们的眼光和神色就是一面镜子,刘改芸从那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形象。

她不愿意也没有必要注重自己的美丑。美也罢丑也罢,那个刘改芸早就死了! 水成波在她嫁给赵六子以后,对她说过一句话: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

刘改芸的文化知识,几乎全是刘玉计口口相授而来的,论程度,“相当”于小学六年级,那句话的含义,改芸不全懂,也能明白一部分,用庄户人的话说白了,那就十分明了,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心死了,比身体死了更糟。

刘改芸的心枯了,她的精华,她的艳美,她的未来,全都被那个大学生带走了,永远带走了。

他走了,是她把他“解放”把他放走的,她从来没有后悔过,也没有怨恨过,她当时那样义无返顾采取措施,完全出于自愿,出于对爱她的人的一片挚爱! 并非屈服于那个女队员!

她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跟了你,我死都不怕! ”

连死都不怕——一个人,到阳间只能走一遭——还怕牺牲自己的身体吗? 尤其是为了他!

她知道,自己那么干,解脱一个人,却又坑苦了另一个人——水成波。刘改芸总有一种抱愧,她欠水成波的太多太多了。

当她听说,李虎仁慷慨地为他找了一个老婆,而水成波又根本没有什么夫妻生活时,刘改芸在夜里饮泣,为了那一颗同样死去的心。

赵六子是他们共有的一段黑色岁月,他们终于埋葬了它!

刘改芸的目光离开镜子,心间升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温情,她感到,自己应该帮助那个女人,至少让她活得像个人,至少别再拖累成波。从一个女人纤细的感觉出发,刘改芸判断,那个女人身体上的病是次要的,心病才是主要的。

她的苦处,向谁去倾吐啊!

刘改芸出了院子,向水成波家走去。

秋天了,阳光明媚,天高云淡,地里头的庄禾蒸腾出酒一样的气息。

地里干营生的人说说笑笑,还有人在抖山曲儿:

杨树花开成串串

你是哥哥的命蛋蛋

年轻人们吼的又是别的一种腔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