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驻马太行侧 >

第400部分

驻马太行侧-第400部分

小说: 驻马太行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这也不难理解。”荣老先生叹了口气,说道,“为了这次投机,许多粮商都搭上了自己多年积蓄的身家,许多人还借下了巨额高利贷,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背水一战,如果不能获取巨额利润,那就只有家破人亡了。”
“妈的,这下麻烦了。”岳维汉使劲地扯开了衣襟,忽然感到一阵没来由的燥热。
荣德生老先生也是无计可施了,前期囤积的3亿斤粮食早已经抛空了,后续通过各种渠道紧急调入缅甸的1亿斤粮食也都被各方资本给吃下了,就凭各生产建设兵团的余粮,就算全部抛出,也根本不足以造成整个市场的恐慌。
“唉。”荣老先生长长地叹了口气,黯然说道,“岳将军,看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天灾**已经然是无法避免了,到了这份上,还是赶紧致意重庆,强行取消粮食交易,然后在整个国统区实施粮食配给吧,这样还可以将饥荒控制在最小程度。”
……
西贡,日本南方军司令部。
竺可桢教授十日时限出来之后,不仅岳维汉和各国粮商着急,事实上日军大本营和寺内老鬼子也很着急,这不,早在一周之前,十几名气象专家就专程从日本启程赶来了西贡,有两个气象专家甚至已经扮成客商在特工的陪同下潜入了中国云南境内。
日本气象专家之所以如此兴师动众,就是为了验证竺教授的研究成果。
经过将近一周的观测和验证,日本气象专家终于得出了结论,并且第一时间赶来寺内老鬼子的司令部汇报。
听完气象专家的汇报,寺内老鬼子大惊道:“什么?中国西南根本就不会出现大旱?”
“哈依!”为首的那个名叫田上方树的鬼子气象学家猛然低头道,“司令官阁下,根据我们的观测及研究,今年一整年,东南亚以及中国的西南各省都不可能出现旱情,倒是中国的华北、华东地区很可能爆发大规模的旱情。”
“八嘎牙鲁。”寺内老鬼子狞声道,“这么说,我们都上当了?”
田上方树等几个气象学家没有多说什么,旁边的安达二十三却垂下了脑袋,当初极力主张继续这场经济战争的就是他,然而现在,国内的气象学家却无情地指出,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日军大本营已经上了岳维汉的恶当了!
“安达君,如果我方控制的暹罗粮商现在就开始抛售,还能回笼多少资金?”到了这份上了,寺内老鬼子暂时也顾不上生气了,现在最要紧的是尽可能地挽回损失,把大本营于十分困难的情形下调拨下来的那百吨黄金给捞回来。
“这个……”安达二十三也对市场投机缺乏研究,当下以不太肯定的语气说道,“我听说缅甸的各国粮商已经达成了利益同盟,都表示不会在近期抛售粮食,因此我方如果小心行事,控制抛售规模的话,回笼一半资金应该不成问题吧。”
“只有一半?”寺内老鬼子心头震怒,嘴上却客气地道,“安达君,这事就由你全权负责了,务必尽最大可能减少帝国的损失!”
