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谋杀官员2:化工女王的逆袭 >

第19部分

谋杀官员2:化工女王的逆袭-第19部分

小说: 谋杀官员2:化工女王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佳宁炸死陆卫国,实在不应该呀!陈进暗暗叹息。
陆卫国一家至今住的还是九十年代购置的商品房。十多年前的商品房质量普遍差,外墙已经斑驳开裂了。他妻子是超市的收银员。只要陆卫国愿意,他妻子进事业单位当个工作人员毫无阻力,可是他没有。陆卫国生前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他家里也没有购置汽车。女儿读书成绩很好,品行俱佳,在附近也是有口皆碑的。
甘佳宁炸死三个人后,李刚和江平家属常来找何家麻烦,但陆家从来没有,她们娘俩只是自认倒霉,也同情何家,并没找上门过。
就这样一个正直本分的老好人,在这场变故中却不幸陪葬,陈进想着心里也十分难受。好官本就不多,从此又少了一个。
更何况他昨天差一点在没调查清楚前,就害了陆晴。如果他真这么做了,他一定无法原谅自己,说不定现在烧杯里的东西,他就会一饮而尽了。
他叹息一声,思想重新回到当下,还是继续准备吧,下一个李刚一家满门了吧。
李刚生前是公认的坏蛋,口碑比江平不会好哪里去,他身为副镇长,兼管治安,联防队就挂在他名下。他死后,没一个老百姓为之叹息。他儿子李启明也不是个好东西,在县电视台挂职,平时开跑车,带美女,招摇过市。还有他老婆也如王丽琴一般。
谁让这对母子也是那天找何家麻烦的人呢。
陈进笑了笑,甘佳宁,对于李家的满门陪葬,你一定也会如江家一般开心的。
当然了,这案子最后动手的不是他,而是那位朋友,那位朋友这回要亲自动手了。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
这个手机号是他回国后用的,号码只有徐增知道。这些日子来,除了诈骗促销和打错的外,从没接到过一个电话。本想既然和徐增已经陌路了,这个手机号也没有继续使用的必要,或许是心里潜意识中放不下朋友的旧情,他依然给手机充电,保持着开机状态。
他拿过桌上的手机,显示是一个陌生的固定电话。
他拿着手机,打开门出去,重新合上门,这才拉下了口罩,接起。
电话接通后,对方没有说话。陈进不知道对方是谁,心中谨慎,也没有开口。
隔了十几秒钟,电话那头传来徐增疲倦的声音:“你这个自己用的手机卡登记了你的名字吗?”
陈进楞了一下,随后道:“没有。”
“你有用银行卡给这手机号充钱过吗?”
“没有,直接买来的充值卡。”
“还有谁知道这是你的手机卡?”
“只有你。”
“现在或许是将来,别人有办法知道你用过这张手机卡吗?”
陈进想了想,道:“没有。”
徐增似乎略微松了口气,道:“警方问我要了你美国的家里电话。”
陈进心中一紧,随即又沉稳下来,道:“为什么?”
“他们怀疑最近某个案子的凶手是甘佳宁的同学或朋友。得知我认识甘佳宁,找我了解情况,随即说到了你。因为我对你们专业的人员不熟,说是因为你,我才跟甘佳宁认识的,所以警方会打你电话,问问你们专业当时的情况。”
陈进笑了一下,道:“谢谢你。”
徐增冷漠地回应:“没什么好谢的,最近有起案子很恶劣,警方早晚会破案的,你既然是甘佳宁同学,对你们系的人员肯定很了解,如果你知道点什么,请多配合警方的调查。”
陈进笑了笑:“我如果知道,一定好好配合。”
徐增道:“这个手机号既然只有我知道,以后我也不会再打你电话了,这张手机卡没必要用了。”
陈进爽快地应着:“我马上取出来扔抽水马桶里,一定一定。”
徐增挂掉了电话。
陈进站在原地,深呼吸一口。
以徐增的身份和立场,他不应该帮我的,而且他也已经说了跟我绝交,可是他还是冒险打了我这个电话。
看得出,他还是很害怕,他应该是用公用电话打的,而且电话里也没有具体说什么情况,他潜意识里一定担心如果我将来被抓,会供出他是知情人,所以这通电话他要完全当成第三者的角度说话,所以才会说“如果你知道点什么,请多配合警方的调查”,这样将来即便回朔过去,顶多说徐增认识凶手,但他不是知情人。
真是难为他了。
徐增一定希望我马上收拾好这里的一切,回美国去,这样一来,没有物证的情况下,永远不知道我是凶手。
不过,真正的凶手还在逍遥。我这个“凶手”能回去吗?
陈进叹息一声,随后,取出手机卡,扔进了马桶冲走。

