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妾大不如妻 >

第122部分

妾大不如妻-第122部分

小说: 妾大不如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仆妇听到红裳这句话,看到门外涌进来的婆们真得慌了心神,有些人已经顾不得宋氏和凤舞,跪了下去哭道:“夫人饶命啊,不关我们的事儿,是那个丫儿,是丫儿打得五姑娘啊。”
婆们已经过来拿人了,那些指着丫儿说了实话的人婆们不理会,拖了那些不开口地都向外走;如此一来,大部分的仆妇都不再看自家主的脸色,都哭叫着跪了下去:“是丫儿打的。

红裳一摆手,婆们拖了几个死不开口的人下去了。红裳盯着丫儿断喝一声儿:“丫儿,你好大地胆!”
丫儿一哆嗦,她现在想说话都已经说不出来了——吓的。红裳已经吩咐道:“来人,先掌嘴,然后再打她板,等我回了老爷和老太爷后,再送她去官府问罪!”
丫儿听完后两眼一翻立时就晕了过去:她知道以她地恶行,到了官府几十板打下来,她是绝没有命了。
不过丫儿一会儿便醒了过来,当然是被打醒过来的,掌嘴地婆恨她心毒,二三下丫儿的嘴角儿便破了——她是疼醒过来地。
红裳在吩咐婆掌丫儿嘴时,就已经示意雪语过来挡住了凤韵的视线:小孩嘛,还是少看这些的好。
红裳没有说掌多少下,婆便一下又一下掌了下去,看得宋氏和凤舞的脸色都变了:小夫人今儿不是想活活打死丫儿吧!
不过一会儿凤舞心中就升起了一丝怒气:小夫人是在打给自己和宋姨娘看呢,她哪是在掌
嘴,她分明是在打自己和宋姨娘的脸!
凤舞偏过了头不再看过去,可是丫儿的叫声儿还是让她的脸色越来越苍白。
红裳终于叫了一声儿“稍停”,婆躬身立到了一旁,丫儿已经不知道自己的脸上是疼还是热了。
红裳看着丫儿轻轻问道:“你一个奴才哪来的胆敢打五姑娘的?哪个给你的胆?”
宋氏听了脸色又变了,正要挣起说话,却被凤舞以眼色止住了。
丫儿抬头看着红裳,红裳还是轻声细语的样儿:“又是哪个给你的胆,让你欺辱你的主陈姨娘。”
丫儿想了想,又用手轻轻触了一下自己的脸——她疼得吸了一口凉气儿后道:“婢地主不是陈姨娘,婢的主是宋姨娘。”丫儿不想再吃苦头了,她是实话实说了。
红裳也不看宋氏和凤舞,继续问了下去:“宋姨娘不是已经把你给了陈姨嘛,你怎么还认原主呢?”
丫儿喃喃把宋氏让她来陈氏院里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并且还把宋氏如何克扣陈氏地例银,吩咐她和其他仆妇们欺辱陈氏和五姑娘的事情也说了出来。
红裳听完后半晌儿无语,忽然一拍桌喝道:“丫儿,你好大的胆!居然敢乱攀咬主,大姑娘和宋姨娘也是你能攀咬地?”
丫儿连连叩头:“夫人,婢所言句句属实啊,夫人如若不信,可问张婆,李婆等人。”
被丫儿点了名儿的几个婆和娘一霎间脸如死灰:不同夫人说实话,丫儿就是眼前的例,她们可不想被夫人责打一番;同夫人说实话,那自己一样也要领一份罪责,日后在赵府——,唉!
红裳扫了一眼仆妇们,没有说话,她只是那么淡淡的看了一眼,然后就取了茶钟儿开始吃茶。
被丫儿点了名儿的人却心下一颤,没有再犹豫都自人群中出来上前跪了下去:“夫人,奴婢知道错了。”虽然她们依然担心日后,可是眼前的苦头她们更是不想吃——只得走一步看一步了。
红裳没有放下茶钟儿,她轻轻吹了吹浮茶道:“没有其它人了?”这次她看都没有看那群仆妇们。
人群中又出来两个人跪了下去,红裳这才轻轻放下了茶钟儿:“丫儿说得,是不是真的?”
出来的仆妇们都答道:“是地,夫人。”
红裳点了点头,也没有看向宋氏和凤舞,只是看了看凤韵和陈氏道:“你们每个月的月例实领多少?”
凤韵和陈氏还没有开口呢,凤舞已经一下站了起来,她用手指着红裳道:“你不要以为你是夫人,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你居然指使了这么多的人来陷害我,看我到老太太那里同你讲理去!”
说完掩面哭着就向门外跑去,红裳如同没有看到,她没有说话,自然没有人会拦凤舞。宋氏看凤舞跑走了,也急急起来道:“婢妾也要到老太太跟前同夫人理论!”说完,宋氏追在凤舞身后也出了屋。
红裳如同没有看到一样,凤韵便有些焦急,可是当她看到侍书与画儿还是一样的平静,她心中一动:想起夫人曾经吩咐赵娘把院封了的话,出口的话咽了回去。
陈氏却已经急道:“夫人,不能让她们到老太太跟前去胡说,到时我们有理儿也变成没有理儿了。

