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红楼小婢 >

第185部分

红楼小婢-第185部分

小说: 红楼小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宁安郡主离开后,雪雁送到二门回来,见赵老太太和米氏低声说话,米氏面色苍白,不断点头,脸上犹有余悸。

雪雁恍若未见,缓缓地走上前,笑道:“老太太好容易来一趟,我这就叫人给老太太收拾院落,老太太在城里多住些日子,我们也好尽尽孝心。”

赵老太太忙道:“我只是来看看你,一会子就回去,你们祖父在家,我不放心。”

雪雁听了,十分惋惜。

赵老太太不敢对雪雁如何,遂含怒而来,害怕而归,米氏更加不敢说什么了,往后一个月,直到赵锋进了考场,两家虽住一宅,倒还相安无事。

乡试连考三场,每场三天,八月初九为第一场,八月初十却是宝琴出阁之日。

初九这日,赵锋进了考场,雪雁则预备几样添妆之礼,托黛玉捎去。

宝琴仅是寻常商贾之女,虽由薛姨妈料理,来往不过是寻常商贾之家,也有几家皇商去了,官宦人家甚少,身份最高的只有黛玉,凤姐迎春宝钗等人倒也去了,邢夫人想着自己的侄女许给了薛蝌,也命凤姐送了一份礼。

宝琴出嫁虽不是十分风光,然嫁妆却丰厚之极,人人称道。

凤姐看在眼里,笑在心里,回来说与邢夫人听,道:“琴妹妹的嫁妆比宝玉媳妇厚了三成不止,虽说琴妹妹只是寻常商贾之女,但是柳湘莲却是六品武官,因此琴妹妹凤冠霞帔比宝玉媳妇的规格还高些,若是二太太知道,不知道怎么想。”

如今大房二房愈加不和,邢夫人闻言一笑,道:“必然是对宝玉媳妇不满,嫁妆比不得林大姑奶奶还罢了,如今连琴姑娘都比不得。”

凤姐抚掌笑道:“明儿见了二太太,就说给二太太听。”

邢夫人最是不肯消停,见了王夫人果然说起此事。

王夫人听了,登时面沉如水。

邢夫人笑道:“二太太也是琴姑娘的干娘,怎么琴姑娘成亲时二太太没去?若是去了,定然觉得面上光彩,听说琴姑娘的嫁妆丰厚得很,我那侄女婿真真疼妹妹。”

宝钗给宝琴添妆回来,并不曾与王夫人说起,但是很快察觉到王夫人待她不如从前。

她本是聪明女子,不必打探便知王夫人何以如此。

想到这里,宝钗不禁心中一酸。

次日去给王夫人请安时,王夫人看了她一眼,道:“你既过来了,服侍我用饭罢。”

宝钗忙答应一声,走过去拿了筷子给王夫人布菜。

李纨在旁边看了她一眼,低头不语,径自从丫鬟托盘中接了粥碗,放在桌上,从前都是她一个人服侍王夫人,宝钗虽也按着规矩,终究比自己得王夫人另眼相待,只是布两筷子是个意思,常常能同王夫人一起用饭,今日王夫人还是头一回待她如此冷淡。

等到王夫人寂然用毕,漱了漱口,对宝钗道:“家里如今俭省,宝丫头你就在这我这里用饭罢,不必再叫人另做了。”

宝钗低头应是,彼时饭菜都已经凉透了。

李纨却没有在这里同吃,服侍王夫人用过饭,退出去回房自用。

宝钗才用完饭,王夫人又道:“宝玉房中如今可安排人了?”

宝钗心中酸涩不已,道:“我想着过几日给莺儿开了脸,给二爷放在屋里。”莺儿是自己的心腹,总比别人对自己忠心些,若是别人,恐怕不好拿捏。

王夫人道:“你既这样贤惠,我心里也觉得喜欢。一个莺儿倒不好看,明儿再给宝玉挑两个好的使唤。”

