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四季锦 >

第82部分

四季锦-第82部分

小说: 四季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鸵瘫砬撞坏媒岫祝窦浜统蒙隙加胁怀晌牡墓娑ǎ诘那灼菀话闶遣唤岫椎摹
想到这儿,阿雾心里头就更是膈应。而且四皇子的正妃和皇后死了一个又一个,阿雾还真怕被他给克了。一出生就克死他母后,隆庆帝还极不待见他,两父子面都不见,老婆也死了两个,后来因为没有再立后,所以才得以消停。最后还兴兵祸,血洗京城,以他的残忍和嗜血,简直就是注定的天煞孤星之命,阿雾没有信心自己的命能硬得过四皇子。
阿雾只要想一想就发抖。
当然这桩亲事也不是没有好处的。阿雾将来身为四皇子妃,只要注意保命,只要她多在一天,也就能多照看长公主和哥哥们一天,绝不会再让他们沦入那种凄苦绝望之境。
尽管前头有那么多的坏处,可只要有这一条,阿雾也就只能接受这桩亲事,并努力地去迎合四皇子。
但阿雾一想起今后要去尽心伺候自己的对头,还要行那夫妻之事,还是跟这样一个人,她就怎么也无法松开紧皱的眉头。
何况天家的内院与民间多有出入。天子可娶七十二妇,皇子的内院人数也不少,上玉牒的妻室就有一正二侧三位,这回隆庆帝给四位皇子赐婚,不仅仅只是赐了正妃,还直接为每位皇子聘足了两位侧妃。
阿雾被指为四皇子楚懋的正妃,他的另外两位侧妃分别是镇国公府的何佩真和东三省总督陶应时之女陶思瑶。
论出身,这两位侧妃的出身都比阿雾来得高。何佩真是镇国公嫡孙女,镇国公是一品国公,坐镇西南,辖制两路大军,连隆庆帝都不得不忌惮一二。而大夏朝的总督是正二品,若加封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则为一品。而这位陶应时即使只是正二品,那也高于荣三老爷的正三品侍郎,何况总督一职,总督一方军政,乃是在当地说一不二的土皇帝。
这样人家的嫡出女儿作为皇子侧妃当然也不算屈尊,毕竟所有的荣华富贵都是帝王所赐,帝王的儿子自然比他们的女儿尊贵多了,但坏就坏在,正妃的出身低了就完全压不住这两位侧妃。由此,以脚趾头想也知道,四皇子的后院恐怕绝对太平不了。
阿雾私以为,自己舅舅同四皇子不仅不是父子不说,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仇人了。还没嫁进去,阿雾就仿佛已经能体会那种水深火热之感了。
四皇子登基前,自然要韬光养晦、低调做人,自己这个四皇子妃估计人前也憋屈,人后也得憋屈,毕竟那两位侧妃的后台,都该是楚懋要拉拢的。有这样的岳家,阿雾也几乎可以断定,四皇子这辈子举旗谋逆成功的希望绝不会输于前世。至于登基后,后宫之凶险丝毫不亚于朝堂之诡谲。
再看看其他几位皇子的亲事,那才是为儿子打算的父亲所为。
田皇后所出的五皇子,正妃也是他师傅的女儿,詹士府詹士殷韶颜的小女儿殷雪霞。两位侧妃一位出自两淮盐运使曾家,这位家中有钱,另一位是前些年致仕归家的刘太傅的孙女儿刘妙莲,这一位的祖父是三朝元老,一品太傅,虽然致仕了,但声威不衰,于士林颇有号召。这两位侧妃虽然家中各有所长,但按如今的出身算也越不过殷雪霞去。多么和谐的后院。
向贵妃所出的六皇子,正妃指的是和蕊县主。两位侧妃,一位是福建盐运使邢家的女儿,另一位则是阿雾极其熟悉的京城双姝之一的安国公嫡长孙女儿荣琬。前头虽然说过,大夏朝是不流行姑表亲和姨表亲的,但有时候出于别的原因,也不是没有姑表亲的。
譬如这回,长清公主大约是走通了向贵妃的路子,居然搭上了六皇子,真是可喜可贺啊,阿雾以为。把这位和蕊县主弄去祸害六皇子,总比祸害自己哥哥强。