红裳轻轻一摇头:“我不说话,她们出得去嘛?你们不必着急,我自用主意。”
陈氏这才稍稍放心。
这时丫头来报:大夫来了。
红裳皱了皱眉头:“怎么这么久?家里不就有外伤大夫吗?”
那丫头忙道:“家里的大夫们刚刚诊治过孙姨娘,因为孙姨娘没有什么大碍了,大夫们又在我们府上住了二三日,所以就回家了。我们去的时候,大夫们刚刚走,只得又重新请回来,所以用时长了些。”
红裳一摆手:“好了,好了,让大夫到厢房去吧。”好在有霄儿在一旁照料,不然真是苦了凤韵这个孩。
然后又命人把凤韵抬到了上房地卧房中,才请了大夫过来。大夫对于有人处理过凤韵的伤势很得认可,检视了凤韵的腿后叹了一口气儿:“断了,怎的如此不小心?”
大夫把凤韵的伤都处理妥当了,又开了方,再三嘱咐了不能让凤韵下地走动。
送走大夫后,红裳不想让凤韵再出来,可是凤韵偏就是要出来,红裳不忍拗她,只得又让人抬了凤韵到花厅上。
而这个时候,院里忽然闹将起来,就听到有人又哭又喊地,极是热闹。
凤韵不解的向外张望,红裳轻轻拍了拍她:“没有什么,是你父亲来了。哭叫地应该是你大姐和宋氏。”
亲们,支持红裳啊,她要打硬仗喽!快快支持,给她精神!(亲们,第四更没有了,亲们多多原谅,粉票不能少哦,呜呜,小女人会在明后几天补上好不好?粉票还是给红裳吧,啊?她现在很需要啊,她要打硬仗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一百四十八章 由她恶人先告状
韵和陈氏听到红裳的话后都是一惊,凤韵只是十分氏却已经有些摇摇欲坠了,她在心里喃喃着:夫人毕竟年幼啊,宋氏和大姑娘出了屋,出不去院却不回来,夫人就应该马上使人把她们请回来,现今她们一定是在老爷面前哭诉、颠倒是非!自己这些人岂不又一次要吃大亏?!
陈氏想到这里看向榻上的凤韵,眼中的泪扑簌簌的掉了下来:只可怜五姑娘小小年纪,日后在宋氏她们眼皮底如何能讨到活路!
陈氏知道赵一鸣自从有了小陈氏后便不再喜她—所以她从来没有想过赵一鸣会站在她和凤韵这一边儿。不过,陈氏并不在意赵一鸣如何待她:她只要能安安稳稳的守着凤韵,看着凤韵长大的就足够了。
现在陈氏恨不得自己就是天下第一美人儿,能让老爷看到自己后,就不会再生气,不会再处置自己和五姑娘。
凤韵已经看向红裳,因为焦急所以声线有些高:“母亲,父亲他——”
红裳轻轻一笑,看着凤韵道:“无妨,我就是让她们恶人先告状的,不然嘛——”说着话,轻轻拍了拍凤韵的肩膀:“母亲如何能替你出一口恶气?如何能替你讨得一个完完整整的公道呢?”
宋氏还好,大姑娘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她可是赵家的正经主!所以红裳再看到凤韵的伤时,便已经想好了此计。
凤韵有些似懂非懂的看着红裳,红裳却不再说凤舞和宋氏的事情,只微笔着道:“一会儿药就熬好了,你可不许说苦不吃哦。”
凤韵点了点头:“我知道地,母亲。”
红裳轻轻抿了抿凤韵的——她的头还是乱七八遭的,红裳并没有让人给凤韵收拾过:“这才是好孩。药一定要好好吃,韵儿的腿以后才不会落下病根儿。”
