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步步生莲 >

第588部分

步步生莲-第588部分

小说: 步步生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方父母,真是他们的福气呀。”
        说到这儿,他忽想起去年江准大水。许多百姓人家遭灾,可是国主却只顾吟诗作画,下棋礼佛,居然要等到宋国皇帝赵匡胤下令赈灾,这才开仓赈济灾民,且不说对自己的子民爱护不够,还把一个招揽民心的大好机会,用自己的库粮。却拱手奉送了赵匡胤,有那趁灾情大发国难财的本该严刑惩办,结果那些人都家有巨财,买通了宫中太监、僧人,在长命灯上做手脚,让佞崇佛道的国主误以为是天意,都在斋日给释放了,两相比较,不由轻轻叹息了一声。
        徐销和萧俨如今姓氏虽然未改。名字却都改了,以避朝廷耳目。杨浩得了银州,正在把银州与芦州以横山为依托进行贯通连接,此时他声名鹊起,四方豪杰、八面部落纷纷投奔,麾下聚集了大批人手,但有所长者俱都得到了提拔、安排了差使。所以倒也没人把他们和开封死于陇西郡公府的徐锁、萧俨联系起来。
        杨浩亲自往长庆寺探望了受灾百姓,见他们果然得到了安顿,衣食无缺,这才放下心来,与徐销在山门外道别,继续向前巡视。徐锁站在长庆寺山门外,微微的风。刮着门楷上的雪沫子,直往他的脖子里灌,他却浑若未觉,站在那儿望着杨浩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长巷尽头”
        李煜要他跟随自己一起逃出汴京的时候,徐销一刻也没有犹豫,他没有陈乔那样才烈的性子,兵临城下时宁可以身殉国也不做降臣。可他对国主的忠心是勿庸质疑的。他不会主动求死,但是如果国主要往哪里去,他也不惜此身,愿随他赴汤蹈火,所以,他毫不犹豫地随着李煜逃了。
        在皇家菜园地里藏了一个半月。他们就必须得离开了。一来,那种地方不接长久地藏人,一个半月的时间。汴梁城的戒备已然松懈了下来。也有了机会离开。二来,马上就要进入秋收季节,皇家园林许多蔬菜都要入地窖储放,再藏下去难免要被人发现。
        他们顺利地逃出了汴梁城,想不到号上就要进入西北地境时,却在修县露了马脚,被人疑是夹带走私的商贩要他们接受盘查。以他们的身份,哪敢等着人家仔细斟验,当下只得落荒而逃,修县的捕快和弓手一路追赶,匆忙逃避之时,国主被一个弓手一箭正中后心,当场取了        徐销的一腔热忱就此化作了一个泡影。如果国主活着,那么他们未必不能恢复李氏江山,可是李煜死了。以徐销老道的政坛经验,已然知道江南李氏再也不能光复皇位了。李仲寓虽然也能起到号召江南旧部的作用,可是他没有李煜那样的威望和身份,一个从不曾掌握过皇权的曾经的太子,就算在杨浩的帮助下颠覆了赵家的统治,也只有为他人做嫁衣裳这一个结果。
        徐销是唐中主李壕临终授命的顾命大臣,也是李煜一朝的重臣,如果李煜活着,不管是为了身后之名还是他一个读书人所秉持的忠义气节。他都要忠于李煜,而李煜死了,他对李仲寓这个乳口小儿却谈不上何等的忠心,他也需要为自己和家人做些考虑了。
        毫无疑问,不管他愿不愿意。今后他都要仰仗格浩,如果要他在杨浩和李仲寓之间做个选择,他更倾向于这个有兵有权、大有一方霸主气势的杨太尉做自己的主公。可是这番心意,他私下与密友萧俨也曾计议过,却始终没有最终下个决定,杨浩比起李仲寓,甚至比起国主来。都更像一个明君,可是”他如今不过是西北诸藩中的一人,他真有那样的气运,建立一个国家么?
