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舆论的作用不可小看,你记得吗?在现代,再烂再臭的事情只要一上焦点访谈,马上就有解决的希望,否则就被会包住烂到内部。所以百姓们把解决问题的指望放在媒体身上,这和古代人把公平寄希望于清官和侠客是一种心理,就是对法律的失望。”
“没错,在法制不健全的社会,舆论的作用可以强大到干涉司法的地步。”林彬表示同意,又想到另外一个问题,“那你想怎样把报纸推广出去?”
“你忘了金大侠是怎么办《明报》的?”
“对哦,他就是为了推销报纸才写武侠小说的,你也要写武侠?”
“不是,我针对的读者群是那些小知识分子,为了扩大读者群,可以加武侠因素,但是不能是纯武侠。那些文人认为侠以武犯禁,不喜欢武侠的,但是老百姓又渴望侠客为他们申张正义,所以侠客是少不了的。为什么《包青天》这么红,因为它满足了中国人的清官情结和侠客情结。”
贾环说着给他看了大纲。
小说名定为《定风尘》,主角是个家境不错的读书人,这种人遍地都是,这样的设定容易使读者有代入感,正在家刻苦读书准备赶考时,突然遭了难全家被抄,这种情节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度。起因是主角父亲是朝中尚书,因为制止兼并土地而被政敌就是某个奸相下了毒手。
看到这里,林彬叫了一声:“这么明显的影射政事,不太好吧。”
“文里有没说奸相是谁,总之,很迎合了现在的人们痛恨奸相,以及渴望得到土地过太平日子的心里。”
林彬继续往下看,宰相家兼并土地八十万亩,还指使下面的人毁堤淹田,趁灾难借机贱买农民的田地。后面还有一段注:“这一段要充分调动读者痛恨奸臣同情百姓的情绪。”
然后主角就踏上了为父申冤,同时要将其父的理想继续下去的漫漫长路,充分体现了“三年无改父之道”的孝道理念,很容易招当代士人的好感。
遇上很多艰难险阻,有英俊侠客相助,有美貌佳人支持,最后主角斗倒大坏蛋,考中状元,举荐贤才,沙场征战抵御外侮,平反冤狱,把其父的施政理想贯彻下去,从此国库充盈,耕者有其田,物阜民丰,天下大治,同时主角也高居宰相,虎躯一震,王霸之气尽显,敌人闻风丧胆,或奔逃求馓,或争当小弟,佳人则是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非君不行,最后主角把一路支持他的红颜知己都纳入后宅……
林彬看了汗死,说:“你不是顶鄙视那些种马么?我要在后宅广纳美女你还说我不要脸来着,怎么你的主角这么种马?”
贾环不以为然:“这叫迎合读者口味,你知道世人的理想是什么?”
“知道,有一首诗专门表达了世人的理想人生。”林彬背起来,“父作高官子状元、绕家千顷尽良田,鱼池花果样样有、娇妻美妾个个贤,画梁雕栋龙凤间、仓库积聚尽金钱。”
“小说的任务是把这梦想用文字表现出来,让读者爽歪歪。”贾环握拳。“再补充一点,还要壮志得酬,做一番利国利民青史留名的事业,这样的人生就更完美了。”
“你这文能红吗?”林彬又有疑问。
贾环很自信:“当然能,这个时代市民阶层已经发展壮大,他们需要这种用于消遣的通俗小说,证据就是《三国》《西游》家喻户晓,《金瓶梅》被禁反而更畅销,连宝玉屋里都藏了好些《太真传》之类的狗血言情文。而且《夜航船》作者张岱曾说:‘吾乡之人无不读书,二十不成,方始学艺。’你想,读书读到二十岁,捞不着功名才去学一门谋生的手艺,也就是说城市手艺人中有许多是读书的,这是多庞大的读者群啊。作者要做的就是把握住这些读者的口味就可以红了。”
林彬完全被他说服,又问:“你每天又要上班又要写字,忙得过来吗?”
