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兽焰 >

第322部分

三国兽焰-第322部分

小说: 三国兽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葛亮相信,凭着自己的才能,多半就可以征服这里,秦始皇时,南征军虽然高达五六十万,却没有太大的成果,在诸葛亮看来,那是因为将领无能,若是以夷制夷,相信那场南征不会打的那般艰难,刘民给诸葛亮的军队中有一万山越人,其作用也是以夷制夷,以土著人对付土著人,比用对那里水土不服的汉人去征讨,效果肯定要好的多,秦时南征死人最多的不是战争,而是对南方的水土不服,而且远征军也因为离乡太远,军心士气也不高。

诸葛亮既然自比管仲乐毅之辈,岂能不对以前的战争有所了解,刘民给他的军队虽然不多,可是一支是专用于南方的水军,一支是南方的土著人训练成的精锐,胶州以南又有着数百年前秦国南征大军的留下的大量后代,刘民又没有限制诸葛亮南征的时间,诸葛亮相信自己,就算自己有生之年不能完全征服那片土地,也可以让大汉人在那里牢牢的扎下根来。

另外对他诸葛亮还有利的一些因素,这些天,诸葛亮也从徐庶哪里了解到许多的情况,诸葛亮现在相信,在刘民统一了大汉帝国后,以如今的政策,不用多少年,大汉帝国不但可以给与他强大的经济后盾,大汉的商人也会在刘民所推行的政策下,向着南方蜂拥而上,如果利用的好,这些商人也是一支强大无比的远征队伍,这些有利因素,诸葛亮很快便想到了,所以诸葛亮对刘民给与他的这个任务,心中很是动心,只是诸葛亮先前抱定了决心不出仕的,这会儿突然要他向刘民跪下来领命,有些踌躇不决。

刘民见诸葛亮看着地图不语,脸上的表情明显是动心了,便指着地图上南洋的一块地方笑了笑道:“在这里,已经有一支大约两万多人的汉人队伍,是当年汉中张鲁的五斗米教徒,这些人已经去了南洋数年了,最近有一支探险的商人队伍到达过他们那儿,他们已经在这里立下了脚来,这里的土著人还处于完全原始的状态,以至于张鲁他们把这些土著人当成了一种体型较大的猴子,为此还出现了一批专门训练猴子的训兽师,那一支探险的商人队伍回来时,就带了一批这种称之为猴子的土著人过来,不过这一次带过来的土著人都是男性,

朕考虑到他们这些人没有太大的作用,而且这些土著人个头很小不说,还好吃懒做,对于其他地方上来的奴隶来说,实在是一个很不好的种类,所以朕只允许那些矿业主收购他们,这天下,所有的矿业主都是一样的心黑啊,所以这种土著人再怎么样的好吃懒做,也会在那些矿业主的皮鞭下乖乖的干活,另外,朕听那些商人说,那个张鲁手下的人,在那里训化了大量的当地女性土著人,带着她们在那里开垦了大量的良田,算是在那儿有了一块根据地了,呵呵,说来也是好奇怪,张鲁手下两万来人,从汉中到那儿,万里之遥,

不但一路上没有死掉多少,到了南洋之后,也没有因为水土不服而大量死掉,要知道,就算是商人们只是往那儿跑一圈,也多多少少的会有人因为水土不服的原因而死掉,难道因为宗(教)的原因,让那些人精神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提高了人体的抵抗力不成?孔明啊,你以后南征之时,得注意军队的士气和精神状态,另外,一定要注意以夷制夷的手段,不能手软了,也不能全杀光了,特别是女性,朕听说,那些土著人女性还是很听话,很能干活的,好了,朕就说这么多了,你下去吧,军队你找高顺去要,粮食,战船等找陈宫去……”

