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村妇清贫乐 >

第172部分

村妇清贫乐-第172部分

小说: 村妇清贫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妇人该就是自己的正经婆婆了,姚舜英不由仔细打量起来。半百之岁的妇人加上受苦多年,眉间的法令纹眼角的笑尾纹已然不浅,鬓边一丝丝白发更是遮都遮不住,皮肤不光显得粗糙还微微泛黄,在身上秋香色暗纹褙子的衬托下脸更显得没有血色。不过看那眉眼,年轻时绝对是个美人。

“姑娘,你,你怎么这么老了?”周氏看着自家主子苍老的容颜,再想起当年那张娇媚如花的脸,不由心如刀绞。文氏摸了摸自己的脸,苦笑道:“在那种苦寒之地能活下来已是天老爷的恩赐,老不老地谁还在乎它。就这模样还是得了贵人庇护过了几年舒坦日子,不然只怕更见不得人。”周氏哽咽道:“姑娘这些年受苦了!”文氏拍了拍她的手背道:“你也不容易,在那穷乡僻壤又养大那么几个孩子。说起来我该好生感谢你才是。”周氏哭道:“姑娘说的什么话,这不是奴婢应当应分的嘛,比起姑娘姑爷的大恩大德,奴婢做的这点事又算得了什么。”

这时边上一位着绀青色暗纹褙子的圆脸老妇上前劝道:“姑奶奶还是先别顾着叙旧了,我还想看看外孙媳妇还有孙女呢。”周氏这才注意到那老妇,嘴里边喊着“奴才失礼见过大奶奶”边欲磕头,对方还没等她身子弯下去便阻止了。周氏讪然道:“奴才方才见到姑娘太过激动,竟然都没看到大奶奶也在。”

那老妇年近六十的样子,头发已然花白,正是田青林现在该是王文靖外祖承平侯文家的长媳费氏。文家人丁本就不旺。当年受姻亲昌国公府的连累,已被降了一等爵位,成了承平伯。因过了三代不能承袭爵位,家中子弟不多读书又没有争气的,这些年文家已被剔出了京城的勋贵圈子。成了破落户了。这次昌国公府重新崛起。京城的达官贵人才又记起文家。

田青林的外祖父母还有两个舅舅都已作古,文家两房当初仅有大房一个嫡子二房一个庶子,因为家中败落。费氏儿子娶的只是九品小官鸿胪寺暑丞家的女儿,二房的庶子娶了个外地主簿的女儿,成亲后依附岳家生活干脆连京城都不回了。眼看着两个孙女一个孙子都到了议婚的年龄,可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直定不下来,费氏愁得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

正在这时候自家的姑奶奶回来了,王家不光复了爵位,皇上还准许他家再世袭三代。听到这个消息费氏差点没喜疯过去,真是天不绝文家啊。外甥当初之所以能捡回一条命,全靠自己找到那与外甥模样大致相似病得要死的孩子使出调包计。凭着这个姑奶奶也该大力回报文家。听说外甥一家今日到达,费氏一大早便带着两个孙女来到了王家。

听到周氏解释的话,费氏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你们主仆离散多年这好不容易重逢,顾不上旁人在所难免。只是芍药啊,你还是赶紧给我们家姑奶奶指一指哪个是文靖媳妇哪个是文靖闺女吧。”“是是是,奴婢糊涂了。”周氏边抹着泪边对姚舜英介绍道:“这是国公府二夫人也是你的婆婆。这是你大舅母。”又对文氏费氏道:“这是三奶奶,她娘家姓姚。”

姚舜英磕头见过婆婆见过大舅母。文氏费氏赶紧拉她起来,费氏上下打量了一番姚舜英,对小姑子笑道:“这孩子模样不差,看着也是个孝顺机灵的。妹妹有福了。”文氏笑着点了点头。姚舜英让乐仪见过两位长辈,乐仪恭恭敬敬地给两位长辈磕了头。小妮子举止大方说话清脆利落,丝毫没有乡下孩子的小家子气,文氏很是满意,笑得眼睛都眯成缝了。费氏又让自己的两个孙女和姚舜英见过。

