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古文观止 >

第21部分

古文观止-第21部分

小说: 古文观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

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

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

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

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

久不闻也?

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

隗始。”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

“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

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谨

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

愈恐惧再拜。

【与陈给事书】(韩愈)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贫贱也,衣食于奔

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

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

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

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

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其

穷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

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

而惧也,不敢复进。

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

示其意也。不敏之诛,无所逃避。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

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皆

有揩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愈恐

惧再拜。

【应科目时与人书】(韩愈)

月、日,愈再拜:天池之滨,大江之濆,曰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

匹俦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

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世,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獭之

笑者,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然是

物也,负其异于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

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

也。

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

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

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

阁下其亦怜察之。

【送孟东野序】(韩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

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

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

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

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惟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

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敓,其必有不得其平

者乎!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

而假之鸣。

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

《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

《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

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

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

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

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

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

以急,其词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耶?

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

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

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

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

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

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

【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

“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

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

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

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

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

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

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

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

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

之土,可以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

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

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

终吾生以徜徉。

【送董邵南序】(韩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童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

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

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

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送杨少尹序】(韩愈)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时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

车数百两。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

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

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

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

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候之去,

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

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

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

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候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

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送石处士序】(韩愈)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

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穀之间,冬一裘,夏一

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人与之钱,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免;劝之

仕,不应。坐一室,左右图书。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

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

烛照,数计而龟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其肯为某来邪?”

从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干家。方今寇集于恒,师环其疆,农

不耕收,财粟殚亡。吾所处地,归输之涂,治法征谋,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

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于是撰书词,具马币,卜日以授使者,求

先生之庐而请焉。

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谋于朋友,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宵则沐浴,

戒行李,载书册,问道所由,告行于常所来往。晨则毕至张上东门外,酒三行,

且起,有执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义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决去就。为

先生别。”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遂以为先生寿。”又酌

而祝曰:“使大夫恒无变其初,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无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

无昧于谄言,惟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宠命。”又祝曰:“使先生无

图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图。”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早夜以求从祝规?”

于是东都之人士,咸知大夫与先生果能相与以有成也。遂各为歌诗六韵,遣愈为

之序云。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韩愈)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

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