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前进的步伐 >

第33部分

前进的步伐-第33部分

小说: 前进的步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种思维方法如何运用,请先来看一个故事。
  A和B两国成功地进行了载人火箭飞行之后。C、D和E三国也联合拟订了月球旅行计划。火箭与太空舱都制造就绪,接下来就是挑选太空飞行员了。
  工作人员问应征人员:“在什么待遇下你们才肯参加太空飞行。”
  “给我3000美元,我就干。”C国应征者说,“1000美元留着自己用,1000美元给我的妻子,1000美元用做购房基金。”
  接下来D国应征者说:“给我4000美元。1000美元归我自己,1000美元给我妻子,1000美元还购房的贷款,1000美元给我的情人。”
  最后E国的应征者则说:“5000美元我才干,1000美元归你,1000美元归我,剩下3000美元用来雇C国人开太空船!”
  工作人员笑了。
  这看是一则笑话。可是去把一个人精明的展现的极为生动。这个E国人不须从事实务(开太空船)而只须摆弄数字,就可以自拿1000美元,还可以送工作人员1000美元的人情。这种精明的逻辑思维正是发散性思维最完美的演绎。
  发散性思维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任何可以适合用这种思维的事物,都要从多角去思考引申,从而得到超常的发挥。
  ⑷换位思考,角色扮演。
  俗语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又有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人们看待事物、处理问题,习惯于用主观的、单一的思路进行思考,跳不出自我的圈子,长久下去就会形成“舍我其谁”的态度,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阅历也千差万别,工作能力和经验也有高低之分,观察思考事物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都有所差异。因此,用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降低姿态、转换角度、调整视角、变换位置,在求同中存异,在比较中反思,将换位思考的思维模式结合到本身工作岗位中去,其结果也会大不相同
  关于这种思维的方式,其实是相当简单,但在事情发生时,许多人都难以做到。换位思考涉及到一个观察视角的问题。
  一个人想辨认自己和他人想法中的假设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原因如下:第一,假设总是藏而不露。各种假设总是藏身于观点和想法之下。第二,各种假设都源于背景知识,因此它属于你的第二天性。你在潜意识里就会进行假设。第三,你的某些假设存在由来已久,以至于你已不再觉得那是假设,而是把它当作了事实。一旦你可以辨认假设,你就可以更客观并且更全面地思考问题了。
  相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无论在任何场合,主动地抨击或维护另一个假设有助于你辨认潜在的假设。比如说,假定在讨论心理学的某章节时老师说“要消除病入膏肓的病人对家庭的负担,最好的办法就是安乐死。”你该怎样评价老师的假设呢?如果你能找到另一个假设并进行辩护,比如说收容所,你可能就会认识到老师的假设,即病人的死对病人的家庭是最有益的。
  辨认别人的假设的另一种方法是找出他们用来影响你的定性词。同样,这些词富有劝说力,可以让你接受某个观点而摒弃其他。再考虑一下老师说过的话:“要消除病入膏肓的病人对家庭的负担,最好的办法就是安乐死。”哪些词定义不清楚,能够引起争议?病入膏肓,病人,安乐死是很精确的,那么负担和最好怎么样?这两个词的定义因人而异,因情况不同而不同。找出这样的词有助于你辨认、澄清定义假设。
  观察视角涉及到角度──你观察或评价事物的立场。宇航员从飞船上看到的地球与你从窗户里看地球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同样,你的观察角度影响你看待事情的结果。性别、种族、教育背景、个人经历及其他的概念都可以形成观察事物的角度,并影响一个人的视角。例如,一名20年前从哈佛大学毕业的西班牙男子对大学生活的看法肯定与今年正申请到哈佛大学就读的西班牙女中学生的看法不同。辨认视角有助于你了解别人对某一问题的特定立场。
  如果你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你总会有意识地或潜意识地认为自己的道德、举止、态度、种族、宗教、民族、社会等级、政党、生活哲学等处处皆高人一等。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来说这一切都很自然。实际上,民族优越感就是认为自己的民族优于其他的民族,并往往使你对自己的一切感到满足。温和的以自我为中心观点,即自己持有某些价值观而不强加于他人,倒也无所谓,而极端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即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像你那样思考和表现,则对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学习极其有害。
  不幸的是,你自己可能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者而自己却全然不知。比如说,你总觉得某位同学天资愚鲁,大学难有成就。有一次上课时这位同学问了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你也应该了解的问题。你突然感觉到你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你会觉得那位同学可能是了解问题的答案的。
  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往往把自己同他人隔离开来,你也就无法向他人学习。为防止类似情况发生,你要采取现实的视角。也就是说,你要懂得“最好”“优越”等概念需要自己的判断,要容忍别人的需要。只有对别人以及新的情况敞开心扉,你才能拓宽自己的视角。
  当事情发生后,许多人都只是从别人身上或其他地方找原因,从不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或是融入整个事件中,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这样事情就可能更加容易得到解决。
  其实,这种思维就是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或是自己融入事件中去思考问题的方法。