至于可以忽略不计的七皇子,隆庆帝大约也怕毁了别人姑娘,只为他指了一位正妃,是华亭伯府向家的女儿,也就是向贵妃的侄女儿,向云佳。
阿雾把包括自己在内的四家的正妃、侧妃捋了个遍,心里还是有些疑问,但坐在屋里是决计想不清楚的,所以还是打开了门走了出去。
阖府上下见姑娘走出了房门,全都松了口大气,这都一天一夜了。崔氏一得了信儿,就忙得连仪态都不顾了,几乎是连走带跑的到阿雾这屋里来的。一见阿雾就心疼得不得了地道:“瘦了,怎么才一天就憔悴成这样了,瞧这脸色,不行,得请个大夫来看看。”事关阿雾,崔氏历来都是雷厉风行的。
阿雾心里感动,忙拉了崔氏的手道:“太太,不用着急,这才一天呐,哪能就瘦了,你呀这是担心女儿,女儿知道。”阿雾笑眯眯地道。
“你也知道我担心你啊?”崔氏点了点阿雾的额头道。
阿雾挽了崔氏的手道:“女儿又不是没心肝儿的人,哪能不知道太太和爹爹的担忧,只是女儿如今都想通了。”见着崔氏的一刹那,阿雾对这桩亲事的所有不满都烟消云散了。因为她不仅要护着长公主一家,更要护着自己这一世的父亲、母亲,他们对自己都是真心的疼爱,没有一丝的杂质。阿雾也希望能永远护着崔氏这样,无忧无虑的活下去。
同崔氏叙过了话,阿雾用了一碗熬得极软的碧梗粥和几色糕点,等荣三老爷下衙,就同他去了前头书房。
“爹,圣上怎么会将女儿指给四皇子的,这也太突然了。”阿雾开门见山地道。这事儿实在是蹊跷,别说那画师得了荣三老爷的好处,将阿雾的相貌只绘了个七分不说,便是阿雾自己回京这半年多来,也甚少出门,低调得不能再低调,才貌具不显,怎么就会入了隆庆帝的眼睛。
“你问的,我也打听过了,都不知道具体怎么回事儿,就是圣上身边的苏公公,爹也托人问过了,苏公公也不知道。”荣三老爷道。
苏德海都不知道,那这天下还真就没几个人能知道隆庆帝的想法了。阿雾也不再纠缠这个问题,毕竟木已成舟。
“爹,那圣上怎么会将何姑娘许给四皇子做侧妃的,且不说何姑娘出身显赫,便是做正妃也使得,光是她背后的镇国公就已经让人忌惮,皇上不喜四皇子,怎么会将镇国公家的女儿许给四皇子?”这是阿雾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荣三老爷则颇为奇怪地笑了笑,“说起来你不知道也不奇怪,何家把这事儿给压了下去,这些污糟事我也没想过讲给你听。”
荣三老爷这样一说,阿雾就来了兴趣,“啊,怎么说?”
原来,何佩真痴恋四皇子,自打知道隆庆帝要给四位皇子指婚后,她就坐不住了,她祖父和父亲自然是不许她嫁给四皇子的,但她自小倍受宠溺,养出了一副骄纵性子,她想要的,就没有不得手的。可她家人是不会为了她要嫁给四皇子而去走关系的,所以一切都得靠何佩真自己。
而这位何姑娘还真是个胆大的,打听到四皇子要去大慈寺找慧通论经,她也跟了去,缠了四皇子,不顾女子声誉地向楚懋述衷情,可偏偏就被忠武伯府的大太太,也就是唐音的表婶给听了去。这位大太太庄氏又将这事当做笑话告诉了好几家太太。
这下何佩真的名声可怎么保得住。虽然后来镇国公夫人凭借自己的人脉把这事掩盖了过去,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而隆庆帝在京城或明或暗地安插了那么多的眼线,他若有心,少有事情能瞒得过他。何佩真既然作为他的儿媳备选,隆庆帝自然要关心一二。
因此就将何佩真指给了四皇子为侧妃,而何家还不敢有异议,本就是他家的姑娘自己行为不检点。
荣三老爷这样一说,阿雾就明白了过来,亏她还胡思乱想了许多原因。