第三十五章
此时此刻的王格东显然做梦也不会想到,徐增的那位美国朋友就是凶手。他要了陈进的电话,只不过是想通过不同的人,共同还原甘佳宁过去的人际关系。
案发至今,线索几无,凶手杀人时都没露过面,王格东反复斟酌案情,寻找侦查突破口,始终难有进展,这才只能通过甘佳宁的人际关系着手。
整个案子分成两个阶段,一是凶手当晚杀死江小兵,并运出安乐路的过程;二是此后几天的绑架过程。
第二阶段的绑架留给警方侦查的空间几乎完全封死。凶手用的手机号没法查来源,凶手的声音一定用了变声器,犯罪用的化学材料,几乎可以断定是他自己炼的,而犯罪工具如两个皮箱,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加上南湖水库地势偏远,路上没有监控,显然也不会有目击证人看到凶手藏箱子、沉尸湖底的经过。
唯一有点用处的,还是犯罪的第一个阶段。
凶手在监控上故意露面,王格东找人调了案发当晚周边的监控仔细查找这个胖子,看他路过其他监控时,是否把帽子口罩摘了,但这个胖子再没出现在其他监控中。看来他走出安乐路后,绕其他没有监控的路段离开了。
不过毕竟他露面了,身高和体型都被记录下来。
据图像专家分析,凶手的身高大约是174到176之间,这是穿鞋子的高度,目测是双皮鞋,一般鞋高三公分左右。再增加一些误差范围,凶手脱鞋后的实际身高应该在170到174之间。体重由于冬天衣物庞大,无法准确判断,只知道凶手体重至少在150斤以上。
有了身高这条依据,如果凶手真是甘佳宁的同学,那就好办了。只要调取甘佳宁前后五届的学生体检报告——因为要考虑到,凶手可能并非甘佳宁的同届同学,学长泡学妹,学弟追学姐的剧情很多,把他们化学系前后五届学生的体检报告中,所有身高符合标准的都罗列出来,再一一进行排除。
化学系是个小专业,五届学生合起来就一百多号人,符合身高标准的男性估计最多就六、七十个,逐一进行排查,工作量虽然还有些大,但是这是目前最可行的办法。
至于体重嘛,只能作为参考,毕竟当年体检报告的体重和如今十多年后的情况大有不同,只有身高是不变的。当然了,等列出符合身高的所有人后,逐一看现在哪些是胖子,调查范围又能大幅缩小。
王格东心里很清楚,只要凶手是甘佳宁的老同学,一定很快会落入警方的视野。
可凶手至少是两个人。
江小兵是开车运出的。当晚开出安乐路的车子,五十多位车主中,已经排除了胖子。这表明五十多个人里有个是胖子的帮凶,不过对方心理素质好,没被警察问出来。在找不到证据的情况下,想从五十多个人口中直接问出谁是帮凶,几乎不可能。
所以目标还是要回到已知的胖子身上。
两名凶手中,必须有一人具备化工的专业背景。五十多位车主中没人具备,那么证明胖子有化工背景。——当然,还有种可能,五十多车主的背景经历有人造假,但你要查遍五十多个人的细致背景情况,无疑是项更难的工作。
现在只能寄希望五十多位车主的背景经历是真实的。那么就只要调查胖子一人了。
既然现在的假定情况是胖子具备化工背景,那么如果凶手真是甘佳宁的同学或化工行业的亲戚朋友,此人无疑是胖子了,而不是车主中的一个。
但王格东还有一点想不明白,这种要枪毙的大案,胖子来复仇犯罪,那位不是化工行业的帮凶为什么会帮他?
帮凶是男是女?
