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妾大不如妻 >

第253部分

妾大不如妻-第253部分

小说: 妾大不如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红裳点答应不会生气后,赵一鸣才轻轻拥了一下红裳,便起身出去了。
于钧回来同老太爷和太太见了礼便自坐下了薛老太爷没有想到于钧还会回来,他瞪向老太爷:“姐夫今儿是一点儿面子不给点道理不讲了是不是?这个小畜……”
赵鸣自里屋出来,看向薛老太爷打断了他的话:“请表舅自重!这位是我的舅兄,赵府的座上客,您张口便骂,是不是赵府一点儿也不放在您的眼中?我的父亲、母亲的面子您又置于何地?说起这里,我倒要问问表舅父亲什么面子没有给您,又什么道理没有同您讲?”说完他也不等薛老太爷回话接过去同于钧见礼:“兄长回来了。”
赵一鸣自红裳地嘴中知道亲和母亲生了于钧地气。所以他才会说了这一番话等于也是为于钧开脱:薛家表舅可是一点儿面子没有赵家。没有给你们老两口们还同他们客气什么?这句话虽然没有明明白白说出来。可是这个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老爷和老太太都看了一眼薛老太爷和薛老太太:他们地确是没有把自己放在眼中。
于钧却对着赵一鸣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如果不是老太爷和老太太在场。于钧现在就一个拳手砸到赵一鸣地脸上去了;所以他只是哼了一哼。没有答赵一鸣地话。
赵一鸣还是躬了躬身子:“今日之事儿多谢舅兄了。”
于钧这时才哼了一哼:“我并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地妹妹!如果我地妹妹不是嫁给你地话……”
赵一鸣笑道:“那不都是一样。”
于钧冷冷一哼,没有再理会赵一鸣:他只要一想到赵一鸣曾踢了妹妹一脚,他便想把赵一鸣生吞了下去——这口气他一定要代妹妹出。
赵一鸣虽然不知道于钧已经知道自己曾踢了红裳一脚,但只媵妾一事儿也足够舅兄生气了,所以并没有因为于钧的冷淡而生气;只看红裳的面儿上,他也不能同舅兄生份了,让裳儿夹在中间为难吧?
赵一鸣依然又对着于钧欠了欠身子,才转身走到老太爷身后,伏耳对老太爷说了几句话;老太爷的神色变换了几下:“真的?”
赵一鸣点头:“真的。”
老太爷看向于钧,神色间已经没有一丝恼意:“贤侄,实在是要谢谢你。”他是真心实意在道谢。
于钧对老太爷还是留着三分面子的,一拱手:“不敢。我也说过了,一切只是为了我的妹妹裳儿。”
老太爷脸上闪过一丝红晕,又看了一眼老太太:她原来的确是待媳妇不怎么样,而一鸣的那个妾室宋氏和凤舞,所为更是离谱,说起来还真是自己赵家有些对不住媳妇。
而人家的兄长却帮了自己儿子如此大的
来是自己赵家欠了媳妇与她兄长的情份啊。
老太爷道:“不管贤侄为了什么,必竟是帮了一鸣,这个谢字贤侄当的。而且裳儿也是我们赵家的长媳,贤侄是为了妹妹,不也就是为了一鸣嘛。”
老太爷特意把长媳两个字咬得重了一些:媳妇不止是人品能力不错,还有了赵家的骨肉,而且她兄长也是极有手段与心计、还在官场很有些人脉的样子,自家如何能不好好待人家?
于钧刚刚明明生了自家的气,可是他所为却并没有针对赵家,虽然说帮了自家也是一种警告的意思,可是老太爷却知道毕竟是自家理亏在前,而且于钧可以算得上是以恩报怨了,他还能再怪于钧什么呢?
