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花开富贵在农家 >

第13部分

花开富贵在农家-第13部分

小说: 花开富贵在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也得省着点花,不能来老大手大脚,现在不比以前,你肚子里的孩子到明年六月也该生了,得请稳婆,给小孩子置办东西都是要花钱的。”铁牛娘语重心长的说着。
“我知道!我们知道。”莫冬雨听到铁牛娘说的话眼睛红了眼泪不自觉的流了出来,自从自己爹娘去了南方以后从来都没有人这样关心自己了。
“孩子,你不要嫌弃娘娘啰嗦,但是过日子都是要精打细算的。”铁牛娘见莫冬雨掉眼泪了,也知道这孩子应该也是受了委屈的,不然也不会好好的一个少奶奶会有家不回,有好日子不去过,跑到这荒山野村子里来过苦日子。
“娘娘!我知道,也苹果是相公的朋友送来的,是听说我怀孩子特意送来的。”莫冬雨也不好解释说是这苹果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只好扯谎说是谢梓君的朋友送来的。
“好了!孩子别哭了,再哭以后生的小孩也是个爱哭的。”铁牛娘见莫冬雨还在掉眼泪,就调笑她说。
“嗯!”
两天做在伙食屋里面边烤着火边聊着天,铁牛娘在煮猪食,莫冬雨在帮谢梓君做衣服。
“来,孩子!这是我这几天帮你们做的鞋子,你看合脚不合脚。”铁牛娘从里屋拿出两双鞋子。
“啊!真漂亮。”莫冬雨见铁牛拿的一双绣鞋给自己,很是惊讶!这是双千层底的绣花鞋,外面的绣样还是莫冬雨前天给铁牛娘的。绣的是牡丹花,一般来叫国色天香,这绣样颜色很艳,绣这花样的功夫要求很高,没有想到铁牛娘两天的功夫就完成了。
“试试!”
“谢谢四娘娘。”鞋子穿到脚上,竟然是那么的合脚,铁牛娘从来都没有问过自己的脚穿多大码的些,也没有帮自己量过,竟然做的那么合脚。莫冬雨的鼻子又开始范酸,金豆子又啪啪的往下掉了。
“别哭了,别哭了!就一双鞋子而已,你们两口子经常给我和阿牛送东西,一双鞋就把你收买了,你还哭。这是给远山的,你等会拿回去给他也试试吧!”铁牛娘把另一双男式的鞋子给莫冬雨,这鞋子就是单纯的千层底的棉布鞋,很适合冬天穿。
“四娘娘!谢谢你!我和相公从出了上京就再也没有亲人了,您就是我们的亲人,阿牛就是我们的兄弟。”莫冬雨觉得自己拿几个苹果,几块肉就把人家老人家收买了,没有想到人家却认为自己拿一双鞋子把他们两口子收买了。其实这就是缘分,从开始在路阿牛帮他们两人一样,他们两人就不知觉的对阿牛好,对四娘娘好一样。
“今天在娘娘这里吃饭吧!我去淘米!”铁牛娘看看时间两人都聊了很久了。
“不了!四娘娘,你也不要淘米了,就去我家吃吧!反正阿牛兄弟今个儿也不回来吃饭。”谢梓君拉着铁牛娘去自己家吃饭,留在自己吃饭,还要麻烦铁牛娘做,自己家里去吃的话相公也要做的,陆大哥在我家吃饭的。
“不了!那你回家吃饭,我就随便吃点好了。怎么好老是麻烦你们两口子呢?”铁牛娘不肯去,怎么好意思好是去人家家里吃饭了。
“走了!四娘娘!家里吃的都是现成的,不麻烦的,陆大哥也在我家吃饭的。”莫冬雨拉着铁牛娘就往外走,铁牛娘不好用力挣,怕伤了怀着孩子的莫冬雨,也就给莫冬雨拉到谢家。
四人简单的吃了饭,谢梓君本来是要送铁牛娘回去的,只是陆海说反正自己也要回去,就帮忙把铁牛娘送回了家。
 