“有了大纲就好说了,实在忙不过来,你可以替我写啊。”
“我……”林彬抓头。
“你写不写?”贾环挥拳头瞪眼睛。
“写,我写。”林彬威武能屈赶紧点头,又问:“办报纸的事谁做?”
“徐义负责日常事务和审稿付印的事。”贾环分派任务,“我写连载小说,再用丰厚稿费面向社会征稿,徐义管审稿,你负责一个版块,就是市井采风这个版块,要写京城里的民情民风,尤其是那些扰民的皇店如何强买强卖如何苛以重税与民争利,老百姓如何受苦的情况要细写,但是不要有倾向性,免得被官府封门。”
林彬眨巴眼,见他不容拒绝地分派了任务,只得默认了他的领导。
这里,贾环借制药为名也不去翰林院上班,窝在家里写小说,宫里那边杨彬派了得力锦衣卫守着佛堂,第一天,第二天过去,一切正常,锦衣卫也懈怠下来,到第三天晚上,领头的锦衣卫说:“明天小贾大人就把药水配好了,案子就会水落石出,咱们不用这么辛苦了。”
另一个说:“弟兄们这两天累得要死,连眼睛都没合一下。”
“要不我守上半夜,你守下半夜,咱们轮流合个眼。”
两人商议定了,当天晚上就轮班守夜。
夜静更深时分,太庙宏伟的建筑群在昏暗的月光下显得十分黯淡,奉先殿后面的佛堂寂静无声,两个看守的锦衣卫全都睡了过去。一个人影轻手轻脚闪了进来,拿着帕子摸向佛龛下。
忽然,佛堂大门突然大开,火把亮起,杨彬出现在门口,身后站了一排佩着腰刀的锦衣卫。看着那人冷笑:“今天晚上你才动手,还真沉得住气啊。”
那人吓得直哆嗦。
一个番役上前禀报:“这人是伺候高太监的小安子,在窗外发现了两截闷香头。”
“这种下三滥的东西也用,真不要脸。”杨彬一脸寒霜瞪着犯人。
小安子吓得抖如筛糠,说:“小的是想来擦桌子上的灰的。”
旁边一个锦衣卫官员踢了他一脚:“猪,真把人当傻子,半夜溜进来擦灰,还把看守人迷昏,居然找这种弱智理由。”
杨彬沉着脸下令,“把他带到北镇抚司,再派人去请小贾大人即刻审讯。”
“大都督,现在是半夜。”其中一个下属提醒。
杨彬说:“就是要他立即审讯,他年纪虽小,心眼子却多,人落在我们手里时间一长,难免他怀疑我们搞名堂。”
80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了结迷案新入内阁
锦衣卫是令满朝文武闻风丧胆的群体,一旦出动,意味着有大案发生,意味着抄家灭门,白天上门都能把人吓出心脏病,半夜上门更是把贾府门房吓得屁滚尿流,赶紧奔去梨香院,把贾环从舒适的被窝里叫起来。
贾环揉着睡眼,一听是杨彬找他,知道那人已经进了圈套,赶紧爬起来洗脸穿衣,骑着马直奔北镇抚司诏狱。
贾环进了审讯室,心里感慨,上个月他是在这里受审吃尽苦头,这个月他却是站在审问者的身份审讯别人,人生际遇瞬间两重天,不可捉摸。
嫌疑人吓得脸发白,缩成一团企图缩得看不见。
“你不用狡辩,不久前你在大通钱庄存了笔巨款,是你领一百年月俸也挣不来,如此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就可以治你一个死罪了。”
贾环不愿意刑讯逼供,只有言语恐吓,用心理攻势,不许他睡觉也不给他吃饭喝水,磨到第二天半夜,终于那小安子肯招了,招的结果却让人暴跳如雷,他居然说是萧景指使的,这话一出来,贾环真想把他的脑袋打成烂西瓜。
可想而知,这事的真正主谋不是萧晨就是胡相爷,得知皇帝立了太子,沉不住气,想指使人拿出诏书来看一看,然后再悄悄放回去,没想到计划不如变化,看守太庙的大内侍卫机警,当晚就发现了有人进入窃取诏书,于是主谋使出后招,密令小安子万一事败就推在萧景的头上,现在,萧景喊冤都不能取信于皇帝了。
嫌犯一落网,杨彬立即将人看押,并当夜叫他过来提审,意思是脱离嫌疑,表明审出来的结果全由贾环一身承担。贾环支着下巴发愁,如果把这混球揍一顿,就算他改口说是别人指使的,也说不清了,别人会怀疑是他刑讯逼供,或诱供,使小安子攀诬。怎么办?