        痴痴站立良久,一阵风来袭入衣袍,徐销机灵灵打,    ,冷颤。这才叹息声。率领自己的僚属往巷中赶去一一儿…※※
        杨浩一路行去,前方忽现一处大宅。宅前门上只有“李府”两个大字。还有几名士兵在门前站岗,杨浩不由站住了脚步。这里住的就是小周后和李仲宫了,不过他们的身份属于最高的机密,只有杨浩身边几位重臣才知道,就连门口站岗的士兵也不知道府中的人真正身份。
        银州李姓族人众多,李一德就是银州李氏大户,门口挂一块李府的招牌,再有几名士兵站岗,丝毫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如今徐销和萧俨他已充分利用了他们的才能,成为自己帅府中主管民政的两个得力臂助,对西北民政的施政纲领,这两个人颇有独到见解。对他的主张又进行了充份的完善。杨浩只是提出了一个粗略的框架。经过他们详细的制定,已然迅速推行下去,成效显著。至于江南,他已派了人去利用现在的传言进行推波助澜,不过暂时李仲寓还派不上大用场。
        他也没有想到李煜竟会死在路上。他知道李煜本来会死的,大概就在这一两年间,传说他是中了牵机之毒,痛楚哀嚎,许多方全身**而死,死状惨不堪言,可是没想到自己费尽周折,只改变了他死亡的方式。终究没有救得他性命。
        想起当日所见穿一身孝、哭得梨花带雨的小周后,杨杂暗暗叹了口气。如今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想起她娇怯怯、悲惨惨的模样,杨浩还是有些气馁,本想入府探望一番的,终于还是止住。他紧了紧大氅。扭头对穆羽低声道:“她们来自江南,不惯北方严寒,回头着人多送些薪炭上门,唔,,还有水产。”
        穆羽答应一声,杨浩便折身向回走,刚刚走出几步,一辆炭车忽然从岔路上疾冲过来,车上的车夫大呼小叫,张皇失措。这条路已经在兵士和巷子两旁的百姓、店铺伙计们打扫下除去了积雪,地上只留薄薄一层,反而更显湿滑,看那惊马的模样。现在想刹也刹不住了。
        “大人快闪开!”穆羽一个箭步蹿到杨洁身前,怒喝道:“谁家的惊马,伤了我家大人,要你,”
        因那惊马一来,杨浩很自然地便避往路旁,这一来前后保护的侍卫警戒的队形便也一乱,露出几个空档。路旁穿着大羊皮袄正在奋力堆着积雪的百姓突然抬起头来,目光射出凛凛的凶芒,向杨浩猛扑过来。这时推着独轮小车贩枣的一个小商贩也突然掀了车子,从里边抓出两把铜钢来,有人挥舞着铁锹,又有人从扫把中抽出利剑,所有的人都奋不顾身,目标只有一个:杨浩!
        事出突然,刺客的身手又高明,就算及时警醒,侍卫们也来不及抢上前来护卫,再加上地面湿滑,侍卫们穿的又是皮靴,速度更是一慢,这刹那功夫,一把大扫甫已扎向杨浩的面门,一柄寒光闪闪的铁锹斜斜削向他的颈子,同时一柄利剑棚向他的小腹。
        杨浩急急一闪身,腰中剑便铿然出鞘,剑光如电般一闪,那把铁锹的硬揪木长把便被削为两断,剑势丝毫不停,顺势向下一划,与那柄利剑铿地交击一声,崩出一串火花。杨浩手中的剑浑然无恙,那刺客手中的剑已出现豆粒大的一个豁口。
        与此同时,杨浩急急仰身,那把扫帚贴着他的面门划了过去,杨浩飞起一脚,大皮靴便踹在了那刺客胸腹之间,将他整个人都踹飞了出去。挡住了几个刺客疾扑的路线。
        杨浩的青霜剑  自从断于江南秦淮河上之后,用的一直都是普通的佩剑。可是此刻他腰间这柄剑却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若非如此,他也不敢笃定自己就能一剑削断铁锹。磕开对方的利剑,同时花解两面危机了。
