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步步生莲 >

第518部分

步步生莲-第518部分

小说: 步步生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麦子,齐刷刷地倒了下去,齐声说道:“臣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家……平身。”
        赵光义哽咽的声音在金殿上回荡:“先帝驾崩,天摧地裂,联……悲痛不能自己。今皇仪殿中,已为先帝设灵堂,联率百官,祭拜先帝、哭灵守灵,并议先帝庙号。国事一日不可荒废,然先帝乃骡手足,先帝殡天,联悲痛欲绝,实难料理国事,故停朝三天,三日之后,再临朝听政。望众卿尽心辅佐,绵延国作,兴我大宋口……
        他站起身来,泣声又道:“先帝大行,应予国丧。卢相,此事该由谁人负责?”
        卢多逊毕恭毕敬地道:“凡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事口凡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谢思,应由……鸿驴寺主持。”
        那时的礼部,主要负责科举考试,一应朝廷大礼,都是由鸿驴寺主持的,赵光义只道杨浩已然逃之天天,却仍故做不知,便含泪道:“如此,鸿驴寺卿何在?”
        他泪眼看向群臣,就听下站臣僚之中一声高喝:“臣在!”
        一个身着孝衣的官儿便一瘸一拐地从文官队列中走了出来,向他遥遥一揖道:“臣,听旨!”
        “啊!”
        赵光义大惊,像见了鬼似的,直勾勾地看向杨浩。
        杨浩浑若未觉,又是一揖,朗声道:“请陛下吩咐。”
        “啊!”赵光义眼中闪过刹那的惊慌,随即道:“鸿驴寺当负责国丧礼仪,杨卿身为鸿驴寺卿,当须负起责任,主持料理先帝后事。”
        “臣……遵毕……”,
        杨浩高声领旨,抬起头来,两人眼神一碰,赵光义眼中一簇火苗突地一闪,杨浩却是目光澄澈,神情自然,毫无半点异样,赵光义见了不禁一阵犹疑。
        垂拱殿上,杨浩与三位宰相议论了一番大丧礼仪,并征得赵光义同意,三位宰相便告辞出去,导引百官祭拜先帝灵位去了。
        赵光义坐在御书案后,看着站在眼前的杨浩,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杨浩也站在那儿,平静地看着赵光义,两个人对视良久,赵光义忽然道:“联……听说昨晚杨卿去过南衙?”
        “是,臣去过。
        官家当时正忙于河道疏俊事,至晚不归,故臣辞去。”
        “哦……”
        赵光义拿起面前一杯茶,轻轻啜了一口,脸上露出一丝令人心悸的笑容:“联还以为杨卿有什么大事,回去后便让禹锡去寻你,谁知禹锡到了府上,却见空空如野,联着实奇怪,因城中有两处走水,忙于调度,后又听闻先帝驾崩,方寸大乱,一时顾及不得杨卿,杨卿府上……,……,没什么事吧?”
        “没有啊!”
        杨浩的笑容也透着十分的古怪:“臣如此年轻,便已官居大鸿驴,位列九卿,位极人臣。常自感念慈母教养之恩口惜慈母早丧,不能奉养尽孝,这是臣最大的遗憾。故此……昨日臣让家眷代臣前往北地霸州祭扫家母坟茔去了,因送家眷出城,戌时一刻才回来,想必没有和程大人碰上。”
        赵光义眉头微挑,带起一片萧杀,淡淡地道:“这可奇了,联记得让程德玄去寻杨卿的时候,已是戌时三刻,怎么却不曾见到杨卿呢?”
        杨浩  面不改色地道:“臣记得很清楚,戌时一刻,臣就回府了,回府之后,吃了碗夜宵,洗了个澡,一觉睡到天亮,这才赶来上朝,如果程大人确是在臣回府后来过,臣没有不知道的道理,官家日理万机,诸事繁忙,想是记错了时辰。……
        赵光义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微笑道:“戌时一刻,你就回来了?”
