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赌石笔记 >

第35部分

赌石笔记-第35部分

小说: 赌石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得的是,这些都是小培自己为了以防万一而琢磨出来的,谁也不知道大鱼是不是咬过氧气管,遭受意外的水手是不能提醒同行的,因为他们都死了。
  这回因为小培走得比较急,所以只是交代了让帮手经常泡药水,而未说明原因。老杨他们又不相信别人,要求自己监督氧气机,才发生了这样的事。
  根据老杨描述的细节,小培说自己也曾遇见过同样的状况,但他用的是另一种方式,敲打震动,使鱼群远离氧气管。
  蓝家山想起自己在船上值班时,只是关注水面上的情况,观察氧气管所释放的信号而已。潜水员通过摇动氧气管来提醒上浮和起吊石头,如果碰到类似的事,他肯定不会像老杨那样反应及时。想到这里,便对老杨投去敬佩的一瞥。
  老杨质问老大为什么在关键时刻要让小培请假,他们坚决要求小培回来,否则大家轮流监督氧气机,效率会降低很多。
  老大当然不敢透露小培的“培训课”真相,他立刻表态,小培的“休假”结束,即日上船工作。
  蓝家山脑子里考虑的是另一回事,凭借如此简陋的设备,在如此拥挤的水面下采捞石头,危险性毋庸置疑。大家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经验总结与大家分享,从而尽量降低出事的概率?
  他把自己的疑虑一说,船老大和小培脸上露出茫然的神色。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船和船之间确实都存在着竞争关系,谁运气好,谁下手快,谁抢占了好地盘,谁雇用了好水手,谁就能从有限资源里多抢一杯羹。
  在水下如果发现了好石头,大家还得瞒着别的船,以防盗挖。至于个人的经验,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但扪心自问,没有一艘船希望看到别的船上有人出事。所以在施救方面,同行间都是非常默契。
  蓝家山似乎在问自己:“如果能够让大家防患于未然,那不是可以救人一命?”
  大家最直接最本能的反应就是:“别人也没提醒过我们啊。”在他们眼里,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蓝家山立刻做了一个决定。他要把小培的经验教训在每一艘船上推而广之。一方面,促进大家在安全意识上有更多交流,另一方面,他可以在这一行找到切入口。如果是那样,他的第一步棋就走活了。
  说到做到,蓝家山当天晚上就把从小培等处总结出的实用的关于氧气管的安全防范措施和泡管药水的配方记录下来,经过整理润色后,署上小培的大名,自己则署名“整理”。他请打字室打印了一份,然后找个照相馆给文件过塑,先拿去让黑仔过目。
  黑仔很诧异地看着这份文件,听说蓝家山要在每艘船上都免费发放一份,又高兴又感动。他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可以补充一些建议,不过他的文化水平不高,还要请蓝家山执笔。
  蓝家山提醒他说:“你画上示意图就可以了啊。”
  黑仔的脸上顿时发亮了,小孩子一样咧嘴笑了。


