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古文观止 >

第10部分

古文观止-第10部分

小说: 古文观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茆

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

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粟斯,喔咿嚅唲,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

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

中之凫乎?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

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混浊而不清:蝉翼为

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

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宋玉对楚王问】(《楚辞》)

楚襄王问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

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

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

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

乎杳冥之上;夫藩篱之衲苡胫咸斓刂咴眨■镉愠⒗ヂ刂妫G於

碣石,暮宿於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

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卷五 秦文

【五帝本纪赞】(《史记》)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

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

或不传。余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

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

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

《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

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项羽本纪赞】(《史记》)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

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

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

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秦楚之际月表】(《史记》)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於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

定海内、卒践帝祚、成於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

若斯之亟也。

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

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馀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

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於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

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於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

鉏豪杰,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於闾巷,合从讨伐,轶於三代,乡秦之禁,

適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

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

【高祖功臣侯年表】(《史记》)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

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

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所闻!《书》曰“协和

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於《春秋》。

《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馀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於仁义,

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馀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

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

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

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耗矣。罔亦少密焉,然

皆身无兢兢於当世之禁云。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

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

闻?於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

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孔子世家赞】(《史记》)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於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

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

至圣矣!

【外戚世家序】(《史记》)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

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妹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

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於襃姒。故《易》基《乾》、《坤》,《诗》始

《关雎》,《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

用,唯婚姻为兢兢。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可不慎与?人能

弘道,无如命何。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於臣,父不能得之於子,况卑下乎!

既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岂非命也哉?孔子罕称

命,盖难言之也。非通幽明之变,恶能识乎性命哉?

【伯夷列传】(《史记》)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於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

也。尧将逊位,让於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於位,典职数十年,功

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

“尧让天下於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

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

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

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

之;国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

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

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

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

之衰矣!遂饿死於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

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

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

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

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

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

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

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

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

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

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

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

恶能施於后世哉!

【管晏列传】(《史记》)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

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

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

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

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

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

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

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於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天

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

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

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