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

第108部分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第108部分

小说: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环指着那些植物介绍:“回皇上,这一片是红薯苗,那一片是土豆苗,还有那一片是玉米,这几株是蕃茄。”
“你还没到退休年龄,居然务起农来。”皇帝惊讶想不通。
“是这样。”贾环给他解释,“臣在殿试策中说要扩大贸易出口来增加国库收入,可是后来却推了洋人的订单,并不是臣不想把殿试策上的建议付诸行动,而是担心广植桑园占用耕地会引发粮荒,进而危及社稷。所以,想先解决粮食问题,再鼓励产丝织绸。”
“那你种的这个……”
“这些是西洋人带来的种苗。玉米原产美洲,产量很高。土豆红薯也是产量很高的,照顾的好可以亩产千斤,而且不挑水土,所以臣在家里试种,将来在全国推广开来,定能解决百姓温饱。”
皇帝很感动,这年头实心办事的人真是不多,难得他又有才气又不怕辛苦,是个有知识又务实的人。
皇帝把小贾夸了又夸,看完苗圃又继续转。
贾环命人把孩子抱来,老头子突然来这里,应该不是来看的他吧,他虽自恋,也不觉得自己的魅力迷人到这地步。
果然,皇帝见了孩子很高兴,伸手抱在怀里,孩子温软的身体散发着奶香味,把皇帝那颗被争权夺利弄得已经麻木冷硬的心温暖得象融化的冰。
“这孩子取名了没有?”
“单名一个芝字。”
“芝儿,好名字。”皇帝很慈祥地捏捏孩子的胖脸蛋,“跟某人小时候长得很象。”
赵姨娘正带着保姆看孩子,听到这话插嘴说:“是呀,这孩子跟环儿小时候长得一样,都是包子脸,当然他现在是瓜子脸了。”
贾环一头黑线,把她推一边:“小孩子都是包子脸好不好,你来做什么,还不下去。”
皇帝哈哈笑,逗弄了孩子一会儿,给了一面金锁做见面礼,锁意味着把孩子锁住,是祝愿长命百岁的意思,那金锁嵌着光彩夺目的珠宝,还刻着“仙寿恒昌”四个字,体现了长辈对儿孙美好的祝愿。
贾环见他有备而来,倒不完全是刻薄寡恩,又恢复了些许对他的好感。
“我很喜欢小孩子,可惜两个儿子在子嗣上都很艰难,这孩子象是个有福的,你要好好把他养大啊。”皇帝把孩子交给乳母。
“放心,我一定会为他营造一个宽松自在的环境,让他健康快乐的成长。”
皇帝又问:“听说你订下了薛家姑娘为妻,过两个月就要成婚?”
“正是。”
“你与家里嫡母不和,又娶她的外甥女,可是她用父母之命逼你?若是如此,你不必发愁,有朕为你作主,你看上哪家女儿,哪怕是王爷家的,朕也会为你指婚。只可惜朕的女儿太小,否则以你的人才配公主都够的。”
虽然皇帝这是好意却不能接受,婚姻大事要两厢情愿,如果女方不乐意,皇帝用旨意压下来,将来过不到一块也不行。贾环只得做出感动表情,说:“谢谢皇上关怀,这婚事臣是愿意的,臣不愿意娶个从没见过的也不了解的女子。薛家姑娘在臣家住了多年,也算知根知底,臣是庶子,在家里常受歧视,薛姐姐是少有的对我一视同仁看待的人,而且她的为人和性格很适合。”
肚里又补充两句:而且她容貌艳丽,体格丰满,不施脂粉,作风朴素,处事不感情用事,还算合我的胃口,是古代现代男性的理想老婆。
“既然你愿意就好,”皇帝摆出一副长辈的样子训话,“你这人长得俊人也好,就是不大讨女人喜欢,可能和你的性子有关。你和女子相处不苟言笑,不肯越礼。守礼虽好,但是总是一副距人千里之外的态度把女人都吓跑了,女子本来脸薄,你再不主动些就不好了。以后成了亲可不能这样,跟你宝哥哥学着点,嘴甜着些,温柔体贴些,嬉皮笑脸些,就可以夫妻和谐共效凤飞。”
