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步步生莲 >

第723部分

步步生莲-第723部分

小说: 步步生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浩出师前通告西北的那番掷地有声的话,已在沙州的大街小巷中传播,人人耳熟能详。杨浩那番话,唤起了他们心中压抑已久的豪迈之气和对故乡的向往口他们就像与家乡久已失去联系的游子,本已茫然淡忘了故乡的一切,曾经让他们引以自豪的、曾经是他们坚强的后盾与支柱的故国家园,已经成了一代代沙州人口口相传的遥远传说。
        即便是张义潮,他也是沙州本地人,他的归义军是从沙州起兵,从西往东打,大唐无法援以一兵一卒。尽管张义潮在短短两年间,从一无所有到一统瓜沙十一州,成为事实上的西域之王,但是他的势力也至此而止了,当时西域与中原之间仍是险恶重重,强敌遍布。张义湘一统瓜沙十一州后,派遣使看到中原晋见大唐皇帝,居然走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普通的西域汉人想要见一个故国人物,其艰难可想而知。
        而杨浩却是自中原而来,他带来的是真正的乡音乡貌!
        他的卫队是清一色的中原军队打扮,皂绸衫、绢夹裤、外罩战袍,颈束红巾,头戴皮莅子,帽上红缨火苗一般迎风飘拂……
        这支军队,是真正从中原开过来的队伍。
        道路上的百姓越来越多,前驱的仪仗已经不得不用盾牌抵挡着不断挤向中央的人群,才能为杨浩的仪仗开辟出一条道路来。见此情形,杨浩忽然探身对策马驰于身畔的木恩吩咐了一声,车仗停止了前进,杨浩自明轿上缓缓站起,正兴奋地向前拥挤着,争先恐后一睹杨浩尊容的沙州百姓顿时一静。
        旁边张承先见状,忙也站了起来,杨浩忙扶住张承先,目光自道路两侧无数百姓脸上一一扫过,忽然向大家一抱拳,朗声说道:“诸位乡亲父老!”
        大街上虽是人满为患,因这一声却立即变得鸦雀无声,怀里抱着不懂事的孩子的妇人忙也掩住了婴儿的嘴巴,恐他啼哭起来,听不清杨浩的声音。
        杨浩提足了丹田气,清声入宇,朗朗发言:“大唐开成年间,一百多年前,大唐使者出使西域,中午已沦陷多年的凉、甘、肃、瓜、沙诸州,我汉人百姓惊见国旌节,夹道欢仰,悲喜交加,你们的祖朱,曾经流着,蜒酶晦来自中原的使者大声发问:,皇帝还记得身陷吐蕃的汉人吗?,”
        说到这里,书浩顿了一顿,忽然提高了嗓音,掷地有声地道:“今天,我杨浩,可以在这里告诉你们,大唐的皇帝已经不在了,但是和你们流着同一血脉的中原汉人,从来没有忘记你们,我们记得你们,所以……今天,我们来了!”
        大街上静寂寂的,仿佛一根针落到地上都能听得清清楚楚,过了许久,仿佛一阵呜咽的风轻轻吹过,低泣声在归义大街上渐渐响起,许多人,尤其是白发苍苍的年迈老人,都泪眼模糊,泣不成声。
        杨浩的双眼也湿润了,他长长地吸了口气,朗声又道:“今日,本帅拥兵入沙州,与归义军合为一体,将秉持张义潮将军之遗志,济民抚远,确保河西走廊畅通无阻,保护西域百姓安居乐业;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胡商汉客1日款于塞下,重现古道兴旺繁庶!”
