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红楼之鸾凤by淮扬风味 >

第62部分

红楼之鸾凤by淮扬风味-第62部分

小说: 红楼之鸾凤by淮扬风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薄裘亲扔的地雷~这恐怕是答辩前最后一更了。


、77谋划出路

凤姐儿听得宝玉如此说;不由得觉得好笑,只得说道:“宝玉,才出了这档子事,你娘还在气头上;提这个岂不是自找没趣再者,我也要好好说说你了。你若是真心疼喜欢这些丫头,就不能多为她们想想,少干些伤人伤已的事儿”见宝玉张口欲辩,便摇摇头道:“你跟我讲你的那些歪道理也没用,管着你的还是你娘,要是真能说服你娘;那可比谁帮你都管用。”抬头见宝玉周围围着的就是几个小丫环,便说道:“一个个还呆着做什么还不好好把屋子收拾收拾;干看着就没事了”小丫鬟们忙都动了起来,凤姐儿叫自己的丫鬟打了盆水,亲自拧了手巾给一脸茫然的宝玉擦了脸,好生安慰了几句,便带着人出了怡红院。
凤姐儿才出了怡红院,便对平儿道:“你等会儿去召那几个被太太撵回家的丫鬟的家里人,好好跟她们说说,不要任她们只管打骂那些女孩儿。告诉她们,人虽回去了,可还还是府里的奴才!碧痕先算了,看看太太如何处置再说。”平儿听了答应了,接着笑道:“到底还是奶奶慈悲。”凤姐儿嗤笑一声,轻声道:“傻丫头,你也不想想,万一再出了事,这次我们不一定撇的清。”平儿心中一凛,猛然想起金钏儿旧事,便点点头不说话了。
王夫人素日深恨的,便是这些心怀鬼胎勾引主子往下流道儿走的狐媚丫头,又以勾搭其夫其子的尤甚。是以拿了碧痕并其他看不顺眼的丫鬟如晴雯,秋纹,四儿和五儿等,一起问话处置。对于碧痕,王夫人直接叫了她家里人过来,并命人领了一队小厮,当场便拿话压了他们,要他们即刻挑个在场的小厮让碧痕配人。当事时,王夫人坐在天青色重纱屏风之后,看着碧痕瘫软在地嚎啕大哭,围观的一干丫头均是花容失色,玉容惨淡的模样,心里头说不出的解气畅快。晴雯一干人,也早就没了平日里在怡红院高高在上,颐气指使的样子,个个低眉垂首,缩身僵立,来自小厮们那一道道暧昧粘腻的目光让她们心惊胆战,唯恐王夫人再动动嘴,让她们也配了人,几个胆子小的已经忍不住低声抽泣起来。
纵使本人满心不甘,也抵不过上头主子一句话。王夫人眼看碧痕拖拖拉拉也是不耐,抬抬下巴示意身边婆子过去,随手拉了一个小厮领到碧痕身边,随即又有一个婆子出来,端了十两银子和一些首饰布匹,说是王夫人所赐,给碧痕成亲所用。事已至此,碧痕一家人再也无话可说,求也求了,奈何碧痕犯了主子的大忌晦,不能被轻饶,如此也算可以的结果了,毕竟也不是没留活路。那被选中的小厮一脸喜色,也不用人教,翻身在地磕了三个响头,笑嘻嘻地也跟着去了。
王夫人眯着眼扫视了一圈丫鬟们,但凡目光所及之处,一个个都跪了下来低着头等候发落。王夫人喝了口袭人递过来的茶,晾了她们一会儿,便听见秋纹带头哭求讨饶之声。王夫人冷哼一声,顿时一声咳嗽不闻。几个婆子便过来,又领了几个素日里在园子里干活的媳妇女人,一个个排序到王夫人跟前磕头行礼,说起所见所闻所遇这些大丫头说话行事,件件俱是惹人动怒,还没听得一半,王夫人已然喝止,淡淡说道:“也不知谁惯的你们,脾性竟然这么大了,丫头都能摆主子的款!将来奴大欺主,就在眼前了!也罢,我这里竟也不敢叫你们这些‘副小姐’伺候了,一个个地都各回各家去吧!”说着也不管地下的丫头们,叫了婆子领回家去,另叫手下媳妇子,进园子胡乱收拾她们的东西,一并带过来。