贾环愁得揪头发,把利弊反复斟酌列出,终于下了决心。
上次是你保护我,这次换我保护你。一想到这里,贾环心里有了主意,看着天边微明的曙色,握紧拳头准备拼一把。
皇帝听闻贾环快速破了案,简直不敢相信,忙召他入宫询问。
贾环把供状呈给皇帝看,皇帝看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小安子的供状上分明是写明了受萧景指使。
皇帝对这案子心里有数,左右不过那两个逆子干的,如果贾环呈上的供状是萧晨干的,他并不意外,却并不相信,难免怀疑贾环公报私仇,可是贾环呈上的供状却写着指使人是萧景,这让皇帝吃惊不已。也不想绕弯子,直接问:“你不是萧景的伴读么?怎么把如此对他不利的供状呈上来?”
贾环知道他会这么问,沉稳地回道:“臣是皇上的臣子,自然是一分一毫不敢隐瞒皇上,一切都如实上报。”
这一次,皇帝真的被感动了,上次问贾环是哪边的人,他回说“臣是皇上的人。”皇帝还觉得这小子太滑头了,现在看来这小子还真的很忠心。明明是心向萧景,却仍然把不利于他的供状如实呈上,这份忠心实在令人感动。
但是帝王的多疑还是让他问道:“你认为这事是不是淳王做的呢?”
贾环不假思索答:“臣相信淳王殿下不会做此事。”
“你怎么这么肯定?”
“皇上宣布立储之后,大臣们都私底下议论那锦盒里的名字是谁,淳王曾经也问过臣,臣记得皇上说过想多考察几年再决定立储人选,所以,臣以为那锦盒里面是张白纸,于是就对淳王说,皇上自有圣断,你不要管那个,该干嘛干嘛去。他是聪明人,应该明白皇上的心思。所以,臣不相信他会做这样的事。”
“你觉得朕会相信你这番说辞?”
“圣明无过皇上,臣只是把实情上禀,是真是假皇上自有圣断。”
皇帝笑了,只觉得这小子真是滴水不漏,又问:“依你看,这事该如何处置呢?”
皇帝这次是真的问他的意见。
贾环早有决断,说:“那小安子是看守佛堂的十五个太监中的一个,受人收买做下这种事,这种人可以用钱收买偷窃,自然也可以用钱买他攀咬,他的供词并不可信,如何处置皇上自有明断,臣不敢多嘴。只是臣请求对小安子从轻发落。”
“啊?”皇帝愣住了,这死太监做下这种事,还咬出萧景,贾环居然请求饶过他,这是何意。
贾环知道宫里没有秘密,他和皇帝说的话,很快就会传到外面去,所以细抠字眼,小心翼翼地回禀:“审讯之时,臣答应过小安子,只要他招了,臣就保他性命,还保他家人性命。现在他招了,臣不敢食言。所以恳请皇上放过他,交给首领太监训斥一顿就是了。”
皇帝忽然领悟到这小子的计谋,便答应了。
小安子以为自己这一次肯定是没有好果子吃的,万万没想到居然这么容易地被释放了,简直不敢相信。杨彬告诉他,是小贾大人向皇帝求了情才放过他的,叫他去向贾大人道谢。
小安子去向贾环道谢。贾环说:“你不用谢我,这是我答应你的,如果你招了就饶你一命,我自然说话算话。”
小安子没想到他这么说话算话,还以为他是诈供,没想到他真的一诺千金放过自己,心里又感动又意外。
贾环又说:“我能做的只有这么多,答应你的事总算做到了。至于你以后会不会被灭口,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