凤韵又一次点头:红裳虽然看上去因为年纪不大。十分地不像一个母亲。可是凤韵却真得在红裳身上。感觉到了一种母亲才会给她地温暖。
凤韵不是不在乎陈氏。只是陈氏太过软弱。不但不像一个母亲。反而更需要她地保护;凤韵在赵府一个人独自苦苦撑了这么多年。她也需要有一个人可以靠上一靠啊。
陈氏听到红裳和凤韵只管闲话。她急得不行。可是恪于规矩她又不敢冒然打断她们二人地谈话。凤韵和红裳都看到了陈氏地眼泪。二人都知道什么劝慰也不如让她亲眼看到结果——陈氏太需要一个能够直起腰杆来地理由了。一个她不再需要害怕宋氏等人地理由。
所以红裳和凤韵都忽略了陈氏地眼泪。没有安抚她。
红裳看了一眼凤韵地腿:“还疼不疼?”
凤韵摇了摇头:“母亲放心。不太疼了。”然后。凤韵看了一眼外面:“父亲怎么还没有进来?”
红裳笑着摇了摇头,没有答凤韵的话,她接过来一盅儿燕窝羹,用调羹搅了搅,盛了一勺儿喂到凤韵嘴边儿:“轻轻吹一吹再吃,我不给你吹,怕你吃到我的口水。”
凤韵听得笑了起来,轻轻吹了两下然后吃了下去。陈氏在一旁看到却吓了一跳,泪也顾不得流了,连忙伸手要接过燕窝来:“夫人怎么能做服侍人的事情?婢妾来就可以了。”
凤韵和红裳都笑了起来。凤韵不在意,不,她很高兴红裳能喂她——她感觉到一份温暖自心底升了起来,她很喜欢这种感觉。不过,凤韵看了看那些仆妇们,便伸手去接汤盅儿:“还是我自己来吧。”
红裳一笑把盅儿递给了画儿:“由画儿来吧。陈姨娘,你不要总是这么拘束,就算是我为韵儿做些什么能怎么样?这怎么能算得上是伺候人,我是韵儿地母亲,怎么做也算不得过份;再说了,一家人嘛,不能事事都讲规矩的,要讲心才是。”
陈氏听了若有所思的看了夫人一眼,没有再说话:讲心?自己一个妾同人家夫人讲心?陈氏在心底想了又想,决定还是要本本份份的才好——夫人是好人,所以更要本份才成。
雪语给凤韵背后又放了一个靠枕,让她坐得更舒服些;画儿一面喂凤韵一面道:“府里的这起奶奶们真是越没有规矩了,大厨房里的人居然也是如此伺候五姑娘和陈姨娘的!把燕窝羹就这样送上来了,也不换一换碗盏!”
红裳笑着:“指使你做一点儿事情,你就如此多的话儿说!下次哪个敢还敢使你,我也是不敢地。”红裳是怕凤韵和陈氏听到画儿的放多心,所以才如此说的。
侍书正要取笑画儿两句时,门外有个丫头道:“回夫人的话
房的人来时说了,怕换了碗盏后五姑娘用时就凉些了姑娘身既然不好,所以才连盅儿一起送来,这样羹儿不会凉地那么快。”
大厨房的人只接到红裳地吩咐:五姑娘身体不好,自此后每日给五姑娘进一份燕窝,记在夫人的帐上。所以大厨房地管事以为五姑娘受了凉,或是身虚了之类,没有想是外伤,所以才如此小心了一些。
按说煮燕窝这样的事情由小厨房里做最好,可是红裳不想日后被人说三道四,所以才交由大厨房里走公帐。
画儿听到后不等红裳说话,便笑道;“是我地不是了,我总以为府的人都像屋里那些奶奶们一样,都是迎高踩低的人儿呢;没有想到,大厨房的人是极好的,这才真是个做人的样儿呢!”说完瞟了一下厅上的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