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村妇清贫乐 >

第32部分

村妇清贫乐-第32部分

小说: 村妇清贫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蓉娘也看傻眼了,忍不住悄悄对姚舜英道:“天哪,这个蓝七娘长得真叫人喜欢,可惜我娘看不上人家。”
姚舜英也觉得遗憾,她前世只活到二十二岁,没谈过真正的恋爱,虽然父母的离婚让她迷惘了一阵子,不敢轻易对男子付出真心,但她内心深处对男女感情还是充满美好浪漫的期盼。
在她这个年纪,自然对大人们仅仅因为女方娘家条件不好就否决一桩婚事的行为颇不以为然,觉得对蓝七娘很不公平。可是又毫无办法,只能在心里暗暗祈祷这次的巧遇能让蓝七娘迷住自家那木讷寡言的二哥李兴家,成就一段好姻缘。
得到了李氏的主动招呼,蓝家人便带着笑脸走进了亭子。
姚舜英数了数,一共五个人。除了那五岁的小男丁,其余四个全是女子。听说蓝家三代单传,蓝爹的爹娘都已过世,那么她家应是就留了个蓝爹在家,余下的都来看龙舟赛了。四个女子带个五岁幼童竟然也赶到了这儿,她家的人应该比自家人还要起的早些。
蓝父因为留在家中看家没来,花氏还未见过李兴家本人,只好笑着对李氏道:“婶子家中的孙子这么多,不知道救了我们大郎爹的恩公是哪一位,还请婶子指一下让我家这几个不成器的好生道声谢。”
见来人和李氏熟悉,看着又似乎年长,李家的孩子们都站了起来准备叫人。李氏先对自家人介绍了蓝家人,王氏一听说是那家人,立刻警惕地打量着人家,双眼在蓝家三个闺女身上来回穿梭,一副要揪出潜藏敌人的架势。
因为蓝家想嫁闺女过来这事李氏没在家中宣扬,所以李家的几个小子包括“被觊觎者”李兴家除了面对差不多年纪异性时该表现出来的稳重矜持外,再也没有其他异样的神色。而蓝家人则因为知道那回事,神色间的不自在就明显多了。
姚舜英的关注目标一直是蓝七娘,是以对人家的一颦一笑都观察得仔细。李氏介绍后,确定了谁是李二郎,蓝七娘的目光就不再在李家任何人身上停留,而是老老实实地低着头。
只是在自认为没人觉察的时候飞快地睃一眼李兴家,然后长长的睫毛扇子一般朝下合上,微微盖住眼睑,脸上那对梨涡却越发明显了。那样的惊鸿一瞥,绝对就是书上所说的“含羞带怯,脉脉含情”,姚舜英看得小心肝情不自禁一颤一颤地。
与李家其他在场的人打过招呼后,花氏便对着李兴家一口一个恩公地说着感激的话,她的三个女儿自然是紧靠自家娘亲坐的,虽然她们没有搭话,但那种异性聚集产生的强大气场还是令人恐惧。
素来木讷寡言的李兴家哪里招架得住,脸色通红忸怩不安,翻来覆去就只有一句话:“我只是顺手拉了蓝大叔一把,真的不用谢。”
王氏认定花氏就是带着女儿来勾引自家儿子的,不由心头火起,找借口对儿子道:“二郎,我嘴巴又渴了,你去给我舀瓢水上来。”
偏生李兴业看不懂大人的脸色,闻言立马蹦了起来,高声嚷道:“我嘴巴也渴了,正好要去喝水,顺便替娘舀一瓢来。”王氏的差遣本来让如坐针毡的李兴家心头一喜,可他还没起身,家中带来的小竹瓢就被李兴业拿到了手里。
王氏气得暗自咬牙,她本来肤色就黑,板起脸来就更显得黑。蓝家母女又不是傻子,怎么看不出这里头的门道,蓝七娘脸色一暗,悄悄扯了一下花氏,花氏会意,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将话题扯到李氏身上,顺便和李氏说了起来。
终于得到解放的李兴家暗自吐了口气,赶紧起身躲到姚承恩那边去了。蓝家的儿子直愣愣地瞪着姚舜英手里的桐叶粑粑猛咽口水,姚舜英笑道:“小弟弟,你是不是想吃?”
蓝家小弟不做声,神色却分明是想吃。姚舜英便另外剥了一个递给他,那孩子目光灼灼地看着,手却不肯伸出来接,最后干脆跑到蓝七娘身边依偎着。
