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23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23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婢一指:“她刚回来,去闺房了。”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到一抹绿影,正向圆形拱门闪了过去。拨腿追上,很利索,老婢直摇头,郑家果然没有规矩,小主人胡作非为,连小丫头都是一个野性子。

四儿顾不了她的看法了,几步跨到拱门里面,拱门里有一个小园子,有花,有树,有一丛假山石,几株不知名的花卉正开着红色的花朵,那抹绿影正走在花朵下面,她大声喊道:“小娘子。”

心里面想到,这一回终于看到你本人了。

 第三十三章 三变小妻子(下)

保底三更送到,下午与晚上还有更新。//周一冲榜,大家支持哈。

绿影回过头,这一回终于看到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子,也长着团脸儿,可是眼睛很大,十分灵动,肌肤洁白、粉嫩,一身绿裙与红花相得益彰,更显得楚楚动人。

不妥,自己错报了消息,这个小娘子绝对是眨两次眼睛的级别。喊了一声,来不及说话,拨腿就往回跑。郑朗正在写字,四儿又不敢喊,于是直咳嗽。一屋子人全部古怪的看着她,郑朗回过头,摇头,眨两次眼。

郑朗糊涂了一下,心想,难道方才四儿看错了人。大约可能,岁数小,认错了。原来是漂亮级的,难怪崔家人十分傲气,换自己摊到这样的女婿,女儿生得也可,心中定下来不乐意的。

能有漂亮级别,心中也就满意了。最好是行首白玉娘那样的级别,可那样的女子终是少的。这一次更认了真,最少拿出了六分心态。

“咦!”崔有节再次奇怪的叫了一声。

此时正写到猿猴狂奔石峡树,莺鸟仓惶枯林湾,字变了。十分好看了,崔有节脸色终于慎重起来。可他不理解,为什么一眨眼字就变了三次。这首诗其实他早就听说过,三叠阳春,节奏气势合着曲谱来写的,先是中正的一段开头,然后渐平,忽然拨高,再平,再拨高,再平,再拨高,最后余音袅袅收尾。

可诗境有三叠,难道字的好坏也需要三叠?

还有他不明白的地方,这个字能叫好了,能让刘知州赞叹了,可还没有到让刘知州折服的地步。在官场上,自己与刘知州就是打酱油的,从这个州县到那个州县,与宋朝百姓之九十地方官员一样,因为政务能力,这一辈子休想再有出人头地的可能。可也是进士出身的,眼光相差不会很大。就是现在这个字,十分好看,也不会让刘知州失态,更不会因此献给了京城那个老太太。

徐氏这才说道:“这一回能勉强看上眼,与娴儿的字相差不大。”

“娘子,勿得乱说,娴儿的字写得好是好,可是女儿家的字,秀媚,终难上正堂。”没有好深说,这个字中的意趣与新意,即便小女儿字写得很好看,也不及了。

郑朗没有全身心投入,也听到夫妻二人小声的对话。脑子飞快的转动,丈母娘的话别当真,主要是从丈人嘴中的话去分析。仅说秀媚,难上正堂,但没有说差得太远,难道这个小妻子的字写得很不错?

别的不说,仅是年龄,就值得一声夸奖。

心中又叹息,这个年代,虽不象明清那么古板,终不好啊。还是后来相亲好,媒人父母双方见一个面,当事者二人面对面看一看,不满意立即离开,稍稍满意留下来,家长撤走,两人交流,至少第一面能了解一个二三分。

对过面的,可那时候他们都在吃奶,懂什么?