第十七章 谢谢可乐大大做的封面
更新时间20121118 21:17:39  字数:2563

 2012-11-17
一升米现在重1。25斤,10升米为一斗,一斗重12。5斤,=6。25千克
接下的几天谢梓君和陆海忙着打家具,床已经打好安放到里屋。床是有点像现代的棕棚子床,而床得结构又是古典的架子床。这架子床陆海就比较熟悉,做起来也就快了。都是谢梓君特别要求做了两个床柜。刷了桐油在院子了晾了三天才帮到房里去了,是紫檀木的,刷了桐油后深红深红的很漂亮。
这架子床是非常人性化的,不仅床体精美的雕工,陆海的手艺真的不错,在床栏上面雕了国色天香的牡丹花,陆海说是富贵花开。围栏上精巧的结构给人舒适的视觉享受,床屉由于富贵村在北方,气候比较干燥寒冷就用木板做屉,至多在上面附上柔软的铺垫,非常的舒适。
“谢兄弟你这橱柜要怎么做了。”陆海瞧着这图纸还真的不明白着橱柜是怎么做的竟然是还要安那上面玻璃。
“陆大哥!我在旁边看着嘞!慢慢来就好了。”谢梓君让陆海
“谢兄弟,你这橱柜你真的要用着紫檀木吗?”陆海不清楚谢家哪里来的那么多名贵的木料,瞧瞧,着橱柜都用上了紫檀木,一帮人家用松树打家具,再好些的人家用红木大家具,很少听整套家具拿紫檀木拿打的。
“陆大哥,我木头都拖回来了,难道还说假的不成。”谢梓君帮忙扶着木料,陆海边切割木料边问。
“得了!我就知道到你们家有钱,都是也不能这样浪花呀!”
“这样大哥就说笑了,这些木料也是我朋友从南方带来的,太贵……没发脱手,我就做了个人情。”
“那到时候,你家具打齐了,那些个边角给我吧!从工钱里面扣。”谢梓君给陆海的工钱是一天三十文,就是两斗米的钱。一般帮别人做事十五文一天已经很不错了,一般人家做是十五钱一天。更何况还每天的饭食还见肉,别人那里两个,馒头一碗青菜汤就解决了。
“行!你拿去就好了,工钱我还是会给你的,陆大哥别把我讲的那么寒碜。”
两天边做边聊天,做事也快了很多。一天的时候把所有的料都切割好了,就等着明天来做了。
“相公,今天你和陆大哥做的那东西就是橱柜吗?”莫冬雨做在空间里面做针线活,谢梓君去地里看看菜苗和水稻。
这富贵村没有种水稻的,都是种的麦子和高粱。谢梓君的水稻种子还是托铁树在镇上一个行脚的商人那里买的,所以富贵村一般招呼客人还是吃馒头或者面条。只有来客人的情况下煮白米饭,外面买的白米很蛮贵的,二十文钱才一斗米,而面粉就十五文就可以买十斤。
“丫头水稻秧苗已经好了,得插秧了。”谢梓君今天早上进空间把种子撒了,没有想到到晚上进空间看秧苗长高到七八公分高了。空间里面的时间是外面的二十五倍,空间里面一天是外面的二十五天。民谚说:“秧好一半禾”,看着这秧苗,这空间竟然有优化物种的能力。
“要我帮忙吗?”莫冬雨瞧着那绿油油的水稻苗还真不知道从和下手。
“我自己来就好了。”谢梓君可不敢要莫冬雨帮忙,这丫头真不是个种田的样,上次要她帮忙栽辣椒苗,竟然可以把辣椒全埋进土里。
“我去把田整一下,你等等。”谢梓君在竹屋里面的仓库里面竟然有发现现代化的工具,像抽水井,竟然还是太阳能的,这要谢梓君时不时的搬到外面去晒晒太阳就能用。谢梓君在空间的仓库里面发现一本书,上面说这样谢梓君想得到得到的,空间仓库里面就会出现那东西。就想谢梓君拿到外面的玻璃,也是谢梓君想到的,第二天就会出现在空间里面。这空间简直就是太逆天了。
“好的。”莫冬雨还是很听谢梓君的话的,这样谢梓君说的,莫冬雨什么都听。有些工具莫冬雨也不会用,想上次的犁田机,她就不知道咋弄。
谢梓君把抽水机安置好开始抽水进田里,这田是之前谢梓君弄好的。如果谢梓君就去田里面拔秧苗。一扎一扎的扎好,再丢到那边的田里面去。大概花了半个时辰的样子,谢梓君就把秧苗拔好了。
那边田里面的水已经抽好了,谢梓君就开始去那么田里插秧。