2。买卖玄机
  《水手、氧气机监管员须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由黑仔和蓝家山亲自发放到了每一艘船上。拉黑仔出马,也是蓝家山一个小小的心计,他要借助黑仔在水手中的影响力来实施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大家看了须知,或感谢,或要求补充意见,态度都非常积极。黑仔不抢功劳,说这些都是蓝家山发动的,蓝家山一夜之间,在同行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这是好事,是善事,执行起来如此简单,如此低成本,却又与大家生命相关。蓝家山知道自己这步棋走对了。
  水手们感谢他,有人牵头,花时间花精力花钱来做这件事,能为大家着想,这是多么难得。
  令蓝家山没有想到的是,至少有十几位水手,给黑仔直接送了石头过来,这些石头体积都不大,但品相都不错。他们建议把石头卖了,所得费用可以贴补一下蓝家山,让他以后多给大家做类似提醒和交流,船老大们甚至表示希望他可以请些专家来讲课,给大家传授些安全知识。大家都在问,为什么岩滩下面会有石头,为什么这里的石头可以卖钱,请专家给大家上上课。开阔大家的眼界,是多好的事啊。
  蓝家山首先想到请张会长来授课。其次,水手们需要一个联络点,而他自己也同样需要,蓝家山动员父母把旅社五楼的杂物腾出来,这里的空间足够大,而且可以顺便把天台利用起来。
  听儿子说请老师讲课,是为了提醒水手们注意安全,他们没有任何异议。只要儿子待在陆地上,怎么折腾他们都不反对了。
  在出面请专家来给大家上课之前,蓝家山想到廖辉波既然在做装修工程,不如就请他找人给这间房刮刮腻子,做些简单的装修。
  在水电宾馆施工现场找到了他,廖辉波没等他把话说完,就一口应允了。
  他给蓝家山竖了大拇指:“兄弟,我这就安排人来干活,不要你一分钱,给你好好弄一下。”
  “我提醒过你,张会长和黑仔是这个行业内两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你已经拿下了黑仔的关系,如果把水手的资源都拿在手上,那你就是——”
  这人是个投机商,想到他借助自己的关系搭上了谢云心,而且很可能与那块被调包的石头有关,蓝家山提醒自己小心此人。
  廖辉波继续说:“小徐不是要采访奇石专家吗?你正好把张会长请过来。让他带几个大石商过来,一方面拉拉关系,另一方面给小徐提供采访便利,也让那些水手们了解下奇石的知识,你小子厉害啊。”
  他其实和蓝家山想到一块去了,而且考虑得更周全。
  廖辉波还表态,接待费用他来出,他让朋友开车去接会长,让他们住水电宾馆:“我让经理给我打个折。小子,我交定你这个朋友了。”
  廖辉波当场联系张会长,张会长一口答应,不但自己要过来,还可以带几位专家下岩滩,比如李泰龙,和水手朋友们好好“交流交流”。
  听说李泰龙也一起下来,蓝家山暗暗高兴,正好把那堆小石头卖给他。蓝家山立刻给徐微微去了电话,让她借这个机会采访下张会长。徐微微问清了时间和地点,说自己考虑一下,也谢谢他的费心。她略嫌冷淡的态度,让蓝家山郁闷。
  她在利用他吗?她仅仅在利用他吗?
  想起她宽衣解带的勇气,她对他的关心,这一切只是为达到目的使用的手段?蓝家山原以为他们的关系经过采访事件后会有些改变,虽然具体怎么改变他也说不好。他悻悻地想,我干吗要如此在乎她呢?
  张会长和李泰龙等人如期来到岩滩,镇领导也很重视此事,出面邀请了北海市的潜水专家来给水手们授课,同时也想趁机宣传下政策法规。其实以前政府就组织过相关的培训、讲座,只不过听者寥寥。
  在宾馆大堂。张会长刚下车,一见到蓝家山,便瞅着他笑道:“第一课消化了么?”
  蓝家山都牢牢记在心里,他说:“奇石的形成首先要有资源,各时代地层发育齐全的优质母岩,是最根本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张会长考他,道:“你学到了什么?”
  蓝家山笑道:“我们要了解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在哪里,进入任何一个行业,想做一番事业,要首先成为一个有料的人。”
  张会长笑道:“嗯,第二课,你记住,母岩之所以成为奇石,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蚀变。”
  他俩坐在沙发上,躲开应酬的人群,探讨石头的本源,给蓝家山极大的愉快感。这种乐趣,来自于对这个行业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
  张会长告诉他,在热液成矿过程中,近矿围岩与热液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一系列物质成分和构造、结构变化。如果没有这个变化,母岩始终是母岩,仍然沉睡在河底,或耸立在岸边。
  他启发蓝家山:“就拿你来说,你在这一行,要么是水手,要么炒几块石头挣些钱,变成一个石贩子。只是职业的不同,钱挣多挣少而已。这个行业该怎么留住你?”
  蓝家山脱口而出:“变化,一个人要勇于改变。”
  张会长点头:“你很聪明。”但他眼神中并没有过多的赞许之意,“真正理解蚀变的涵义,需要从这里。”他用手拍拍心口,“不光是变化,还需要能领悟。”
  徐微微第一时间赶到了岩滩,她传呼蓝家山的时候,蓝家山正坐在李泰龙对面,还没来得及进入正题。
  蓝家山复机。
  徐微微一开口就说:“小心李泰龙那只老狐狸。”
  蓝家山大吃一惊,压低声音,问他什么意思。
  徐微微说:“我已经让吴小哥找人把岩滩玉的成分化验出来了,并不仅仅是石英,还有很稀少的元素。”
  “我知道了。”
  徐微微指点:“傻瓜,把要价提高。”
  蓝家山挂了电话回去落座,表情不太自然。
  李泰龙不紧不慢地给他泡了一杯茶:“我看见你放在大化宾馆里的那块石头了,你就没想过,把它放在那里,是不是太刺激蒙金海了?那里可是人家蒙金海的地盘,赶紧转移个地方吧,肯定是蒙金海跟经理打过招呼了。”
  台湾人就这德性,他想买石头,得绕个弯儿。不过,蓝家山也承认,他言之有理,按理说大化宾馆是个展示石头的好场所,大收藏家、外地买手,都在此落脚,为什么迟迟无人问价呢?
  蓝家山直截了当:“我想尽快把它出手。李总想要,可以开个价。”
  李泰龙老谋深算地说:“很简单,你要真想卖给我,我倒也会考虑。我知道你这块石头的底价,所以我让你赚不了太多。”
  蓝家山心里盘算了一下,他13000买来的,至少得赚个1万吧。这可是蒙金海的石头。
  李泰龙微笑着品了口茶,道:“我可以给你加8000,再多就不加了。”
  蓝家山盘算了一下,13000加8000,离林小珍的25000估价还有一段距离,鉴于她目前的状况,还不如尽快把石头出手,按比例,她还可以挣到3000多。
  蓝家山一咬牙:“卖。”
  李泰龙没有任何表情,给蓝家山的茶杯续水。
  蓝家山从口袋里掏出两块卵石大小的岩滩玉。
  “在哪里找到的?”李泰龙拿出一个袖珍手电,一照,很不错的石头,光性很好。
  蓝家山察言观色:“500元一块。”
  “你手上有多少块?”
  “帮你找到了七八块。”
  “200块。不管体积大小。”
  蓝家山还价:“300块。”
  李泰龙似乎有些气恼:“这种石头你拿到柳州,顶多卖50块钱,你拿到手的量也太少。”
  蓝家山慢悠悠地说:“如果它的主要成分是玉髓,这个价格是有点高。”
  李泰龙顿时紧张起来,解释道:“是比较上档次的玉髓啦。这事你不要对外透露。我们台湾人比较喜欢用它制作雕件。”
  蓝家山明白,这里面果然另有文章,徐微微的提醒来得太及时了。
  蓝家山很得意,一块石头赚了8000,一块岩滩玉卖了300。
  徐微微却很不以为然地说:“岩滩玉后面一定有更大的市场。只不过,我们得不到对等的信息而已。”
  蓝家山好奇地问:“它的成分是什么?”
  徐微微答:“吴小哥还没有把专家鉴定结果告诉我。我是让你敲山震虎。”
  蓝家山沾沾自喜地说:“不管怎么说,这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