刘民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然后让宫女将地图收卷起来,诸葛亮愣愣的看了一人儿刘民,心中各种念头挣扎了一会儿,建功立业,名垂史册的心思终于占了上风,诸葛亮明白,这是自己的机会,可能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能让自己独挡一面的机会,错过了,自己一生可就真的会碌碌无为了,如果自己不答应,这位皇帝显然不会让自己再去投靠其他的人,只怕将会软禁到大汉天下一统之时,然后,将会被这位皇帝划入黑名单,永不录用。

诸葛亮长吸了一口气,心想,这位皇帝对自己如此的信任与重用,算起来是相当的看的起自己了,如果自己再不识相的话,那就是愚蠢了,诸葛亮垂下头,向着刘民跪了下来:“臣,诸葛孔明,愿意为皇上效力,愿意为大汉征服南方那一片土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呵呵,很好,孔明,起来吧,以后,就让诸葛亮这三个字,在史册之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吧,朕相信你能做到的,去吧,朕会在后面给与你源源不断的支持的。”刘民笑着将诸葛亮拉了起来,将那副世界地图交给了诸葛亮,对于诸葛亮的投效,刘民现在到也没有太大的欢喜,毕竟手下已经是人才济济,郭嘉,贾翊,戏志才,法正,周瑜等都落在了他的手中,多诸葛亮一个也不算多,诸葛亮的投效,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诸葛亮带着那副地图离开了皇宫,一路上开始思考着如何进行南征的计划,他的哥哥诸葛谨早已经在皇宫大门外等候着他,看到诸葛亮出来,诸葛谨激动的上前拉着诸葛亮,对诸葛亮嘘寒问暖起来,诸葛亮的心中一暖,心想自己的大哥一贯是个忠厚的人,以前就很照顾自己,可自己这些年来有意疏远春风得意的大哥,倒是自己做的有些不近人情了,兄弟俩分别多年,自然是有不少的话要说,诸葛谨拉了诸葛亮回到自己的家中,诸葛亮一看诸葛谨的府第,也不由的感叹一声,看来,自己的哥哥投靠当今皇帝后,这日子确实是过的不错,看这家里装修的,比那皇宫也不差什么啊,那透明的琉璃窗,那平整无比的瓷器路面,这得花多少钱啊,诸葛亮心中不由的暗想,自己的大哥如今的官位并不算高,怎么就这么有钱来着,难道一贯忠厚的大哥也变成一个贪官不成?

诸葛谨也是一个聪明的人,见弟弟诸葛亮眼中那疑问之色,便知道他在想着什么,微笑着又带着点自豪的神色道:“二弟,大哥家中这一切,如今在洛阳并不算什么,这个,叫做瓷砖,现如今就算是一般的有钱人家,也会用这个装修家中,这个叫玻璃,是专门用于装在窗户上的,这个如今到还是很贵重的东西,这东西是皇上赏赐下来,要不然,你大哥我可还舍不得买呢,二弟啊,如今你是征南都督,这个职位,可是一个油水很足的位置啊,皇恩浩荡,二弟你可得把持好了,别做对不起皇上的事情来,要不然,大哥都饶不了你……”

“哦,大哥此话怎么说,征南都督,不是一个官位并不算高的武职吗,哪来的大油水?”诸葛亮听到大哥诸葛谨后面的话,不由的有些好奇的问道。

第二百九二章强攻襄阳(上)

第二百九二章强攻襄阳(上)

“如今在我皇手下,都督一职的官位虽然不高,却是独挡一面的之人,这一个职位不但是武将之职,也是文官之职,主要的职责就是对外扩张领土,比如二弟你这个征南都督,主要的责任就是向南方不断的扩张土地,你这个征南都督每占据一块地盘之后,不但要控制住那里,还要管理好那里,每一块土地在占据之后三到五年之间,都是处于都督的控制之下,为的就是方便都督更好的整合当地的资源,进行下一步的扩张行动,二弟啊,你做了这征南都督后,必会有许多的商人跟随在你的大军后面行动,这些商人要想从你的手中得到那些新占据的地盘上的利益,自然是少不得要拉拢你的,这其中利益之巨大,是二弟你不敢想象的,