薛老太爷终于不耐烦了:刚刚赵一鸣接了他的话后,却不再理会自己只管同于钧说话;他本来极为着恼,想上前同赵一鸣理论一番的,不过看到于钧根本不给赵一鸣面子,他才又忍住没有说话。
薛老太爷一来;看赵一鸣的笑话:让人去巴结人家,人家却不给脸子!二来他想赵家同于家如果真得生份了,对薛家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自己日后也可以更好的收拾收拾,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
等到后来,薛老太爷看到家的人都不在意于钧的无礼,反而对他道开了谢,他才真的忍不住了。
薛老太爷冷一笑:“你们赵家的人都糊涂了是不是?这样一个小辈在厅上乱吠——”他的话还没有说完,赵家太爷和赵一鸣要打断他的话还没有出口时,就听外面一阵嘈乱,然后有丫头跑了进来:“老太爷,老太爷,皇上、皇上的圣旨快要到了!”
老太爷闻言看向了赵鸣:圣旨?什么圣旨?一鸣刚刚升了职,赵家不可能再有什么圣旨来才对啊。
赵鸣一摊手:“我还没有来得及再往下说,父亲便同舅兄去道谢了;而且儿子也没有想到圣旨如此之快啊。”
不过赵一鸣还知道圣旨的容:只要是官员的升降,都是要在吏部备案的;不过他却没有说出来,让自家老太爷和薛家都知道知道于钧的厉害之处,也是有好处的。
老爷一听赵一鸣的话便知道圣旨是真的:只是圣旨会是给谁的呢?赵家没有事儿值得再接一次圣旨吧?他用目光问向了赵一鸣。
赵一鸣的眼睛扫了一眼于钧,老太爷便明白了:他头上立时便冒出了冷汗——这个于钧在皇上面前如此得宠?不过出去了一个多时辰,圣旨便到了?
不过老太爷也来不及想太多了,他一面起身一面急急吩咐人摆香案准备接旨。薛老太爷的嘴只能闭上了,这个时候赵家不会有人再理会他。
老太爷请于钧一同出去准备接旨,于钧让了老太爷一步才跟了上去。老太爷现在才对于钧有了真正的认识:真是不骄躁啊,怪不得皇上能如此看重他。
赵一鸣随后跟着也出去了。薛老太爷不得不出去,虽然圣旨绝对同他无关,可是他做为男人,圣旨到了是一定要去跪上一跪的。
因为这次的圣旨没有女眷们的事儿,所以女眷们只是在内宅摆了香案,向皇宫的方向拜上一拜谢皇恩就可以,不用出去接旨的。
前面接圣旨的事儿同老太太无关,她同红裳一起拜谢了皇恩后,便和红裳相扶着进了内室,完人不理会薛老太太,就这样把薛老太太晾到了厅上不理不睬。
老太太虽然不知道老太爷同赵一鸣耳语了什么,但是父子俩个对于钧如此客气的道谢,想必于钧帮了自家的什么大忙才对,所以她对于钧的那一点儿不满早已经烟消云散了;而且就算她对于钧不满,眼下也不会牵连到她的媳妇红裳身上——红裳腹中可是有赵家的后人。
红裳和老太太有说有笑的进了里屋,老太太非要红裳上榻上歪着,她在一旁坐下吃茶,开解起了红裳:她还是怕红裳存了气或是受了惊。
最后倒是红裳百般的安慰了一番老太太,老太太才真得放下心来;老太太也因此更感觉红裳这个媳妇真是不错:她坚信红裳是受了惊吓的,可是媳妇却还要细声细语的安慰自己,这份孝心真是不可多得啊。
老太太越发对红裳好起来,婆媳两个人倒真是越说越热乎起来,不一会儿便有笑声传到了花厅上;这笑声对于薛老太太来说,还真不是一般的刺耳儿。
亲们,请继续支持小女人。这个时间小女人正在医院中吧?骨料检查总是需要时间很多,唉——!我想你们了,亲爱的。记得用你们手中的票票给赵赵和红裳补哦,嘿嘿。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VIP卷 第二章 两拳
在花厅上的薛老太太走也不行、留下也不是,只能~人坐在花厅上生闷气:赵府的人骗婚也就罢了,居然还纵容丫头打了自己,然后又对自己不理不睬的——真当他们薛家好欺负,离了他赵家不活了?