        这柄剑叫紫电。紫电青霜,雌雄双剑。紫电为雄,青霜分雌,两把剑分别给了折家两个女儿折子悦、折子渝。两人的名字分别取得是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携子之手,与子俏老之意。至于折赛花这个名字。那是后人杜撰了,事实上她们这出嫁前的闺名,嫁人后根本不会公诸与众,府志中也只载其为折氏,不会记载她的名字。
        当初折家大姐折子悦成亲时。这柄紫电剑便做了嫁妆随她到了夫家。折子渝肯将青霜剑送给杨浩,她当时的心意自然也是不言而喻,不料那柄剑却折于江南,从此世上只有紫电而无青霜了。折家大姐嫁了杨继业,在家相夫教子,不复少女时候时常出门,便把这柄锋利无匹的紫电剑给了丈夫,当作他的护身宝剑。
        杨浩有心劝降杨继业,可他费尽心机,果然无法劝得这位忠臣弃汉国刘氏而辅佐自己,杨浩无奈,只得故示大方。放他父子离去。杨继业虽不肯弃主求荣,却也感于杨浩对自己的器重和礼遇,见他劝降不成。竟慷慨地释自己归去。对杨浩的高风亮节也大感钦佩。
        两个人是识英雄,重英雄,惺惺相惜,临别之际,杨继业便将自己这柄随身宝剑赠给了杨浩,算是答谢他义释自己父子离去的一番情义。杨浩其实并不死心,自然不肯就此切断与他的联系,又得知这宝剑来历。想着有朝一日说不定可以用这紫电剑让子渝那只傲骄的小天鹅乖乖就
        儿,广是便不加推辞地接妥下来“想不到今日却派卜了大甩期※
        那几名刺客没想到杨浩手中利器如此厉害,本来势在必得的一击落空。立即联手再攻,外围一个使铁铲的大汉和那使双手钢的刺客拼命阻挡杨浩的侍卫,另外:人则挺起兵刃,不予杨浩丝毫喘息之机。
        穆羽一刀斩断那飞跌过来的刺客脖子,举刀疾扑过来,生恐杨浩有个意外,杨浩一抖手腕,手中剑鞘电一般弹出,打向那个持着半截铁锹把的刺客面门,手中刮则如电光乍现,飞快地迎向另两名刺客手中的兵器,一左一右两道创光几乎不分先后地撞上他们的兵刃,在磕开他们兵刃的刹那,剑光便扶摇而起。刺向一人咽喉。
        街上行人不多。这些行人都惊慌地站在远处看着,其中一个佝偻着腰的白胡子老汉脚下一滑,正欲欺身近前,忽见杨浩单手擎剑,另一手剑指在背后一晃,目光不由一闪。急急地又站住了脚步,前扑的身影很自然地变成了前跌,踉跄了一步又稳稳地站住,在旁人看来就好象这老头儿被看热闹的人挤了一下。因为脚下发滑险些跌了一跤,没有丝毫异样。
        穆羽等侍卫们发疯一般地向杨浩身前靠近,一口口弯刀犹如狂飙,啸声劲厉,在几柄刀夹攻之下,一个刺客被拦腰砍断,另两个刺客一个。被朵去右手,一个被砍断了脖子。那断了手的刺客惨叫着打旋跌开,身子还未落地,便被一个侍卫一刀捅进了后心。
        这一切只在电光火石之间,六个刺客死了四个,侍卫们虽是人多势众,也倒下了七八个人。虽无性命之忧,却也俱都带伤,此时围攻杨浩的只剩下两个人,眼见情势不妙。二人呼啸一声,一个。向东、一个向西。急急蹿向巷弄之中,身法快逾追风。
        杨浩抬腿一踢,那铁锹头便飞了起来,带着凄厉的啸声追向逃往左边小巷的那个刺客。那刺客听到身后动静,想也不想挥剑便挡,不想背后飞来的东西既不是利箭也不是投矛。而是飞旋而至的铁锹头,锋利宛如利斧的铁锹头化作一团虚影。呼啸着旋转而至,哪是一柄剑挡得住的。只听“嚓”地一声,剑断,“噗”地一声,人头飞起,无头的尸身又狂奔出两丈多远。咋嗵一声滑到在地,贴着雪地又蹿出七八米远。
        穆羽带着人要往右边巷中那人追去,杨浩还剑入鞘,淡淡地道:“刺客轻身功夫极好,不用追了,全城戒备,追查凶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