宝钗一怔,意欲问王夫人把谁给宝玉,却知此时不好开口,只得答应了。

回到自己房中,宝钗忍不住对窗落泪,但是旋即便拿着手帕子擦了,若无其事地叫了莺儿过来,如此交代一番,说选个好日子给她开脸。

宝玉素日为人,最喜做小伏低,姑娘丫鬟无人不爱,莺儿是宝钗的陪嫁丫鬟,本就知道这是自己的归宿,且知道宝玉喜自己娇憨婉转,也知宝玉秉性温柔,听了宝钗的话,登时满心欢喜,面上却不敢大显,静静地给宝钗磕头谢恩。

过了几日,果然给莺儿开了脸,放在宝玉房中。

府里人等听了,都赞宝钗比凤姐贤惠。

原来上回袭人被打发以后,不少人都说宝钗有凤姐之性,也爱拈酸吃醋容不得人,不想没过几日,便听说袭人素性藏奸,仗着宝玉疼爱,总是拿大,反是宝钗处处忍让,受了不少委屈,直到忍不得她对宝玉使性子,方打发了她,众人听了,十分同情宝钗,改口称赞。

宝钗去给王夫人请安,带了莺儿过去。

王夫人见了莺儿,招手到跟前,细细打量一番,问了几句,又赏赐了两身衣服给她,道:“日后好好服侍宝玉,若是挑唆宝玉生事,我可不轻饶。”

莺儿得了王夫人的衣服,自觉体面,忙躬身应是,举止十分稳重矜持。

王夫人满意地点点头,偏在这时,有人慌慌张张地进来,道:“太太,二奶奶,薛家出了大事了,如今已被户部派人查抄了。”


第八十七章

听到薛家被查抄的消息;王夫人和宝钗婆媳二人面上登时一变;尤其是宝钗,面如土色;竟无往常的端庄矜持;急忙问道:“是什么缘故?好端端的怎么被查抄了?”

王夫人看了宝钗一眼;亦是此问。

来报信的婆子道:“听说是以次充好;险些误了上头的大事,龙颜大怒,遂命户部查抄。”

王夫人听了,道:“薛家查抄了,薛大爷和姨太太如何?”

那婆子道:“我来时还在抄家呢;薛大爷已经被抓进大狱里头去了,下剩只有姨太太和大奶奶在家;眼下不知如何。”

王夫人忙瞅着宝钗道:“你回去看个究竟,问个明白。”

宝钗称是,匆忙回房,命人预备车马出去。

望着宝钗的背影,王夫人心里忽然有一丝后悔,早知薛家落得如此,宝钗嫁妆亦不及宝琴,她当日何必心心念念这个金玉良缘?除了宝钗能劝谏宝玉上进,也和自己一条心外,余者竟未曾帮到宝玉什么忙,于前程上更是有害无益。

想到这里,王夫人叹了一口气,不管如何,宝钗最合自己的心意。

金环见到王夫人的神色,心中了然,忙上前劝道:“太太放心,咱们家还有舅老爷呢,给舅老爷送信过去,请舅老爷打点,想来姨太太家无妨。”

王夫人长叹一声,道:“也不知道蟠儿到底又惹了什么祸。”

说完,道:“拿笔墨来,我写信,给舅老爷送信去,宝丫头一心担忧她母兄,竟忘记这样要紧事情了。宝丫头已经进咱们家的门了,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薛家出事。”

金环忙取来笔墨,王夫人一挥而就,封好,叫来婆子送去王家。

等人走后,王夫人对金环道:“上回我说凝碧、流朱两个丫头倒好,模样儿虽比从前打发出去的晴雯芳官几个略差一二分,举止倒稳重,人也老实,不是调三窝四的人,一会子你亲自带她们过去,给宝玉留在房中使唤。”

金环答应一声,道:“知道了,太太还有什么吩咐?”

王夫人道:“没了,先去叫宝玉过来,等宝丫头回来,让她到我这里来回话。”

却说宝钗进屋时,宝玉正在窗下看书,自成亲之后,他便是无所事事,虽有宝钗极力劝谏于他,奈何他却丝毫不听,眼见宝钗匆忙而回,神色举止与往日大相径庭,不觉关切地问道:“姐姐这是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不成?”

宝钗满心焦虑,蓦地听到宝玉温声软语,顿时落下泪来,随即拭泪道:“家里出了些事情,我回去看看妈和嫂子,也不知道妈和嫂子现今如何了。”

宝玉问道:“可是大哥哥的案子发了?”