“阿雾,你能想通这桩亲事,爹爹就放心了。无论如何,爹爹都会帮你的。”荣三老爷看着这个自己从小疼到大的姑娘,一想到她不久就要出嫁,心里也难受得紧。
阿雾心里感激他,却说不出话来,只能猛点头。
“只是你也知道天家的好些规矩都和我们民间不同,你不要自己乱了阵脚,不管怎样,她们也总是越不过你这个正妃去的。”这是荣三老爷对阿雾的安慰。
“我知道的,爹。”阿雾道。
荣三老爷的意思阿雾很明白。既然隆庆帝下了旨,四皇子又是如今最年长的皇子,自然要先办他的亲事。但阿雾的年纪还小,才不过十三岁,无论是出嫁还是今后做母亲都显得太稚嫩。
因此田皇后宫里已经有懿旨出来,四皇子将先迎娶何佩真,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对何家的安抚,虽是田皇后的懿旨,但都知道这就是隆庆帝的意思。田皇后素来是不敢替隆庆帝做主的。
说起来何佩真比阿雾大两岁,今年也十五了,嫁过去年岁刚刚好。婚期定在明年开春。而陶思瑶比何佩真小半岁,定在明年秋天的时候嫁入祈王府,至于阿雾么,要等她及笄后,四皇子和她才会举行大礼。
两位侧妃先嫁入府,把阖府笼络住了,指不定还会掌家,阿雾这个正妃两年后再嫁过去,刚开始的日子必然会举步维艰。而且指不定那两个如果厉害点儿,连儿子都生出来了也是可能的。皇家可不是民间,在他们的规矩里可没有什么不许庶子先出生的道理。
这不能不让荣三老爷和崔氏担心。


、105
荣三老爷和崔氏的两子一女在亲事上仿佛都犯了太岁似的;一个赛一个的晚。荣玠身为长子;他的亲事自然应该排在最先,但偏偏荣三老爷和董大儒的意思都是让荣玠下了场科举后再成婚;好来个双喜临门。其中自然也是为了不让荣玠分心。自古温柔乡英雄冢,挑灯苦读如何及得上温柔娇妻的魅力。
由此荣玠至少要隆庆三十二年才能成亲,荣珢自然不能赶在他前头成婚,而唐家也巴不得能多留唐音一段时间,且可以再等等看朝局的变化。
虽然阿雾的两个哥哥都算是晚婚;但阿雾的亲事却等不得了。隆庆帝开恩;能等阿雾及笄;再让钦天监看日子;已经算是莫大的恩典了。
隆庆三十一年夏;阿雾及笄后,钦天监看了几个日子,隆庆帝挑的八月十六这一日赐四皇子楚懋和阿雾成亲。因此阿雾将越过两个哥哥先成亲,这在平时看起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之事,但是遇到天家之事,也就无人奇怪了。
日子一定下来,崔氏越发忙得不可开交了,一方面是阿雾要将阖府的的账本和事情一一向崔氏细细交代,另一方面,崔氏还要紧赶慢赶地为阿雾筹备嫁妆。虽然这两年已经陆陆续续准备好了,但阿雾的嫁妆一日不抬出门,崔氏就一日放心不下,总想着这样会不会少,那样会不会缺。
虽说是嫁入皇家,但据说不受宠的皇子过的日子落魄得还不如一般官员。而且这毕竟是高嫁,女儿今后就是想找个申诉的地儿都没有。崔氏一想到先嫁入祈王府的那两个侧妃,看着阿雾的眼神就越发心疼。恨不能将荣府都搬空了,全送给阿雾做了陪嫁。
且说崔氏对阿雾是万分的舍不得,嘴里常常念叨的是,若非是皇帝赐婚,她定然要将阿雾留到十八岁才许她出嫁的。董藏月就是留够了十八岁之后才会许嫁荣玠的,对这一点儿,崔氏也不是没有怨言的。
崔氏自己不善理家,这些年全靠阿雾将阖府打理得紧紧有条,如今要让崔氏接手,她就脑门子疼,本想快些让大儿媳妇进门,但董家不同意,端足了架子。其实这本就是董家嫁女儿的规矩,不算他们傲慢,可到了崔氏找个盼媳妇的眼里,她不能怪董大儒,也不能怪自家老爷,也就只能怪董藏月了。
阿雾知道崔氏的心事,反过来安慰了她几句,只道崔氏再熬过半年,明年春天董藏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