        杨浩斩钉截铁地道:“绝不会错,戍时一刻,臣就回府了,再不曾离开。”
        赵光义盯了他半晌,转颜一笑:“如此说来,想必是朕记错了。先帝驾崩,是眼下最重要的事,你身为大鸿驴,当尽心竭力,把先帝风光大葬。去吧,且去灵堂那边照应着,好好操持口……
        “臣遵旨。”杨浩长长一揖,退了出去。
        王继恩一个箭步闪到赵光义身边,赵光义一摆手,便将王继恩要说的话堵了回去,王继恩那只恶狠狠地举起,作势欲劈的手也慢慢收了回去。
        “曹彬可肯与楚昭辅合署公文,喝算北伐大军、调魏王回京了?”
        “是!”
        王继恩的腰杆儿很自然地弯了下来:“天明时分,曹枢密终于签署押印了,楚将军已令八百里加急快报传往北伐军中。”
        赵光义吁了口气,道:“这件事,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大军要肯停下,魏王要肯回来,这江山……才算是稳下来。你去灵堂那边看着点,看看百官有何反应,但有异常立刻禀报于朕。”
        “遵旨”王继恩答应一声,却没动弹。
        赵光义微微一笑道:“爱卿劳苦功高,腿是不会忘记的。宫中大事小情,现在还要依赖着你,朕封你为宫苑使,负责六宫一应事宜。先帝驾崩,遵先帝遗嘱,当归葬埋石马之处,爱卿便负责陵寝事宜。”
        宫苑使负责后宫一切事宜,那是内官最为尊贵的官职。而主持工程,素来是肥差,哪怕不太贪的,也能得赚得盆满钵满,放屁流油,王继恩恭声谢恩,却未露出过份的喜悦。
        赵光义又道:“你做事得体,识文通武,总做些侍候人的差使,未免大材小用。朕登基之后,总要出兵北伐,再拓疆土的,唔……待先帝陵寝事毕,便放你个外官,暂任河北道刺使,将来随朕征讨天下,但得立下战功,前途不可限量。”
        王继恩动容跪倒,喜形于色道:“谢陛下,奴婢遵旨,陛下一夜劳累,请歇息龙体,奴婢告退。”
        外官与内官,完全不同的官员。内官虽也有品秩,俸禄着实不低,说到根儿上,不过就是侍候皇帝和摈妃的太监头儿,可是外臣……,那是要开衙建府,做一方父母的。见了皇帝也只称臣,非逢大礼不必下跪,岂是宫中一个男女不分的,奴婢,比得的?
        王继恩心花怒放,脚步轻松地退了出去。
        殿中一静,赵光义蹙起眉头,惊疑不定地自语道:“奇怪,他到底有何所恃?竟然回到朕的眼皮子底下?,、
        犹疑半晌,赵光义咬着牙根一笑:“以为大庭广众之下,朕动不得你么?朕就不信,你敢在百官面前胡言乱语,哼哼,来日方长,咱们走着瞧!”
        这时内侍通报一声,宋琪、贾璀走了进来,这些人都是赵光义潜邸的心腹,赵光义一得皇位,就给他们送去了出入宫禁的腰牌,他现在的全部班底还在南衙,在正式登基坐殿前这些心腹又不好安插到朝中为官,只得通过这种方式朕络。
        一见赵光义,宋琪与贾秩便拜了一下:“臣参见陛下,恭喜陛下,荣登大宇”
        赵光义满面春风,亲自离座将他们扶起,宋琪紧跟着又道:“官家,程德玄死了。”
        赵光义吃了一惊,失声道:“禹锡死了?怎么死的?”
        宋琪将发现程德玄死尸的事说了一遍,赵光义脸上阴晴不定,宋琪又道:“官家,无缘无故,谁会半夜三更刺杀朝廷命官?禹锡是去追辑杨浩的,依臣所见,杀人者必是杨浩无疑,杨浩此时恐怕已然逃迤,堂堂九卿之一,猝然失踪,岂不可笑?官家可下明旨,通辑于天下,只要找到他的下落,臣自有手段,叫他神不知鬼不觉地……”
        赵光义阴沉沉地道:“不用找啦,杨浩现在就在宫里。”
        宋琪大吃一惊,失声道:“甚么?”