“相公我也来,你教我吧!“莫冬雨见谢梓君一个人忙着,想想心里就开始冒酸气。相公以前是大皇商谢家的长子嫡孙,现在去什么都要自己动手。下厨房做饭,下地种田都要自己来。谢家都是谢家,谢家欠的总有一天都要谢家还回。
“好啊!我教你。”谢梓君见莫冬雨已经下了地,反正多动动对身体只有好处,虽然莫冬雨还怀着身子,但是动动总行的。就随手捡了把秧苗让莫冬雨拿着分成两份。
“丫头,你小心点,如果不行,你就上处,去竹屋休息。”
“知道!”
“把秧对齐前面,脚放开,秧插在两着脚的中间,不要插到脚踩的印记里面去了,不然会飘起来的。”谢梓君交代。
“这样吗?”莫冬雨从谢梓君的位置接收,顺着五行秧苗插下来,谢梓君是插六行的,不过莫冬雨的手比较短,只能够顺五行。
“对,就是这样!这一行我等会再来就好了。很用四个手指带进去,手指再出来。大手指拷住,不要弯曲,不然就会有个洞,秧苗就容易出来。”谢梓君在交代,见莫冬雨做的有模有样的,自己在倒回去。
莫冬雨插了一会秧再直起腰来怎么样都觉的要快不是自己的了,酸的不行。见谢梓君超过自己,和自己换了位置,插完那一行又到回前面有插了一行下来,半点都没有喊累,心里很不是滋味。
“相公!你休想一下吧!我去洗两个水果吃了再来插吧!”
“不了!很快就插完了,丫头你去洗洗换身衣服休想吧!”谢梓君看了看另一边已经插好的田,一应该在过一个时辰就可以插完了。
“相公,你不累吗?”
“没事!锻炼锻炼身体好。”谢梓君现在的身体经过空间的改造再加上自己特意锻炼已经很强壮了。太极拳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好功夫,在加上空间的《净世录》里面的心法,谢梓君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体内那股股真气慢慢在变大。现在这点活对于自己来说真的一点也不感觉累。
“那相公你自己做哦!我去洗苹果。”莫冬雨现在得顾着肚子里面的孩子,怕太劳累对肚子里面的孩子不好。
“好!我很快就好了。”谢梓君有捡起一把秧苗继续插秧,莫冬雨洗了洗脚上了岸。绕了果园那边摘了几个苹果在池塘里面洗了洗,再回竹屋去洗澡去了。用空间里面的水洗澡能够去疲劳,空间的水还能改善体质。莫冬雨现在的身体不能说壮的和牛一样,但是比一般的人的身体更加健康。
两个人在空间里面忙忙碌碌的弄了将近好几个时辰在出了空间,才把秧苗插好。在空间里面几个时辰,在外面却也才过了一会会。两人出了空间,躺到床上聊了会天才各自盖着被子睡觉。
(更新晚了,进去陪老公去买鞋子,不好意思了)
 

第十八章 谢梓君的自传
更新时间20121119 11:01:44  字数:1084

 我叫谢梓君,前世叫谢梓君后世还是叫谢梓君。
别人说好人有好报,没有想到我活到二十八岁还是死了,憋屈的死了,没有女朋友,更加没有给谢家传宗接代。让自己的父母亲白夫人送黑发人,真的是不孝及了,不过也没有办法,谁叫好人不长命呢?
想起上世,应该也不算白活,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和老家爷爷一起生活着,爷爷是村里十里八村都熟悉的厨子,不管哪家的红白喜事都是请爷爷去主厨。而我也是从小就跟着爷爷到处忙活着打下手,从小也就学到些手艺。
在老家农村一帮的大小病都是自己家的老人上山扯些草药,自己煮水喝着自己制,小到伤风感冒,大道女人的一些月子病。都是老人家自己制的,而爷爷又是个中能手,小时候也老跟着爷爷上山采药,像什么金银花,艾草,黄连,蕨……那样都能认识,爷爷也算个中医,而我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