宝玉虽不管事,但素知薛蟠之性,也唯有此事方能让薛家手忙脚乱。

宝钗一怔,摇头苦笑道:“不是为了这个,乃是差事上的事,说是没办好上头交代的差事,我如今只怕哥哥入了狱,从前的案子被翻出来,到那时方是雪上加霜。”

宝玉听了她的话,微一沉吟,道:“若是别的还好,若真是翻了人命官司,姐姐当如何?”

宝钗眼圈儿一红,道:“我也不知该当如何。”

宝玉见她面上流露出担忧之色,不比从前万事成竹在胸,反有了些人气,道:“我送姐姐过去,咱们看看如何了,然后再去给柳湘莲送信去,请他帮一把。”

宝钗想起柳湘莲是宝琴之夫,又是薛蟠之义弟,心中微微一宽,听了宝玉的话,忙道:“快别如此,你的好意我知道,但是家里头只怕官兵还没走,你过去,岂不是冲撞了你?到那时,我如何对太太交代?你竟是在家看书罢,我自己过去便是。”

一语未了,王夫人打发金环来叫宝玉过去。

宝玉不禁左右为难,他既想陪着宝钗回娘家,途中安慰于她,又不敢违拗王夫人之意。

宝钗道:“你有此心,我已甚感安慰,不必陪我过去了。”

宝玉听了,道:“那姐姐路上千万小心些,多带些下人跟过去。”

宝钗点点头,莺儿忽然过来回说车马已备,又暗暗瞅了宝玉一眼,宝钗忙换了衣裳,带着她和文杏并几个小丫头老婆子们一同坐车过去。

及至到了薛家,宝钗轻轻揭开窗纱,只见娘家被官兵团团围住,等闲不许靠近。

宝钗顿时眼泪长流,婆子亦不敢驾车过去,只能远远停着。

却见门口薛姨妈、夏金桂同丫头婆子仆从都被撵出来了,一个个蓬头垢面,瑟瑟发抖,并有官兵看着,随后,许多箱笼等物都被封好抬出来,送上车拉走。

宝钗喃喃自语道:“难道妈和哥哥竟这样命苦?”

这时,只听夏金桂对薛姨妈破口大骂道:“我好好的女孩子,带着万贯家财的嫁妆嫁到你们家,一点儿福气没享到,眼看着反要陪着你们入狱,你们安的什么心?莫不是早就知道有今日,拉我进火坑?亏得还是什么金陵四大家族!”

薛姨妈被她骂得抬不起头,心里又担忧薛蟠,捂脸哭道:“蟠儿素来不大理事,如今哪里是蟠儿的罪过?偏被打入大牢里去?我们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这是怎么了?”

宝钗隐隐约约听到几句,亦觉心酸。

她不知道娘家到底出了何事,但是思及报信婆子所言,以她的聪明才智,几乎猜测到了七八分,定然是麾下做生意管采买的人因如今进上赚不到钱,遂铤而走险以次充好,偏如今周元为户部尚书,素来严谨,故查了出来,方有今日之祸。

念及于此,宝钗忽然想到黛玉,忙留下两个婆子看着,自己则带人去周家拜见黛玉。

周家蒸蒸日上,素日来往十分热闹,周夫人因念着次子已经是最后一天考试,坐卧不宁,无心待客,这几日但凡来帖,几次都回帖婉拒,除了赵云夫妇知道周衍中了秀才,周家未曾张扬,外人都不知道,只当周夫人身上不自在,也都十分体谅。

黛玉今日原陪着周夫人在家说话,并算着周衍考完回程的日子,偏赵嫣然来请,周夫人便命她过去了,闻得薛宝钗来拜黛玉,周夫人问道:“不知是什么事情。”

红杏想了想,道:“才听说薛家被查抄了,莫不是为此而来?”

外面的消息他们家素来都有人打听着,一有风吹草动,便报到里面,红杏随着周夫人,总管诸事,自然知晓宝钗的来意。

周夫人一心记挂着次子,外事一概未闻,听了这话,诧异道:“薛家抄家了?这是何故?”

红杏笑道:“听说薛家接了户部的差事,管的还是土木砖瓦的采买,不想他们竟以次充好,途中建到一半便倒塌了,很是伤了几个人,龙颜大怒,遂命户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