“哈依。”安达二十三猛然低头,旋即领命而去。
……
仰光,岳维汉官邸。
岳维汉正在犹豫要不要致电重庆,建议国民政府实施粮食配给制,因为这封电报一旦发出,就意味着中国远征军彻底认输了,而各国的粮商则会心神大定,接下来既便连降十天暴雨,他们只怕也不会轻易抛售手中的粮食了。
就在岳维汉犹豫不决时,玉狐忽然兴冲冲地走了进来。
“哈哈,日本人要抛粮了?”看完南造云子发来的急电,岳维汉顿时大喜过望,“日本的气象专家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第464章 大战来临
 第464章大战来临
民国32年(1943年)4月初,缅甸的粮食市场终于崩盘。
尽管日方试图控制抛售粮食的规模,以避免引起整个市场的恐慌,但高达上亿美元的资金要想在短短数日之内撤离,这动静能小得了?就在暹罗粮商抛售粮食的当天,以杰克等人为首的美英粮商就发现了,旋即就引发了整个市场的恐慌性抛售。
短短三天时间,缅甸的粮价过山车般下滑,很快就跌破了2美分的原始价位。
到了4月10日,缅甸的粮价已经跌到了每5斤1美分,这时候,绝大部份粮商既便是把囤积在手中的粮食全卖了,也已经还不上银行贷款以及欠下的高利贷了,更何况以缅甸这么小的盘子,要想卖出将近500亿斤粮食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从一开始,这些粮商就是冲着中国西南的大旱来的,现在日本专家已经明确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西南不可能爆发大旱,那么手里再囤着这批粮食又还有什么意义?难道白白给南洋银行以及杜月笙等人提供高额利息?
这下,云集缅甸的几百粮商真是要跳楼了,其中也包括日方控制的暹罗粮商。
由于时间紧,又加上缅甸的盘子又小,日方控制的暹罗粮商根本就没有逃离的机会,安达二十三中将的估计还是过于乐观了,事实上,日本政府从此次投机行为中回笼的资金只有区区不到几十万美元,最多只能买回两公斤黄金了。
这下,远征军司令部就热闹了,真可谓是闹庭若市。
道理是明摆着的,缅甸的人口就这么多,其中超过一半是中国移民,还有一百多万是远征军官兵,这个庞大群体的粮食消耗数量还是相当惊人的,所以各国粮商都在拼命活动,求爷爷告奶奶,哀求中国远征军能够吃下他们手中囤积的粮食。
为了说动中国远征军总司令岳维汉,各国粮商可谓是花样百出,不但无师自通学会了中国人请吃请喝的手法,甚至还挖空心思从世界各地找来了各色美女,希望能够投岳维汉所好,没辙,谁让岳维汉好“好色”的声名在外呢?
不过,这几年频繁前来拜访岳维汉的可不止这些粮商。
艾薇尔等西方媒体记者也都出面了,希望中国远征军能伸出援手。
史迪威也委婉地表示,如果岳维汉能出手稳定缅甸的粮食市场,有助于提高中国政府以及中国远征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甚至连远隔重洋的邱吉尔都发来了电报,希望岳维汉能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全局为重,事情不要做得太过分。
邱吉尔的话就有些威胁的成分了,英国人到现在还是适应不了自己的新角色,这也是人之常情,英国人毕竟当了将近两个世纪的世界霸主,尽管这时候已经日薄西山了,说话也不好使了,可说话的嚣张语气一下子却很难改过来。
除了西方媒体和政要,也有中国同胞来拜访。
最中声名最为显赫的就要数曾经的上海滩大佬杜月笙了,老实说,岳维汉对于杜月笙这等青红帮大佬并无什么好感,在岳维汉看来,黑社会就是黑社会,再讲义气再爱国,那也是黑社会,跟官兵是绝对站在对立面上的。
不过,杜月笙毕竟是赵又廷的师父,所以面子还是要给的。
杜月笙委婉地向岳维汉提及,美国人虽说没对中国做过什么坏事,可英国人却在这百多年来做尽了坏事,两次鸦片战争就不说了,组织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给中国造成的损失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所以就别管英国人的死活了。
当然,这只是冠冕堂皇的说法,杜月笙的本意还是为了高利贷的高额利息。
