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朱元璋 >

第74部分

朱元璋-第74部分

小说: 朱元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惟庸说:“那倒不敢当。我这几天吃不香,睡不着,尽琢磨这事了。‘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憋出这么个法子来。”
  朱元璋笑了,算是默许。
  胡惟庸早有准备,对云奇说:“快点请主公到抱厦里去用茶。”
  云奇答应着,引着朱元璋向左面走去。
  瓜州渡江南特有的大水车,巨大的轮叶慢悠悠地转动着,底下有一星灯火的水磨坊里隆隆地响着。
  小芦篷船就停在大水车下面不远的地方,这里是江水转弯的地方,没有浪涛,水面平静。
  小船舱中,两个人现在平静得多了。郭惠滴着泪说:“我这次来,就是想问你一句话,问完了,死了也行。”
  “那你问吧。”蓝玉说。
  “还用我问出来吗?”她深情地注视着他,说:“如果你都不知道我要问你一句什么,那我真的白认识你了,也全都不值得了。”
  蓝玉当然知道她会问他,扔下心上人另娶别人是出自本心,还是为人所逼迫。
  郭惠满意地点了点头,泪珠如断线珠子一样流。她很感动,她没有猜错,蓝玉给她写那封绝情的信,是违心,是让她死了这条心。
  蓝玉说:“我是让你恨我,只要你恨我,就不会再难过了,为了你不再为我牵肠挂肚,你把我当坏人我也认了。”
  “你不是坏人,也并不是什么好人。”郭惠说,天下有大路、有小路,他都不走,却走一条死路。
  蓝玉长叹一声:“在你看来,我走的是死路;可别人看,我走的是一条活路。”
  郭惠说:“你告诉我,你的信是不是朱元璋逼你写的?是不是?”
  蓝玉分明从她眼中看到了燃烧的凶焰。他不由自主地抖动了一下,眼前蓦然再现了朱元璋与他在湖边谈话的情景,朱元璋的话打雷一样在他耳畔震响:你投我时是什么?一个不能混饱一日三餐的穷小子!你现在是谁?是指挥水陆大军的元帅!我可以让你由元帅再升为大将军、大都督,我也可以把你的官袍剥个精光,让贫穷和死亡伴着你和你的美人!
  蓝玉脑门冷汗如雨,两眼发直。朱元璋不是危言耸听,他是办得到的。
  “你怎么了?”郭惠问,“你不舒服吗?”
  “啊,没有。”蓝玉说,“朱元璋除了说你父亲有那个遗嘱以外,什么也没说过,更没逼我写信给你,他也是一片好心……”他一下子又变得软下来。
  郭惠说:“这么说,是你自己要娶镇江的姑娘了?”
  “是。”他只能这样应承。
  但她不信:“你怕朱元璋,是不是?不就是要丢官吗?你若是真心对我好,现在就一起摇着这条小船,从这个世界消失,你有胆量吗?”
  “我倒无所谓,”蓝玉言不由衷地说,“你是金枝玉叶,今后让你跟着我过颠沛流离的日子,我一生都不会安宁。”
  “好日子、苦日子都是一生,要紧的是看是不是舒心。”郭惠打开一口包金木箱,里面是满满一箱银子,她说:“好日子过不上,温饱是可以的,我只要你一句话。”她的目光利剑一样刺着蓝玉的双目。
  蓝玉不敢看她,耳畔又响起朱元璋的声音:这可是你蓝玉大将自己的选择……不要在背后说,朱元璋以势压人……
  他好像一下子又清醒了,他说:“不,不是有没有银子的事,我也不怕贫穷,我不能连累你……”
  郭惠蛾眉倒竖,说:“我并不怕你连累,是我甘心情愿。我问你,你是不是舍不得扔掉荣华富贵?”