究竟是有什么利益纽带让两个人联合在一起,敢犯下枪毙大案呢?
这个问题只有等抓获胖子才能弄明白了。
现在思路明确,只要把胖子的身高体重与甘佳宁的熟人、同学逐个比对,还怕找不出来吗?
后面的侦破工作已经有了明确方向。
一是查甘佳宁前后五届同学的体检报告,列出符合身高条件并且现在体重150斤以上的人。
二是把戴帽子口罩的胖子照片,交给一些甘佳宁的生前熟人、同学辨认,看看形态上像谁。
三是继续调查案发当晚的车主,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四是抓紧从甘佳宁熟人同学口中还原她生前的人际关系,包括工作后的人际关系,摸清她所有从事化工行业的亲戚朋友。
好吧,终于把许多此前没想明白的问题一一分解细化了,接下来今天先跟那位徐增的朋友陈进聊聊情况了。
王格东考虑到对方身处美国,时差相反,白天打电话,对方还在睡觉,哪会配合你办案?
警察在国内很牛,没人敢不配合调查,可对方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举家都移民了,又不打算回国混饭吃,哪会给你一个县公安局的面子?
所以王格东为了礼貌起见,一直在县局等到了晚上十点半,这才叫来一名刚考进公务员的硕士警察帮他打电话。
因为王格东不会英语,虽说陈进是中国人,但接电话的未必是他本人,所以王格东下班前叫了这名硕士生留下陪他。
到了时间点,手下按指示拨通了电话,对着叽里咕噜说了几分钟,挂断了。
王格东奇怪问:“怎么挂了,我还没跟他说话?”
硕士生道:“这电话换人了。”
王格东不由奇怪道:“怎么回事?”
“接电话的是个美国年轻人,他说这套房子是他们三个多星期前通过中介租下来的,我问他是不是有个中国人叫陈进,对方说租房合同里的房屋主人是叫陈进,听中介说房屋主人被公司派到其他州工作,所以房子腾出来出租的。我问他是否有房屋主人的联系方式,他说没有。老大,我要不要请对方告知中介的联系方式,我们再通过中介,找陈进的最新联系电话?”
王格东摇摇头,道:“算了吧,跨国打交道可真麻烦,反正甘佳宁的同学不止这一个,这头联系不上,我们找国内其他人好了。”
至少这通电话,还没让王格东对陈进起疑。也正因为是三个星期前房子才出租的,使王格东做梦都没想到实际上他早在两个月前就回国了。但他接下来会向甘佳宁的同学求证了,并且有那个“胖子”身高体重数据,作为甘佳宁的同班同学,陈进能跑得了吗?

第三十六章
陈进缓缓踱步,绕着滨江小区走了一圈。
这是个中大型规模的小区,约有一千余户人家,南面是多层,中间是排屋别墅,北面是小高层电梯房。东南西北各有四个门可以进出。虽然每个门都有保安室,但他观察后发现,这些保安除了看进入车辆是否有小区通行证外,对行人、自行车、电瓶车都不闻不问。
这点很好!
李刚一家就住在滨江小区里,这个小区建成大约有十年了,现在看这小区的建筑风格有些落伍,但在十年前,这是县里档次最高的小区。
陈进只知道李刚家住在小区内的别墅区,具体是哪幢不太清楚,他还没有进入过小区。
他站在小区外,再仔细地打量一遍,每个门口都有监控,现在还不是露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