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潇洒代嫁 >

第110部分

潇洒代嫁-第110部分

小说: 潇洒代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云起时’。”
看见她露出久违的笑容,陆翊平压抑的心情也稍稍得到了释放。他小心翼翼地扶着她,一路往上攀登。雨菡像一只刚出笼的小鸟一样,很快甩开了他的手,自己一个人冲在前面。
杨全安和景幻跟在后面看到这一幕,均是又心酸又欣慰。
行至一处,山径两侧均是翠绿的竹林。风吹竹叶,带来了淡淡的清香。雨菡深深吸了一口气,用手在那光滑的竹竿上摩挲。忽然,她发现一些竹竿上刻着深深浅浅的文字。仔细一看,全是不认识的字。
“幻儿,你来看。”雨菡轻声唤道。“这好像是琴谱吧?”
景幻走过来,仔细看那竹竿上刻的文字,道:“确是琴谱!不知是什么人竟然将琴谱刻在竹子上?”
雨菡道:“我看不懂这琴谱,幻儿你看看这是什么曲子?”
景幻心中默读着那琴谱,手指暗暗拨弄。似乎是在弹一把无形的琴。半晌,她叹道:“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曲子,从来未曾见过。不过,这……这是极好的曲子啊!”
两人正在纳罕,忽听得一阵悠远的琴声自前方的深林之中传来。空灵飘渺,似乎了无牵挂;忽又一转徵音。仿佛充满了造物悲情。雨菡被那琴音吸引住,不发一语,便抬脚循声而去。
脚下已经没有路了。丛生的荆棘勾住了雨菡的衣裙,她却一点也没有注意到,一直朝着那琴音传来的方向走去。走了大约一刻钟,眼前突然豁然开朗。原来这是山中一片平地,正好可以遥望山下风景。
临崖处。有一座简陋的山亭。亭中,一位身穿白色粗布衲衣的禅僧正在低头抚琴。那琴声之中。似乎蕴藏着很深的禅意,雨菡静静听着,想从那曲子中悟出什么来,却什么也听不出来。只觉得声声琴音似乎都在拨动自己的心弦,那琴音仿佛从自己灵魂之中最幽微的地方传来。
陆翊平他们赶了上来。看到雨菡呆呆站在那听琴,众人相视一眼。陆翊平不知为何,突然又是心中一痛。
那僧人一曲奏罢,抬起头来看着他们,微微一笑。雨菡走上前去,施了一礼,道:“小女子江宁府蒋雨菡,今日登山得闻禅师一曲,真是三生有幸。 敢问禅师,此曲可有曲名?”
那僧人微笑道:“阿弥陀佛,施主多礼了。贫僧乃是山下云济寺的僧人,法号竹禅,闲来鼓鼓琴,此曲并无曲名。”
雨菡又问:“山下竹林中那些琴谱,都是禅师所刻吗?”
竹禅道:“正是。那些曲子无非一时念起,随手刻上的,让施主见笑了。”
雨菡道:“方才听禅师曲中似有禅意,可惜小女子修为太浅,竟听不出个所以然来,还望高僧点化。”
竹禅笑道:“此曲随心而起,却并无深意。”
雨菡道:“我初听此曲时,只觉得平淡如水、悠然似云,似有缘起性空之意;后又闻松风萧萧,空山瑟瑟,仿佛蕴含着对有情众生的忧怀之情。不知是否听错了?”
竹禅闻言,起身双手合十道:“女施主竟是知音。方才贫僧听闻山中万木萧萧,执着于那松风、空山的虚相,又思之世间聚散离合,一时动了感伤心念,竟被女施主听了出来。”
雨菡摇摇头说:“禅师这话,我却听不明白了,琴曲所弹的不就是相吗?高山是相,流水也是相,这琴音也是相。我知道佛门禅宗所求的就是一个‘空’,却不知这琴曲离开了‘相’,还弹什么?禅师要弹出个‘空’字来,不如就不弹了。”
竹禅哈哈一笑,道:“女施主此言差矣。若是不弹,也是执取了‘空相’,那就不是真的‘空’了。”
雨菡问:“哦?那敢问禅师,这琴如何弹,才算是‘空’?”