王夫人看着身后侍立的袭人麝月,面上俱有狐兔之悲,不由一笑,拉住了袭人的手笑道:“我的儿,如今这些狐媚子尽数去了,你可要更加好好照顾宝玉,才不枉我这一片苦心。”话还未完,忽见玉钏儿急急走了过来,说是贾母召王夫人过去。王夫人微微皱了皱眉,便叫众人散了。不一会儿,李纨和探春自里屋出来,给王夫人行礼。王夫人看着她们道:“你们也都看到了,这事儿先这么结了。等我从老太太那里回来,有什么再细说。”两人俱都答应,于是方才都散了。
直至晚饭时分,王夫人和贾母处都没有消息传来。到了次日早上,忽有琥珀过来传袭人过去,给贾母磕头。袭人被送回来时,她正式做了宝玉的通房大丫头的事情便已经传扬开来。怡红院里剩下的丫头,麝月绮霰等皆是又赞又羡,眼见袭人身上头上焕然一新,身后几个小丫头手上捧着王夫人贾母赐下的绸缎首饰,当真气度风采不可同日而语。众人不由得众星拱月地围住袭人,叽叽喳喳问着经过。原来贾母找了王夫人问了怡红院丫头一事,有探春和李纨并一干丫鬟媳妇子旁证,王夫人自然说的明白。随后王夫人趁机提出调换其中大部分丫头,将不好的顺便撵出去。贾母想了想便只要了晴雯过来做了自己的针线丫头,便不再置喙了。至于袭人一事,却也是贾母提出来,给王夫人明晃晃的好处。王夫人不想此事果真轻轻了结,还促成了袭人,真是暗喜不已。但是贾母毕竟人老成精,慢悠悠地又抛出一个响雷:自赵姨娘事发人亡后,贾政房里只一个年老色衰素不得宠的周姨娘。二儿子此时也不过四十几岁,夫妻两个关系也就平平,于是这么长的日子竟也不见王夫人主动给丈夫纳一个新的,当真糊涂粗心至极。她这个做母亲的已经看不下去了,道王夫人心里没看中人,便好心准备把自己身边的大丫头给贾政一个。贾母还道:你一个做娘的,为着宝玉早早看中了袭人,我也是做娘的,自也能体会这份苦心。只是可怜政儿,有了媳妇只想着自己孩子,连丈夫都不怎么看顾了,还得我这个娘去想着他。
这一番话说下来,只吓得王夫人顿时跪到地上请罪。贾母也不理她,直接叫了身边两个大丫鬟翡翠和玻璃过来。王夫人只得开口结结巴巴地辩解,说自己早想着给丈夫准备一个,只是被今日的事情的耽搁了。贾母只笑着不说话,看着王夫人。王夫人忙说道明早就把人领给贾母看,贾母这才罢了,又笑道:“若选的不好,就再从我这儿领一个走罢。”这才完了。王夫人于此一役,有得有失,但对于她自己打心眼里儿说还是觉得吃亏且受气了。此事也只有贾母王夫人两人在场,倒也不怕会被人知晓,只是王夫人被贾母如此不留情面的打击,也实在心惊,明白贾母心里还是不满自己这番作为,于是给了她一个教训。为人儿媳又能如何,少不得捏鼻子认了。饶是如此,王夫人事后还暗暗庆幸自己见机得快,禀明贾母要拨自己的丫头去,要真让贾母赐下人来,自己也不得不忌讳三分,日后要让这丫头得了脸去,封了姨娘也是婆婆丈夫一句话的事,到时候还真给自己添堵了。
当然,此上之事,袭人一个丫头是绝计不会知晓的。袭人也只说了自己正名一事,另又说王夫人过两日会拨几个新的丫头过来。这一消息可又引起众人一番议论。此时宝玉房中,大丫头除去已有了着落的袭人,就只麝月和绮霰,并几个不成气候的小丫头,虽说活儿不轻省,但没一个愿意近来新人帮她们分担的。毕竟宝玉身上还有至少一个通房丫头的名额,谁也不愿被突然冒出来的人轻轻巧巧地抢了去。尽管新人还是要来,但总也不能和旧人同日而语。宝玉虽也有些喜新厌旧的毛病儿,但只要众人齐心,他总会觉得还是原来的用着顺手。众人议论了一会儿,也没什么头绪,忽听得门帘响动,抬头看时,见是宝钗的丫鬟莺儿走了过来,笑嘻嘻地道:“原来人都在这里呢,贺喜的人来了,也不招待招待”说着就先给袭人道喜。众人见来的是她,都笑道:“谁也没有你脚程快。”说话间,便拉着莺儿上了炕,递了茶果,又复一起说笑起来。