姚舜英追过去道:“拿着啊小弟弟,姐姐给你的。”那孩子看了看蓝七娘又看了看花氏,手就是不伸出来接。花氏看了眼儿子,笑道:“姚家姐姐诚心给你的,大郎就收下吧。”
那孩子得到了母亲的允许,立马伸手拿过桐叶粑粑,张嘴便咬了一大口,嘴里冲姚舜英嘟囔着:“好吃,香,谢谢姐姐。”李氏慈爱地摸了摸蓝小弟的头,赞许道:“这孩子倒是个懂事听话的,大人不松口他就硬是不接,难得。”
花氏看着儿子的馋相,苦笑着对李氏和王氏坦白道:“你们知道我们家日子艰难,大郎年纪幼小,要是不管紧一点,那跟路边那些要饭的花子就没什么两样了。”
蓝小弟吃得太急,被噎得直翻白眼,蓝七娘小心拍着弟弟后背柔声责备道:“慢点吃慢点吃,看姚家姐姐和李家姐姐都在笑话你了。”蓝小弟努力咽下嘴里的粑粑,大声道:“我要喝水。”“好好,你等着姐姐去给你舀。”蓝七娘翻出一个几层桐叶做成的漏斗状的东西往井边奔去。
自告奋勇替自家老娘去打水的李兴业去了半天还没回来,并不是真的口渴的王氏也没注意,谁知道这家伙在下头和另外一个男孩儿吵嘴了。那孩子和他差不多大,也是去喝水的。
前头等着喝水的人比较多,李兴业排在最后,等了一会才轮上。他想着自己是最后一个,后头没人,舀水洗竹瓢的时候顺手往身后一泼,没想到后头何时站了人,那水溅起的泥巴一下就飞到了到了人家的衣服上。
那孩子见自己特地换上的新衣裳被弄脏了,非常恼火张嘴便骂道:“你个眼珠子被屎糊住了还是怎么的,没看到后头有人你乱泼水!”本来看到人家衣裳上的泥点子,李兴业准备道歉的,可那孩子说话恶毒激怒了他,他忍不住回骂道:“你眼珠子没糊屎你看到老子泼水你不知道闪开!”
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了,那孩子看样子在家也是个骄纵的主,立刻嗷嗷叫着扑过来一拳打向李兴业,李兴业本就是个好强的,又怎会示弱,当下举着手中的竹瓢便挥了过去。
幸好那孩子的姐姐就在旁边,赶紧拉住了自家弟弟。两个男孩子打架不成,嘴里却是不停地骂着对方。蓝七娘下去后李兴业还在跳着脚和人家对骂,那家的姐姐对这两个好斗的男孩子也是毫无办法。
拉自家的弟弟拉不动,劝李兴业又劝不了,有心喊大人又担心把事情闹大。今日家家户户去看龙舟,谁家的孩子都是有大人带着的,惊动了大人万一两家的大人为此吵起来就麻烦了,那女孩儿急得只差没掉眼泪。
蓝七娘见状少不得要问缘由,李兴业见蓝七娘来了,自觉地将对方当作了自己这一边的帮手,立马噼里啪啦将事情说了一通,然后满怀期望地看着蓝七娘,就指望对方替自己批评那男孩儿。
蓝七娘听完也不评论孰是孰非,只是笑吟吟地对李兴家道:“人家都说今日龙舟比赛开头,官府准备了一只大船,专门请了咱大锦朝最有名的杂耍班子在上头表演,可是你们要是一直在这耗着不赶路的话就抢不到好位置了。再说要是让大人们知道你跟人家吵嘴,肯定要责罚你。”
李兴业一听这话就急了,抬头看了看上头亭子方向。对蓝七娘道:“姐姐你上去千万别说起这事儿。”接着转身对那男孩儿撇嘴道:“老子要急着赶路,就不跟你小子一般见识了。哼,下次别让老子见到你!”说完“咚”地舀了一满瓢水飞快地跑了。
“哼,谁怕你!”那男孩儿也不示弱。蓝七娘见李兴业跑远了,赶紧对那男孩儿的姐姐微笑道:“对不起啊姐姐,他年纪小不懂事。这天气衣裳干得快,不如我替你弟弟把这衣裳上的泥巴洗去,等你们走到县城的时候肯定干了。”说完矮身去替那男孩儿洗泥点子。
那女孩儿歉然道:“今日之事也怪我家这个嘴巴子尖才挑起的事,不怪你弟弟。不敢劳动姐姐替他洗,还是我自己来吧。”说完也蹲下去洗那泥点子。
蓝七娘被她那句“你弟弟”说的心里一甜,想到李兴家棱角分明的脸憨厚实诚的性子不由心神一荡。但想到王氏的黑脸,又深知自己此生嫁李兴家无望。
一时只觉心酸凄苦无限,暗道:李家五郎哪里是我的弟弟,我哪有资格做他的姐姐。当下也不澄清事实,只管低头搓着那泥点子,眼睛却不由湿润一片。为了掩饰,索性浇水好生洗了一把脸。
 