而且随着二弟你有扩张,那利益会越来越巨大,所以啊,能够坐上都督这一位置的,无不是皇上的最心腹之人,现如今皇上却将如此的重任交给二弟你,那可是对二弟你的巨大信任啊,二弟啊,你可不要负了皇上对你的这一份信任才是……”诸葛谨的话,让诸葛亮明白起来,感情这都督一职还有这么大的好处,心中也不由的对刘民能够将如此重要的职位交给他而有所感动,心想,士为知己者死,我诸葛亮岂能让那些钱财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诸葛亮与诸葛谨进了内院,见到自己的嫂子和侄子侄女,一家人叙说着亲情,当夜,诸葛亮在诸葛谨家住下,第二天,却是徐庶来接他,先带着诸葛亮到了一处府第之中,这处府第虽然不大,但也装修的很精致,是刘民赏赐给诸葛亮的,诸葛谨在随后又给诸葛亮送来了几个仆人,虽然这一点儿好处诸葛亮并没有放在心上,不过心中还是感激这位皇帝对自己的关心,诸葛亮如今孤身一人,也没有什么好牵挂的,第三天,诸葛亮便找到高顺和陈宫,要皇帝刘民批准给他的军队和粮草,船只等,很快,这些物资和军队便为诸葛亮准备齐了。

两万军队,实际上有一万八千人是山越人和南越人,还有二千,也是南方的汉人,水军统帅有蒋钦为主将,丁奉为副将,步军主将为魏延,副将廖化,下面各级军官也都是由军校毕业的南方人充任,出发那一天,刘民亲自为诸葛亮送行,看到皇帝亲自为自己送行,诸葛亮心中更是感激,带着满腔的壮志由黄河入海,开始了他南征的路程,诸葛亮不知道的是,他这一支远征军是刘民派出的第四支军队,第一支是由慕容左左带着草原各族大军,远征漠北,第二支是由关羽带着的幽州军,远征幽州的经东的半岛和东赢,第三支是由严颜和张任带着的军队,由云南而下,这四支军队除了第一次有粮草供应之外,以后的粮草补给就得靠自己了,刘民为了减少后勤的压力,以后只提供军队的武器装备供应。

这四支军队,除了慕容左左手下的五万军队之外,其他三路都只有二万人,这点儿兵力远征自然是很吃力的,不过刘民也给了他们权力,那就是可以招收仆从军,刘民给他们这么大的权力,自然是不怕他们起异心的,他手下的各级军官可都是洛阳军校毕业出来的,所有的士兵实际上是掌握在这些下层军官的手中,而且在第二年开始,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会轮流调换回来,诸葛亮他们这些人就算想要培养亲信,那也是很难的一件事。

一个多月后,诸葛亮的大军占据了琉球一带,在这里修整了一时间后,才继续南下,诸葛亮他们离开琉球一带时,几乎将这里的青壮男人征如一空,除了少量躲在深山老林之中的,紧随着诸葛亮他们身后的那些商人船队,纷纷在这一带建立了自己的中转站,并且留下人员在这里组织当地的人开垦良田,种植各类粮食和蔬菜,这些开垦出来的良田他们虽然只能占据五年的时间,但这些商人才不在意,他们需要的是有一个就近补给的地方,而且随着诸葛亮他们的军队不为前进,可供开垦的地方越来越多,可以让他们就此不断的循环下去。

五年后,这些良田会收归国有,再分给那些没有土地的人,那些帮助这些商人开垦良田的当地人,会优先得到他们所开垦的这些土地,这也算是刘民对他们的一点补偿了,不过以远征军的仆从军制度,当地几乎会没有了青壮男人,留下来的大多数是女人,这些女人大多数又会被随后移民过来的汉人娶进家门,实际上最后的结果,这些开发出来的良田,大部分还是落入了汉人的手中,而那些被征召而去的青壮,在为远征军卖了几年命之后,如果还有命留下来,就会在远离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