        赵光义有些烦躁地道:“他大刺刺地出现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朕一时倒动他不得了。不用管他,他既敢回来,朕就不怕他逃出生天。如今朕甫登基,太多事情需要料理,哪有心神与他闲耗。”
        贾练道:“陛下说的是,官家以至尊凌天下……卜小杨浩何足道哉。”
        赵光义道:“当务之急,是要稳定帝位,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人心口朕正有事与你们计集,来来,你们坐。”
        宋琪、贾坎忙道:“官家面前,哪有臣的座位。”
        赵光义一笑,仍叫人搬来锦墩,二人千恩万谢地坐下,三人便计议起来。
        “远征之军原地驻扎下来,对军中诸将还要做些安抚。官家登基,大赦天下,群臣也要封赏的,北伐诸将不妨先赏,自党进以下,重要将领均应有所封赏,以安其心口……
        “这个朕省得。今着曹彬附旨,传令三军停而不前,只是一个试探口既然曹彬识时务,枢密正副使肯听从朕的命令,京畿禁军便在朕的掌控之中蛋凭这一点,党进那边就得呈思而后行。
        “官家,洛阳那边,已经连夜派了人去,赵相那里掀不起什么风浪口皇三弟及诸多皇族府邸也都在密切监控之中。此外就是党进等诸多北伐将领的家眷,这些人也被监视着一举一动,插翅难飞。”
        “好!”
        “输运北伐大军的粮草已经掐断,待魏王收到圣旨时,军中便该知道这个消息了。”
        “好。”
        “眼下,还要大赦天下,诏告天下臣具,新帝登基。还有定年号…………
        “这咋I……定年号……早了些吧?年号应该自先帝驾崩次年算起……”
        “如今还有大半年的时光,夜长梦多啊,早一日定下来,年号、皇号、太子,都要早些定下来,名份正了,天下也就定了。”
        “……好!”
        杨浩离开垂拱殿,便一瘸一拐地直赴灵堂。
        他和赵光义这番过招,正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程德玄去过杨家没有?去过!他在不在府上?不在!
        可他就是当着赵光义的面,一口咬定自己在家,赵光义又耐他何?新任皇帝跟一个臣子没完没了的计较他昨晚到底去了哪儿?又不是独守空床的老婆,一肚子怨气,你非得较那真儿干嘛?
        杨浩反正是知道他绝不会放过自己,摆出这么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赵光义反而有所忌,摸不清他到底有什么底牌,因此心生疑虑,便不敢轻易下手了。他可是九卿之一,赵光义有何罪名敢公开杀他?若要暗中下手……他可是大鸿驴,整日操办先帝丧事,这几天恐怕皇帝都没他见的官儿多,整天在人前打晃,谁能下手?何况他这几天大多数时间要在宫里头度过,赵光义绝不敢让他死在宫里,给自己的登基添加点不堪的佐料。
        至于宫外……,他清晨上朝之前,已经悄悄见过了猪儿,并与继嗣堂在汴梁的暗桩取得了联系,有汴河帮的江湖好汉们暗中相助,又有继嗣堂遍及三教九流的潜势力,这几天让他们好好安排,来日他一出宫门,便像鱼入湖海,谁还能寻得到他踪迹。
        布设灵堂的大殿中,已是一片素白。
        赵匡胤的棺抟在大殿尽头,前方置着香案、灵牌,文武百官依序祭拜,在礼官指引下哭祭先帝。
        杨浩位列九卿,地位仅次于三位宰相,所以直趋最前方,在三位宰相身后跪下,祭拜一番,然后便起身走到一边,鸿驴寺诸官员都围上来,焦海涛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