文氏乐呵呵地将乐仪揽在自己身边,摸着小妮子的头发问她可曾读过书可曾会写字。跟着文氏又一一见了田家的几个媳妇田青苗并孩子。嘱咐下头赶紧给她一家子一人先置办两身儿夏天的衣裳穿着,秋裳过些日子再做。孩子们一人赏了两个银锞子,三个媳妇和田青苗一人赏了一个玛瑙镯子。费氏则拉着姚舜英的手问东问西,姚舜英觉得这位舅母面容慈祥言辞温和,倒也是知无不言。

大家正说着话,有个婆子进来禀告道:“二夫人,国公爷和二老爷让三奶奶和姐儿过去耀华堂,说二老爷还没瞧见孙女呢。等两位老爷见过姐儿,再让三爷过来拜见二夫人和舅太太。”文氏拍了拍乐仪的手道:“好孩子,先和你娘去那边见过你两位祖父,回头祖母给你看好东西。”田乐仪点了点头,由她娘牵着手跟在那婆子身后走了出来。那婆子带着姚舜英母女朝后穿过一进院子然后往右穿过一道门再往大门方向走过两个院子才到耀华堂。

“爹爹,原来你在这里。”姚舜英还没走进去,跑在前头的乐仪一眼看到了自家老子,当即飞奔了过去。王文靖抚着闺女的头发道:“你慢点,仔细跌跤。”乐仪嘟着小嘴道:“爹爹又胡说了,人家哪里这么不中用了。”走在后头的姚舜英不由皱了皱眉头:“这孩子,怎么跟你爹爹说话呢?”“乐仪还小,侄儿媳妇不必太过苛求于她。”堂中当头紫檀木太师椅上坐着的王明达呵呵笑道。

“英娘快来进过伯父父亲。”王文靖在丈夫的指引下给王明达和王明通磕了头,跟着是乐仪给两位祖父磕头。公公脸庞清瘦身量高直,婆婆个子中等,丈夫应该是随了公公才会那么高。难怪当初福王爷会那样说,就算公公老了,可父子两个的眉眼还是有九分相似。再看过去,王家两兄弟脸部上半部分尤其是眉毛很像,嘴唇却不同。两位老人对孙女问这问那,喜欢得不行。

王明达招手将乐仪叫到跟前。变戏法一般从身后掏出胡子快速沾上,然后说道:“乐仪,想看爷爷怎么将胡子扎成辫子吃东西吗?”乐仪看了看王明达,歪着小脑袋瓜愣了一阵,忽然拍手尖声道:“啊。大胡子爷爷。原来那个大胡子爷爷是大祖父!”王明达得意地晃了晃脑袋。大笑道:“哎呀,咱们家的闺女真聪明,不过见了一面便记住了。”乐仪好奇地去扯王明达的胡子:“真好玩。大祖父给我玩一下。”

姚舜英一把拉过女儿,虎着脸道:“这妮子怎么一点规矩都不懂,大祖父的胡子也是你能玩的!”乐仪被母亲严肃的样子吓住了,瑟缩着收回了手。王明达取下胡子递给乐仪道:“规矩往后再教她,这几日先让她自由自在地玩吧,横竖这孩子聪明懂事,还愁她学不来那些东西。”

王明通见孙女情绪瞬间低沉下来,也帮着说道:“儿媳不用太拘着她,乐仪年岁不大咱们慢慢教不急。她大祖父进宫面圣不能仪容不修。只好剃去了胡子。想着当初在启汶街头跟咱们乐仪说的话,特特将胡子留下,为的就是哄孩子开心。”姚舜英讷讷地道:“啊,那个,是儿媳鲁莽了……”王明通摆了摆手:“这也不怪你,毕竟仪姐儿眼下成了国公府的小姐。言行举止不能马虎随便,你从严要求也是对的。文靖这些年跟着你读书写字,我方才考问了他一番,发现他功底还不错,到时难为你了。”姚舜英赶紧道:“啊。儿媳才疏学浅胡乱教了两下,都是夫君自己天性高悟性好。”王明通自豪地道:“那是,我儿是随了我,会念书。”姚舜英低头暗笑,这个公公还真不谦虚。