“谢谢皇上。”贾环有点感动,“从没有人教我这些,有时我觉得皇上真的比我爹都好。”
皇帝被他逗笑:“可惜你不是我儿子,否则我也不必为储位之事发愁了。”
这话的意思分明就是如果贾环是他儿子,那么太子之位就不用犹豫了,肯定会立他为太子,可见对贾环的喜欢了。
这次贾环对贾雨村下手,让胡党很是愤怒又不安,胡有恒打算利用这一年的京察下手对付他,可偏偏这时皇帝微服去他家,相谈甚欢,补送了小孩的满月礼,还说什么如果你是我儿子我就把皇位传给你。可见小贾大人的圣眷优隆。胡有恒权衡利弊,最后还是决定暂时不向小贾动手,改换策略另寻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就是探春。
北方蒙古各部不时侵犯中原,朝廷处处被动挨打,曾有人建议和亲,如果把和亲的事落到实处,把探春推出去,以贾环的为人,绝不会看着姐姐被嫁到那种地方,定会为此事违逆皇命,到时候他的圣眷不再,不怕他翻到天上去。
可以说老胡这一招是正中贾环命门。
103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纷争起探春悲远嫁
日子过得飞快,贾府里张灯结彩鼓乐喧天,宝玉终于娶了林妹妹,乐得满面春风,成天傻笑。那块丢失的通灵宝玉又离奇地草丛里被发现了。
贾环回府先去了怡红院,见宝黛两个琴瑟和鸣,真是一对神仙眷侣,真心地祝贺他们。又说:“以后有什么难处,只管找我。”
宝玉微皱眉:“有些难处你也是没办法的。”
贾环知道他的意思,婆媳关系不好处,他夹在中间为难。
贾环笑道:“我跟你们讲个故事。”
宝黛和丫环们都很有兴致地听。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户家境清贫的人家,有个女儿叫银珠,是个护士,就是伺候病人的那种活。她爱上了一个法官,家世又好人又帅又有前途,也很爱她。可是男主的母亲觉得她配不上他儿子,坚决反对他们成亲。银珠完全可以和男主搬出去自行成婚,他家老太太老爷都同意了,可是她不愿爱人为难,不愿他有心理负担,所以坚持讨好未来婆婆,试图得到她的承认,婆婆对她很刻薄,说话难听处处挑刺,下着大雨连门都不让她进。最后她还是凭她的诚意打动了婆婆,两人象母女一样。”
贾环喝碗茶润润嗓子,说:“好女人不会逼丈夫在母亲和老婆之间做选择,一个男人为女人抛弃生他养他的母亲,那么他的人品也不值得爱。
林姐姐既然对宝哥哥有心,应该早在太太跟前下功夫,她再怎么着也是宝玉亲母,你和她不和,让宝哥哥很为难。那年因金钏的事,太太想给她两件新衣装裹,正好林姐姐有,可是太太怕你不自在就没有用,可见她不是不顾及你的感受,所以你加把力,争取把关系处好。”
林黛玉微蹙双眉,大家妇不好做,只应付这一大家子上下错综复杂的关系,尤其是婆媳关系,就是个难办的事。
贾环又提醒:“大家子人多事杂,下人喜欢饶舌挑唆主子不和的,宝哥哥万不可手软,使出雷霆手段,见一个解决一个。”
宝玉点头,表示记在心里,又担心黛玉受委屈,心里犯愁。
贾环知道只能帮他们到这里,剩下的路也靠他们自己走。
宝玉这边事一了,贾府就开始筹备贾环的事,先行问名纳征之礼,再向薛家下聘礼放大定,只等择日完婚,贾家和小贾家都忙碌起来,收拾屋子准备结婚用品。
原先王熙凤为贾环的亲事订下的预算是两千两,现在他是朝廷官员了,又受皇帝宠爱,这亲事的预算绝对得往上加,还是贾母又拿了两千两私房给他贴补,宁府也出了些。
贾环自己私下置的盐铺,脂粉店,田庄收益也不错,也攒了一些,还有许多人送的礼,全加上办个豪华婚礼也够了,只是他要低调,不想太张扬。