只要中国远征军不出手,杜月笙就能把借了他高利贷的英国粮商连皮带肉全给吞了,而且这里是缅甸,根本不用像在上海那样,担心租界工部局的巡捕房来干涉,缅甸这蛮荒之地虽说没有大上海繁华,可胜在是中国人自己当家啊。
岳维汉的初衷就是为了以零成本筹集到足够的粮食,以度过大西南饥荒,但在具体操作上还是可以有一定回旋余地的,如果岳维汉的手宽些,各国粮商多少还能有条活路,如果岳维汉的手紧些,那他们就等着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吧。
可以说,各国粮商的生死全在岳维汉一念之间了。
最后还是荣德生老先生向岳维汉提出建议,凡事留一线,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岳维汉这才放了各国粮商一马,以1美分5斤的低价全部吃进,正好将这次粮食投机所得的近亿美金全部换成了粮食,总计490多亿斤。
就这样,中国远征军不花一分钱,就白得了近500亿斤粮食。
换句话说,各国粮商白给远征军贡献了近500亿斤粮食,就这样,这些粮商还得对岳维汉感恩戴德,就连英国首相邱吉尔也在私下场合对自己的亲信官员表示,岳维汉是一位道德高尚的国际友人,是英国人的好朋友。
……
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粮食投机终于落下了帷幄,结果不可谓不好,但是,日本华中方面军旨在灭亡国民政府的西南会战计划却并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冈村宁次不顾日军大本营的坚决反对,仍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这场大会战。
由于日军的保密工作做得极好,华中方面军和南方军又分属两大不同的战略集团,因此南造云子事先根本就没有得到消息,岳维汉自然也不得而知,直到时间进入五月上旬,华中日军开始频繁调动,新四军才发现异常并紧急上报延安。
……
南京,华中方面军司令部。
华中方面军参谋总长根本博中将正站在地图前向冈村宁次介绍最新兵力部署:“司令官阁下,截止今天上午,第三军团主力9个野战师团及5个独立混成旅团已在宜昌、襄攀一线秘密集结,第五军团主力7个野战师团及4个独立混成旅团已在怀化、衡阳沿线集结。”
在冈村宁次的计划中,第三军团主力将由他亲自指挥,沿长江直取重庆,同时再派一支偏师从北路进攻汉中,截断国民政府败逃大西北的退路,第五军团则由日军悍将冈部直三郎指挥,从湘西攻入贵州,以最快的速度截断国民政府撤入缅甸的退路。
三路大军几乎是同时出击,届时国民政府除了死守待援那就只有败逃康藏一途了。
国民政府若是死守,那就是守死了,如果败逃康藏,那就彻底沦为延安边区、川陕绥靖公署之类的地方政府了,在份量和号召力上根本就不足以与汪精卫的南京政府相抗衡了,国民政府也就在法理上正式灭亡了。
“哟西。”冈村宁次欣然道,“根本君,你的工作很出色,支那人的完全没有察觉!”
“哈依。”根本博猛然低头道,“为帝国尽忠,为天皇陛下效劳,是帝人的荣幸!”
冈村宁次略一思忖,又道:“根本君,第十军以及皇协军的部队都部署得怎么样了?”
“各部大多已经进入指定位置。”根本博猛然低头道,“只要司令官阁下一声令下,就可以同时向支那新四军的六大根据地发动进攻,此番进攻虽然力度不大,范围却极广,足以令支那新四军首尾难以兼顾。”
“哟西。”冈村宁次欣然点头,旋即又道,“根本君,我将在今天下午飞赴武汉,南京就拜托你了。”
“哈依。”根本博猛然低头。
……
仰光,远征军司令部。
岳维汉大步流星走进小会议室时,史迪威和邓公正在座位上吞云吐雾,卫立煌、左总还有黄杰正站在靠窗的位置小声讨论着什么,看到岳维汉进来,史迪威和邓公赶紧起身,卫立煌等三人也纷纷走到了会议桌边。
会议室里的气氛有些凝重,这点岳维汉已经清楚地感觉到了。
岳维汉的目光在第一时间落在了邓公脸上,问道:“老邓,什么情况?”
邓公将烟头放进烟灰缸里狠狠掐灭,然后语气凝重地说道:“忠恕,延安方面刚刚转来叶挺将军急电,新四军在华中地区发现了日军的频繁调动,尽管消息还没有得到证实,从各方面反映上来的信息也很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