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醒世恒言 >

第34部分

醒世恒言-第34部分

小说: 醒世恒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号东坡;小苏名辙,字子由,别号颖滨。两子都有文经武纬之才,博古通今之

学,同科及第,名重朝廷,俱拜翰林学士之职。天下称他兄弟,谓之二苏。称他

父子,谓之三苏。这也不在话下。更有一桩奇处,那山川之秀,偏萃于一门,两

个儿子未为希罕,又生个女儿,名曰小妹,其聪明绝世无双,真个闻一知二,问

十答十。因他父兄都是个大才子,朝谈夕讲,无非子史经书,目见耳闻,不少诗

词歌赋。自古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况且小妹资性过人十倍,何事不晓。十

岁上随父兄居于京师寓中,有绣球花一树,时当春月,其花盛开。老泉赏玩了一

回,取纸笔题诗,才写得四句,报说:“门前客到!”老泉阁笔而起。小妹闲步

到父亲书房之内,看见卓上有诗四句:“天巧玲珑玉一丘,迎眸烂熳总清幽。白

云疑向枝间出,明月应从此处留。”小妹览毕,知是咏绣球花所作,认得父亲笔

迹,遂不待思索,续成后四句云:“瓣瓣折开蝴蝶翅,团团围就水晶球。假饶借

得香风送,何羡梅花在陇头。”小妹题诗依旧放在卓上,款步归房。老泉送客出

门,复转书房,方欲续完前韵,只见八句已足,读之词意俱美。疑是女儿小妹之

笔,呼而问之,写作果出其手。老泉叹道:“可惜是个女子!若是个男儿,可不

又是制科中一个有名人物!”自此愈加珍爱其女,恣其读书博学,不复以女工督

之。

看看长成一十六岁,立心要妙选天下才子,与之为配,急切难得。忽一日,

宰相王荆公着堂候官请老泉到府与之叙话。原来王荆公讳安石,字介甫,初得第

时,大有贤名。平时常不洗面,不脱衣,身上虱子无数。老泉恶其不近人情,异

日必为奸臣,曾作《辩奸论》以讥之,荆公怀恨在心。后来见他大苏、小苏连登

制科,遂舍怨而修好。老泉亦因荆公拜相,恐妨二子进取之路,也不免曲意相交。

正是:

古人结交在意气,今人结交为势利。从来势利不同心,何如意气交情深。

是日,老泉赴荆公之召,无非商量些今古,谈论了一番时事,遂取酒对酌,

不觉忘怀酩酊。荆公偶然夸能:“小儿王雱,读书只一遍,便能背诵。”老泉带

酒答道:“谁家儿子读两遍!”荆公道:“到是老夫失言,不该班门弄斧。”老

泉道:“不惟小儿只一遍,就是小女也只一遍。”荆公大惊道:“只知令郎大才,

却不知有令爱。眉山秀气,尽属公家矣!”老泉自悔失言,连忙告退。荆公命童

子取出一卷文字,递与老泉道:“此乃小儿王雱窗课,相烦点定。”老泉纳于袖

中,唯唯而出。回家睡至半夜,酒醒,想起前事:“不合自夸女孩儿之才。今介

甫将儿子窗课属吾点定,必为求亲之事。这头亲事,非吾所愿,却又无计推辞。”

沉吟到晓,梳洗已毕,便将王雱所作,次第看之,真乃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又

不觉动了个爱才之意。“但不知女儿缘分如何?我如今将这文卷与女儿观之,看

他爱也不爱。”遂隐下姓名,分付丫鬟道:“这卷文字,乃是个少年名士所呈,

求我点定。我不得闲暇,转送与小姐,教他到批阅完时,速来回话。”丫鬟将文

字呈上小姐,传达太老爷分付之语。小妹滴露研朱,从头批点,须臾而毕。叹道:

“好文字!此必聪明才子所作。但秀气泄尽,华而不实,恐非久长之器。”遂于

卷面批云:“新奇藻丽,是其所长;含蓄雍容,是其所短。取巍科则有馀,享大

年则不足。”后来王雱十九岁中了头名状元,未几夭亡,可见小妹知人之明,这

是后话。

却说小妹写罢批语,叫丫鬟将文卷纳还父亲。老泉一见大惊:“这批语如何

回复得介甫!必然取怪。”一时污损了卷面,无可奈何,却好堂候官到门:“奉

相公钧旨,取昨日文卷,面见太爷,还有话禀。”老泉此时,手足无惜,只得将

卷面割去,重新换过,加上好批语,亲手交堂候官收讫。堂候官道:“相公还分

付得有一言动问:贵府小姐曾许人否?倘未许人,相府愿谐秦晋。”老泉道:

“相府议亲,老夫岂敢不从。只是小女貌丑,恐不足当金屋之选。相烦好言达上,

但访问自知,并非老夫推托。”堂候官领命,回复荆公。荆公看见卷面换了,已

有三分不悦。又恐怕苏小姐容貌真个不扬,不中儿子之意,密地差人打听。原来

苏东坡学士常与小妹互相嘲戏。东坡是一嘴胡子,小妹嘲云:“口角几回无觅处,

忽闻毛里有声传。”小妹额颅凸起,东坡答嘲云:“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

画堂前。”小妹又嘲东坡下颏之长云:“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东坡因小妹双眼微抠,复答云:“几回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访事的

得了此言,回复荆公,说:“苏小姐才调委实高绝,若论容貌,也只平常。”荆

公遂将姻事阁起不题。

然虽如此,却因相府求亲一事,将小妹才名播满了京城。以后闻得相府亲事

不谐,慕名来求者,不计其数。老泉都教呈上文字,把与女孩儿自阅。也有一笔

涂倒的,也有点不上两三句的。就中只有一卷文字做得好,看他卷面写有姓名,

叫做秦观。小妹批四句云:“今日聪明秀才,他年风流学士。可惜二苏同时,不

然横行一世。”这批语明说秦观的文才,在大苏小苏之间,除却二苏,没人及得。

老泉看了,已知女儿选中了此人。分付门上:“但是秦观秀才来时,快请相见。

馀的都与我辞去。”谁知众人呈卷的,都在讨信,只有秦观不到。却是为何?那

秦观秀才字少游,他是扬州府高邮人。腹饱万言,眼空一世,生平敬服的,只有

苏家兄弟,以下的都不在意。今日慕小妹之才,虽然衒玉求售,又怕损了自己的

名誉,不肯随行逐队,寻消问息。老泉见秦观不到,反央人去秦家寓所致意,少

游心中暗喜。又想道:“小妹才名得于传闻,未曾面试。又闻得他容貌不扬,额

颅凸出,眼睛凹进,不知是何等鬼脸。如何得见他一面,方才放心。”打听得三

月初一日,要在岳庙烧香,趁此机会,改换衣装,觑个分晓。正是:

眼见方为的,传闻未必真。若信传闻语,枉尽世间人。

从来大人家女眷入庙进香,不是早,定是夜。为甚么?早则人未来,夜则人

已散。秦少游到三月初一日五更时分,就起来梳洗,打扮个游方道人模样,头裹

青布唐巾,耳后露两个石碾的假玉环儿,身穿皂布道袍,腰系黄绦,足穿净袜草

履,项上挂一串拇指大的数珠,手中托一个金漆钵盂,侵早就到东岳庙前伺候。

天色黎明,苏小姐轿子已到。少游走开一步,让他轿子入庙,歇于左廊之下。小

妹出轿上殿,少游已看见了,虽不是妖娆美丽,却也清雅幽闲,全无俗韵。“但

不知他才调真正如何?”约莫焚香已毕,少游却循廊而上,在殿左相遇。少游打

个问讯云:“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小妹应声答云:“道人何德何能,敢

求布施!”少游又问讯云:“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小妹一头走,一头

答应:“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少游直跟到轿前,又问讯云:“小娘子

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小妹随口又答云:“风道人恁地贪痴,那得随身金

穴!”小妹一头说,一头上轿。少游转身时,口中喃出一句道:“‘风道人’得

对‘小娘子’,万千之幸!”小妹上了轿,全不在意。跟随的老院子,却听得了,

怪这道人放肆,方欲回身寻闹,只见廊下走出一个垂髫的俊童,对着那道人叫道:

“相公这里来更衣。”那道人便先走,童儿后随。老院子将童儿肩上悄地捻了一

把,低声问道:“前面是那个相公?”童儿道:“是高邮秦少游相公。”老院子

便不言语。回来时,就与老婆说知了。这句话就传入内里,小妹才晓得那化缘的

道人是秦少游假妆的,付之一笑,嘱付丫鬟们休得多口。

话分两头。且说秦少游那日饱看了小妹容貌不丑,况且应答如响,其才自不

必言。择了吉日,亲往求亲,老泉应允,少不得下财纳币。此是二月初旬的事。

少游急欲完婚,小妹不肯。他看定秦观文字,必然中选。试期已近,欲要象简乌

纱,洞房花烛,少游只得依他。到三月初三礼部大试之期,秦观一举成名,中了

制科。到苏府来拜丈人,就禀复完婚一事。因寓中无人,欲就苏府花烛。老泉笑

道:“今日挂榜,脱白挂绿,便是上吉之日,何必另选日子。只今晚便在小寓成

亲,岂不美哉!”东坡学士从傍赞成。是夜与小妹双双拜堂,成就了百年姻眷。

正是:

聪明女得聪明婿,大登科后小登科。

其夜月明如昼。少游在前厅筵宴已毕,方欲进房,只见房门紧闭,庭中摆着

小小一张卓儿,卓上排列纸墨笔砚,三个封儿,三个盏儿,一个是玉盏,一个是

银盏,一个瓦盏。青衣小鬟守立旁边。少游道:“相烦传语小姐,新郎已到,何

不开门?”丫鬟道:“奉小姐之命,有三个题目在此,三试俱中式,方准进房。

这三个纸封儿便是题目在内。”少游指着三个盏道:“这又是甚的意思?”丫鬟

道:“那玉盏是盛酒的,那银盏是盛茶的,那瓦盏是盛寡水的。三试俱中,玉盏

内美酒三杯,请进香房。两试中了,一试不中,银盏内清茶解渴,直待来宵再试。

一试中了,两试不中,瓦盏内呷口淡水,罚在外厢读书三个月。”少游微微冷笑

道:“别个秀才来应举时,就要告命题容易了。下官曾应过制科,青钱万选,莫

说三个题目,就是三百个,我何惧哉!”丫鬟道:“俺小姐不比平常盲试官,之

乎者也应个故事而已,他的题目好难哩!第一题,是绝句一首,要新郎也做一首,

合了出题之意,方为中式。第二题四句诗,藏着四个古人,猜得一个也不差,方

为中式。到第三题,就容易了,止要做个七字对儿,对得好便得饮美酒进香房了。”

少游道:“请第一题。”丫鬟取第一个纸封拆开,请新郎自看。少游看时,封着

花笺一幅,写诗四句道:“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少游想道:“这个题目,别人做定猜不着。则我曾假扮做云游道人,在岳庙化缘,

去相那苏小姐。此四句乃含着‘化缘道人’四字,明明嘲我。”遂于月下取笔写

诗一首于题后云:“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

不敢上花台。”

丫鬟见诗完,将第一幅花笺折做三叠,从窗隙中塞进,高叫道:“新郎交卷,

第一场完。”小妹览诗,每句顶上一字,合之乃“化缘道人”四字,微微而笑。

少游又开第二封看之,也是花笺一幅,题诗四句:“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

夜读书。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少游见了,略不凝思,一一注明。

第一句是孙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