麝月看着莺儿笑道:“你来了,可听见有什么别的消息没”莺儿道:“除了几件好事,还有什么别的呢”众人忙又问道:“这可又奇了,除了袭人姐姐的好事,还有谁的好事”莺儿吐了吐舌头,往往四周,小声道:“罢罢,说与你们听了,可不要乱传。刚刚见老太太那边出来一群丫鬟婆子,围着两个眼生的丫头,不住口子道喜,后面还有人捧着首饰布匹,好不热闹。我溜到一旁花丛里听了,那两个竟是太太的丫头,说是留给老爷做大丫头的,才给老太太看了磕了头,还给赐了新名儿,叫玳瑁和玛瑙。这可不是新鲜事么我听了赶紧出来,便到你们这里了。
话说也巧,正好今儿鸳鸯的娘过来看她,在厨房用了饭,给贾母磕了头,说了一遍老家情况俱都安好之语,便看见那两个预备着做贾政的通房的丫头过来给贾母磕头。鸳鸯的娘眼见这两个丫头得了贾母许多赏赐,又有周围丫鬟婆子齐齐恭贺,既得实惠又有体面,不由得内心十分羡慕。瞧她们也不过十六七的年纪,论相貌自家女儿比她们有过之还无不及,但鸳鸯已经快十八了,还没有个着落,虽说在贾母面前是第一得用的人,又得上至主子下至奴才的尊敬,到底还没个去处。作为女子,没有什么比终身大事更重要的了,任你再富贵光鲜又能如何,一个不小心,吃苦的就在后头了,何况鸳鸯再体面也不过是个丫鬟!贾母待鸳鸯再好,又有什么用,她能一辈子不离鸳鸯,鸳鸯她可还要成亲嫁人呢。就这样一年年地舍不得、强留住,年纪被耽搁了只能去做嬷嬷了,倒全了贾母的心愿了!
思及于此,鸳鸯娘不由一阵心浮气躁,心底也怨上了贾母。真不知她是爱鸳鸯还是恨鸳鸯!难道还任凭自己家牛心左性的丫头一辈子不嫁人么那可就一辈子都是伺候人的了,贾母她到底在想什么便是让鸳鸯能做老爷少爷的通房,也算有了归宿,从此在这国公府上,吃喝就不愁,只管享一辈子福罢了。虽说身份低下,可仗着是老太太的人,只要再讨得爷们欢心,还能怕谁再生个一男半女,到时候,少不了个正经姨娘的位子。即使正头娘子厉害些,只要鸳鸯按自己的性子守着本分,不把自己在贾母身边伺候这多年的聪明劲儿丢了,就吃不着亏。多好的一条路!只要贾母张嘴,鸳鸯的半生就有靠了。
即使贾母愿意放鸳鸯外聘,那也没什么不好。国公府老太太身边的得意婢女,光这一条,除了为官作宰的,任凭自家挑拣了。可是直至现如今,贾母硬是连一句含糊话儿都没有,只让鸳鸯一直做丫头,任自己这个做娘的心焦。这回要不是儿媳有喜了,想想自家闺女却连个婚嫁的音信都无,自己干嘛巴巴地跑过来跟人下跪磕头点头哈腰的!金陵老家日子多自在,也就只剩一些贾家远房亲眷,自家身份加上有个在贾家老祖宗身边伺候的女儿,不说横着走但也差不多了。如今老两口儿只剩鸳鸯这一桩心事挂怀,偏偏想要达成又极是不易。鸳鸯的娘想到这里,不由暗暗咬牙:不管如何,今儿既然已经来了,豁出命来也要问个究竟。不过先得给女儿通通气,让她好好想清楚,不要又犯了傻劲儿做了傻事。
作者有话要说:忙里偷闲更一章。话说每天十一小时都在学习,真的很辛苦啊,尽量每月至少更一章。


、78显露归宿

果然等着两个新任通房退了出去;鸳鸯的娘瞅着空子,便把下去更衣的鸳鸯拽住,一口气儿把她的来意和担忧全讲了,末了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