  蓝玉咬了咬牙,说:“是,我觉得不可能两全了……”他只有这样彻底冷了她的心,才能让她恨自己。
  郭惠仿佛冷静多了,她冷笑着一指岸上说:“你走吧,就当你我是路人,我从来不认识你!”郭惠果然把他当负心汉了。
  蓝玉显得很狼狈,连叫了几声“郭惠”。她急了,说:“你走不走?不走我把船弄沉,咱们一起死。”她真的找来一把斧子,开始凿船。
  蓝玉吓得倒退着上岸,说:“别,别这样。”
  蓝玉上了岸,没有马上离开,他听到小船里传出一阵哭声。此时他又后悔了,也许不该这样伤一个女孩子的心,可不这样,他就得永生永世在火上煎熬自己,不会有好下场的。如果他猜得不错,朱元璋看上了自己的小姨子,那他蓝玉就随时有杀身之祸。退一步说,为了一个女人,断送锦绣前程,那也实在是不值得的。想到这里,他狠了狠心,再也不敢回眸看那小船一眼,大踏步走了。
  伤心已极的郭惠一直哭着,岸边的芦苇凄凉地摇曳着,飒飒作响。
  忽听岸上有人喊:“哎呀,我的船在这儿呢!”“认准了吗?”“错不了,这不跟自儿个的孩子一样有记号吗?”
  郭惠揩了一把泪,向舷窗外望去。
  她看见晓月跑下堤坡,喊着:“小姐——”
  郭惠擦干了泪水,走出舱来,见一大群官府衙役打着灯笼来寻找。
  一见她出来,晓月说:“天呐,可找到你了,你怎么把船弄这儿来了?”
  郭惠支吾着,说她睡着了,可能船顺水漂走了吧。
  老艄公上船看了看缆绳,说不可能,缆绳没断,怎么能是风刮的?
  衙役说:“找着就好。”
  晓月拿了些散碎银子给衙役们买酒吃。
  那些衙役走了。
  老艄公埋怨连声地说:“你这姑娘,害得我不浅,到现在连口饭都没吃上。”
  晓月让他把船往回摇,再一起上岸去找地方吃饭。答应多给他买些酒喝。反正明早才上镇江呢。
  郭惠说:“什么镇江,回金陵!”
  晓月审视着她的脸,说:“小姐,风一阵雨一阵的,你这又是犯的哪股风啊?”
  郭惠平静而又斩钉截铁地说:“我说了,回金陵去。”
  “阿弥陀佛,”晓月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你好歹醒了腔了。”
  老艄公已经摇着船又向拥挤的码头驶来。
  站在船舱上面的郭惠看到,蓝玉乘坐的那条灯火通明的大官船已经起锚,此时正顺水向镇江开去。
  一丝冷笑浮上她的嘴角。
  她打开一个小箱,里面有厚厚的一沓信。
  郭惠拣起一封,一点点扯碎,一松手,碎纸片雪片一样飘洒到空中,又落到水中,漂走。
  后来她连撕的兴趣都没有了,将所有的信一古脑扔入江中,那些信在江面上打了个漩,渐渐沉入了江底。
  晓月看着她,不敢问,只是说了句:“早该这样了,天下好男人有的是。”
  “好男人?”郭惠呆呆地说,“是呀,这就是我看中的天下最好的男人。”
  第四十六章
  政声好,不如河豚烧得香,但二者比起沉鱼落雁的美女都尽失颜色。国之所重,莫先庙社。兰者为王者之草,芝兰生于深山,朱元璋称王前得的是王者之草吗?