王文通又道:“虽然大哥打算过继文靖往后让他承袭爵位文靖不用靠科举做官,不过能下场中个两榜进士既是家族的荣耀又能让京城这些人不敢小看我王家子弟。”姚舜英吃了一惊,丈夫都快三十岁了还要从童子试开始这不是很搞笑吗?转而一想,古代考试没有年龄限制,七老八十还下场的又不是没有,三十岁的考生在这个年代真的不算高龄考生。

王明达生怕姚舜英不明白,在一旁解释道:“文靖做了那么多年的村夫,就算承袭爵位京里那些达官显贵背地里也会小瞧他。若是他能博个进士出身,别人便会对他刮目相看了。”王明通道:“是啊,所以儿媳妇你一定要跟之前一样大力督促文靖发狠用功,咱们争取三年让文靖高中。”

这,三年,人家吴国贤自幼读书读得那么好都在高中解元之后歇了几年才敢考进士,凭丈夫那样的底子想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完成那样艰巨的任务,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吧。这边姚舜英暗自腹诽,那边王明通却对儿子道:“文靖有没有信心。”姚舜英听到丈夫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有!”听到这斩钉截铁的回答,姚舜英忍不住悄悄瞪了丈夫一眼,你当这是你当初想进吴家堡龙舟队伍,只要卖力气就能进去。这是考试,考试你懂不懂?考题顺不顺手临场发挥好不好还有主考官的好恶等等因素都在决定着最终的考试结果你明不明白啊!

王明通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满脸欣慰地道:“好,不愧是爹的好儿子。你别担心,爹除了亲自指点,还会请高人来专门教导你,到时我儿只管放心下场就是。”这算是开外挂吧,公公当年可是高中过探花的,有他坐镇说不定丈夫真的能创造奇迹呢,姚舜英勉强安慰着自己

 第二百一十一章 公婆

随后王明通又随便考问了一下乐仪,对小妮子的口齿伶俐应变机敏大加赞赏,姚舜英自然又被夸奖了一番。王文靖忍不住悄悄对妻子眨了眨眼睛,意思是你不用担心,你看两位老人对你相当满意。姚舜英抿嘴笑了笑,心道公公又不管内宅之事,关键是在婆婆那里。见完了公公,一家人又被领回晴岚院去见文氏。此时田家人已经被带了下去,唯独周氏还留在房里。

文氏看着跟年轻时候的丈夫仿佛一个模子铸出来的儿子,想到当初与年幼的儿子生生万里分隔,自己在那流放之地苦苦支撑就是想着要活下来看到儿子成家生子,这些年所受的苦一桩桩一件件一齐涌上了心头,不禁抱着儿子号啕痛哭,费氏和周氏劝了许久才让文氏收住泪水。文氏拭了拭红肿的眼睛,指着费氏对王文靖道:“这是你大舅母,若不是她当年冒着极大的风险使出调包计,我儿早已不在人世了。”

王文靖赶紧跪下冲费氏扎扎实实地磕了几个头,嘴里喊道:“多谢舅母活命之恩。”费氏一把拉起外甥,含泪道:“好孩子快起来,咱们至亲骨肉说什么谢不谢的。可惜你外祖父母还有两位舅舅小舅母,他们若是活着看到外甥长大成人成家生子,不知道有多高兴。”擦了擦眼泪,费氏又接着说道:“其实当初咱们那调包计能做成,林御史家也就是你大伯母娘家也帮了不少的忙。可怜他家当初被罢官抄家,一家子给赶回了原籍,也不知道眼下如何了。”

文氏叹了口气:“他家听说连咱们文家都不如,林伯父当年可是朝中出了名的清廉刚正之士,对老家的族人照拂得不多,这丢了官一家子这么空着手回去,人家能给他们好脸色才怪。国公爷派去打探的人还未回来,也不知道到底如何。”费氏苦笑道:“自来是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也不怕妹妹笑话,我娘家……这么多年我都不怎么登费家的门了。至亲骨肉尚且如此何况那些隔了那么远的族人。”

文氏了然地拍了拍嫂子的手。劝慰道:“过去了都过去了,往后有文靖孝顺你,嫂子不用再受那些闲气了。”费氏转悲为喜,不好意思地道:“瞧我,见到了外甥一家子这是大喜事,我抹什么泪啊。”说完转身拉着姚舜英的手道:“你表哥前两日染了风寒,你表嫂照顾他结果自己也咳嗽起来。怕他两个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