        “万岁、万岁、万岁!“
        一个激动的浑身发抖的老汉忽然匍匐在地,行五体投地大礼,振声高呼起来。
        一人动,众人从,周围的人很快受其感染,随之跪倒在地,向杨浩顶礼膜拜:“万岁!万岁……
        就象平静的湖水中投进一枚石子,涟漪荡漾开来,以他们为中心,黑压压一望无边的百姓们纷纷响应,随之下跪高呼。
        百姓们的感情是最朴素的,也是最容易感动的,而沙州的官吏士伸们历经多多,却不会因为几句贴心的话就感激涕零地掏心窝子,他们已从中听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意味:大唐皇帝不在了,但是现在中原还有一个大宋的皇帝,而杨太尉却只说中原的汉人没有忘记被抛弃在西域的汉人,并不提宋国皇帝,这就耐人寻味了。
        还有此刻,百姓们高呼万岁,而太尉似……
        杨浩下意识地回首,看向东方。
        曾经,他也经历过这样一幕,那时,他惶恐不安,诚车诚意地下马,面向东方而跪,引领众人高呼万岁,把百姓们的谢意和敬爱,转达给东方那位皇帝陛下,而现在,他还会再次下轿,率领众人面东而跪么?
        “万岁!”声中,杨浩缓缓落坐,轻轻向前一挥手,仪仗再度前行了,百姓们都自觉地闪向两边,诚惶诚恐地目送着杨浩的仪仗前去。
        后面,是浩浩荡荡的大军,他们忽然不约而同,高声唱起了《大阵乐》。
        大阵乐,大唐的战歌。中原已没有几个人会唱这首战歌了,可是在被割裂于西域的汉人们心中,祖宗传下来的任何一点东西,都是弥足珍贵的,正是这些东西,使他们保持着对故土的思念和联系,这《大阵乐》的曲子他们自然是耳熟能详的。
        不同的是,曲子还是那个曲子,杨浩部下齐唱的歌词却已去掉了许多不合时代的东西,加以改变了。
        战鼓隆隆,伴随着【士并】们气壮山河的歌声:“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回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唯爱苍井空张天师玩枪
        天威直卷玉门塞,万里胡人尽汉歌……
        当年,吐谷浑进犯沙州,张义潮大败敌军,追出一千多里地,活捉吐谷浑宰相,将其与来犯之俘一起斩首示众,扬眉吐气,傲视天下,凯旋之时,全军高唱的就是《大阵乐》,这样的威风多久不曾有过了?
        不知何时,沙州百姓异口同声随之唱了起来:“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献;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心……,”
        他们唱的词与杨浩所部的歌词不尽相同,但是两股声音却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在沙州城头、在大漠黄沙之上回荡……
        后面一辆车中,竹韵微微侧着身子,听着那雄壮豪迈的《大阵乐》,凝视着前方端坐在肩舆明轿之上的杨浩背影,眼波幽若两潭老酒,未饮便已醉了。
        许久许久,她才清醒过来,蓦然回眸,却发现坐在她身边的狗儿也在痴痴凝视着前方,脸上有种以前从未见过的恬静安详,那双眸子,朦朦胧胧的,好象雾中的星辰,竹韵的芳心不禁攸地一跳:“难道这及弃之年的小丫头……竟也动了春心?”
        “我……我为什么要说也?”竹韵的脸蛋儿突然艳若石榴。
        “咦!竹韵姐姐,你怎么了?”