越想越气的薛老太太,听到红裳和老太太的笑声儿后,最终打定了主意,一定要给自己的老头子加加火,让赵家的人也知道知道薛家也是有本事儿的,薛家人也不是能任赵家人想欺侮就欺侮的。' 读 读 吧 小 说 网 。DuDu8。Net '
这个时候,薛老太太已经完全忘记了,当初她和薛老太爷是如何几次三番的到赵府求助的,也忘了他们被逼迫时的难受了。
老太太是有意要晾一晾薛老太太:想让她明白明白,这里是赵府,不是他们薛家;自己也是没有火气的人,希望他们能知道些分寸,这个亲戚日后多少还可以走动一下——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死去的母亲和姨母面儿上,老太太还不想同表弟家一个划分的清清楚楚。
前面接旨的场面当然更加热闹。
圣旨是给于钧——因为他无府邸,所以圣旨便送到了他暂住的赵家。
圣旨的内容还真说上来多么惊世骇俗,反正放到京城中这样的一道圣旨,那是一丝涟漪也不会起来;可是对于薛家和赵家而言,这圣旨却就不同了;赵家的人还好说,只是很有些吃惊;而薛老太爷完全是吓呆了。
薛老太爷听圣旨后,他伏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连谢恩二字也只是听到老太爷他们说了以后,他才开口的。薛老太爷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了:天要亡我们薛家嘛?
圣旨只有说于钧原来办差不错,以此次留京听用了——这也没有什么,可是于钧留得衙门与领的差事儿,对于赵家和薛家人来说却极巧儿:于钧到户部挂职,专管皇商、兼理民商。
这一棒子打下来,薛老爷那真是只有满眼的星星本不知道何为东西南北了:他刚刚得罪的这个小畜牲是谁?他倒底有什么样的背景儿?居然一个多时辰,他就扼住了自己的咽喉?天要亡我薛家嘛——薛老太爷又想了这句话。
于钧求这样内容地一道旨。并不像赵家和薛家所想地那般复杂:他因为担心红裳。是打定主意要留京了。而皇上也因为正有事儿要用人便同意了;只是于钧在京在领差是需要一个明面儿上地官职才成——即不太大太显眼了。却也要能四处走动。不必一直在衙门中坐着。
上地意思是不急:因为于钧是立了大功回来地。所以皇上地意思是让于钧好好歇几日。顺便可以自己想一想看有什么差事儿正合适;如果没有自然会有指定一个官职给于钧地。
而于钧原来也想等皇上或是上峰给自己指定个官职——只要不是根本利益。于钧在差事儿上一直都是极低调、极听上峰话地人儿。他不想给上峰留个持功自傲地印像;只是今天地事情太过凑巧钧被薛家地人惹毛了。便去求了他地上峰。然后便得了这道旨意。
于钧要么不做。做就要让薛家人知道他地厉害——这是他不想灭了薛家起码不想一下子灭了薛家。他才会如此迂回。于钧倒底是个明理地人。薛家人地所为虽然让他着恼。可是罪不及死。
也正是于钧一向做事很有分寸。才会得了皇上和他上峰地信任。
于钧所求地差事儿还真合了于钧上峰地意思:皇商近年来不断坐大——尤其是徽商、晋商。已经有了隐隐可以牵动朝局地力量:军粮六七成都是由皇商们采购后卖给朝廷所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此事已经引起了皇上地注意;只是明面儿上却不好针对皇商有什么举动。
于钧这一次的请求歪打正着,更得了皇上和他上峰的赏识。
老太爷虽然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可是只凭于钧一个多时辰能求下一道圣旨来,只此一件便让老太爷再不敢认为于钧不如自家的儿子了。
更何况于钧还请动了吏部尚书了赵一鸣过去问话,并且好好的勉力了赵一鸣一番当时于钧就在吏部尚书的屋子里坐着。吏部尚书是什么意思,不要说赵一鸣,就是吏部上上下下的人都明白,赵一鸣的仕途如果他自己不会出大的差错,一定会一帆风顺的。
这便是赵一鸣回府后,要谢于钧的原因了。
于钧如此做就是要震一震赵家和薛家,于钧虽然认为薛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