脑子里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长得还可以,能写一手秀媚的小楷,其他的一慨不知。有些晕。正在这时候,外面一个绿裙双髻少女走了过来,说道:“大郎,大娘,小娘子在寺里为大娘求了一道平安符,托我送给大娘。”

“放下吧。”

一个很俏丽的小丫头,大约是小妻子的贴身丫环。小丫环也用眼睛瞅着自己,明白,自己派四儿打探情报,小妻子也派这个小丫头打探一下,看看自己长得十分样子,或者说什么话,或者做什么事的。

然而四儿拨腿就逃。

不好啊,刚才看到的岂不正是这个小丫环,让自己当成了少主人的未婚妻。这个失误可大啦,一边跑一边拍脑袋。终于她反常的举动引起了屋子里的人注意。

崔有节问道:“侄儿,你家的小婢怎么啦?”

“她小,性子好动。”其实郑郎也在糊涂,这个小丫头在做什么?

“没管教,”大姐嘀咕了一句。

现在指着四儿的鼻子骂,她也要跑。因为小,办事不力,所以这件事越来越荒唐。

崔家小娘子的闺房知道,直接跑过去,郑家带过来的人,又不好阻拦,再次跑进了那个拱门,来到房屋前,推开了门,一个小姑娘正在拿着方帕绣花。

看着这个小姑娘,四儿愣住了,就站在哪里傻看。

好漂亮,小瓜子脸,眉目如画,眼睛清澈似秋水,唇含樱桃,就象从画中走来的美人。白玉娘她们也漂亮,可让她总觉得与这个小姑娘相比起来,那方面不如。

那肯定会有差距了,长相差不多,可崔家的小娘子是良家女,白玉娘她们在烟尘里生活的,多了那种风尘味。但不是她所能明白的。

崔娴看着这个奇怪的客人,问:“你是谁啊?”

“我是我家小郎君的小婢。”

得说你是那家小郎君的小婢,不过崔娴聪明,今天家中只来了一个小郎君,定是那个败家子的小丫环了。复问:“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你是不是崔家的小娘子?”不能再弄错,先确认下来。

“是。”

“好漂亮。”

崔娴一笑,这样的话听得太多了,又问道:“你来做什么?”

“我啊,我啊……”四儿不知道怎么回答,猛然看到她手中的方帕,说道:“小娘子,你绣的花很好看哎。”

“爹爹让我学绣的,坐下说话吧。”心中充满了忧愁,但不能向这个小丫环发火,态度倒是很平和,正好来了,从这个小丫环嘴里掏一些消息。但她一提坐,四儿忽然想起来了,不能坐,自己这一回错误可犯大了,这么漂亮的小娘子,自己居然只挤了一下眼睛,两下眼睛,得立即回去纠正。说道:“不了,我要回去。”

慌慌张张向回跑。

郑朗已经将这首长诗写到了古战场这一段。就听到四儿又在咳嗽,扭过头,见到四儿先是摇头,后是狠眨了三次眼睛。郑朗很晕,虽说小,心智没有完全成熟,可柳儿、四七娘与白玉娘三人长相区别,应当能分得清的。怎么仅一会儿,自己这个小妻子从柳儿变成了四七娘,又变成了白玉娘?都没心思写字了,坐了下来,说道:“泰山,可否赏小子一杯茶喝一下。”

“来人哪,上茶。”崔有节喊了一声。

这么长的诗写下来很吃力的。

正在这时候,大哥与二姐不知从哪里闪了出来,这也认识,二姐听说也订了亲,还没有出阁。只好站起来,再次行礼。二姐一眼就看到诗了,喊道:“咦,真古怪,为什么前后写的字反差很大呢?”

郑朗不能回答,全让四儿害的,于是再次盯着四儿,得确认了。

四儿眨眼,点头,再眨眼。

郑朗见到刘知州神情平常,见到岳父岳母神情也平常,然而今天却让四儿弄得头上都涔出汗水。

狠瞪了一眼,四儿作陪罪状。但究竟是怎么回事?站了起来,刻意问道:“刚才在跑什么?泰山、丈母,我与她有些话儿要说。”

跑来跑去的,拉她出去教训的。

崔有节道:“好。”

“你过来,”郑朗对四儿喊了一声,到了外面,确实很气愤,道:“说说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合着谱儿,让诗的节奏来了一个三次高、潮,你敢情好,今天给我来了三变小妻子。

 第三十四章 考(上)

四儿也知道犯了错,一紧张,讲得更缠杂不清,好在郑朗拥有的是成人智慧,理了理,终于明白事情经过,有些哭笑不得,问:“她对你说话语气如何?”