  换位思考,顾名思义就是换个立场来思考问题,其实在生活中,这种思维方式益处是很大的,商家一旦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他们的需求,商业利润将源源不断;老师一旦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讲课也将变得很容易;行人一旦为司机着想,遵守交通规则,就可减少许多交通事故;司机一旦为行人着想及时刹车,就会给行人带来很多便利,自己虽然多点小麻烦,但可省去许多大麻烦。
  我们处于社会这个群体中,换位思考无时无刻不伴随在我们左右。
  工作中需要换位思考。部门与部门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由于利益的冲突、组织协调等绪多方面的因素,工作中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换位思考,从是否有利于其他同事、兄弟部门、单位整体工作出发,培育为其他同事、其他部门的“服务意识”;在发生矛盾的时候,彼此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多一份理解与宽容;遇到责任绝不推诿,不计较个人与小集体的得失,主动帮助他人。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沟通理解,发扬协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建立高效团队,从而促进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人际交往需要换位思考。人最难正确认识的就是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有自信是好的,但如果这种“自信”过了头,就容易出现失误和偏差。经常看到一些颇为“自信”的人,总以为自己的办法是最好的,目前的方法是最好的,排斥其他途径与方法,更不愿听取他人的建议,结果很容易走入“死角”而导致失败。相反,善于换位思考的人,常常能跳出“当局者”的怪圈,从“旁观者”的角度清醒审视自己的方法,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问题,结果,其思想与心胸“豁然开朗”,往往能找到更广阔的天地。因此,对于个人而言,换位思考不仅能有效避免“走进死胡同”,还助于我们从众多方法中选择到科学高效的捷径,将问题处理得更圆满。
  人与人之间需要换位思考。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支持和理解,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人与人之间都需要换位思考。很多时候,冲动的话语,就像利剑,直刺人的心脏;冲动的话语,比真枪实弹可怕得多,因为我们无法想象它究竟有多大的破坏力。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我们坦诚相待,更需要我们换位思考,因为人与人之间,只有不断地换位思考,才会相互尊重,也只有不断地换位思考,才会获得更多的尊重。
  因为我们换位思考,人与人之间增进了了解,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因为我们换位思考,我们在交往与合作中才会变得愉快。“你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你就得先去尊重、赏识别人”。懂得换位思考的人是心胸宽广、聪明睿智的人。懂得换位思考的人会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比别人棋先一招、技高一筹。如果我们每一位员工能在工作、生活中自觉地、不间断地进行换位思考,那么这个整体素质就会得到提高,就能在社会上赢得更高评价,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单位、为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指出:“唯物辨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辨证法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换位思考、角色扮演的目的是为了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换位思考与角色扮演的思维模式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一个人在生活里、工作中和事业上必须要摆脱自我惯性思维的束缚,才能真正达到方式方法的完善及工作效率的提高。
  ⑸逆向思维。
  有的问题,如果你一味地从正面思考问题,问题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但如果你换一种思路,从相反的角度着手,问题就可能会迎刃而解。
  大部分的成就都受制于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的决定对成功与否特别重要。这些人就是你成功路途上的门卫,他们在放你通行之前,必须必须对你的计划、产品、思想以及求职的要求,乃至你的长相和性格说一声“OK”。
  逆向思维就是要鼓动那些站在你和目标之间的门卫。逆向思维首先要确定或设定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然后从目标倒过来往回想,直至你现在所处的位置,弄清楚一路上必须要跨越的关口或障碍以及是谁把守着这些关口。要把一切都记下来。详细写出计划是整个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要想门卫同意放行,你必须找到促使他们开门放行的原因。最佳办法就是直接去问征求他们的建议和看法,也可以向经常与他们打交道的人咨询。
  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在福特一个分公司任副总经理的艾科卡正在寻求方法,改善公司业绩。他认定,达到该目的的关键在于推出一款设计大胆、能引起大从兴趣的新型小轿车。在确定了最终决定成败的人就是顾客之后,他便开始绘制战略蓝图。以下就是艾科卡如何从顾客着手,反向推回到设定的步骤:
  顾客买车的惟一途径是试车。要让潜在的顾客试车,就必须把车放进汽车交易商的展室中。吸引交易商的办法是对新车进行大规模、富有吸引力的商业推广,便交易商本人对新车型热情高涨。说得实际点,就是必须在营销活动开始前做好轿车,送进交易商的展车室。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需要得到公司市场营销和生产部门的百分之百的支持。
  同时,他也意识到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