放定之日,聘礼多达一百二十抬,都披红挂绿,第一抬循例是一柄紫檀三镶玉如意,第二抬是通书和礼单,后面各抬是四季首饰衣裳,鹅笼,酒海,喜字馒头,还有绵羊四只,羊毛都染红色。礼物送至女家,男方媒人随抬而至,请女方纳彩。
放定仅次于结婚,也是件不大小小的喜事,一帮子同年送来贺礼蹭戏酒,贾环正好借机和同学们联络感情,请了要好的一帮同年,在家里小花园的花厅上摆了几席酒叫了外面一班小戏。钱槐按贾环事先的吩咐,把孙龙的座位紧挨着他的位子。
同学们看着满园子的绿苗很有兴趣,好奇地拔出苗来细看。
贾环哇哇叫:“喂、喂,不要弄坏我的苗,否则我要使降龙十八掌打人啦。”
“哇,我好怕呀。”同年们笑得嘻嘻哈哈,上花厅吃酒听戏。
席间,大家谈些京城各家八卦,还有报上连载的小说以及哪家姑娘好之类,都默契地避开了朝政话题。
酒过三巡,贾环摇头晃脑做醉酒状,指着戏台说:“你们看戏台上演孙猴子是谁?功夫不错嘛。”
戏台上演的是真假美猴王,两只金箍棒耍得眼花缭乱,台下纷纷叫好。
何国维出身清贵,对戏文最有研究,说:“那是京城庆云班的泰斗岳小楼,最善长演武戏。”
贾环醉意薰薰指着戏台,说:“唐僧四众取经最后得了正果,你们说说唐僧没本事的货,为什么会成功登上佛位呢?”
众人都答道:“因为他是佛祖指定的接班人嘛。”
贾环又问:“孙悟空为什么能成功呢?”
“因为他有本事呗。”
“猪八戒没啥本事为什么也能成功?”
“因为他出力了,开路挑担打个小妖什么的,也算出了苦力。”
“那么沙僧即没有本事,也没出什么力,他凭什么成功?”
“啊?因为他在一个成功的团队里。”
“说的好。”贾环站起来,重重地拍了坐在他身边的孙龙的肩上,“想要成功,站队是非常重要的,站错了队本事再大也得完蛋。是不是啊,文瑞兄。”
文瑞是孙龙的表字,孙龙的老子就是胡党的中坚分子孙汝成,听他如此说,孙龙惊得眨巴眼,也不知这人是真醉假醉。
贾环继续说:“我说得不对吗?沙僧没本事,也没出什么力,可是因为他加入一个必然成功的团队,所以他也跟着修成了正果,对不对?可见站队是多么的重要,成功有时不取决于本事多大,很大程度取决于是不是站对了队伍。”
“你说的对。”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状元郎高论很正确,只有孙龙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只觉这般话似是意有所指针对于他。
大家继续喝酒听戏,年轻人在一起有共同语言,说着说着说到朝政上,对于日渐严峻的边关形势都表示了担忧。有人说:“听说局势不好,朝廷又有人提起和亲之事,我中华血性男儿众多,居然靠女子来保平安,真是耻辱,幸好皇上圣明没有答应。”
众人都议论纷纷,表示不满,认为朝廷应该强硬些,再这样下去,后面的乱子会更多。
一直没说话的孙龙忽然开口说:“只怕这次和亲的事虽没有十分准也有五分准了,如果定下和亲之计,这人选八成是贾府的三小姐。”
所有人都停了筷放下杯,都望向贾环,贾环脸色铁青,重重摔下杯子,道:“男人还没死绝,怎么轮到一弱女子去以身饲狼。”
孙龙说:“我不得不提醒你,如果这事一旦议准,你强行反对就是抗命,搞不好会引来杀身之祸。”
“是啊是啊。”众人都附和,“你要小心,不要中人家的计。”
很不幸,随着局势的恶化,和亲之议仍然提上了朝堂。蒙古俺答部数次进犯,朝廷也派兵迎敌,可是敌不过对方来去如风的战法和彪悍的射术,只能被动防守,只求蒙古人烧杀抢掠完赶紧滚蛋就算万事大吉,根本无心跟对方拼一拼。不久前,由南安王率领朝廷的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