竹禅微笑不语,坐下来继续低头抚琴。雨菡听了一会,轻声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高山》曲。”
竹禅笑道:“不错。”他头也不抬,继续鼓琴。雨菡听那琴音,仿佛极静、极淡、极远,世间纷纷扰扰,在这琴音之中凝结成了屹立不动的形体,化作了众鸟高飞的幽幽南山。
旋律从音乐的身上脱落,终归剩下了音乐的身躯,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
竹禅一曲奏罢,抬头看着雨菡。雨菡轻轻叹了一声:“原来,这就是‘空’。”
————————
注:
琴僧竹禅确有其人,是清末一位著名的古琴家。此外,这个在竹子上刻琴谱的僧人也真有其人其事,后人还将这些竹子上的琴谱集结成册。我曾在一本书中读过这个故事,但回头去找的时候,竟然怎么也找不到了,难道这也是佛缘?无心之得,若有意寻之,便又不可得了。或许,这也是“空”。

第153章问禅(二)
竹禅微微点头道:“阿弥陀佛,施主悟了。”
陆翊平在一旁沉默着听了半晌,此时也叹道:“小寒说得对,这高山是相,琴曲也是相。但禅师方才所弹的,并非虚相,而是实相,乃是随缘聚散、缘起性空的实相。”
竹禅道:“施主过誉了。诚如施主所言,琴曲也是相,高山也是相。所谓空,不是虚无缥缈、空无一物,而是看到万事万物无非是因缘际会、暂时依存,终究是要随缘而去的,这便是‘般若实相’。这曲中的每一个音,就好比是山中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有来就有去,有聚就有散,有生就有死,从‘空’中来,到‘空’中去。”
雨菡心中一动,问道:“禅师,人的生命是否也如同这琴曲一样,从‘空’中来,到‘空’中去?”
竹禅道:“施主你看,这青山之中,有一万棵树木,每一棵树上,又有一万片叶子。百年以前,这些树木都是一粒粒小小的种子,它们随风飘荡,因缘际会落在这山中,长成了参天大树。百年之后,它们终归要化作尘土,又随风而逝。世间万事万物,莫不是如此,皆由一粒粒小小的因子随缘组成、随缘消散,何曾真的有过一棵树、一座山、一个人?它们来时是空,在时是空,去时也是空。”
竹禅的一席话,如同当头棒喝、醍醐灌顶,雨菡想到自己未来的死亡,不禁含泪道:“不瞒禅师说,小女子身中奇毒,就快死了。您说死后也是‘空’,我到底还是害怕。我反而希望人死后有另一个世界,要是什么也没有,就该绝望了。”
陆翊平听到雨菡如此直抒胸臆地诉说自己的恐惧。忽然觉得胸口钻心的疼。却看竹禅弯腰从地上拾起一片落叶,淡然道:“施主,你看这篇落叶,它已经死了。但它落在这土地上,终究会化作一片土。来年春天,不知哪一只鸟儿会衔来种子,恰好落在这里,那种子会生根发芽,又长成一棵树。那片落叶虽然早已不在了,但它却化作了新生命的一部分。万事万物。生生不息,这便是轮回之道啊!”
雨菡怔怔地看着竹禅。是啊!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新旅程的起点。她第一次如此接近宇宙和生命的真理。这真理,是佛陀坐在菩提树下苦思了七天七夜之后,抬头仰望星空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生和死一样,都是一片茫茫的浮沉海洋,是漫长的无边的漂泊和等待。等待着抵达彼岸的那一天。在她心中也有一颗小小的启明星,她仿佛看到了出口的微光,看到了默默青山屹立不动的形体。
竹禅看雨菡似有所悟,便起身让开,道:“施主可会鼓琴?何不坐下一试?”
雨菡摇摇头说:“我不会弹。”
竹禅问:“方才贫僧所弹曲目,施主还记得吗?”
雨菡又摇摇头说:“不记得了。”
竹禅又问:“施主从哪里来。到何处去?”