同样很关健,知道得更多,长相不差,当然,仅十二岁,还没有定型,不过有一个好底子,以后大约是一个美人。/ 还会写一手好字,一手好绣花功夫。这也是崔家不大开心的原因,女儿看起来很优秀,但自己不那么争气。觉得不相配了。

还有一点,脾气,这门亲事目前来说,自己家是弱势,父亲死得早,家中只剩下几个寡妇,论财产,崔家财产不比自家弱,论权势,崔有节大约到了知州为止了,自己记得起那么多人名字,并没有他的姓名记载于其间,也就是前途仅如此。可多少也是一个知州,比自家强得多。

算以后自己考中省试,能不能做到知州这份上,还未必可知呢。

若是脾气不好,是一个河东狮吼,还不如花一些钱,将白玉娘,或者谭婉赎回来做一个小妾,贞操当真那么重要?免得以后受气。

“她说话还很温和。”

“那就好。”心中有了数,是一个优秀的小姑娘儿。

走回屋中,人家优秀,自己得拿出一些本事来。于是用了十分心思去书写,这一刻,如同换了一个人,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笔若龙飞凤舞一般,一个个漂亮的大字,从笔尖冒出来。

“咦,好字。”崔有节终于赞叹起来。

好字,难怪刘知州失态。这小子不简单哪,仅一年半时间,居然进步如此?可又不解了,就算用见到自己与妻子,他有些紧张,前后反差也不会这么大啊。

紧张?他俩人,在郑朗眼里仅是浮云。

以郑朗这性格,恐怕泰山崩于面前,才会略略失色,能产生紧张感吗?

最后一个字书写完,崔有节忍不住问:“侄儿,为什么前后有这么大反差?”

这么大反差,是四儿眨眼眼眨得不好,不能说,答道:“大约才到贵府上,旅途有些劳累,现在息了一刻,才好些。”

“原来如此,那么你再写嵇康那首《幽愤诗》让我看一看。”

郑朗有些蒙,幸好我有硬盘,不然这首诗虽是嵇康重要的一篇作品,然而在整个诗作里面,不是很有名气的。况且那么长,有几人能记住。但这是一门不相配的婚姻,自己只好努力一下了。道:“泰山有命,敢不奉从。”

还真写啊?

崔有节只是抱着一下希望,写不出来,也不怪。毕竟不是最有名气的那种诗,此诗还有些聱口。但想在科考里有作为,四六分体必须要掌握好。这首诗在所有诗作里不是很有名气,可在四言诗里却有些小名气。经常看这些四言诗,对写骈文同样有帮助。所以考了一下。

另外还有一个用意。

然而考错了对象。

提起了笔,写到: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茕靡识,越在襁褓。母兄鞠育,有慈无威。

写到这里时,忽然心中一动,抬起了头,看了一眼崔有节。崔有节微微鼓励的一笑,看到没有,人家嵇康也和你一样,从小丧父,靠母亲与哥哥抚养,溺爱得不象话,后来却成了才。

拱了拱手,算是感谢了。

“侄儿,继续写。”

三百多字,比他那七百多字任务轻,很快写好。

崔有节看了看,道:“字写得不错,可不能骄傲,还要努力。”

革命尚未成功,仅靠字,是休想高中省试的。小哥,你还得努力。

点了一下头。

“评一下这首诗。”

能背出来,仅是记忆力好,但还要看理解力的。

“诗情悲慨,诗意淋漓,然过为峻切,讦直露才,伤渊雅之气。还有用典过多,三百来字,居然几达一半地方都在用典,典又出于多处。”

“说说看,那几处用了典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