  朱元璋不久前还很在乎的尊严此时已让位给普通男人的欲望了。他放任胡惟庸为他做偷香窃玉的准备。
  漆黑的夜,金陵行台御史豪宅院子里静悄悄的,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溜到第二进院子正房窗下,捅开窗纸向里面张望着,这人正是胡惟庸。
  朦胧的微光下,只见达兰仍没睡,呆呆地面壁坐着,屋子里的灯火半明半暗。
  黑影向身后的人摆摆手。一个丫环托着方盘,上面有茶壶、茶碗。她敲敲门,说:“我来给夫人送茶来了。”
  胡惟庸在茶里下了蒙汗药。
  丫环推门进去后,听里面说了声“谢谢”,随后拿着空方盘出来。
  胡惟庸又走近窗子向里窥视,只见达兰拿起茶杯,喝着茶。
  显然蒙汗药迅速发作了,她晃了晃头,又试着站起来,却踉跄欲倒,她喘息着扶着床栏,伸手抓起茶杯摔碎在地上。
  这时她已支持不住,扑倒在床上。
  胡惟庸大步离去。
  这间睡房里流淌着氤氲之气。在床上睡着的达兰显然已失去了知觉。
  门开了,朱元璋轻手轻脚走进来,他端起床头的灯向床上照去,达兰憨态可掬的睡相使他忘乎所以。
  他噗一下吹灭了灯,来到床边,动手去解达兰的衣服。
  也许是鸡鸣寺吧,响起了沉闷而又凄凉的云板声。
  门外的胡惟庸像完成了一件关乎一生荣辱的大事一样,心满意足地走了。如果说烧河豚使他得以进身的话,那他送给朱元璋一个令人销魂的达兰,就足以令他平步青云。这么一来,他在宁国县造就的轰轰烈烈的政声也就相形见绌了。
  朱元璋恣意地享用了他梦寐以求的美女。
  天已大亮,达兰从梦中醒来,睁开眼望望天花板,忽然记起了什么,伸手一摸,发现自己全被剥光了,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她坐起来,又惊又怒又羞,她看到了桌子底下昨晚上摔碎的茶壶,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眼泪刷一下流出来,她大叫一声:“朱元璋,你这个猪猡!”
  听见叫声,胡惟庸推门进来。达兰连忙用被子盖住身子,说:“胡惟庸!你这个为虎作伥的畜牲,你不得好死。”
  胡惟庸却不生气,心平气和地说:“娘娘息怒,气大伤身啊。其实,我们主公实在是太爱慕你了,这不关他的事,主意是我出的,我也是一片好心,希望你有个好归宿。”
  “这样,我宁愿死。”达兰哭着说。
  “蝼蚁尚且贪生,而况于人?”胡惟庸说,“陈友谅已经不在人世,你没有什么对不起他的了,娘娘不为自己后半生着想?我告诉你吧,当今崛起的天下群雄中,惟有朱元璋一枝独秀,很快要当皇帝了,那你不又是娘娘、贵妃了?”
  达兰说:“你们用这种卑污的手段,与禽兽何异?”
  胡惟庸劝她,不管怎么样,木已成舟,你若想得开呢,就高高兴兴的,反正已经是他的人了,不然,既委身于他,又让他讨厌,岂不是更不合算吗?
  达兰沉默片刻,问:“他想拿我怎么办?玩一玩呢,还是——”
  “包在我身上。”胡惟庸明白她的意思,马上表态,告诉她朱元璋不久就要称吴王了,她不是元妃娘娘,也是妃子,将来他是皇上,达兰就是贵妃,凭她的模样、才气,还不得宠!胡惟庸说他还没见过朱元璋对哪个夫人这样痴迷呢。
  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好说!况且达兰也并非冰清玉洁的人,她贪图的是荣华富贵,并不想为谁守身如玉。只是她由一个贫贱民女到了拜封皇后的地步,她真正感激的是陈友谅。陈友谅狂妄、凶残,惟有对她百依百顺,且救过她全家。她自从怀了他的孩子,就决心为他守节,今天守节是守不成了,她面临的是荣与辱、生与死的考验,既然朱元璋也喜欢自己,何不暂且安身,何况终究又找回了丢失了的锦衣玉食的日子呀。
  这么一想,她便对胡惟庸表白,她要求朱元璋亲口向她许诺,而不是由他来转告。
  胡惟庸说:“我这就去说,今晚上他再来时,会亲口说给你听,只要你哄得他高兴,天下会有你一半。”
  她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胡惟庸退出去了,达兰顿时又哭得泪流满面。
  朱元璋显得容光焕发,他把一份用黄绫装裱的劝进表拿给刘基看,刘基面露微笑,不看他也知道,这是李善长联络了七十多人上的劝进表,希望朱元璋登极,朱元璋征询刘伯温的意见,问行得行不得。
  刘基心想,你是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了,早已把一切准备停当了,问自己的意见,不过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