雨菡道:“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竹禅微笑道:“施主可以坐下弹琴了。”
雨菡走到案边盘膝坐下,她用手轻轻抚摸眼前的那一把枯木制成的古琴。它也是一个逝去的生命,却生发出了无数的音符、感思,这就是它的重生。
柔荑指尖在弦上轻按慢拨,音符随风消逝,却在遥远的彼岸等待着重逢。缘分会将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连缀成一支最动听的乐曲。
她无所思、无所忆、无所惧,死亡不过是一次涅槃。她将由此获得新生。
只是,在遥远的来生,有谁在等待着与她相遇?
雨菡空空的眼神落在婆娑的树影上,落在那些模糊的身影上,仿佛一切都远去了。当她的眼光与陆翊平相遇时,一切似乎又变得清晰起来。
他正深深地看着她,眼神之中满是难以割舍的眷恋,他沉沉的声音似乎在她耳畔回响:“小寒,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获得解脱,从来没有……”
雨菡指尖忽然一乱,琴声戛然而止。
陆翊平心痛地看着雨菡。刚才有那么一瞬间,她的灵魂似乎随着琴音飘远了,只差那么一点点,她就要悟了,他却始终舍不得她走。
风飒飒响彻空山,两人仿佛隔着很远的时光遥遥对视着,仿佛千年的试炼也只换得了这一刻的凝视。
竹禅叹了一声,道:“施主今日所悟、所不悟,皆是造化。贫僧看施主颇具慧根,到底是尘缘未尽,如此,便留在这婆娑世界中再好好走一回吧!”说罢,他便拂袖而去。
雨菡唤道:“禅师,您的琴!”
竹禅头也不回地说:“此琴无名无用,便赠予施主了!”
雨菡怔怔地看着竹禅的身影消失在空林之中。陆翊平走上来,轻轻拉起雨菡的手,柔声唤道:“小寒……”
雨菡苦笑道:“你这个人,自己执迷不悟也就罢了,还偏不让我悟。”
陆翊平深深地看着她,柔声道:“小寒,那禅师是个世外高人。他说我们尘缘未尽,便是未尽。”
陆翊平把雨菡扶到亭中坐下,山下景致一览无余。远远的村郭,三三两两的水田,这里便是可爱的人间。
雨菡转过头去看陆翊平,他也深深地看着她,眼神之中似有无尽诉说。雨菡领受着他充满怜爱的目光,一颗心不断沉下去、沉下去……
她竟突然悄无声息地将头靠在了他的怀里。陆翊平一怔,僵直着身体不动。良久,他伸出颤抖的手,探向她的鼻下。
宋离说过,她最后会在沉睡中死去,没有一丝痛苦。
清风拂过面庞,头顶树叶沙沙地响着,她就这样靠在他的肩头沉沉睡了。陆翊平轻轻拥着她,坐看天上的流云、人间的风景。
雨菡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正靠在陆翊平的怀里,她急忙坐正了身子,咕哝道:“我什么时候睡着的?你怎么不叫醒我?”
陆翊平苦笑了一下。雨菡看着他,纳罕道:“我睡了多久?怎么我一觉醒来,你竟好像老了好几岁似的?”
陆翊平怜爱地轻抚她的秀发,沉声道:“你醒来得正是时候,快看,太阳落山了。”
雨菡转头过去,果然见到一轮红日即将沉入地平线,最后的余晖染尽了漫天红霞,不知名的白鸟振翅高飞划过天际。她不禁感叹道:“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落日……”
两人并肩坐着,呆看那夕阳无限好。陆翊平心中暗暗祈祷,祈祷那落日沉得慢些、再慢些,希望时间就停留在此刻。
——————————————
注:“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语出《金刚经》:“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这是佛家一句非常重要的偈语。意思是说,所谓的来去,也是相对的概念。这世间的东西最终都会坏灭的,万事万物明明就活生生的看的见摸的著,但是本质上而言只不过是许多元素随著时空因缘合在一起而短暂的产生存在感。如果你对於世间的所有事情万物都能如此的思维跟理解,并且随时保持不被这些短暂存在的事物所牵绊及影响,而产生一丝丝的困扰及烦恼的话,那你就达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