第四十五章 命运的不公
更新时间20131015 22:14:58  字数:3206

 蓝七娘捧着水回到亭子的时候,蓝小弟已经喝了李兴业舀来的水了,蓝七娘便将那水给花氏喝了。李兴业见蓝七娘回来,紧张地盯着她,生怕她说出自己井边与人争斗之事。蓝七娘冲李兴业眨了眨眼睛,表示你放心,我不会说的。
他们两个自认为井边的事儿没人知道,哪知道姚承恩坐那位置正好看到井水那里,早将事情的前后发展看得明明白白。过了一阵李兴业见蓝七娘真的没提起,心里才松了口气,由此却喜欢上了这个长得好看的蓝家七姐姐。
蓝小弟因为在场的只有李兴业是与他年龄最接近的同性,便自动黏着他玩。李兴业自觉欠了蓝七娘的人情,加之马上要到县城心情极好,居然不嫌弃对方年幼,和蓝小弟玩得不亦乐乎。
接下来两家人自然不好分开,便一起赶路。蓝小弟因为年纪小,只能靠大人背。他家来的都是女人,背起来难免吃力,所以背的人就频繁轮换。天气一热蓝小弟毕竟年幼,热得心烦就发起了脾气,不要其他人背非要花氏这个娘背。
花氏年纪大了背五岁的儿子本就是勉力而行,一直不换班她哪里背得动,李家人为了将就她们一家已经走得够慢了,总不好让人家再慢一点吧,大家可都是想着快点进城的。
因为心里急躁,花氏失去了惯常的耐性,不由张嘴骂起自己的儿子来,还破天荒地在儿子屁股上轻拍了两下。蓝家的三个女儿见状,赶紧去哄弟弟,蓝七娘更是二话不说将弟弟抢着背到了背上。
那蓝家小子也是个倔种,寻死觅活地非要母亲。在蓝七娘背上叫骂挣扎,乱咬乱抠,将蓝七娘折腾得头发散乱狼狈不堪,姐弟两个几乎没跌在一起。
花氏大怒,随手在路边折了跟枝条就往儿子腿上抽去。蓝家的五娘六娘赶紧拦着母亲,蓝七娘虽然被弟弟在脖颈上抓了两把,留了两条醒目的红印子,但还是将弟弟紧紧护在怀里,嘴里直劝着母亲消消气,大郎还小不懂事。
姚舜英被这一家女子感动了,她们的衣衫和看龙舟大军中的其他小娘子比起来算是寒碜的了,三个女孩儿穿在身上的衣料无一不洗得褪色发白。但她们自尊自重,和气友爱,自然叫人生出敬重之心。
偷偷看下自家人,王氏似乎也不板着脸了,李氏更是满脸慈悲。对弱女子容易心软,这是大多男子的天性,何况蓝家这样的境况。李家的男子个个露出不忍之色。最有意思的是李兴家,他似乎更关注蓝七娘,盯着人家脖颈上的印子,怜悯之色藏都藏不住。
姚舜英不由心中一动,这样美好的女子,二郎哥哥就是再木讷也会动心吧。可惜,这时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郎哥哥动心又有什么用。
她正在一边这样感叹着,忽听得姚承恩道:“二郎,到了前头路宽处,你将箩筐里的东西归置归置,放一些到三郎的蔑货里头,空出一边箩筐,将蓝家这孩子挑着走吧。”
“哎,孙儿听见了!”大家还没反应过来,李兴家便大声应答道,几乎是冲口而出。
“使不得使不得,恩公挑着东西走了那么远路本就不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