        狗儿似乎察觉到了她的注视,回首一瞧,讶然问道。
        竹韵不动声色地自袖中摸出一右手帕,轻轻扇了扇,泰然自若地道:“阳光太晒了,咱把帘儿放下来吧……
        ※v※※i※※c※※j※※k※※※z※※z※※s※※w※※q※※※v※※i※※c※※j※※k※
        穿过长街,一行人赶到敦煌王府。
        杨浩被延请入厅,沙州的军政要员、各大家族的当家人,纷纷上前再度行礼。
        杨浩昨日还是他们的敌人,今日却已摇身一变,成为他们将要效忠的首领,这番晋见便有点降臣认主的意思,所以杨浩也就不再推辞,坦然就坐,受了他们的大礼。
        “诸位都请坐吧。”
        待沙州官吏、士伸名流乱烘烘地见礼已毕,杨浩笑容可掬地道:“各位深明大义,避免了沙州一场刀兵,本官在此,代我十万远征的官兵、伐沙州这些将士与百姓,谢过诸位啦。”
        “哪里哪里,太尉客气了,曹家不明大义,不识大体,我等岂能与之为伍。张翁一番慷慨陈辞,不但使我等幡然醒悟,办唤起了归义军的将士,不致错随曹氏逆天而行,与太尉为敌,将我沙州八百年古城毁于一旦……”
        杨浩呵呵笑道:“张翁集金吾卫大将军义潮公之后,当然是深明大义的,可是诸位于沙州,那也是功不可没呀。这次诸位同心协力,在张老先生号召之下,群起响应,使得沙州古城免于战火,挽救了沙州城内外无数性命。这么多年来,沙州屹立于虎狼之地,始终传承我中国衣钵,各位瓜沙的文武官吏、地方名流,同样是居功甚伟呀。本太尉早听说敦煌古城人才济济,各大世家藏龙卧虎,本官今后欲治理瓜沙,少不得还要依赖各位归心输诚,共谋大业!”
        听到这句话,许多人忐忑不安的心便稍稍安定下来。
        杨浩又道:“自古以来,欲治一地,不外乎驻军镇戍、屯田垦荒、设官分职、邮驿通达、编户齐民、纳粮完赋、课税工商、兵役派征、官设学校、国家科举、通货可兑等等。诸位瓜沙官吏,本太尉会尽量起用原职,然本官治府,政令法纪,与曹氏亦有不同之处,这样的话,有些官署职位会重新进行调整,有些空出来的职位也要重新进行委派,希望涉及调整的官员能够理解本太尉的一番苦心,欲要重用的才智之士也莫要推辞。”
        杨浩为了尽快稳定人心,对原有的官员和瓜沙的世家大族自然要尽量予以接纳,但是要说一点也不触动,那是不可能的。张、索、曹、阴、李、记、阎、安、令狐九大家族,其中索氏虽然也参予了推翻曹家势力的政变,但索家是因为家主受制,不得不从,主动与被动不同,所得的回报自然也不同,他们原本是沙州第二大世家,且与曹氏走的最近,占据了瓜沙许多重要职位,这时说不得就要推位让贤了,这贤当然是沙州政变出力最大的张家。
        再者,占据了瓜沙军政两界最多重要职位的曹家已经倒了,这些职位必然需要有人去填补,杨浩有可能会从势力比较弱的记、阎、安、令狐等家族中大力提拔新人,加强各大家族间的制衡,也有可能任命一些他的亲信官员,加强对瓜沙的直接控制力,总如……必然是要动上一动了。
        然而杨浩大军在握,如果他横下心来,完全可以用两三年的动荡和萧条为代价,铲除沙瓜二州原有的整个统治阶层,从无到有重新建立,而各大世家不管你在瓜沙如何的源远流长,如何的开枝散叶,有多么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多大的威望影响,却不具备与杨浩进行军事抗衡的条件,那么在这种利益分配面前便只能表示赞同,何况他们本也没有奢望杨浩能把曹家垮台、索家失势空出来的权位。
        只不过谁要上谁要下,现在都还是未知之数,大家也不好表态应和,张承先见状,忙起身笑道:“我沙州士伸为迎接太尉,特意准备了丰盛的酒宴,大家还是先赴宴吧,太尉入主敦煌,瓜沙中兴有望,大家今日不醉无归,呵呵,老朽虽然年迈,这样大喜的日子,也是要喝上几杯的,太尉,请,诸位,请……”
        ※※※※※※※※※※※※淡※※※※※※※※※※※※※
        初次会见沙州官吏士伸,其实这些安排都不必马上提起的,大家尽可摆开盛筵,杯筹交错,尽欢而散,然后按照杨浩一惯稳妥的做法,先分别谈话,统一思想,再公开商议,正式宣布。
        可是杨浩现在真的急呀,没有打下沙瓜二州之前,他日夜盼着踏进沙瓜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